经济效益审计教案.docx

上传人:修**** 文档编号:26655939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197.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效益审计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经济效益审计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效益审计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效益审计教案.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章 节第一章 绪论课时分配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经济效益审计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努力做到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又有较强的实用性;能够明确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懂得评价企事业行政单位经济效益的思路和程序;以及如何实现从财政财务审计向经济效益审计、内部控制评价的延伸等。教学重点和难点:1、本章重点:明确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重要性2、本章难点: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要素与特征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一、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讲述与提问相结合,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2、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经济效益审计的产生与发展一、经济效益审计的产生与发展(一)国外经济效益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1.企业内部经营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2.政府绩效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3.社会审计从事的外向型管理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二)我国经济效益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1.综合审计阶段2.专项经济效益审计试点阶段 3.经济效益审计全面开展阶段第二节 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一效益和经济效益u 效益:是人类行为的效率和效果,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u 经济效益:人类从事的任何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都要投入一定的经济资源以取得相应的成果。一方面有投入,一方面有产出,两者比较,就构成经济效益。二、经济效益的构成 (

3、一)经济活动中的投入u 1消耗,即经济活动中实际耗费的资源,包括原材料、燃料、劳动力等物化劳动和活劳动。u 2占用,即在经济活动中并不被实际耗费掉,却必须具备的某些条件和要素,如资金的占用,固定资产的占用等。(二)经济活动的产出指的是符合社会需要的有用成果或效果u 有形成果,包括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前者用实物计量,如产量、质量、品种、销售量;后者用货币计量,如产值、销售收入等。u 无形效果,一般没有具体实物或价值形态,难用定量方法精确反映(三)投入产出的比较方法u 1相减比较直接反映经济效益的规模例如:收入成本费用利税(企业) 现金净流量原投资额净现值(项目NPV)u 2相除比较反映经济效益的

4、水平和程度例如:成本费用/收入收入费用率 现金净流量现值/原投资额现值系数(PVI) 产值/职工人数劳动生产率 销售收入/存货余额存货周转率u 3相减、相除结合比较例如:(收入成本费用)/资金占用总资产报酬率 原投资额/(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投资回收期(四) 经济、效率和效果(3E)目前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普遍认为还应关注环境性(enviroment)和公平性(equity),形成了5E观点。经济性economy: 花得少效率性efficiency:花得好效果性effectiveness:花得值(五) 经济效益和企业利润的关系u 经济效益和企业利润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概念,不能简单地

5、把它们等同起来。 利润是成果与消耗相比之差,在评价经济效益时,可以将利润作为一个重要方面来考察; 但利润是按照会计原则和会计制度所规定的方法确定的,其内涵与计算经济效益的消耗和成果并不一样。u 经济效益的涵义既包括当期实现的效益,也包括当期创造而递延到后期的潜在效益;既包括直接归创造者受益的效益,也包括间接由非创造者受益的效益。三、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关于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和普遍的定论。 综合我国相关审计文献中 的多种提法,经济效益审计是以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实现程度和途径为内容,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为目的的一种审计活动。 第三节 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要素

6、一、审计主体及分工(谁审?) 二、审计目的(为什么?)u 直接目的:3E (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u 最终目的:改善经营管理、促进提高绩效、降低风险 三、审计内容(审计客体,审谁?) 四、审计职能 经济效益审计具有三种职能:1监督职能(主体权威性,标准强制性)2评价职能(充分了解对象,标准适用性)3鉴证职能(主体独立性,标准权威性)五、审计的作用 u (一)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u (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u (三)加强政府宏观管理第四节 经济效益审计的特征 (一)经济效益审计的基本特征 1审计目标的综合性; 2审计对象的广泛性。 3审计标准的多层次性。 4审计程序的独特性。 5审计方法的多样性

7、 6. 审计作用的建设性 (二)经济效益审计与财务审计的比较 第五节 经济效益审计的分类 一、按审计对象层次进行分类 1宏观(中观)经济效益审计宏观经济效益审计的主体,一般应是国家审计,尤其是较高级别的国家审计机关。宏观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范围一般可以包括:(1)公共资源责任履行情况;(2)政府预算收支绩效;(3)国家、政府和公共机构的管理效率;(4)国有资产运营效益;(5)国家投资活动;(6)国家金融活动。2微观经济效益审计(1)企业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2)行政事业经费绩效审计。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在国外称为公共机构。(3)项目经济效益审计。项目是指一次性的经济活动,是指常规的生产和业务以外

