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金滩黄河大桥施工测量方案.pdf

上传人:33****8 文档编号:26489198 上传时间:2022-07-17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靖远金滩黄河大桥施工测量方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靖远金滩黄河大桥施工测量方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靖远金滩黄河大桥施工测量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靖远金滩黄河大桥施工测量方案.pdf(2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靖远金滩黄河大桥工程施工测量方案中铁大桥局第七工程有限公司靖远金滩黄河大桥工程项目经理部二零一七年十一月靖远金滩黄河大桥工程施工测量方案编制 :复核 :技 术 负 责 人 :项 目 负 责 人 :中铁大桥局第七工程有限公司靖远金滩黄河大桥工程项目经理部二零一七年十一月一、 工程概况 . 11.1 靖远金滩黄河大桥工程位于靖远县城东,隔河相望为糜滩乡,直接连通了黄河两岸的南滨河路、东二环与糜三公路,将靖远县东部黄河两岸连接起来。根据桥位处两岸原有道路间距,桥梁与原有道路的连接方式,工程全长1.089km。主桥长度 368m ,引桥全长440m 。建设内容:土石方工程、道路工程、桥涵工程、排水工程

2、、照明工程、绿化工程、交通工程等。 . . 11.2 主要桥型及桥跨布置如下:. 1二、编制依据 . . 2三、实施组织 . . 23.1、组织机构 . 23.2、人员 . 23.3、设备 . 2四、施工控制网 . . 34.1、设计院交桩情况 . 34.2、复测与加密 . 34.3、定期复测 . 4五、 主要施工测量 . . 45.1、总体测量原则 . 45.2、数据计算与复核 . 45.3、大临设施 . 55.3.1 、钢管桩插打定位控制. . 55.3.2 、钢围堰定位及观测 . . 55.3.3 、预制场(制梁、存梁台座、龙门吊轨道的定期沉降观测). . 55.3.3.1 、梁场建设测

3、量 . . 55.3.4 、龙门吊试吊 . . 75.3.5 、支架预压 . . 85.4、下部结构 . 85.4.1 、桩基 . . 85.4.2 、承台 . . 85.4.3 、墩身 . . 95.4.4 、盖梁 . . 95.4.5 、垫石 . . 105.4.6 、支座安装 . . 115.5、现浇梁 . 115.5.1 、总体说明 . . 115.5.2 、挂篮静载试验 . . 125.5.3 、线形控制 . . 125.5.4 、边跨直线段施工测量. . 135.5.5 、0#块施工测量 . . 135.6、主塔 . 145.7、预制梁 . 145.7.1 、预制 . . 145.

4、7.2 、架设 . . 155.8、成桥测量 . 165.9、道路工程测量 . 16六、 精度分析 . . 176.1、平面精度分析 . 176.2、高程精度分析 . 18七、 保证措施 . . 197.1、质量保证体系 . 207.2、质量保证措施 . 207.3、安全管理措施 . 217.4、危险源辨识与管理 . 221 一、工程概况1.1靖远金滩黄河大桥工程位于靖远县城东,隔河相望为糜滩乡,直接连通了黄河两岸的南滨河路、 东二环与糜三公路, 将靖远县东部黄河两岸连接起来。根据桥位处两岸原有道路间距,桥梁与原有道路的连接方式,工程全长1.089km。主桥长度 368m ,引桥全长 440m

5、 。建设内容:土石方工程、道路工程、桥涵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绿化工程、交通工程等。1.2 主要桥型及桥跨布置如下:引桥为 40m 跨装配式预应力小箱梁桥,分幅设置,先简支后转连续梁桥。南岸为 2 联 3 40m ,北岸为 1 联 5 40m 。主桥为 6#-9#墩部分,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主梁采用挂篮悬臂浇筑,全长368m ,跨径布置为100m+168m+100m。2 表 1.2 主要桥型及桥跨布置图二、编制依据(1)1工程测量规范 GB 50026-2007 (2) 全球定位系统 (GPS)测量规范 GB T 18314-2009 (3)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

6、97-2006 (4) 公路勘测规范 JTG C10 2007 (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F50-2011 (6) 公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三、实施组织3.1 、组织机构为顺利完成靖远金滩黄河大桥测量任务,必须倡导“科学、公正、准确、高效”的工作理念,满足施工生产需要并提供优质、满意的技术服务。为保证测量工作顺利开展, 测量工作实行总工负责制, 并专设测量小组。 由总工程师或副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实施, 设专职测量工程师管理、 协调测量放线全过程, 并报监理检查验收。3.2 、人员主要测量人员配置表编号姓名职称备注1 周晓聪工程师组长2 刘武测量员观

