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基本原理-高考-题汇编.doc

举报
资源描述
/ 《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十年高考试题汇编 【2005北京】CO、CH4均为常见的可燃性气体。 (1)等体积的CO和CH4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之比是 。 (2)已知在101 kPa时,CO的燃烧热为283 kJ/mol。相同条件下,若2 molCH4 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为1 mol CO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6.30 倍, CH4完全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3)120℃、101 kPa下,a mL由CO、CH4组成的混合气体在bmL O2中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温度和压强。 ① 若混合气体与O2恰好完全反应,产生b mL CO2,则混合气体中CH4的体积分数为 (保留2位小数)。 ② 若燃烧后气体体积缩小了a/4 mL ,则a与b关系的数学表示式是 。 【答案】⑴ 1:4 ⑵ CH4(g) + 2O2(g) == CO2(g) + 2H2O(l);△H = -891KJ/mol ⑶ ① 0.33 ② b≥5a/4 【2000全国】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 aA(气) bB(气)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 ( A、C )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a>b 【2000广东】同温同压下,当反应物分解了8%时,总体积也增加8%的是 ( A ) A.2NH3(g)  N2(g)+3H2(g) B.2NO(g)  N2(g)+O2(g) C.2NO3(g)  4NO2(g)+O2(g) D.2NO2(g)  2NO(g)+O2(g) 【2000上海】二氧化氮在加热条件下能够分解成一氧化氮和氧气。该反应进行到45秒时,达到平衡(NO2浓度约为0.0125mol/L)。右图中的吗线表示二氧化氮分解反应在前25秒内的反应进程。 (1)请计算前20秒内氧气的平均生成速度: (2)若反应延续至70秒,请在图中用实线画出25秒至70秒的反应进程曲线。 (3)若在反应开始时加入催化剂(其他条件都不变),请在图上用虚线画出加化剂后的反应进程曲线。 (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_____ 【答案】(1)5.510-4molL-1s-1(2)图中实践 (3)图中虚线 (4)k= 【2001上海】某化学反应2AB+D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见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在实验1,反应在10至20分钟时间内平均速率为 mol/(Lmin)。 (2)在实验2,A的初始浓度C2= mol/L,反应经20分钟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 。 (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 V1(填>、=、<),且C3 1.0mol/L(填>、=、<) (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理由是 。 【答案】(1)0.013 (2)1.0 催化剂 (3)> > (4)由吸热温度升高时,平衡向右移动 【2001上海】利用天然气合成氨的工艺流程示意如下: 依据上述流程,完成下列填空: (1)天然气脱硫时的化学方程式是 。 (2)n mol CH4经一次转化后产生CO 0.9n mol、产生H2 mol。 (3)K2CO3(aq)和 CO2反应在加压下进行,加压的理论依据是 。 (a)相似相溶原理 (b)勒沙特列原理 (c)酸碱中和原理 (4)由KHCO3分解得到的CO2可以用于 (写出CO2的一种重要用途)。 (5)整个流程有三处循环,一是Fe(OH)3循环,二是K2CO3(aq)循环,请在上述流程图中标出第三处循环(循环方向、循环物质)。 【答案】(1)3H2S+2Fe(OH)3→Fe2S3+6H2O (2)27n (3)b (4)生产纯碱(或作制冷剂等,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5) 【2003江苏】I.恒温、恒压下,在一个可变容积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发应: A(气)+B(气)C(气) (1)若开始时放入1molA和1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a molC,这时A的物质的量为 mol。 (2)若开始时放入3molA和3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 mol。 (3)若开始时放入x molA,2molB和1molC,到达平衡后,A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是ymol和3a mol,则x= mol,y= mol。 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 (选填一个编号) (甲)大于2 mol (乙)等于2 mol (丙)小于2 mol (丁)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2mol 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 。 (4)若在(3)的平衡混合物中再加入3molC,待再次到达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分数是 。 II.若维持温度不变,在一个与(1)反应前起始体积相同、且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 (5)开始时放入1molA和1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b molC。将b与(1)小题中的a进行比较 (选填一个编号)。 (甲)a<b (乙)a>b (丙)a=b (丁)不能比较a和b的大小 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 。 【答案】(1)(1-a) (2)3a (3)2 3-3a 丁 若3a>1,B的物质的量小于2mol;若,B的物质的量等于2mol; 若3a<1,B的物质的量大于2mol (4) (5)乙 因为(5)小题中容器容积不变,而(1)小题中容器的容积缩小,所以(5)小题的容器中的压力小于(1)小题容器中的压力,有利于逆向反应,故反应达到平衡后a>b。 