8、的不经常发生的经济活动。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目的侧重于可行性和运营风险的评价。 二、按审计范围进行分类 1全面经济效益审计全面经济效益审计,是指以审计对象经济效益的实现全过程和全部影响因素为审计范围的经济效益审计。2局部经济效益审计局部经济效益审计,是指以审计对象的部分经济活动或经济效益的部分影响因素为审计范围的经济效益审计。3项目经济效益审计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是指以某一特定项目即一次性的经济活动为审计对象的经济效益审计。 三、其他分类 按实施审计时间分类。(1)事前经济效益审计。(2)事中经济效益审计。(3)事后经济效益审计。按审计组织方式分类。(1)定期审计。是每隔一定时间,按计划规定对被审

9、对象进行的经济效益审计。(2)不定期审计。是根据被审单位或事项的具体需要和审计主体资源配置的情况,在计划内或计划外实施的经济效益审计。三、课堂交流1思考“从经济效益审计的发展历程,讨论经济效益审计的主体是谁?”。以此活跃课堂氛围,便于学生巩固回忆经济效益审计先是内部审计,再是政府审计,最后是社会审计的发展轨迹。2.结合蛋糕师做蛋糕的过程,讨论学习“投入(消耗和占用)”和“产出”,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四、本章教学内容小结经济效益审计的产生与发展、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及概念要素、经济效益审计的特征和分类作业及课外训练:复习回顾课堂所讲知识,加深对经济效益审计的了解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1.

10、风险导向审计,王会金著,中国审计出版社2000版2.经济效益审计(第二版),陈思维、王会金等著,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版3.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署经贸司,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版4.风险管理框架下审计理论与流程研究,李晓慧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版 5.现代审计学,张龙平、李璐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版课后自我总结分析:1.本章属于该课程的第一次授课,从总体上来看,同学们对该门课知识的学习有了初步的了解。2.在以后的教学中,尽量结合相关案例来对书中的知识点来进行分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加深其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章 节第二章 经济效益审计方法与程序课时分配3学时教学目

11、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经济效益审计程序的基本特点和具体规范,特别经济效益审计项目的选择和立项、审计计划的编制和审计报告的内容,为后面学习经济效益审计实务奠定一定的基础。为此,要求学生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掌握经济效益审计程序的构成、内容及其规定性,了解具有中国特色经济效益审计程序和方法的具体内容及要求,并能够自觉地比较效益审计与财务审计方法程序上的异同点。教学重点和难点:1、本章重点:经济效益审计的选择和立项 审计计划的编制 后续审计2、本章难点:经济效益审计程序、审计项目的选择和建立、经济效益审计计划的三个层次的相互关系等。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12、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一、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师讲述、提问与学生讨论相结合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经济效益审计方法(审计方法 为达到审计目标的手段和措施)广义:经济效益审计的程序狭义:各种技术手段和措施一、 经济效益审计方法要素经济效益审计具体技术方法:经济活动分析方法、数量分析方法、技术经济论证方法。(判断工具)借用相关学科的方法,包括: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应用数学、统计学和管理学的方法二、经济效益审计具体方法(一)线性规划法解决两类问题: 1.在任务已定的情况下,如何统筹安排,用最少的资源去实现这一任务。 2.在资源数量已定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利用,使完成的任务最多。(二)网络计划

13、技术法(三)回归分析法回归分析法是在掌握大量观察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回归关系函数表达式(称回归方程式)。可以用于审查销售预测、成本预测、利润预测等是否合理正确。(四)投入产出法(五)因素分析法(六)量本利分析法(七)价值分析法(八)投资分析法(九)方案比较法第二节第五节 经济效益审计程序(把第三、四、五节的内容贯穿在第二节经济效益审计程序中)一、准备阶段(一)审计立项审计立项是选择审计对象的过程,即确定审计的客体。审计立项应考虑的因素:1. 上次审计的日期和结果2. 涉及的金额3. 潜在的损失和风险4. 管理层的要求5. 经营方案、制度和控制的重大变化6. 获