7、测员3 鲍晶晶测量员观测员4 蒋正刚技术员观测员5 程吉仁技术员观测员3.3 、设备名称数量精度生产厂家状态宾得LN-200RTK 1 套2.5mm+1ppm 宾得测绘检定合格宾得 TS-802N全站仪1 套2/ (1mm+1ppm) 宾得公司检定合格3 DSZ2自动安平水准仪2 套1.5mm/ 苏州一光检定合格投入使用的仪器设备均在检定有效期限内,其检定结果均满足相应的规范要求,并规定在每月对主要仪器进行了常规检校,保证仪器设备性能稳定可靠,仪器检定证书附后。 现场人员和仪器设备根据现场施工进度来调备,施工高峰期会增加全站仪和水准仪各一套,再加12 名现场经验丰富的测量人员。四、施工控制网4

8、.1 、设计院交桩情况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交付本项目6 个控制点,分别为 J03、 J04、 J21、J30、J35、J36,平面与高程点。点位标志为混凝土地埋标志控制点,控制点保存完好。编号X Y Z J03 4949230.9633 472135.6895 1394.9947 J04 4049436.1170 472089.3801 1395.6080 J21 4049862.0890 473278.8500 1395.8370 J30 4049447.2390 473564.1336 1402.6799 J35 4048649.4048 472454.1232 1403.1634 J

9、36 4048795.0594 472703.3850 1402.3470 4.2 、复测与加密本项目范围内平面首级网按二等测量精度进行测量,以整网J21 及 J03 为已知点对平面首级网进行约束控制,检查首级网点位精度。 高程控制测量分为三部分,岸上常规二等水准测量、 1 处跨河水准测量及三角高程测量。岸上常规二等水准测量及跨河水准测量共同构成闭合水准线路。跨河水准测量按照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要求,采用三角高程测距法进行。 在跨河(江)处两岸各埋设 2 个临时高程点,构成大地四边形,采用全站仪对向观测。由于设计院交付首级控制网的同时,已经进行了加密网的布设及复测,我部对其加密网进行复测。平面加密

10、网按平面二等进行复测,按照工程测量规范要求采用 GPS 进行静态观测。高程控制网则同首级网一起进行二等水准测量。4 黄河北岸加密了 JM04 ,JM05 ,JM06 ,JM07 ,4 个同首级网同精度控制点。黄河南岸加密了 JM01 ,JM02 ,JM03 ,3 个同首级网同精度控制点 . 后期将根据施工情况在线路两侧增设控制点,进行加密复测。控制点布置图4.3 、定期复测我标段平面加密网每 6 个月进行复测,对高程加密网每 3 个月进行复测。并根据当地实际环境或突发原因进行不定期复测。五、主要施工测量5.1 、总体测量原则、采用两种方法,两人独立测量、独立计算、相互复核。、三等平面控制网复测

11、及加密采用静态GPS 平差计算,全站仪测距校核。三等水准网复测及加密采用高精度全站仪三角高程法。、桥梁结构施工测量主要采用高精度全站仪三维坐标法测量,桥梁下部结构、临时工程和道路工程主要采用动态GPS-RKT 测量。5.2 、数据计算与复核首先需要组织人员对设计图纸进行复核,复核全线平曲线、竖曲线、线路中心坐标、墩台中心坐标、墩台相互关系、墩台结构高程等数据。放样数据由两人独立计算,相互复核,确认无误后,打印成册签字审核后用于现场施工放样。5 计算复核内容: 桩位中心坐标、 桩顶及桩底高程、 同一墩台各桩位之间位置关系,承台中心、四角坐标及高程,墩中心、轴线坐标及高程,支座垫石轴线坐标及高程,

12、及桥面系各部位坐标及高程。5.3 、大临设施5.3.1 、钢管桩插打定位控制测量定位后,利用导向架和其前端微调系统的丝杠调整完成钢管桩的精确定位。吊起第一节钢管桩就位后, 现场技术员全站仪从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检查钢管桩的垂直度,然后利用导向架上的丝杠进行微调, 再次检查合格后,开始吊装、开启振动锤振打钢管桩。5.3.2 、钢围堰定位及观测现场测量工作准备完毕, 利用全站仪定位, 测量定位后吊钩配合下放, 钢围堰下放过程中全站仪实施定位监测。下放完毕后, 在钢围堰顶部四角及中间布设4-6 个沉降观测点 , 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实时观测。 A B 5.3.3 、预制场(制梁、存梁台座、龙门吊轨道的定期

