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说课稿.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26508579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说课稿.doc(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五课最后一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设计、板书设计等七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 说教材(一)教材分析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八年级下学期第六单元的课文。大纲要求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培养他们阅读诗歌的兴趣和能力。同时要求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提高自身的想象力和对古文化的涵养。本诗是盛唐时期边塞诗人所作,很具有代表性,在整个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是历来必考内容之一。(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A

2、、了解唐朝诗歌发展的基本历程,做到教学上的点面结合。B、朗读背诵诗歌,理解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2、 能力目标:掌握初步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丰富学生古典文化修养,体会古代诗歌描绘景物,抒发感情的特点和方法,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三)教学重难点:反复诵读,掌握朗读技巧,体会诗人情感。二、说学生我同时担任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学生的基础也有差异。因而,在备课上应该以备中游为主,兼顾首尾的学习。比如,在诗歌的鉴赏方面,对处后生的要求相对要低很多。而对尖子生,很有必要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因为目前的考试难度逐步加大。而学习诗歌是提高对文学作品鉴赏力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3、。三、说教法和学法1、我参考了中国文学发展史,采用以时间为线索的方式,启发学生回忆学到过的诗歌及相关的诗人。这样,使学生对唐诗有一个系统性的了解,且便于他们对诗歌的记忆。从中,也就完成了教学目标1。2、让学生找出有关描写景物的语句及关键词语,在理顺诗歌线索的前提下,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来描绘诗歌中的画面。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本诗的写作技巧。3、诵读法: “三分诗七分读”,将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采用集体读,小组读,个人读。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诗歌,并且要求他们用一两个词语来归纳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既培养了他们的概括能力,也提升了他们用词准确性的水平。4.提问法:以提问的方式把全诗讲析内容带

4、出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希望以此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达到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目的。5.合作探究:让学生积极参与各个环节的讨论与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6、想象与联想:通过想象与联想,深切体验诗人的离愁别绪。四、说教学过程一、导入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到了唐朝已经达到了顶峰。唐朝的诗人就像是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烁在文明古国的晨空。今天,我们不妨来看看,我们所了解的著名诗人到底有哪些。让我们顺着时间的脚步去探寻诗人的方向。一般来说,唐朝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二、学生思考: 这四个阶段各有哪些著名的诗人?三、教师明确并在此过程中启发学生一起来背诵学过的相关的诗句。

5、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同时,对学生来说,通过教师的归纳总结,他们对唐诗的了解就更具有系统性了。 初唐(618712)这时期出现了“初唐四杰”王勃、骆宾王、杨炯、卢照邻,他们在转变诗风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盛唐(713765)这时期出现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还有边塞诗人岑参、王昌龄;田园诗人王维和孟浩然。中唐(766824)这时期更是群星闪耀,出现了自觉发扬杜甫精神与创新技巧的白居易、韩愈、孟郊、贾岛等。还出现了擅长散文的柳宗元和刘禹锡。晚唐(825907)这时期,诗歌也随着时代走下坡路,但诗人们的诗,还残留着盛唐的余响。此间出现的主要有李商隐、杜牧(合称小李杜)。 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

6、是盛唐时期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四、教师范读的基础上学生反复诵读诗歌。 要求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试用一两个词语来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明确:离愁,别绪,依恋等。五、学生再读诗歌。在把握感情基调的前提下,要求体会古代诗歌描绘景物,抒发感情的特点和方法。并展开丰的想象,勾勒出一幅幅塞北雪景图,品味着一份份浓浓离别情。这个教学板块要求学生1、理解作者“写什么”(用7个字来概括)2、要懂得“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等问题。3、抓住关键词来鉴赏诗歌。 4、分析情与景的融合。A、 抓住诗歌的线索。(通过让学生找出有关“雪”的词语飞雪、暮雪、雪满、雪上,学生很快就能够明确,本诗的线索就是“白雪

7、”)B、 同时找出与四个词相对应的“情”送别前、饯别中、临别时、离别后。C、 依次与学生探讨各部分的景与晴的有效结合。送别前(离愁)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飞雪”大雪纷飞奇丽景。其中“卷”“折”写出了北风的猛烈,于是才有了下文的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千古名句,要引导学生去想象并体会其中运用的比喻手法。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写的是“寒雪”雪天奇寒戍边人。学生很快就能够找出表现“寒”的词句。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写的是“厚冰”瀚海冰封愁云凝。“愁”,即离别的哀愁,为下文设下

8、情感的基调。(学生试背该部分)饯别中(盛情)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写的是“饯别”中军置酒别故人。让我们想到“劝君更尽一杯,西出阳关无故人”。临别时 (依恋)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写的是东门雪中送别情。抓住“雪满”一词,既写出了回京之路的艰辛为送别情凭添了一份凄凉,也说明了作者的情深,与其说“雪满还不如说是“情满”。一切景语皆情语。离别后(回味)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的是别君之后依依情。诗人在友人离去后还站在送别处迟迟不肯离去,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依恋之情。六、学生试背全诗,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归纳本诗的主旨。 诗歌主旨:诗人以摇曳生姿的笔触,描绘了瑰丽奇寒的塞外雪景,表达了对友人的诚挚浓厚的送别之情。七、拓展性阅读。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默写,加强古诗文的积累。 推荐岑参的另一首诗: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八、作业 1、 默写诗歌2、 将本首诗改编成500字左右的散文。九、板书设计: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雪(景) 别(情)飞 雪 欲别的离愁暮 雪 饯别的盛情 雪 满 临别的依恋雪 上 别后的回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