14、得经营收益的机会7. 审计资源配置状况和能力的影响我国现阶段内部审计选择经济效益审计的常见项目:(1)重要资源的损失和浪费(2)财务审计延伸的经济效益审计问题(3)管理中的薄弱环节(4)需要进行评价 的决策和方案(5)经济责任审计中经济业绩和经济责任的评价(6) 有关部门委托和上级管理层交办的事项(二)审计计划经济效益审计计划应分层次编制1.项目计划大纲 (准备阶段)2.项目实施计划 (实施阶段)3.项目作业计划二、实施阶段(实施阶段即为收集审计证据的过程)效益审计的证据(1)书面证据、实物证据、环境证据环境证据亦称状况证据,是指对被审计事项产生影响的各种环境因素所形成的审计证据。例如,有关的

15、企业内部控制情况、管理人员的素质、各种管理条件和管理水平等。(2)现实证据和趋势证据 由于经济活动尚未发生,为证实被审计项目的可行性,只能收集与经济活动未来发展趋势有关的审计证据,即趋势证据。趋势证据往往是理论推导或科学计算的结论,并不反映经济活动的事实真相。(3)结果证据和过程证据过程证据:反映经济效益形成过程的审计证据三、报告阶段经济效益审计报告的特点:(1)审计结论的非强制性(2)侧重于建设性(3)潜在的风险性(4)一般采用详式报告的形式(5)非规范性格式四、后续审计阶段(一)后续审计的目的1确认“已经采取的纠正行动和正在达到要求的结果”。2确认“高级管理层或董事会已经承担了对报告中的审

16、计结果不采取纠正行动而产生的风险”。(二)后续审计的基本步骤1.获取并审阅审计报告回复 2.讨论审计报告回复函 3.对审计报告中的重大问题及其纠正建议的采纳情况进行现场审计4.评估采纳审计建议所达到的效果 5.报告后续审计的结果(三)后续审计中应注意的问题1.审计决定和建议的重要性;2.纠正措施的复杂性;3.落实纠正措施所需要的期限和成本;4.纠正措施失败可能产生的影响;5.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安排和时间要求三、课堂交流思考表2-3、表2-4和表2-5的关系,深化经济效益审计计划应分层次编制的理念四、本章教学内容小结经济效益审计程序的特点(一) 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时需要对项目进行选择(二)规模较

17、大的项目审计方案需要分层次编制(三) 审计取证和判断比较复杂(四) 审计报告具有建设性、风险性(五) 后续审计很重要作业及课外训练:完成教材38页业务练习题,巩固和加深对经济效益审计证据中较为特殊的环境证据、趋势证据和过程证据的理解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1.风险导向审计,王会金著,中国审计出版社2000版2.经济效益审计(第二版),陈思维、王会金等著,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版3.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署经贸司,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版4.风险管理框架下审计理论与流程研究,李晓慧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版 5.现代审计学,张龙平、李璐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版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18、:1.课堂秩序良好2.本章主要讲解了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和基本审计程序,有利于学生建立基本的构架。在理解特殊形式的审计证据上还有待学生课后练习加以巩固。章 节第三章 经济效益审计准则和标准课时分配3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经济效益审计准则和标准的内涵、特点及发展现状,特别是经济效益审计标准的历史演变、基本内容和指标体系,为进一步学习经济效益审计实务奠定一定的基础。为此,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的构成、内容及其各项指标体系,并能够熟练地加以运用,为将来从事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创造一定的技术条件。教学重点和难点:1、本章重点:评价标准的构成 平衡记分卡指标体系 企业

19、效绩评价指标体系2、本章难点:平衡积分卡原理及特点、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和运用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一、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师讲述、课堂练习与知识点运用的实例展示相结合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经济效益审计准则经济效益审计准则是用来规范和约束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形成审计意见、提出审计建议的最高行为标准。如美国的政府绩效审计准则、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绩效审计实施准则和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202号绩效审计 第二节 经济效益审计标准一、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的涵义 审计依据指导审计活动、衡量被审事实、界定经济效益质和量的标准。二、经济效益