13、沉降观测)5.3.3.1 、梁场建设测量1. 梁场场地规划及布置进场后,依据场地规划布置图,测定梁场用地边线,布置制梁区、存梁区、运梁道路、钢筋加工车间、预制件加工车间等临时用地区域。6 2. 大临设施测量制梁台座、存梁台座的测量工作, 对制存梁台座中线进行放样及高程测量控制,对制梁、存梁进行竣工验收,并出具竣工资料。对龙门吊轨道基础进行中线放样及高程测量控制。在龙门吊拼装之前, 对门吊轨道中心距、高程进行严格验收。对进场道路、梁场场地标高进行控制。5.3.3.2 、制、存梁台座基础沉降观测1. 制梁台座沉降观测 观测点埋设在制梁台座条形基础上设置5 组沉降观测点,即基础两端头、1/4 处、跨

14、中1/2 处、3/4 处部位各做一组观测点,如下图:. 观测周期制梁台位在正式投入使用前做好观测点原始记录,制梁台座验收后做初始观测,在正式投入使用后,箱梁混凝土浇筑后观测一次,移梁后观测一次,此为一个周期, 一个周期为两次, 观测至最后两次沉降量差小于1mm 时,对制梁台座进行评估,评估合格后按每月检查一次进行。. 观测方法及数据处理采用绝对高程的观测方法, 组长组织人员按周期进行观测。 记录好观测数据,保证测量数据具有可追溯性。 测量完后进行整理统计, 并依据测量数据评估是否存在沉降。2、存梁台座沉降观测 观测点埋设7 存梁台座基础沉降观测点埋设, 以每条基础对称布置埋设4 个点。埋设时编

15、号要相对应, 下次观测时看同侧两点是否均匀沉降(2mm ) ,两端的点是否均匀沉降( 10mm ) 。点位布设如下图: 观测周期终张拉台座、存梁台座沉降观测:台座竣工后验收一次,存梁后观测一次,以后十五天、三十天为观测周期,直到梁体移出台座架梁为止。双层存梁或降雨天气应增加观测频率。 观测方法及数据处理采用绝对高程的观测方法, 组长组织人员按周期进行观测。 记录好观测数据,保证测量数据具有可追溯性。 测量完后进行整理统计, 并依据测量数据评估是否存在沉降。3、门吊基础完成后,在基础上做上沉降点,对门吊基础进行不定期观测,待基础沉降稳定后,减少观测,如果遇到暴雨或者洪涝,要增加观测频率。5.3.

16、4 、龙门吊试吊1、观测点的埋设在龙门吊机平行轨道轨顶上设置沉降观测点,轨道每15 米布设一点。点位布设示意图:8 2、观测周期轨道基础使用前应进行观测,每15 天观测一次、确定无沉降后每三十天观测一次。3、观测方法及数据处理采用绝对高程的观测方法, 组长组织人员按周期进行观测。 记录好观测数据,保证测量数据具有可追溯性。 测量完后进行整理统计, 并依据测量数据评估是否存在沉降。5.3.5 、支架预压每跨支架要设三个观测断面, 分别设在跨中和支点附近。 每个断面设 6个测点,即结构 3个点(底板两侧和梁中心处),支架3个点(与基础点位置相对应),基础点用红色油漆标识,支架上的点位采用挂钢丝垂球

17、用卷尺量距的办法。观测一般分 5 个阶段:预压加载前、 25荷载、 75荷载、 100荷载、卸载后。每个阶段要观测2 次。堆载结束后。测量观测还需每天安排一次,持续观察 3 天。若沉降不明显趋于稳定将卸载,卸载后继续观测 1 天。观测数据要如实记录,并归档。5.4 、下部结构5.4.1 、桩基用全站仪坐标法或RTK放样,标记处桩位中心, 然后向护筒外引出十字控制桩,作为施工期间的参照,过程中进行复核。桩位放样误差按照10mm 控制。钻孔桩完成后, 应进行竣工测量、 评价桩基施工质量, 单排桩位竣工偏差50mm ,群桩偏差 100mm 。5.4.2 、承台承台、系梁及扩大基础施工完毕,在其顶面放

