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4课件:5苏轼词两首 .ppt

上传人:荣*** 文档编号:2649069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4.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4课件:5苏轼词两首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4课件:5苏轼词两首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4课件:5苏轼词两首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4课件:5苏轼词两首 .ppt(6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5课苏轼词两首,苏轼这个曾经意气风发的文人,因“乌台诗案”而开始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懒,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轮明月,放射出悲天悯人的光辉;“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一排短松,守候着生死离别的深情;“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杯浊酒,凝结着壮志难酬的感慨;,“一蓑烟雨任平生”,词人披着蓑衣行走在风雨中,安定从容。面对人生中的逆境,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他不避人生风雨,不惊恐、不退缩,秉持着任其自然、泰然处之的生活态度。定风波这首词中,词人拄着拐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吟啸徐行的形象深入后人

2、之心,他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精神激励我们勇敢前行。他告诉我们: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变幻莫测,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应该用宠辱偕忘、超然物外的旷达心态去对待。风雨改变不了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们。看破人生晴雨的智者,作者介绍,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抓进监狱,关押一百余天,从肉体到精神受尽侮辱和折磨,几近死亡边缘。经多方面竭力营救,最终幸免一死。苏轼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1080年,他以罪人的身份到达黄州。谪居黄州之时,是苏轼忧患深重的时期,他形容自己当时的处境是“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惊魂未定,梦游缧绁之中”。,背景解读,在暴风雨过后的相对宁静中,苏

3、轼开始深入思考社会、人生与理想等关系问题,从而达到澄明的境界,使精神得到升华,进而从苦难中奋起,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都写于此时。,豪放派豪放派,中国宋词风格流派之一,代表人物为辛弃疾、苏轼、陆游、张孝祥等。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知识链接,豪放派的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南渡之后,由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陈与义、叶梦得、朱敦儒、张孝祥、张元傒、陈亮、刘过等人承流接响,蔚然成风。豪放词派不但震烁宋代词坛,而且广泛地影响词

4、林后学,从宋、金直到清代,历来都有标举豪放旗帜,大力学习苏、辛的词人。,豪放派喜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词,使词能像诗文一样地反映生活,所谓“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入”。词论家对苏轼词所作的“横放杰出”“词气迈往”“书挟海上风涛之气”之评,对辛弃疾所作的“慷慨纵横”“不可一世”之评,可移作对豪放派的评价。北宋豪放词,主要体现为封建体制下受压抑个体的心灵解放,而南宋的豪放词则将词人个体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进一步拓展了词的表现领域,提升了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qioqioqioqio,li,zhu,sh,x,jn,jn,jn,jn,1念奴娇的上片说:“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5、”为什么特别提出“人道是”三个字?【答案】赤壁之战的战场到底在什么地方,一直以来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据考证,有人认为在现在湖北武昌的赤矶山,或湖北赤壁。而苏轼写这首词时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他所游的地方在湖北黄冈的赤鼻矶。用“人道是”这三个字,表示词人对于黄州赤鼻矶就是三国周瑜破曹处的说法是有怀疑的,是说人们传说是如此,而自己并不坚信。,2“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几句刻画了怎样的抒情主体形象?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精神?【答案】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只“莫听”二字便见性情。雨点穿林打叶,发出声响,是客观存在,说“莫听”,就有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

6、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来。“吟啸且徐行”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挑战色彩。,这两句展示了词人不为外界的风云变幻所干扰,总是以自己的定规行事的生活态度。风雨潇潇,穿林打叶,真有点席卷天地的气势,但词人以“莫听”便将之化为乌有,不但如此,还要吟咏着诗句悠然信步,隐含着对生活厄运的挑战。“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冒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词人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

7、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3如何理解定风波所抒发的感情?【答案】野外出游,忽然遇雨,一般人都会慌张避雨,而词人却用平静的口气劝导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在风雨中漫步徐行,吟诗长啸,的确是一种不为环境所左右的自得境界。手持竹杖,脚踏草鞋,远比官服车骑来得轻捷、自在,已是“竹杖芒鞋”的装束,谁还会害怕再失去什么?“一蓑烟雨任平生”,此时在词人眼中呈现的已经不是自然界的这场短暂变故,而是人生旅途中的大风雨。这一句,充满艺术的张力,一下拓宽了全词的境界。,苏轼一生坎坷,屡经政治风雨洗礼,但是这也磨炼了他的顽强意志。面对风雨,不惊恐,不逃避,不哀伤,泰然处之,潇洒从容,这才是苏轼最具魅