20、审计评价标准的特点一般审计标准(如财务审计)的基本特点是层次性、相关性、地域性和时效性。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与一般审计标准比较,除上述特点外,还具有以下显著的特点:1经济效益审计标准的多维性。 2经济效益审计标准的可控性。3经济效益审计标准的动态性。4经济效益审计标准的非强制性。三、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的内容 1.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制度。(首要标准)2.各种计划、指标、预算、定额。(重要内容)3.前期的审计标准。(参考依据)4.本单位或国内外同行业的历史先进水平与平均水平。(补充)5.科学测定的经济技术数据。(特殊标准)四、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的确定原则1全面性和完整性原则。 2责任性和

21、可控性原则。 3计划性和可比性原则。 4科学性和严密性原则。 5先进性和合理性原则。 在进行效益审计评价时,除了要按上述原则选择适当的审计标准外,要注意正确处理好宏观效益与微观效益的关系,处理好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的关系,处理好目前效益与长远效益的关系。第三节 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的发展一.经济效益审计的两种服务方向1.内向型服务的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1)投入产出效益体系(2)综合局部周转体系2.外向型服务的评价指标体系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二.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的发展 (一)杜邦财务体系 财务评价的不足日益明显:1.易受会计政策影响;2.易受人为操纵;3.只反映过去的业绩,不反映将来;4.只

22、反映结果,不反映过程和原因因此,需要对财务指标加以改进,对它的改进有两种: 一是调整:经济增加值(EVA)指标 二是补充:“业绩金字塔”(二)平衡记分卡原理及特点1.平衡计分卡原理 (1)四部分的关系: 财务绩效是最终目标 客户和内部经营是外部和内部的手段 学习与成长是支持的基础(2)平衡计分卡的平衡之含义 :财务和非财务的平衡因果的平衡过程和结果的平衡长期和短期的平衡2.平衡计分卡的特点(1)平衡计分卡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2)平衡计分卡可以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效率。(3)注重团队合作,防止企业管理机能失调。(4)平衡计分卡可提高企业激励作用,扩大员工的参与意识。(5)平衡计分卡可以

23、使企业信息负担降到最少3.将平衡记分卡作为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评价标准 (1)财务绩效包括三大主题:收入增长、降低成本、财务状况。不同经营战略阶段,评价侧重有所不同:成长阶段,侧重于收入的增长;维持阶段,侧重于获利能力和成本;收获阶段,侧重与现金流量和财务状况。(2)客户方面包括两个层次:核心指标和属性指标 。核心指标:客户获得率,客户满意度,客户保持率;属性指标:产品服务属性、性能、质量,品牌形象、价格、服务,关系、便利、 信任(3)内部经营过程,表现为内部价值链(创新一经营一服务)(4)学习与成长包括三种资源:人员、信息和程序。指标包括:员工素质指标、满意度和留存率、内部信息沟通能力、管理程

24、序化程度等第四节 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指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个衡量评价被审单位经济效益的指标构成的有机整体。一、投入产出效益体系1该指标体系按投入、产出和效益三部分分类并列举了各类中的一部分指标,所列指标也不可能完全适用于所有被审对象。2经济效益审计指标根据综合程度分为不同层次,这些指标在审计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与审计结论的紧密关系亦不相同,审计人员应注意。 二、综合局部因素体系1.综合指标:指能反映经济效益主体整体的投入、产出之比的指标。如资金利税率。2.局部指标:能反映某一方面局部投入、产出之比的指标。如全员劳动生产率。3.周转指标:能反映综合和局部指

25、标变动的影响因素的指标,往往是提出建议的出发点。如综合指标总资产报酬率受以下两个指标影响:销售利润率、总资产周转次数。自有资金利润率受以下三指标影响: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三、企业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指标体系 四、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影响指标(经济、社会、人口与环境)职能指标(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国有资产管理)潜在指标(人力资源状况、廉洁状况、行政效率)三、课堂交流如果2007年被审计单位某产品单位成本为350元,产品销售利润20万元,你能否判断出该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和高低?核心:通过讨论,使学生思考和了解经济效益的评价标准应如何建立或选择?四、本章教学内容小结