18、样出轴线点,用钢卷尺量取其9 各边尺寸, 检查其位置尺寸是否满足验标要求;用水准仪测量其顶面高程, 检查其是否要求,测量结果形成竣工测量验收记录,报送工程部。承台、系梁及扩大基础竣工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见下表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和频率1 尺寸30尺量:长、宽、高各2 点2 顶面高程20水准仪:检查5 处3 轴线偏位15 全站仪或经纬仪:纵、横各测量2 点5.4.3 、墩身利用承台竣工时放样出的双轴线进行墩身模板拼装,拼装完成后再进行模板检查工作,检查时采用全站仪进行,把仪器架设在已知点上,后视已知边,放样出墩身中心线,量取模板的偏位或直接测出墩身四个角的坐标计算出墩身偏位,再用

19、水准仪或全站仪检查墩身模板的标高,计算出差值, 中线和标高超限的要进行调整,直到符合要求为止,出具墩身模板检查资料上报现场监理。砼灌注完后要进行墩身竣工测量, 竣工测量和模板检查时一样先放样出承台的双轴线,量取墩身的偏位,测出承台的实体标高,出具竣工资料上报监理。墩身竣工后,应进行三等精度的高程贯通测量和平面位置的墩身贯通测量,测出各墩身竣工后的实际位置和标高,作为支座垫石施工及支座安装定位的位置基准,并报监理工程师和业主, 经审核后, 方可进行支座垫石施工及正式支座的安装定位工作。5.4.4 、盖梁1. 盖梁施工放样在盖梁底模安装完成后,用全站仪在底模上放样出盖梁特征点位,测量并记录特征点坐

20、标及高程, 与理论坐标比较检核, 确认无误后做好标记。 用钢卷尺复核各点位间距,若与理论值相差超限,则应重新放样。放样完毕后,须再次复测后视点或检核点,确认放样的精度及准确性。并检查记录计算资料、签字,填写测量放样报验单,与现场施工人员进行交接手续。10 2. 盖梁模板检查首先检查盖梁模板的下口是否对准已放样的盖梁轴线点,检查模板端口对角线尺寸是否正确, 然后采用全站仪直接测量模板特征点坐标,并用钢卷尺进行丈量复核模板断面尺寸, 在模板侧面悬吊线锤检查模板垂直度。根据测量的数据计算模板的尺寸偏差和轴线偏位, 并放样盖梁顶面的设计高程, 并用红油漆标示做为混凝土浇筑时的控制依据。3. 盖梁竣工测

21、量盖梁混凝土浇筑、养护完成,即可进行盖梁的竣工测量。用全站仪放样出盖梁及垫石轴线点,用钢卷尺量取其各边尺寸, 检查其位置尺寸是否满足验标要求;用水准仪测量其顶面高程, 检查其是否要求, 测量结果形成竣工测量验收记录,报送工程部。盖梁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见下表。盖梁实测项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 )1 断面尺寸20 2 顶面高程103 轴线偏位104 支座垫石预留位置105.4.5 、垫石放样垫石时,在墩顶加密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放样墩身纵、横轴线和垫石纵、轴线,并根据垫石尺寸弹出垫石四周墨线,垫石模板检查依据已经弹好的墨线来进行,检查内容主要包含孔位偏差、垫石尺寸差、垫石轴线偏差。利用高程贯通测

22、量成果, 在墩顶架设水准仪, 在垫石模板上测出各垫石的四角标高并用红油漆作好明显的标记,并通过相邻墩顶高程控制点的联测进行复核。在垫石顶面放样出支座轴线,并用墨线弹出十字线用于支座安装,再用钢尺丈量出垫石轴线偏位及孔位偏差,用墩顶高程点来传递垫石顶标高,测量每个垫石四个角点和一个中心点,测量结果形成竣工测量验收记录,报送工程部。垫石竣工高程及高差、螺栓孔孔位偏差、垫石位置偏差要满足表,如偏差超过规范,应提前进行处理至到满足规范要求。11 5.4.6 、支座安装支承垫石砼浇注完成后,测量支承垫石顶面高程、四角高差、平面位置、锚栓孔位置及深度情况,如不符合要求,及时进行处理。检核桥墩中心的距离、支

23、座的十字线,使距离与扭角的弧长均不得超过1mm 。支座上下座板必须水平安装,活动支座上、下座板横向应对正,纵、横向的错动量应根据安装支座时温度与设计温度差及未完成收缩、徐变量进行计算确定。以垫石上做好的十字线与高程控制点为依据,对支座平面位置和标高进行调整,再用水准仪进行复核, 直至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测量结果形成竣工测量验收记录,报送工程部。垫石允许偏差见表编 号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1 轴线偏位(mm) 5 全站仪或经纬仪:支座垫石纵横方向检查2 断面尺寸(mm) 5 尺量:检查1 个断面3 顶面高程(mm) 2 水准仪:检查中心及四角顶面四角高差 (mm) 2 4 预埋