【2003上海】钾是—种活泼的金属,工业上通常用金属钠和氯化钾在高温下反应制取。该反应为:Na(l)+KCl(l)NaCl(l)+K(g)一Q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C(K),各物质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见下表。 (1)在常压下金属钾转变为气态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的最低温度约为 ,而反应的最高温度应低于 。 (2)在制取钾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原料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3)常压下,当反应温度升高9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 【答案】(1)770℃ 890℃ (2)降低压强或移去钾蒸气 适当升高温度 (3)K=c(K)/c(Na) 【2004北京】在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平衡: 已知H2和I2的起始浓度均为0.1molL-1时,达平衡时HI的浓度为0.16molL-1。若H2和I2的起始浓度均变为0.2molL-1,则平衡时H2的浓度(molL-1)是 ( C ) A.0.16 B.0.08 C.0.04 D.0.02 【2004理综】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E(g) 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 E(g),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20%;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 M和1mol N 的混合气体达平衡时M的转化率 A.20% B.40% C.60% D.80% ( C ) 【2004全国】恒温下,将a mol N2与b mol H2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生成氨气: ⑴.若反应达平衡时某时刻t时,nt (N2) = 13mol,nt (NH3) = 6mol,计算a的值 ⑵.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726.8L(标况下),其中NH3的含量(体积分数)为25%。计算平移时NH3的物质的量。 ⑶.原混合气体与平衡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写出最简整数比,下同),n(始)∶n(平) = 。 ⑷.原混合气体中,a∶b = 。 ⑸.达到平衡时,N2和H2的转化率之比,α(N2)∶α (H2)= 。 ⑹.平衡混合气体中,n(N2)∶n(H2)∶n(NH3) = 。 【答案】⑴ a=16 ⑵n平(NH3) = 716.8L -1 25% = 32mol25% = 8mol ⑶5∶4 ⑷2∶3 ⑸1∶2 ⑹ 3∶3∶2 【2004广东】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2NO2(g) N2O4(g),达平衡是,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NO2的体积分数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无法判断 ( C ) 【2004广东】一定温度下,反应2SO2+O22SO3,达到平衡时,n(SO2):n(O2):n(SO3)=2:3:4。缩小体积,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时,n(O2)=0.8 mol,n(SO3)=1.4 mol,此时SO2的物的量应是 A.0.4 mol B.0.6 mol C.0.8 mol D.1.2 mol ( A ) 【2004上海】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 2SO2(g)+ O2 (g) 2SO3(g) (△H< 0)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 K=_______________。 (2)降低温度,该反应K值_______ ,二氧化碳转化率_______,化学反应速度_______(以上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600℃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碳和氧气混合,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据图判断,反应进行至20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表达) 10min到15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填写编号)。 a.加了催化剂 b.缩小容器体积 c.降低温度 d.增加SO3的物质的量 【答案】(1) (2)增大 增大 减小 (3)15—20min和25—30min (4)增加了O2的最 a b 0 x y 【2005广东】在一定条件下,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NO2(g) O2(g) + 2NO(g);ΔH>0, 达到平稳。当改变其中一个条件X,Y随X的变化符合图中曲线的是 ( AB ) A.当X表示温度时,Y表示NO2的物质的量 B.当X表示压强时,Y表示NO2的转化率 C.当X表示反应时间时,Y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 D.当X表示NO2的物质的量时,Y表示O2的物质的量 【2005全国】右图是温度和压强对X + Y 2Z 反应影响的示 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 体中Z的体积分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 ) A.上述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X、Y、Z均为气态 C.X和Y中只有一种是气态,Z为气态 D.上述反应的逆反应的△H>0 【2005江苏】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 + B(g) 3C(g),若反应开始时充入2 mol A和2 mol B,达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为a %。