26、经济效益审计的准则、评价标准及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1.风险导向审计,王会金著,中国审计出版社2000版2.经济效益审计(第二版),陈思维、王会金等著,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版3.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署经贸司,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版4.风险管理框架下审计理论与流程研究,李晓慧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版 5.现代审计学,张龙平、李璐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版课后自我总结分析:1.课堂秩序良好2.本章主要讲解了经济效益审计的准则、评价标准及发展和评价指标体系。着重分析了平衡积分卡原理及特点、重点讲解了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和运用。章 节第四章 管理审计

27、课时分配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和手段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资源,充分挖掘人、财、物的潜力;二是企业谋求改善管理素质,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管理风险。而管理审计主要是审查管理组织的合理性,管理机构是否健全,各项管理活动的决策、计划是否正确,以及管理者的素质是否合适。本章重点介绍管理机构和管理职能审计的内容。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管理审计的含义、特征及发展现状,特别是如何进行管理职能、管理部门审计和公司战略审计。教学重点和难点:1、本章重点:管理审计的含义、特征 如何进行管理审计 全面预算管理审计2、本章难点:管理审计中计划机能、组织机能、领导机能和控制

28、机能的审计目标和内容以及管理部门审计的目标和内容。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一、教学方法:主要以老师讲解为主,辅以学生讨论。二、教学内容一、管理审计及其特点 管理审计是由独立的审计人员根据既定的标准,对组织的目标、计划、程序和策略等所进行的综合性的检查、分析和评价,并对组织的效率和效益提出建设性意见。 管理审计与经营审计相比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管理审计是经济效益审计中的高层次审计。 2.管理审计的审查重点是管理素质。 3.管理审计是审查、评价管理活动的审计。 二、管理职能及管理职能审计目标 (一)管理职能1.计划职能主要要回答被审计单

29、位有无适当的经营目标,有无能保证目标实现的各种计划,以及有无正确的决策程序等;同时还要明确指出目标、计划、决策中存在的缺点及其改进的措施。 审查应重点关注:企业是否设计出了适合本企业的计划系统;计划是否与企业目标相符合,是否为实现企业目标服务. 2.组织职能主要要回答被审计单位有无有利于经营目标实现的组织结构,协调统一工作,个人与群体工作,及人员配备、选拔、使用、考核、开发的制度。审查应重点关注:审查企业的组织架构的合理性、健全性;组织内部各职能部门或分支机构及其岗位的分工明确性、职能配备的合理性 3.领导职能主要要回答被审计单位是否有素质高,方法得当,具有集结人们能力与意愿的领导群体;该群体

30、是否能有效地把个人目标和单位目标协调起来,具有说服与指导他人的才能. 审查应重点关注:企业各级领导者的领导才能和责任感;领导层对下级的各项指标是否简明易行,对问题的处理是否及时;各级管理人员与职工的关系是否正常. 4.控制职能回答被审计单位有无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是否能够执行,内部控制工作是否能保证单位管理目标的实现、各项任务的完成和各种偏差的纠正等。审查应重点关注: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不相容职务的分工是否合理;控制制度是否适应本单位的特点和管理需要. 第二节 管理部门审计 一、管理部门审计的涵义及特点 通过对被审计管理部门应承担的任务,当前存在的问题、自身职能履行的状况以及

31、管理人员素质的审计,促进企业提高其经济效益,控制风险的一种审计活动。(一)管理部门审计重要性就管理部门的管理而言,涉及企业的计划管理,包括采购、生产、销售、储存在内的业务管理,质量管理,劳动管理,设备物资管理,后勤保障管理和财务管理等各个方面,它们的工作状况如何,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因此,对管理部门进行审计就显得十分重要。(二)管理部门审计的任务 1.审计基本任务 通过审计,改进管理部门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高管理部门的工作水平,促进和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2.审计具体任务 (1)审计管理部门的职责范围 (2)审计管理部门的职责履行状况(3)审计管理部门的内部结构和人员

