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高等数学教学方案课程教案.doc

举报
资源描述
,. 高等数学教案 系 部: 基础部 任课教师: 教师职称: 授课对象: 大一 课程学时: 120 学年学期: 60 第 1次课 学时 2 授课题目(章,节) 第五章 不定积分 1不定积分的概念 授课类型(请打√) 理论课√□ 研讨课□ 习题课□ 复习课□ 其他□ 教学目的: 1、正确理解原函数,不定积分的概念; 2、熟悉基本积分公式。 教学方法、手段: 讲授法,板书,课件展示。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原函数,不定积分的概念; 难点:利用积分公式求函数的积分。 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 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 一、引入新课 通过实例(变速直线运动(课件展示))的分析和讲解,知其速度是路程函数对时间的导数,即速度。反过来,如果已知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函数,如何求出物体的路程函数,使得它的导数等于已知的速度函数。这是我们这节课所要讲解的重点。 说明:从数学的观点来看,它的实质是:已知函数,求一个函数,使得。这就是与求导数相反的问题。 通过对此例题的讲解,引出此节课要讲的不定积分的概念。 二、讲授新课 1、原函数的概念 定义3.1 设函数在某区间上有定义,若存在函数,使得在该区间任一点处,均有 或 则称为在该区间上的一个原函数。 设计思路:通过几个例子加以说明,加强学生对于原函数概念的理解,为不定积分概念的学习做铺垫。 2、不定积分的概念 不定积分的概念(课件展示),强调不定积分的重要性。 说明:根据不定积分的定义可知,求函数的不定积分,只需求出的一个原函数再加上一个常数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函数的不定积分既不是一个数,也不是一个函数,而是一个函数族。例如:,有 ;,有;,有。 注意:求不定积分时,不要忘记在一个原函数后面再加任意常数,否则求的只是一个原函数,不是所有的原函数,即不定积分。通常把求不定积分的方法称为积分法。 提问:积分运算与微分运算有什么样的关系? 小结: ① ,此式表明,先求积分再求导数(或求微分),两种运算的作用相互抵消。 ② ,此式表明,先求导数(或求微分)再求积分两种运算的作用相互抵消后还留有积分常数。对这两个式子,要熟练运用。 2、基本积分公式 课件展示:基本积分公式。 说明:求不定积分就是求导数的逆运算。 结合例题加以分析讲解基本的积分公式,加深学生对于积分公式的记忆,常用的积分公式着重讲解。 强调:以上13个公式是积分法的基础,必须熟记,不仅要记住等式右端的结果,还要熟悉左端被积分函数的形式。 三、课堂演练 练习题: 1、求下列各式的不定积分。 (1);(2);(3);(4)。 2、已知曲线上任意一点切线的斜率为,且该曲线过点,求曲线方程。 四、课堂小结 本次课程的内容有:原函数的定义,不定积分的概念,基本积分公式。 (5分钟) (20分钟) (25分钟) (20分钟) (15分钟) (5分钟) 思考题、作业题、讨论题: 作业题: P71: 5.1, 1 课后总结分析: 第 2次课 学时 2 授课题目(章,节) 第五章 不定积分 2不定积分性质 授课类型(请打√) 理论课√□ 研讨课□ 习题课□ 复习课□ 其他□ 教学目的: 1、正确理解不定积分的性质,掌握性质求简单函数的不定积分。 教学方法、手段: 讲授法,板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不定积分的性质; 难点:会利用性质求函数的不定积分。 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 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 一、引入新课 提问:上次课程我们学了不定积分的概念,引入实例,通过实例的求解,引入不定积分性质的话题,初步分析不定积分的性质。 二、讲授新课 1、不定积分的性质 1. 积分对于函数的可加性,即 , 可推广到有限个函数代数和的情况,即 。 设计思路:给出几个例题,让学生们练习不积分的可加性,加强学生对性质的理解。 2. 积分对于函数的齐次性,即 。 说明:利用不定积分的基本积分公式和性质,就可以求一些简单函数的不定积分。 2、典型例题 例1求下列各式的不定积分: (1); (2); (3)。 讲解:略 例2求。 讲解:略 例3求。 讲解:略 例4求。 例5求。 例6求。 例7 求。 说明:不定积分性质运用,理解比较困难,这种加强例、习题的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不定积分的性质。 (15分钟) (25分钟) 5分钟学生消化以上所讲的知识。 (10分钟) (5分钟) (5分钟) (5分钟) (5分钟) (5分钟) (10分钟) 思考题、作业题、讨论题: 作业题: P71 5.1 2.(2) (4) (6). 课后总结分析: 第 3 次课 学时 2 授课题目(章,节) 第五章 不定积分 3第一换元积分法 授课类型(请打√) 理论课√□ 研讨课□ 习题课□ 复习课□ 其他□ 教学目的: 1、熟练掌握第一换元积分法; 2、会利用第一换元积分法求简单函数的不定积分。 教学方法、手段: 讲授法,板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第一换元积分法; 难点:会用第一换元积分法求函数的不定积分。 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 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 一、引入新课 引入一个例子,通过例题的讲解; 提问:你能通过例子总结一下不定积分的积分方法吗? 二、讲授新课 1、第一换元法的概念 给出不定积分,计算了它的原函数, 注意:为复合函数。 分析此不定积分: 通过观察在积分表中没有此公式,只有,若将公式改写为员。令, 则上式变为 。 这种先凑微分形式,再作代换的积分方法,叫做第一换元积分法。 说明:第一换元积分法,又称凑微分法。 设计思路:讲练结合,给出例题,让学生们利用第一换元积分法求函数的不定积分,加强对上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2、利用第一换元法求函数不定积分的步骤。 提问:通过以上对第一换元法例题的讲解,同学们总结一下第一换元法求函数的不定积分的步骤是什么? 小结: (1)先凑微分,即 凑微分 ; (2)变量代换后积分,令,, 令 ; (3)最后回代, 回代 。 其中,第一步凑微分是关键,因而第一换元法又常称为凑微分法。 设计思路:给出例题,根据所讲的求积分的步骤,求函数的不定积分,加强对此步骤的应用。 三、课堂练习 例1 求下列函数的不定积分。 (1);(2);(3); (4);(5);(6);(7); (8);(9);(10)。 四、课堂小结 本次课程的内容有:第一换元积分法的概念;不第一换元积分法求不定积分的步骤 (15分钟) (20分钟) (20分钟) 5分钟学生消化以上所讲的知识。 (25分钟) (5分钟) 思考题、作业题、讨论题: 作业题: P76: 5.2 1.(2) (6) (8) 课后总结分析: 第 4次课 学时 2 授课题目(章,节) 第五章 不定积分 4第二换元积分法 授课类型(请打√) 理论课√□ 研讨课□ 习题课□ 复习课□ 其他□ 教学目的: 1、熟练掌握第二换元积分法; 2、会利用第二换元积分法求函数的不定积分。 教学方法、手段: 讲授法,板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第二换元积分法; 难点:会用第二换元积分法求函数的不定积分。 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 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 一、引入新课 回顾第一换元法。 说明:第一换元法是先凑微分,再用新变量替换。但是有些积分是不容易凑微分的,需要新的积分方法。 给出例子,分析、解答此问题。 分析:在基本积分公式中,没有类似被积函数的公式,这就不能直接积分;也找不到合适的凑微分的部分,第一换元法就不能用。如果先去掉根号,可令,则。 解 = 设计思路:通过例题讲解,引出第二积分法这一求解不易凑微分的求解积分的方法。 二、讲授新课 1、第二换元法的概念 从以上例题的解法,可以看出,这种先换元,再积分,称为第二换元积分法。 2、第二换元积分法的步骤 第二换元积分法的步骤如下: (1)先换元,令,即 ; (2)再积分,即 积分 ; (3)最后回代,,即 回代 。 强调:运用第二换元积分法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变换函数。对于,要求单调可微,且,其中是的反函数。 说明:(1)第一换元法先凑微分再换元;第二换元法是先换元再积分。 (2)第二换元法常用的代换有幂代换和三角代换,当被积函数含有时,可作幂代换令;当被积函数含有,,等表达式时,可作三角代换,分别令,,。 三、典型例题 例1 求下列函数的不定积分。 (1);(2);(3)。 讲解:略 点评:上述类型的习题,由于第一换元积分等方法不易求解,可根据第二积分换元法的解题步骤,逐次解答。 四、课堂小结 本次课程的内容有:第二换元积分法的概念;第二换元积分法求不定积分。 (20分钟) (10分钟) (25分钟) 5分钟学生消化以上所讲的知识。 (20分钟) (10分钟) 思考题、作业题、讨论题: 作业题: P78:5.2 1.2..3.4 课后总结分析: 第 5 次课 学时 2 授课题目(章,节) 第五章 不定积分 5分部积分法 授课类型(请打√) 理论课√□ 研讨课□ 习题课□ 复习课□ 其他□ 教学目的: 1、熟练掌握分部积分法; 2、会利用分部积分法求函数的不定积分。 教学方法、手段: 讲授法,板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部积分法; 难点:会用分部积分法求函数的不定积分。 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 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 一、课前复习 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复习第二换元积分法; 巩固学生们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二、讲授新课 通过对第一换元积分法和第二换元积分法的理解,这节课学习一种新的积分方法。 1、分部积分法 设函数,都是连续可微函数,根据乘积微分公式,得,移项得,两边积分得 上式,称为分部积分公式。 说明:(1)分部积分法是与乘积微分法则相对应的,也是一种基本积分法; (2)如果计算比较困难,而容易计算时,可利用分部积分公式,把求的问题转化为求。 (3)利用分部积分法求不定积分,有时需要多次使用分部积分公式才能得出结果。 典型例题: 求,? 讲解:略 说明:分部积分的方法是不定积分常用的方法,通过例题讲解加深学生对于分部积分方法的理解,要求学生熟练运用分部积分方法。 2、利用分部积分公式,和选取的规律 强调:利用分部积分法求不定积分时,有时多次使用分部积分公式,所求积分再次出现,于是得到一个关于所求不定积分的方程,解此方程便可得所求不定积分。 在使用分部积分公式时,和的选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现归纳如下: (1),,,可设; (2),,,可设,,; (3),,设哪个函数为都可以。 注意:此积分方法需要学生人熟练掌握,这是求不定积分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三、典型例题 例1 求下列函数的不定积分。 (1);(2);(3); (4);(5)。 讲解:略 说明:分部积分法是求不定积分常用的方法,同学们在课后需加强练习。 四、课堂小结 分部积分法是求不定积分的一种比较重要的方法,希望学生课后多加练习课后习题。 (15分钟) (25分钟) (25分钟) (20分钟) (10分钟) 思考题、作业题、讨论题: 作业题: P82 5.3 1. (1) (2) (3) 课后总结分析: 第 6 次课 学时 2 授课题目(章,节) 第五章 不定积分 6本章小结 授课类型(请打√) 理论课□ 研讨课□ 习题课□ 复习课√□ 其他□ 教学目的: 1、巩固复习本章的知识点,加强学生对本章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方法、手段: 讲授法,板书,课件展示。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理解本章的知识点; 难点:会运用本章的知识点求解函数的不定积分。 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 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 一、知识点复习 1、原函数的概念。(课件展示) 注意:原函数不是唯一的; 2、不定积分的概念。(课件展示) 说明:求不定积分的问题就是求导数的反问题。 提问:求一个函数的不定积分,有哪几种方法? 3、第一换元积分法(课件展示) 说明:第一换元积分法又称凑微分法。 求一个函数的不定积分,一般的步骤如下: (1)使用凑微分法,利用微分形式不变性,“凑”成一个在基本积分公式中的函数求出不定积分。如果不能使用凑微分法,再考虑下一步; (2)如果遇到二次根式或有理函数,那么就用第二换元积分法或有理函数的积分法。如果前面两个方法都不能用,再考虑下一步; (3)如果没有二次根式,遇到两个不同类型的函数乘积,那么就用分部积分法。 简单的说,求函数不定积分的基本原则是,被积函数有根号时用第二换元积分法消去根号,被积函数无根号,遇到两个不同类型的函数乘积用分部积分法。 4、第二换元积分法(课件展示) 小结:用第二换元积分法计算不定积分,关键是要选择合适的变换,使得新的被积函数具有原函数,再从中得出反函数,代入,即得的原函数。如果被积函数中含有被开方因式为一次式的根式时,令,可以消去根号,从而求得积分。如果被积函数中含有被开方因式为二次式的根式的情况,一般地说,可进行三角代换,当被积函数含有,可进行代换;当被积函数含有,可进行代换;当被积函数含有,可进行代换。