24、件位置(mm) 5 尺量:每件5.5 、现浇梁5.5.1 、总体说明测量控制主要包括:梁体线型、挠度、截面的高度和宽度。0 号块施工完成后,将平面及高程控制点加密到0 号块中心处,考虑主塔的影响向外侧偏移 3 米,对桥梁进行中线和标高闭合复测;以每个节段梁底及梁顶标高来控制桥梁线型, 并根据出现的情况进行线型调整; 箱梁中跨或边跨合龙时,对可能出现的箱梁高差或中心偏差,逐步分次调整,不要到合龙时再一次调整。箱梁轴线测量采用全站仪正倒镜投点法,三维坐标法辅助, 高程测量采用水准仪测量。12 5.5.2 、挂篮静载试验变形测量:(1) 挂篮整体挠度: 在前托梁上选三个测点, 前横梁上挂前吊带处设测

25、点。用精密水准仪及钢尺测量。(2) 挂篮中线:在试验加载过程中需对挂篮中线进行观测,仪器为全站仪。5.5.3 、线形控制线型控制是悬浇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 挠度控制、 中线控制和断面尺寸控制。 为此,项目部将成立线型控制小组,对各种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并同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 不断调整控制数据, 从而有效地保证梁体的线型。5.5.2.1 挠度控制1、观测点设置在施工中水准基点及箱梁顶各观测点均保持完好,直至连续梁合拢。将临时水准基点设在各0#块中心预埋钢板上,作为箱梁施工中的高程控制点。在施工过程中,临时水准基点经常同其它水准点进行联测,保证观测精度。主桥连续梁的各施工节

26、块共设高程观测点9 个,其中 6 个设于模板表面, 进行立模标高控制, 3 个设于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梁顶表面,以搜集各施工阶段梁体结构的变形数据, 据以分析修整模板的标高预抬高量,控制梁体高程。 梁顶观测点采用 16的圆钢预埋,露出混凝土表面20mm 。2、施工控制悬浇施工中标高的施工控制步骤主要为: 现场高程量测,数据的整理、分析,及时调整模板标高预抬高量和现场控制。现场高程量测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混凝土浇筑前模板标高的设立。第二部分:混凝土浇筑后模板标高的复测。第三部分:混凝土浇筑后预应力施加前各节块梁顶高程观测点的量测。第四部分:预应力施加后各节块梁顶高程观测点的量测比较第一、第二部分两

27、次测量结果, 以验证模板的预抬高量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比较第三、 第四部分两次测量结果,以验证施工节块对已完成节块的影响是否同理论计算一致。13 5.5.2.2 中线控制0#块施工完毕后, 通过导线控制点测放出其中心位置作为中线控制点,并用预埋钢板固定 , 然后采用导线法确定各节块立模时的中线。5.5.2.3 断面尺寸控制为保证梁体的结构尺寸满足设计及验收标准要求,同时保证合拢精度, 需对梁体断面尺寸进行控制。在挂篮模板设计时, 适当减小底模板同已完节块的搭接长度,利用腹板的通气孔,在待浇梁段尾部适当增加横向对拉杆,保证各节块间接缝的平顺。采用混凝土浇筑前后的严格控制及认真复核和适当调整的方法

28、,保证梁体的结构尺寸。5.5.4 、边跨直线段施工测量钢管桩 +贝雷梁梁式支架法,5.5.5 、0#块施工测量0#块测量:根据墩顶中心点,放样检查支座位置,检查底模中线及1、2点的高程,再依次检查内、外模的位置、尺寸、高程,放样混凝土阶段顶面高程。放样挠度观测点及节段前端中线点预埋件,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预埋线形观测点。其他各阶段的测量:首先进行挂蓝锁定测量,挂蓝走行到位后,调整挂蓝前端底模中线及高程,锁定挂蓝,再对模板中线和高程进行复核。检查时以相关部门提供的底模立模标高进行推算顶面高程进行控制,模板检查及放样预埋件方法同 0#块。必要时,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 对前端标高进行变形监测。0#块和

29、悬浇节段施工完毕后,在箱梁顶面放样出梁体中线,进行平面位置和中线复核,并进行梁段竣工测量。梁段允许偏差见下表:序号项目允许偏差( mm )1 悬臂梁段顶面高程10 2 合拢前两悬臂梁段高差15 3 梁段轴线偏差15 4 相邻梁段错台5 5 底模拱度偏差3 6 底模同一端两角高差2 14 5.6 、主塔5.6.1 、测量方案塔柱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有: 塔柱的中心线放样、 各节段劲性骨架的定位与检查、模板定位与检查、预埋件定位、各节段竣工测量及变形观测等。主跨为矮塔斜拉桥,塔柱高度30m ,采用全站仪三维坐标法。5.6.2 、塔柱测量0#块完成后, 测量人员进行施工放样, 精确放出塔座施工边线,