32、分工(4)分析管理部门存在的缺陷和薄弱环节(5)审计管理人员的素质 (三)管理部门审计特点 1.针对有关管理部门进行的2.针对审计部门内部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3.针对影响企业管理水平的因素并提出改进意见(四)审计内容一是对管理部门组织机构的审计;1.原有组织机构的结构形式是否合理,是否适应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2.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的确定是否合理3.专业职能管理体系是否合理4.综合管理部门的建立和作用是否适应提高管理水平的需要5.智囊参谋部的建立对提高管理水平所起的作用如何6.企业是否建立了负责开拓开发的管理部门 二是对管理部门工作的审计。 1.被审计单位各个管理部门所确立的工作任务是否明确合理,是

33、否符合该单位经营目标的需要。2.被审计单位各个管理部门在工作中是否履行其职责,工作状况是否良好。3.被审计单位各个管理部门的工作存在哪些影响该单位经济效益的因素是否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予以促进或制约。4.有关管理部门的工作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状况是否良好。第三节 管理人员素质审计一、管理人员素质审计的涵义及内容(一)管理人员素质审计 1.管理人员群体的知识水平是否达到现代化管理的基本要求2.管理人员群体的专业知识结构的合理性3.管理人员的年龄结构与经济管理的适应性4.管理人员岗位安排的适当性(二) 企业主要管理人员素质审计 1.审查企业主要管理人员的学历、资历和思想品质 2.审查企业主要管理人员

34、的决策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决断能力、灵活应变能力以及发现和利用人才的能力 3.审查企业主要管理人员运用时间的能力 二、管理人员素质审计的方法 1.采用量化评价方式 2.从群体素质和主要个体素质两个方面进行 3.民主评议方式 4.管理人员素质审计的量化评价 采用量化评价方式对管理人员素质审计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方式,并且可以分为管理人员总体素质和主要个体素质两个方面进行审计。为了保证审计质量 ,审计人员首先应设计出管理人员素质审计评分表。 第四节 公司战略审计一、公司战略审计概述公司战略审计的主要内容是公司战略规划。通过公司战略的审计,即可使公司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在实现目标的同时,

35、不断获得更多的资源;又可以公司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抓住发展机遇,避免或减少威胁。二、企业战略审计的程序三、公司战略审计的方法 (一)对比分析法 (二)成本效益分析法 (三)费用效果分析法 (四)系统分析法 第五节 全面预算管理审计一、 全面预算管理概述(一)概述:企业总体计划的数量说明 (二)原理:将企业的年经营目标,分解并下达到所述各内设机构或下属单位,以预算、控制、协调、考核为管理手段,以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三)目标1.明确企业和各部门的工作目标2.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关系3.控制各部门的日常经营活动4.考核各部门的工作业绩二、 全面预算管理审计的性质和内容 (一)处于管理控制审计与业务流

36、程审计的交叉点(二)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审计,其目的有两种:适当性和有效性。 1.适当性:包括适当的工作基础,适当的编制程序,预算各部分之间适当的衔接关系等。2.有效性:包括各部门预算的有效执行,对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有效的保证等(三)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审计,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1.事前审计2.事中审计 (1)预算编制审计。 (2)预算执行审计。 (3)预算调整审计。3.事后审计三、全面预算的适当性审计(一)预算各部分适当性衔接关系的审查 (二)全面预算管理各项基础工作的审查 u 全面预算管理的顺利实施,依赖于以下各项基础工作: 1定额消耗(占用)制度和价格标准2授权审批制度3定期报告和差异分析制

37、度4合理确定各项收入,支出中的现金比例5合理确定期末存货占下期销量的比重等 u 全面预算的编制程序有三种 1.由上而下 2.由下而上 3由上而下、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我国提倡的是第三种) u 编制程序适当性审查的重点在预算委员会,可以通过访谈、讨论和文档的审查,评价预算委员会的以下工作环节:1. 对总目标的分解及部门目标的提出2. 对各部门预算的协调平衡3.公司全面预算的汇总和下达三、课堂交流思考:如何胜任公司重要部门的负责人?通过讨论,使学生思考和了解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并引申出管理人员素质审计。四、本章教学内容小结管理职能审计、管理部门审计、管理人员素质审计、公司战略审计和全面预算审计