它还是第二换元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具体解题时还要有具体分析,有时用凑微分法更好。 5、分部积分法(课件展示) 强调:不定积分求的是的一切原函数,而的任何两个原函数之间相差一个常数。也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才会出现同一函数的两个原函数在形式上有很大的差异。但是,不管所求原函数的形式如何,其导数都必须是被积函数。 二、典型例题 例1 利用第一换元积分法求下列函数的不定积分。 (1);(2);(3); (4);(5); 讲解:略 点评:本部分习题考察学生对于第一换元积分法的运用。 例2利用第二换元法求下列函数的不定积分 (1);(2);(3)。 点评:本部分内容考察学生对于第二换元法的运用。 例3利用分部积分法求下列函数的不定积分 (1);(2); (3); 点评:本部分内容考察学生对于分部积分法的运用。 (10分钟) (5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20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思考题、作业题、讨论题: 作业题: 复习题五 P82. 3. 4 . 5. 课后总结分析: 第7次课 学时 2 授课题目(章,节) 第六章 不定积分 1定积分的概念及性质 授课类型(请打√) 理论课√□ 研讨课□ 习题课□ 复习课□ 其他□ 教学目的: 1、正确理解定积分的概念; 2、会利用积分的概念求函数的定积分。 教学方法、手段: 讲授法,板书,课件展示。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定积分; 难点:会用定积分的概念求函数的定积分。 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 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 一、引入新课 给出一个实例曲边梯形的图形,求曲边梯形的面积。 上述问题的讲解和分析,求曲边梯形面积, 总结:可按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1)分割:。 (2)取近似: (3)求和: (4)取极限: 由此可见,求曲边梯形的面积可以归结为求和式的极限。 设计思路:通过例题的分析和讲解,吸引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引出定积分的概念。 二、讲授新课 1、定积分的概念 课件展示:定积分的概念。 注意: (1)所谓和式极限存在,是指其极限值与的分割和点的取法均无关。 (2)定积分的值只与被积函数及积分区间有关,而与积分变量的记法无关,即 。 (3)和通常称为的积分和。 (4)如果函数在上的定积分存在,就说在区间上可积。 (5)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或只有有限个第一类间断点的函数是可积的。 (6)定积分定义中要求积分限,为此,补充如下规定: ①当时,; ②当时,。 2、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从以上所讲的概念和上面的图形中,可知:在区间上,当时,积分在几何上表示由曲线、两条直线、与轴所围成的曲边梯形的面积,即 , 在区间上,若时,则在几何上表示由曲线、两条直线、与轴所围成的曲边梯形(在轴下方)面积的相反数,即 。 在区间上,若有正有负,则在几何上表示曲线在轴的上方部分和轴的下方部分“带号面积”(规定:位于轴下方的图形的带号面积为负,其绝对值等于该图形的面积;位于轴上方的图形的带号面积为正,其数值等于该图形的面积)的代数和。如上图,有 。 3、定积分的性质 根据以上对定积分概念及定积分几何意义的讲解,总结得出定积分的如下性质。 课件展示:定积分的性质。 注意:不论,还是,积分中值公式都成立。 设计思路:讲练结合,通过例题的讲解,习题的练习,让学生们利用定积分的性质求函数的定积分,加强学生们对定积分及定积分的性质的理解。 三、课堂练习 练习题: 1、 用定积分的定义计算。 2、 估计定积分的值。 四、课堂小结 本次课程的内容有:定积分的概念;定积分的几何意义;定积分的性质。 (20分钟) (20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思考题、作业题、讨论题: 作业题: P87. 6.1 1. 3. 课后总结分析: 第 8 次课 学时 2 授课题目(章,节) 第六章 定积分 2定积分基本公式 授课类型(请打√) 理论课√□ 研讨课□ 习题课□ 复习课□ 其他□ 教学目的: 1、会求变上限积分的导数; 2、正确理解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教学方法、手段: 讲授法,板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难点:会求变上限积分的导数。 