其他条件不变时,若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大于a %的是 ( A B ) A.2 mol C B.2 mol A、1 mol B和1 mol He(不参加反应) C.1 mol B和1 mol C D.2 mol A、3 mol B和3 mol C 【2005北京】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2X(g) 2Y(g) + 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 B ) 【05广东】、下图所示的直型石英玻璃封管中充有CO气体,左端放置不纯的镍(Ni)粉。在一定条件下,Ni可以与CO(g)发生如下反应: 323~353K 453~473K Ni(s) + 4CO(g) Ni(CO)4(g) 但Ni粉中的杂质不与CO(g)发生反应。玻璃管内左右两端的温度分别稳定在350K和470K,经过足够长时间后,右端的主要物质是 ( B ) A.纯Ni(s)和Ni(CO)4(g) B.纯Ni(s)和CO(g) C.不纯Ni(s)和CO(g) D.不纯Ni(s)和Ni(CO)4(g) 【05上海】在某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8mol的H2和0.6mol的I2,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H2(g) + I2(g) ⇌ 2HI(g) + Q (Q>0),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1: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2)根据图1数据,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平均速率v(HI)为 。 (3)反应达到平衡后,第8分钟时: ①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K (填写增大、减小或不变)HI浓度的变化正确的是 (用图2中a-c的编号回答) ②若加入I2,H2浓度的变化正确的是 ,(用图2中d-f的编号回答) (4)反应达到平衡后,第8分钟时,若反容器的容积扩大一倍,请在图3中画出8分钟后HI浓度的变化情况 【答案】(1)K = (2)0.167mol/Lmin (3)① 减小 c ② f (4)见右图 【05广东】在密闭容器中,由一定起始浓度的氙(Xe)和F2反应,可得到3种氟化物。各种生成物在平衡体系内的分压与反应温度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己知气体的分压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温度/K 平 衡 体 系 的 分 压 /KPa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340 400 500 600 7000 800 900 1000 (1)420K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反应中消耗l mol Xe,则转移电子______________mol。 (2)600~800K时,会发生反应:XeF6(g)XeF4(g)+ F2(g),其反应热△H _______0(填“>”“=”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900K时,容器中存在的组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 Xe + 3 F2 === Xe F6 6 (2) > 随着温度的升高,Xe F6(g) Xe F4 (g) + F2 (g)平衡向右移动,根据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的原理,则该反应的ΔH>0。 (3) Xe F6 、Xe F4 、Xe F2 、Xe 、F2 【2006重庆】25℃、101 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mol、285.8 kJ/mol、890.3 kJ/mol、2 800 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D ) A.C(s)+O2(g)=CO(g);△H =-393.5 kJ/mol B.2H2(g)+O2(g)=2H2O(g);△H =+571.6 kJ/mol C.CH4g)+2O2(g)=CO2(g)+2H2O(g);△H =-890.3 kJ/mol D.C6H12O6(s)+3O2(g)=3CO2(g)+3H2O(l);△H=-1 400 kJ/mol 【2006上海】(1)化学平衡常数K表示可逆反应的进行程度,K值越大,表示_________________,K值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是:温度升高,K值______________(填一定增大、一定减小、或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2)在一体积为10L的容器中,通人一定量的CO和H2O,在850℃时发生如下反应: CO(g)十H2O(g) CO2(g)十H2 (g)十Q(Q>0) CO和H2O浓度变化如下图,则 0—4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_ mol/(Lmin) (3)t℃(高于850℃)时,在相同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上表。 ①表中3min—4min之间反应处于_________状态; C1数值_________0.08 mol/L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反应在4min—5min问,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单选), 表中5min—6min之间数值发生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单选)。 a.增加水蒸气 b.降低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增加氢气浓度 【答案】 (1) 可逆反应的进行程度越大 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2) 0.03 (3) ①平衡 > ②d a 【2006四川】25℃时,将稀氨水逐滴加入到稀硫酸中,当溶液的PH=7时,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c(NH4+)==c(SO42-) B.c(NH4+)>c(SO42-) ( B ) C.c(NH4+)”、“=”、“<”);往该溶液中滴入氯化铵溶液后,增加,可能的原因是 。 ⑵往Pb(NO3)2溶液中滴稀NaOH溶液,pH=8时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Na+除外)有 ,pH=9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⑶某课题组制备了一种新型脱铅剂,能有效去除水中的痕量铅,实验结果如下表: 离子 Pb2+ Ca2+ Fe3+ Mn2+ Cl- 处理前浓度/(mgL-1) 0.100 29.8 0.120 0.087 51.9 处理后浓度/(mgL-1) 0.004 22.6 0.040 0.053 49.8 上表中除Pb2+外,该脱铅剂对其它离子的去除效果最好的是 。 ⑷如果该脱铅剂(用EH表示)脱铅过程中主要发生的反应为:2EH(s)+Pb2+E2Pb(s)+2H+,则脱铅的最合适pH范围为 (填代号)。 A.4~5 B.6~7 C.9~10 D.11~12 【答案】:⑴> Pb2+与Cl-发生反应,使C(Pb2+)减小。 ⑵Pb2+ 、Pb(OH)+ 、H+ Pb2++2OH- ==Pb(OH)2 ⑶Fe3+ ⑷阿 【2007广东】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是工业制取硫酸的重要原料,其煅烧产物为SO2和Fe3O4。 (1)将0.050molSO2(g)和0.030molO2(g)放入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g)+O2(g)2SO3(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测得c(SO3)=0.040molL-3。计算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和SO2的平衡转化率(写出计算过程)。 (2)已知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当该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SO2平衡转化率的有 (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增大压强 D.减小压强 E.加入催化剂 G.移出氧气 (3)SO2尾气用饱和Na2SO3溶液吸收可得到更要的化工原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将黄铁矿的煅烧产物Fe3O4溶于H2SO4后,加入铁粉,可制备FeSO4。酸溶过程中需保持溶液足够酸性,其原因是 。 【答案】(1)1.6103L/mol 80%(计算过程略) (2)B、C (3)SO2+H2O+Na2SO3=2NaHSO3 (4)抑制Fe2+、Fe3+的水解,防止Fe2+被氧化成Fe3+ 【2007江苏】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3OH(g)+H2O(g)=CO2(g)+3H2(g); △H= + 49.0 kJmol-1 ②CH3OH(g)+1/2O2(g)=CO2(g)+2H2(g);△H=-192.9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CH3OH的燃烧热为192.9 kJmol-1 B.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 C.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D.根据②推知反应: CH3OH(l)+1/2O2(g)=CO2(g) +2H2(g)的△H=-192.9kJmol-1 【2007年江苏】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s)+2B(g)2C(g)+D(g);△H<0。现将1mol A和2molB加入甲容器中,将4 molC和2 mol D加入乙容器中,此时控制活塞P,使乙的容积为甲的2倍,t1时两容器内均达到平衡状态(如图1所示,隔板K不能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D ) A.保持温度和活塞位置不变,在甲中再加入1molA和2molB,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中C的浓度是乙中C的浓度的2倍 B.保持活塞位置不变,升高温度,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乙中B的体积分数均增人 C.保持温度不变,移动活塞P,使乙的容积和甲相等,达到新的平衡后,乙中C的体积分数是甲中C的体积分数的2倍 D.保持温度和乙中的压强不变,t2时分别向甲、乙中加入等质量的氦气后,甲、乙中反应速率变化情况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t1前的反应速率变化已省略) 【2007江苏】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溶剂、 增塑剂、香料、粘合剂及印刷、纺织等工业。乙酸乙酯的实验室和工 业制法常采用如下反应: 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欲提高乙酸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 等。 (2)若用右图所示装置来制备少量的乙酸乙酯,产率往往偏低,其原因可 为 、 等。 (3)此反应以浓硫酸为催化剂,可能会造成 、 等问题。 (4)目前对该反应的催化剂进行了新的探索,初步表明质子酸离子液体可用作此反应的催化剂,且能重复使用。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乙酸和乙醇以等物质的量混合) ①根据表中数据,下列 (填字母)为该反应的最佳条件。 A.120℃,4h B.80℃,2h C.60℃,4h D.40℃,3h ② 当反应温度达到120℃时,反应选择性降低的原因可能为 【2007宁夏】一定条件下,合成氨气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为20.0% , 与反应前的体积相比,反应后体积缩小的百分率是 ( A ) A.16.7% B.20.0% C.80.0% D.83.3% 【2007宁夏】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它可由石英与焦炭在高温的氮气流中,通过以下反应制得: SiO2 + C+ N2 = Si3N4 + CO (1)配平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将化学计量数填在方框内); (2)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其还原产物是 ; (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4)若知上述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其反应热△H 零(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升高温度,其平衡常数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若使压强增大,则上述平衡向 反应方向移动(填“正”或“逆”); (6)若已知CO生成速率为v(CO)=18mol/(L.min),则N2消耗速速率为v(N2)= mol/(L.min)。 