38、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1.风险导向审计,王会金著,中国审计出版社2000版2.经济效益审计(第二版),陈思维、王会金等著,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版3.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署经贸司,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版4.风险管理框架下审计理论与流程研究,李晓慧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版 5.现代审计学,张龙平、李璐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版课后自我总结分析:1.课堂秩序良好2.本章主要讲解了企业管理审计的相关内容,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管理审计的含义、特征及发展现状,特别是如何进行管理职能、管理部门审计和公司战略审计。章 节第五章 内部控制审计课时分配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内部控制是指经济

39、单位和各个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内部控制已经成为内部审计从事管理审计的主要内容,也是内部审计实现其“保证”和“咨询”功能、以及“增加价值”和“提高运作效率”目标的重要途径。本章主要以coso报告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依据,从内部控制基本理论到内部控制审计的基本内容、基本程序和主要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阐述。教学重点和难点:1.内部控制理论内涵2.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3.内部控制审计程序与方法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一、教学方法:主要通过老师讲解、提

40、问、讨论等完成本章教学任务。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内部控制审计概述 一、内部控制概述(一)内部控制的发展(二)内部控制的含义 Coso报告对内部审计的定义: 三目标,五要素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所称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三)内部控制的局限性二、 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与评价标准 第二节 内部控制审计模式一、按要素进行审计审计范围可以是全部活动的全部控制要素;也可以是部分活动和部分控制要素。 审计方法中调查方法包括:调查表、调查问卷、流程图、问题叙述等;测试方法 包括询问、查阅文档、实地观察等。二、按业务循环进行审计1. 销货及收款环节2

41、. 采购及付款环节3. 生产环节4. 固定资产管理环节5. 货币资金管理环节6. 关联交易环节7. 担保与融资环节8. 投资环节9. 研发环节10.人事管理环节第三节 内部控制审计内容一、内部控制环境审计(一)控制环境构成要素内容及作用(二)控制环境审计内容 内部环境审计主要包括对治理结构、内部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内部机构设置和反舞弊机制五方面内容的审计。二、风险评估审计(一)审计目标1.组织是否按照战略目标,分别设定相关的经营目标、财务报告目标、合规性目标(遵循目标)与资产安全完整目标。2.目标设定是否注意到层级性及相互重叠、相互补充与相互衔接问题。3.是否根据设定的

42、目标合理确定企业整体风险承受能力和具体业务层次上可接受的风险水平。(二)审计内容 1.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2.审计人员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过程和结果3.审计人员应当确定管理层:如何识别估计该风险重要性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管理措施 三、控制活动审计控制活动审计,主要包括应对职责分工、授权、审核批准、预算、财产保护、会计系统、内部报告、经济活动分析、绩效考评、信息技术等控制措施审计。 四、信息与沟通审计信息与沟通审计,主要是查明组织所建立的信息收集系统和信息沟通渠道,能否确保与影响内部控制其他要素有关的信息有效传递,促进决策层、管理层和全体员工正确履行相应的职能。其主要内容包括

43、信息收集审计和信息沟通审计。 五、内部监督审计 内部监督审计,主要是查明组织所采用的对内部控制制度监督检查方式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主要包括:持续性监督检查审计、专项监督监察审计、缺失报道和追查行动审计。三、课堂交流为什么要进行内部控制审计?四、本章教学内容小结内部控制审计概述、模式及审计内容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1.风险导向审计,王会金著,中国审计出版社2000版2.经济效益审计(第二版),陈思维、王会金等著,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版3.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署经贸司,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版4.风险管理框架下审计理论与流程研究,李晓慧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版 5.现代审计学,张龙平、李璐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版课后自我总结分析:1.课堂秩序良好2.本章对内部控制基本理论到内部控制审计的基本内容、基本程序和主要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章 节第六章 风险管理审计课时分配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企业面临着各种风险,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是企业能否生存发展、实现其预期目标的关键。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对风险管理工作的监督和评价。因此,无论是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部审计的定义,还是我国内部审计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财务管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