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 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 一、课前复习 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复习定义计算定积分的方法。 二、讲授新课 1、变上下限的定积分 课件展示:变上下限的定积分的概念。 给出一个曲边梯形的图形,分析该图形,通过对图形的进一步讲解,加深学生们对变上下限的定积分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说明:在几何上,当时,变上限的定积分表示右侧邻边可以变化的曲边梯形的面积,这时又称为面积函数。 2、微积分基本公式 课件展示: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板书;给出例题,让学生们利用牛顿-莱布尼兹公式求函数的定积分。 根据学生们做题的情况,总结出以下注意事项。 注意:(1)当被积函数含有绝对值或分段函数时,应利用定积分的可加性分别计算各小区间上的定积分。 (2)在利用牛顿-莱布尼兹公式计算定积分时,一定要满足公式所要求的条件,否则就会出现错误的结果。例如:,产生错误的原因在于在上是无界的,即不满足公式的条件,故不能使用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典型例题: 例1. 讲解:略 例2. 讲解:略 点评:牛顿-莱布尼兹公式是计算定积分常用的方法之一,需要学生熟练掌握,通过例题的讲解,加强学生对于公式的运用。 三、课堂演练 练习题: 例1 已知,求。 例2 已知,求在处的导数。 例3 已知,求的导数。 三、课堂小结 本次课程的内容有:变上下限的定积分,微积分的基本公式。 (10分钟) (25分钟) (35分钟) (15分钟) (5分钟) 思考题、作业题、讨论题: 作业题: P90: 6.2.2.3 课后总结分析: 第 9次课 学时 2 授课题目(章,节) 第四章 定积分 3定积分的计算方法 授课类型(请打√) 理论课√□ 研讨课□ 习题课□ 复习课□ 其他□ 教学目的: 1、了解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 2、掌握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求函数的定积分。 教学方法、手段: 讲授法,板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 难点:会运用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求函数的定积分。 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 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 一、课前复习 课件展示:曲边梯形的图形,利用图形讲解上节课所学习的主要的内容。 设计思路:给出一些习题,让学生们通过做练习,加强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课件展示:上节课所学习的主要知识点。 二、讲授新课 1、定积分的换元法 课件展示:定积分的换元法。 注意:在使用定积分换元公式时,用进行代换的同时,积分上下限应同时换成新变量的积分上下限。 设计思路:通过例题的讲解,让学生们练习,加强理解求定积分的换元法。 2、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 老师带领学生们复习前面所学习的不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通过以前所学习的不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推导出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 课件展示: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 设计思路:给出例题,学生们相互讨论,并回答老师的提问,以便能熟练掌握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 三、典型例题 例1 利用换元法求下列函数的定积分。 (1);(2); (3);(4)。 例2利用分部积分法下列函数的定积分。 (1);(2);(3)。 