8、力的人格光辉。词的下片写雨过天晴后的内心感受。刚才还是风雨大作,转瞬间,“山头斜照却相迎”,人生的晴雨一如自然界的变化,反复无常。如何面对这样的现实呢?词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当他回首走过的风雨历程时,竟达到了一种超乎物外的旷达人生境界。,结构图表,念奴娇赤壁怀古以赤壁壮丽的景色和雄伟的古战场为背景,集中笔力塑造了一个雄姿英发的周瑜的形象,歌颂了他在赤壁之战中的历史功绩,借此抒发自己对古代英雄人物的向往和渴望建功立业但壮志难酬的深沉感情。定风波通过叙写冒雨徐行时的心境和天晴后的景色及感受,表现了词人坚持操守的倔强个性、超然旷达的处世态度和忧乐两忘的开阔胸

9、襟。全词借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显示出苏轼豪放清旷的词风。,主旨探微,问题1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柳永的雨霖铃分别是豪放派和婉约派中较有代表性的作品,请将二者的风格加以比较。【对应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提示】豪放派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婉约派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答案】壮美寒蝉、烟波、暮霭、杨柳、晓风、残月指挥若定,谈笑却敌缠绵壮志难酬之恨豪放,问题2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两句词?这两句词抒发的情感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对应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提示】在评价诗歌的思

10、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时,要尽可能地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诗人思想的发展轨迹,围绕具体诗作的字词句篇中所透露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作出中肯的实事求是的评价。本题一定要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以及在词中流露出的主要感情倾向来分析概括。,【答案】“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说明词人的情绪已相当低落,他用祭奠江月来收束全词,有徒有壮志而功业未成的感伤,也有经过官场沉浮之后的豁达,还有贬谪异地不知前途何处的迷茫。这些情绪从表面上看是消极的,但实际上这正是词人不甘沉沦,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表现,仍不失英雄豪迈本色。,问题3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公认的豪放派代表作,其“豪放”表现在哪些方面?【对应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11、【提示】本词将滚滚长江与历史长河融为一体,凸现了历史荡涤千古风流的奔放气势,使读者体味到词人兀立江岸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其豪放主要体现在意象的选择与意境的构造方面。,【答案】描绘壮丽之景。“大江东去”“乱石穿空”,比喻手法的运用,纵横驰骋、游刃有余的描写,给我们呈现出了一派广阔的景致,显示出了宏大的气魄。它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势,而且融合概括了千古英雄的非凡业绩,将江山形势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引发读者的历史联想。刻画豪迈之人。上阕将“周郎”与“赤壁”并称,肯定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关键作用,下阕着力写他的才华和功勋,塑造了一个指挥若定、从容娴雅的儒将形象,借称颂周瑜来抒发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抒

12、发壮志豪情。“风流人物”也是要被历史长河淘尽的,自己虽生不逢时,空有一腔抱负,但对得起天地良心,不如就在江月、江风中举杯逍遥吧!词人在失落中找到了解脱。总之,苏轼被贬黄州固然是不幸之事,但也恰恰是黄州成就了苏轼,成就了苏轼的豪放,那是不幸之后的豪放,是凝重的豪放,是警醒世人的豪放!,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中词人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说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衬托出周瑜在词人心中的重要地位。词中有两种映衬:一种是实景和虚景相互映衬,实景是赤壁的险要地势,是词人亲眼所见,虚景则是火烧曹营,是词人的想象,二者相互衬托。另一种是周瑜的“雄姿英发”

13、和词人的“早生华发”相互映衬。,技法镜鉴,【即时小练】请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描写一个人物。(200字左右)【答案】(示例)座山雕坐在正中的一把粗糙的大椅子上,上面垫着一张虎皮。他那光秃秃的大脑袋像个大球胆一样,反射着像啤酒瓶子一样的亮光。一个尖尖的鹰嘴鼻子,鼻尖快要触到上嘴唇。下嘴巴蓄着一撮四寸多长的山羊胡子,穿一身宽宽大大的貂皮袄。他身后的墙上,挂着一副大条山,条山上画着一只老鹰,振翘着双翅,单腿独立,爪下抓着那块峰顶的巨石,野凶凶地俯视着山下。(林海雪原),【考点解读】高考考纲对诗歌鉴赏的要求有两个:一是鉴赏古诗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古

14、典诗歌中的形象指的是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又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对接高考,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形象,就是主人公自己,这类诗歌往往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另一类是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往往是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渔翁就是一个孤傲清高者的形象。作者刻画渔翁的形象,是对自己的折射,渔翁即作者,作者即渔翁,两种形象具有同一性的一面。,【考查动态】高考近几年较少单独设题对“形象”进行考查,但是它渗透到诗歌鉴赏的方方面面,无论是语言还是表达技巧抑

15、或思想内容、观点态度,都要以形象的鉴赏为基础。可以说,理解了诗歌中的形象就等于获得了鉴赏整首诗的钥匙。,【解题技巧】(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高考诗词一般都注明了作者,这些诗人绝大多数在课本中出现过,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且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品,但创作风格是接近的,这也为学生理解诗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条件。另外,了解背景对把握人物形象也有重要作用。学生可以从诗歌内容中揣摩其写作背景,更多的时候,出题者会在诗词后附注释给学生以暗示。,(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描写。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的刻画,诗歌也不例外。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