30、安装塔座模板及塔座钢筋,检验合格后一次浇筑塔座混凝土。塔柱模板的施工测量放样,包括平面位置、塔身斜度和高程,应保证准确,采用坐标法控制。测量方法:将全站仪安置在适当的控制点上,控制点到主塔放样点间距以全站仪竖直角不超过30为宜,输入测站X、Y、Z坐标及仪器高,后视另一控制点并输入后视点三维坐标及站标高,对视线高进行检核调整, 然后前视塔柱模板每边中点,至少通过两个完全测回的观测得出此点X、Y、Z坐标,与理论计算该断面点坐标进行比较, 迅速调整模板到理论位置, 并将此边中点做出标志, 以便做模板尺寸检查。此段混凝土浇注完后,应在此段塔柱混凝土顶面做竣工测量,同样采用坐标法。 在混凝土面四边做出中

31、点及水准点,混凝土面十字线点可做下一节段模板调整的依据,该段混凝土内分丝管初步定位安装也以此为依据。5.6.3 、 分丝管安装地面整体制作分丝管, 塔柱预埋型钢定位支架, 塔吊配合安装, 高精度全站仪三维坐标法实时监测进行安装。5.7 、预制梁5.7.1 、预制1、进行底模安装:在底模安装之后,利用仪器和检定钢尺等工具,检查模板中线偏位,按预设反拱检查底模反拱值,对超差较大部位,要对底模进行调整,调整至规范允许范围之内方可进行下道工序。2、支座预埋板安装检查: 首先利用仪器和检定钢尺, 放样出支座跨距及中心线。在模板上将中心位置刻划出,然后按照中心线对位安装支座预埋板,平面位15 置定位符合要

32、求之后,进行支座预埋板高程检查。3、侧模安装及侧模结构尺寸检测:在模板拼装完成后,根据底板预设反拱测设侧模标高, 根据底模中心线, 利用线坠将底模中心返到顶口上,然后检查顶口宽度及利用检定钢尺检查顶口梁长。模板安装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5.7.2 、架设箱梁架设前应对支座中心点平面和高程进行逐一复核。对超出规范限差的,应现场及时整改,并记录和保存现场测量数据。垫石支座中心复核无问题后,对每个桥墩的支撑垫石要逐一上桥检查。主要内容有:检查垫石外观平整度和清洁度,是否有空洞漏振现象,查看外观有无裂纹钢筋外漏现象。对出现的问题要拍照记录,并报下线单位处理。检查墩顶是否有杂物,是否满足滑梁的需求。检查

33、垫石支座十字线,梁端线,锚栓孔十字线及相关尺寸。检查锚栓孔位置、孔径、孔深是否满足要求。检查每孔跨度是否符合限差规定。对有问题的锚栓孔要做好记录并通知线下单位整改。各项指标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垫石检查允许限差:检查项目允许限差检验方法表面平整度5mm 水平尺外观无蜂窝麻面,裂缝不大于0.2mm ,无外露钢筋。观测、放大镜高程0-15mm 水准仪每孔梁一端两垫石顶面高差5mm 水准仪支座中心坐标15mm 全站仪支座纵横线5mm 尺量锚栓孔孔位5mm 尺量锚栓孔孔深+20mm 尺量锚栓孔孔径+5mm 尺量16 预制梁在梁场起吊前安装好支座, 运送至桥墩。预制梁在桥墩用架桥机吊装,落梁到平移到位后,

34、用垂球检查调整梁梗的垂直度,用直角尺、 垂球等工具检查梁端、支座纵横线是否平移到位。 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后落梁, 梁在支座上落实后应立即打好支撑。支座安装的误差处理。当成品预制梁或墩台的误差不能同时满足规定时,应在梁梗保持竖直、 支座中心线与墩台十字线保持重合的先决条件下,按下列原则调整:当梁跨与桥跨有差值时,其纵向误差以桥梁中线为准向两端平均分配,但梁的活动端必须保持在按100温差计算的最小伸缩空间,大约为梁全长的1/1000。横向误差应保持梁片间隙能放置防水盖板、取出吊具的条件下,以桥梁中心线为准,向两片梁对称分配。5.8 、成桥测量平面贯通测量在桥面处各布设1个平面加密点, 以相邻控制点为