四、课堂小结 采用师生互动的形式,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定积分的换元法,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 (15分钟) (20分钟) (20分钟) 5分钟学生消化以上所讲的知识。 (20分钟) (10分钟) 思考题、作业题、讨论题: 作业题: P9 3: 1.(1) (2) (6) 课后总结分析: 第 10 次课 学时 2 授课题目(章,节) 第六章 定积分 6本章小结(I) 授课类型(请打√) 理论课□ 研讨课□ 习题课□ 复习课√□ 其他□ 教学目的: 1、巩固复习本章的知识点,加强学生对本章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方法、手段: 讲授法,板书,课件展示。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本章的知识点; 难点:会运用本章的知识点求解函数的不定积分。 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 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 一、知识点复习 1、定积分的概念。 课件展示;定积分的概念。 2、不定积分的性质 课件展示:定积分的性质。 3、定积分的求解方法 课件展示:变上下限的定积分和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说明: (1)当被积函数中含有绝对值符号时,被积函数一般在积分区间上是分段函数,计算分段函数的定积分可以用区间可加性,进行分段积分后再相加。 (2)如果定积分的上限是的函数,那么利用复合函数求导数公式对上限求导;如果定积分的下限是的函数,那么将定积分的下限变为变上限的定积分,利用复合函数求导数公式来对上限求导;如果定积分的上限、下限都是的函数,那么利用区间可加性将定积分写成两个定积分的和,其中一个为定积分的上限是的函数,另一个为定积分的下限是的函数,都可以化为变上限的定积分来对上限求导。 二、典型例题 例1 用定积分的定义计算。 讲解:略 例2 估计定积分的值。 讲解:略 例3 已知,求。 讲解:略 例4 已知,求在处的导数。 例5已知,求的导数。 讲解:略 例6 已知,求的导数。 讲解:略 例7 计算下列定积分: (1);(2);(3);(4)。 讲解:略 三、课堂演练 教材90页习题四4.10,4.11 (30分钟) (前四道题20分钟) (5、6、7三题25分钟) (15分钟) 思考题、作业题、讨论题: 作业题: P102 4. 课后总结分析: 第11次课 学时 2 授课题目(章,节) 第六章 定积分 5本章小结(II) 授课类型(请打√) 理论课□ 研讨课□ 习题课√□ 复习课□ 其他□ 教学目的: 1、复习巩固本章学习的知识点,加强学生对本章知识点的解题能力; 教学方法、手段: 讲授法,板书,课件展示。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本章的知识点; 难点:会运用本章的知识点求解函数的不定积分。 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 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 一、课前复习 通过提问的方式,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课件展示:上节课主要的知识点。 二、基本方法 1、提问:不定积分的第一换元法和第二换元法? 根据学生们的回答,让学生们想一想定积分的换元法,通过学生们的思考,总结给出定积分的换元法。 强调:换元积分法包括第一换元积分法与第二换元积分法,在应用时应注意以下3点: (1)应用第一换元法(凑微分法)时,一般不需要引入新的积分变量,所以积分限不变; (2)应用第二换元法时,因为引入新的积分变量,所以换元时必须换积分限; (3)变量代换必须满足换元法中所限定的条件。 2、提问:哪们同学知道不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和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区别? 学生们相互讨论并回答,根据学生们的回答,老师给出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 三、典型例题 例1 利用换元法求下列函数的定积分。 (1);(2);(3); (4);(5);(6); (7)。 讲解:略 例2利用分部积分法求下列函数的定积分 (1); (2); (3); (4); (5); (6); 讲解:略 (15分钟) (25分钟) (25分钟) (25分钟) 思考题、作业题、讨论题: 作业题: P: 102. 6.7.8 课后总结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