16、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但通过精当的描写,同样可以刻画出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第一步,感知形象,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形象的总体特征和意义。第二步,分析形象特点,抓住形象的具体特点或个性特征,结合诗句进行分析论证。第三步,体会形象中寄寓的思想感情,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描绘这一形象,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真题典例】1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寻诗两绝句宋陈与义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醒来推户寻诗

17、去,乔木峥嵘明月中。注居士:指文人雅士。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答案】行为洒脱。“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情趣高雅。“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最爱东山晴后雪(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注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答案】诗人只顾追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

18、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苏东坡突围(节选)余秋雨苏东坡到黄州来之前正陷于一个被文学史家称为“乌台诗狱”的案件中,之后,他从监狱里出来,被人押着,远离自己的家眷,没有资格选择黄州之外的任何一个地方,朝着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小镇走来。他不知道,此时此刻,他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他写于黄州的那些杰作,既宣告着黄州进入了一个新的美学等级,也宣告着苏东坡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美文赏析,我非常喜欢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但每次总觉得语堂先生把苏东坡在黄州的境遇和心态写得太理想了。语堂先生酷爱苏东坡的黄

19、州诗文,因此由诗文渲染开去,由酷爱渲染开去,渲染得通体风雅、圣洁。其实,就我所知,苏东坡在黄州还是很凄苦的,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和超越。苏东坡在黄州的生活状态,已被他自己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描述得非常清楚。信中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我初读这段话时十分震动,因为谁都知道苏东坡这个乐呵呵的大名人是有很多很多朋友的。日复一日的应酬,连篇累牍的唱和,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基本内容,他一半是为朋友们活着。但是,一旦出事,朋友们不仅不来信,而且也不回信了。他们都知道苏东坡是被冤屈的,

20、现在事情大体已经过去,却仍然不愿意写一两句哪怕是问候起居的安慰话。苏东坡那一封封用美妙绝伦、光照中国书法史的笔墨写成的信,千辛万苦地从黄州带出去,却换不回一丁点儿友谊的信息。我相信这些朋友都不是坏人,但正因为不是坏人,更让我深长地叹息。,他真的害怕了吗?也是也不是。他怕的是麻烦,而绝不怕大义凛然地为道义、为百姓,甚至为朝廷、为皇帝捐躯。他经过“乌台诗案”已经明白,一个人蒙受了诬陷,即便是死也死不出一个道理来,你找不到慷慨陈词的目标,你抓不住从容赴死的理由。你想做个义无反顾的英雄,不知怎么就把你打扮成了小丑;你想做个坚贞不屈的烈士,闹来闹去却成了一个深深忏悔的俘虏。无法洗刷,无处辩解,更不知如何

21、来提出自己的抗议,发表自己的宣言。这确实很接近有的学者提出的“酱缸文化”,一旦跳在里边,怎么也抹不干净。苏东坡怕的是这个,没有哪个高品位的文化人会不怕。,这是一种真正精神上的孤独无告,对于一个文化人,没有比这更痛苦的了。那阕著名的卜算子,用极美的意境道尽了这种精神遭遇: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在无法对话的地方寻找对话,于是对话也一定会变得异乎寻常。像苏东坡这样的灵魂竟然寂然无声,那么,迟早总会突然冒出一种宏大的奇迹,让这个世界大吃一

22、惊。,然而,现在他即便写诗作文,也不会追求社会轰动了。他在寂寞中反省过去,觉得自己以前最大的毛病是才华外露,缺少自知之明。一段树木靠着瘦瘤取悦于人,一块石头靠着晕纹取悦于人,其实能拿来取悦于人的地方恰恰正是它们的毛病所在,它们的正当用途绝不在这里。我苏东坡三十余年来想博得别人叫好的地方也大多是我的弱项所在。,苏东坡的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在这一过程中,佛教帮了他大忙,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静定。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

23、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幸好,他还不年老,他在黄州期间,是四十四岁至四十八岁,对一个男人来说,正是最重要的年月,今后还大有可为。中国历史上,许多人觉悟在过于苍老的暮年,换言之,成熟在过了季节的年岁,刚要享用成熟所带来的恩惠,脚步却已踉跄蹒跚;与他们相比,苏东坡真是好命。,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赏析:“灾难可以摧毁一个人,也可以成就一个人。”人生漫漫,没有人会希望自己生活在磨难与困苦之中,但是困难挫折总是如影随形,唯有像苏东坡这样坦荡、大气、超然、乐观,才能把苦难当作成功的垫脚石,一步一步攀爬到历史的顶峰,最终名垂青史。也许,正是由于磨难的不期而至,才增加了东坡的人生阅历,丰富了他的所见所闻所感,进而把他的心灵推向了更高的境界。,(1)林语堂苏东坡传(2)苏东坡东坡乐府,好书(文)推荐,文白对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