35、起始边, 按照四等导线测量技术要求, 放样出全桥桥中线及边线, 附合至另一相邻控制点, 加密点的坐标需经严密平差后方可使用, 并根据放样出的中线及边线用卷尺丈量相对应的结构尺寸,做好点位标记,并记录保存。高程贯通测量采用测距三角高程对向观测的方法按照四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 从一个高程点传递到另一相邻控制点, 对桥中线及边线点进行逐点进行观测,附合至其他高程点,经严密平差求得各测点的高程,并记录保存。5.9 、道路工程测量1 道路断面复测 : 主要复测道路原地面实际断面尺寸是否与设计断面图尺寸存在较大误差。 测量人员分为三组同时进行,第一组依据坐标控制网, 按照设计横断面图中道路里程桩号把所有与

36、之相对应的道路中桩、左右边桩全部测量放样出来;第二组紧随其后负责测量道路中桩、左右边桩的原地面实际高程数据,并形成文字记录; 第三组测量人员紧接着用钢卷尺、花杆等测量工具负责卡出道路横断面尺寸, 最后将所有复测数据汇总整理成道路断面复测资料报监理、业主确认。 2 路基、 路面工程测量 : 主要包括:路基测量、水泥稳定层测量、路面测量、17 附属构筑物测量。 清表、清淤测量主要控制道路横断面的清表宽度,测设道路左右清表边桩, 确保路基坡脚以外留有一定清表宽度以及临时排水沟位置;路基填砂在雨、污管道系统施工完毕后进行,道路每隔 20m设置一道填砂控制桩, 严格控制填砂面设计高程和填砂边坡线位置,

37、做到过程监控,确保路基宽度必须符合设计、 规范要求;水泥稳定层的测量不光要严格定出水稳层的边线、高程及横坡,还应在水稳层施工过程中跟踪复核高程,水稳层面标高控制是道路测量最为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路面高程和路面沥青厚度;水稳层施工完毕, 在其上精确测量道路中线、边线以及涨缝、 施工缝位置,控制好路面标高, 包括道路横坡、 纵坡;附属构筑物测量主要是路缘石、侧石放样, 直线段采用经纬仪测量确保线直,路缘石顶面高程应顺畅。3 竣工测量 : 市政工程完工后, 需进行竣工测量。 竣工测量包括: 道路中心线位置、标高、横断面图式,附属结构及地下管线的实际位置和标高。测量结果应在竣工图中标明,测量复核记录及

38、竣工测量均应整理归档。六、精度分析6.1 、平面精度分析全站仪测量平面坐标计算公式如下:X=X0+S cosZcosY=Y0+S cosZsin 式中: X、Y表示放样点的平面坐标;S、Z、分别表示斜距、垂直角、方位角当仪器架设在固定观测墩上X0 、Y0为固定常数, 根据误差传播定律, 平面放样的精度为:22222222222222/sincos/cossincoscosMZSMZSMZMZSX22222222222222/coscos/sinsinsincosMZSMZSMZMZSY则该点的点位误差为:2222222222222/cos/sincosMZSMZSMZMMMZSyxp18 靖远

39、金滩黄河桥施工测量, 所用仪器为宾得TS-802N全站仪,其标称测角精度为 2,精密测距精度为(0.5 / (1mm+1ppm)) ,测距按最远考虑300m ,=206265秒/ 弧度。对点位误差计算公式取极值。则计算平面测量点位中误差为 MP= 3.59mm 。则使用宾得 TS-802N全站仪在测距 300m的情况下测量放样点的测量精度为 3.59mm 。考虑各测量环节的综合误差以及其相互间的独立性,后站仪器对中误差为1mm ,前站置镜对中误差考虑为1mm ,根据误差传播定律,则平面测量放样的综合中误差为:mm86.3113.59222222镜仪综MMMMp满足本项目的施工需求。6.2 、高

40、程精度分析(1) 采用单向三角高程测量时, 由于地球曲率及大气折光的影响,往往会使测得高差与实际值不符, 且随着距离的加大而成级数增加。桥梁主体结构采用三角高程传递高程时使用对向观测三角高程法,以减弱大气折光的影响。(2) 光电测距对向观测三角高程计算公式为:AABABABBABABAABABABRSKviviSSh2cos)(sinsin2122式中: SAB A、B两点之间的斜距;19 D A、B两点之间的平距;AB 有垂直折光影响的竖直角;iA 、vB分别为仪器高和棱镜高; RA A点处地球曲率半径;K大气折光系数之差;(3) 根据误差传播定律,考虑到观测值之间的独立性,光电测距对向观测