0.1 0.5 1 10 400 99.2 99.6 99.7 99.9 500 93.5 96.9 97.8 99.3 600 73.7 85.8 89.5 96.4 【答案】(1)3,6,2,1,6 (2)N2,Si3N4 (4)小于;减小 (5)逆 (6)6 【2007上海】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 L的密闭容器中,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催化剂为Cu2O/ZnO):CO(g)+2H2(g)CH3OH(g)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各题: (1)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表达式K= ,升高温度,K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在500℃,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处于E点的体系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下列有关该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氢气的浓度减少 b 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也加快 c 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加 d 重新平衡时n(H2)/n(CH3OH)增大 (4)据研究,反应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为Cu2O,反应体系中含少量CO2有利于维持催化剂Cu2O的量不变,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1)K=c(CH3OH)/c(CO)c2(H2) 减小 (2)2nB/3tBmol(Lmin)-1 (3)b c (4)Cu2O+CO2Cu+CO2 D.当反应吸收热量为0.025QkJ时,生成的HCl通入100mL 1mol/L的NaOH溶液恰好反应 【2008广东】将H2(g)和Br2(g)充入恒容密闭容器,恒温下发生反应H2(g)+Br2(g) →2HBr(g)g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a;若初始条件相同,绝热下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b。a与b的关系是 ( A )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2008广东】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 ) A.纯银器表面在空气中因化学腐蚀渐渐变暗 B.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镶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 C.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 【2008广东】碘钨灯比白炽灯使用寿命长。灯管内封存的少量碘与使用过程中沉积在管壁上的钨可以发生反应:W(s)+I2(g)WI2ΔH<0(温度T1<T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 ) A.灯管工作时,扩散到灯丝附近高温区的WI2(g)会分解出W1W重新沉积到灯丝上 B.灯丝附近温度越高,WI2(g)的转化率越低 C.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 D.利用该反应原理可以提纯钨 【2008广东】LiFePO4电池具有稳定性高、安全、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可用于电动汽车。电池反应为:FePO4+LiLiFePO4,电池的正极材料是LiFePO4,负极材料是石墨,含U导电固体为电解质。下列有关LiFePO4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 CD ) A.可加入硫酸以提高电解质的导电性 B.放电时电池内部Li向负极移动. C.充电过程中,电池正极材料的质量减少 D.放电时电池正极反应为:FePO4+Li++e-=LiFePO4 【2008年广东】盐酸、醋酸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C ) A.在NaHCO3溶液中加入与其等物质的量的NaOH,溶液中的阴离子只有CO和OH- B.NaHCO3溶液中:e(H+)+e(H2CO3)=c(OH-) C.10 mL0.10 molL-1CH3COOH溶液加入等物质的量的NaOH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CH3COO-)>c(OH-)>c(H+) D.中和体积与pH都相同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所消耗的NaOH物质的量相同 【2008年广东】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 根据溶液电导率变化可以确定滴定反应的终应。右图是KOH溶液 分别滴定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的滴定曲线示意图。下列示 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用NH3H2O溶液滴定HCl和CH3COOH混 合溶液的滴定曲线的是 ( D ) 【2008年广东】科学家一直致力研究常温、常压下“人工围氮”的新方法。曾有实验报道:在常温、常压、学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掺有少量Fe2O3的TiO2)表面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的主要产物为NH3。进一步研究NH3生成量与温度的关系,部分实验数据见下表(光照、N2压力1.0105Pa、反应时间3 h): T/K 303 313 323 353 NH3生成量/(10-6mol) 4.8 5.9 6.0 2.0 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N2(g)+3H2O(1)=2NH3(g)+O2(g) ΔH=+765.2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 请在答题卡的坐标图中画出上述反应在有催化剂与无催化剂两种情况下反应过程中体系 能量变化示意图,并进行必要标注。 (2) 与目前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