41、三角高程的精度估算公式如下:24232221mmmmmA Bh21mDmAB222cossincossin2ABABABABAAABABABABsRDKRDKmm22223ABBAvivimmmmmKAmRDmA B424同平面精度分析按最远观测距离300m考虑。则式中: ms 测距中误差;为1.5+2ppmD m测角中误差;取2 mi 、mv 仪器高和棱镜高测定误差;取0.5mm Km大气折光系数之差中误差;考虑采用三角高程对向观测中,大气折光系数改正的精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可忽略并简化计算。则本项目三角高程对向观测精度可近似求得为A Bhm=2.87mm 。满足本项目施工需求。七、保证措施2

42、0 7.1 、质量保证体系7.2 、质量保证措施(1) 开工前对测量人员进行工程情况、 技术要求、测量规范、测量操作规程、21 测量方案、测量基本知识、测量重要意义的培训。(2)施工放样前将施工测量方案报监理测量工程师、测监中心及业主审批,严格按照测量方案实施。(3)加强对测量用所有控制点的保护,防止移动和损坏; 一旦发生移动和损坏,应立即报告监理,并与监理协商补救措施。(4) 导线点、水准点、轴线点(或中线点)要设置在工程施工影响范围之外、坚固稳定、 不易受破坏且通视良好的地方,要有明显持久的标记或准点联测,严格遵守各项测量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确保测量结果万无一失。(5)外业前,列出所用的测

43、量仪器和工具,检查是否完好。在运输和使用测量仪器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如发现仪器有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送检,并对上次测量成果重新作出评定。(6)在进行施工放样时,控制点必须与另外一条边方向的控制点进行检测,在点位准确的情况下, 方可进行施工放样, 控制点的检测结果应记录在测量手簿中。测量过程中,必须消除干扰,需停工的要停工,以保证测量精度,各种建筑物放样时应和施工人员密切配合,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偏差。(7) 积极和测量监理工程师进行联系、沟通和配合,满足测量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测量技术要求及意见, 并重要部位的测量请测量工程师旁站监理,并把测量结果和资料及时上报监理,测量监理工程师经过内业资料复核

44、和外业实测无误后,方可进行下步工序的施工。(8) 加强现场内的测量桩点的保护, 所有桩点均明确标识, 防止用错和破坏。7.3 、安全管理措施在各项测量作业前,按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要求,建立测量安全保证制度和各项施测作业措施, 并严格按保证计划和施测措施的要求进行管理和实施。加强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增强全员安全生产意识。测量人员要遵守项目部的安全管理规定,服从项目的安全管理。进入施工现场,必须听从现场安全员指挥,遵守劳动纪律及安全规程。参加现场施工测量的人员定期接受安全技术教育,熟知和遵守各种测量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编制测量方案、作业指导书时要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发现违章指挥,强令施测人员

45、冒险作业或发现重大事故隐患,应及时向现场22 指挥提出停产解决的建议,如无效则应立即停工,撤离危险现场。测量外业时要注意测量人员安全、交通安全和仪器的安全。保护好各类测量资料、记录、图纸、数据等,严防丢失、泄密。如果发生安全事故,及时上报有关部门,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禁止在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的环境下进行测量作业。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 高空测量作业必须戴好安全帽, 系好安全带。测量人员在阳光及雨天现场作业时,测量仪器、设备应配备测量专用伞,避免阳光的直射和雨淋,以免影响观测质量。进行夜间测量作业时要有足够的照明。立尺人员必须注意上方高压线路, 防止塔尺接触高压线, 造成意外事故发生。7.4 、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序号作业活动危害因素可能导致事件现有控制措施1 桩基施工孔深,桩径大人员,仪器深孔坠落保证踏板厚度,宽度及长度2 水上施工落水人员,仪器落水临边防护,大风浪禁止作业3 高墩施工高空坠落人员,仪器高空坠落临边防护4 水边作业滑到落水人员,仪器落水穿戴防滑鞋,观察周边环境5 浅水作业滑到仪器落水穿戴防滑鞋,观察周边环境6 仪器使用触碰带点设施人员,仪器触电严禁触碰带电设备7 仪器使用擅离仪器无人看守意外摔落人员离开必须收好仪器8 仪器使用雷雨天作业人员,仪器被电击严禁雷雨天作业9 仪器使用雨天路滑人员,仪器摔倒穿戴防滑鞋,观察周边环境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