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纠正歌唱中的音准问题.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26481577 上传时间:2022-07-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纠正歌唱中的音准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如何纠正歌唱中的音准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纠正歌唱中的音准问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纠正歌唱中的音准问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合唱音准合唱是人声的华丽造型,合唱是人声的和谐交响。在合唱训练及演出中,经常会遇到音准方面的一些问题,严重影响合唱艺术的表现力。引发合唱音准问题的因素有许多,指挥及演唱者要善于分析合唱中出现音准问题的真正原因,从而找出行之有效的办法加以解决。所以作为音乐老师如何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音准练习是很关键的。世界上最美的声音是人声,最美的人声是合唱,最美的合唱是无伴奏合唱。在世界顶级童声合唱团的演出曲目中,超过四分之三都是无伴奏的,没有太多的修饰,没有器乐的喧哗,孩子们纯净天真的歌声,如天籁之音,让每个人的心灵得到洗涤和净化。反思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为了追求教学内容的丰富,课堂气氛的活跃,往往一堂课又唱

2、又跳又做游戏等等,有时还要加上各种打击乐器伴奏,真正用于唱歌的时间却不多,因此就出现了这样一个现象:教师弹着钢琴领着学生一起唱时效果不错,一旦脱离钢琴或其他音乐伴奏,学生就找不着调了。怎么培养音准能力呢?一、 自信心问题在音乐课上,总有一些“胆小”的孩子,他们从来都不会主动上来表演节目,甚至连唱歌的时候都不敢唱出声音。有一次,我请一位学生来唱一首已经学过的歌曲,可她却小心翼翼地唱,声音小得连我站在她旁边都很难听的到,而且有许多音唱的都不准,可能她也感觉到自己唱得不够好,所以满脸通红地坐下了,但我还是让全班同学都为她鼓掌,因为我觉得她缺少的就是自信心。后来我发现在每个班上都有一些这样的孩子,他们

3、可以在语文课上大声朗读课文,却不敢在音乐课上演唱歌曲。虽然我发现这些孩子演唱的音准的确有问题,可他们都有好听的嗓音,而这些孩子对自己却一点自信心都没有,认为自己对音乐没有天赋,甚至是“五音不全”,但是我告诉他们,只要能说话,就一定能唱出好听的歌曲。所以对于这些“胆小”且音准不太好的孩子在演唱歌曲时要积极保护他们的自信心,绝对不要打击其自信,而是应该以鼓励为主,同时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孩子的歌唱兴趣,建立自信心,或许一个别人认为是“没有音乐细胞”、“五音不全”的孩子长大也能成为一名歌唱家呢!造成学生演唱时音准问题的原因除了以上的几个方面以外,还有很多原因,比如教师自身的原因,如果教师自己基本功不够抓

4、实,范唱不规范,或者运用不恰当的教学手段等等,都可能影响学生对于歌曲音准的把握。小学生歌唱音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需要教师进行系统有效的训练。那么具体有些什么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提高演唱时的音准能力呢?本人经过一个多学期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方法效果不错。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练习音准视唱的过程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提高学生音准能力的保证,因此教师自身应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教师要善于听辨学生音调中出现的各种错误,并给予及时纠正,教师应具备敏锐的听辩能力,对学生的音准出现的误差能够及时纠正,使学生心中有数,引导学生在听辩比较中的唱出正确的音准,同时教师还需为学生做好正确

5、的范唱和范奏。比如小螺号中的上滑音,对于特殊风格的音调(上滑音、波音等)就要给学生做到正确的范唱。经常性的范唱和比较,就会有正确的音高概念,这样就能逐步将音高融化在学生的音乐记忆中,为培养音准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三、 器乐教学的辅助作用。器乐教学对音准的训练有较强的辅助强化作用,是培养学生音准的有效手段,只要学生演奏正确,乐器就能发出准确的音高,帮助学生唱准音高。目前,我校从四年级开始,音乐课上都有进行竖笛的学习,而且大部分学生都能独立吹奏简单乐曲。课内练习有钢琴、有教师和学生共同校正,但课外练习就必须借助一个有固定音高又便宜又方便的乐器,做校正音准的工具,学生简易乐器正好兼备了这些特点。因

6、此,竖笛等乐器是最理想的校音工具。在音准教学中,竖笛教学和视唱教学相结合,采用听、唱、练、吹的方法,即丰富了课堂教学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因有了竖笛的辅助作用也就很容易找到音高,这就无疑对音准能力的培养和自学,给予极好的帮助。四、多听录音范唱,培养感受能力一般来说,录音范唱音准、音色好,伴奏丰富,表现力强,对学生有很强的感染力。因此,多听录音范唱,能增强学生对乐曲的感知能力,对音准的记忆力,有利于学生唱好歌曲,提高歌唱水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五、加强教师范唱,培养听辨能力唱得好与坏,关键在于这个学生是否有一幅好的音乐耳朵,能否通过听觉来分辨自己的声音与范唱声音的差别。因为教

7、师的范唱是全方位的,不仅可以清晰地让学生听到正确的歌唱,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教师演唱时的姿势和口型,以及表情和体形动作,掌握正确的唱歌方法及正确的演唱。具备示范歌唱能力的教师可以使“言传”与“身教”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学更具魅力,更令人信服。好的范唱是激发学生兴趣最有力的手段。学生通过聆听教师的范唱,不仅可以直接模仿教师的歌唱方法,还可以体会教师对歌曲的理解和艺术表现,达到对歌曲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因此,在课堂唱歌教学中,应提倡教师范唱,而且要随时范唱,帮助学生分辨正确的和错误的声音,提高学生的音乐听辨能力。六、巧用现代媒体,培养自省能力人都难于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原因很简单:“不识庐山真面目

8、,只缘身在此山中。”音乐是时间的艺术,一首歌过后不能像画一样拿出来供师生细细讨论、修正,现在媒体的好处就在这时显现出来。教师可以用录音方式把学生的歌声录下来再回放给他们听,使学生找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教师的范唱,进行自我调整。 总之,阿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提高学生的音准能力,只有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才能改变死板的学习使学生将识谱学习,自然融于歌曲的学习体验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富有情趣的音乐学习体验中感受音的高低、长短、把握音的高低、长短,是提高学生掌握音准的能力有效途径和手段。歌唱和乐器演奏中所发的音高,能与一定律制的音高相符,称为音准。有些乐器在制造或调音时就

9、有音准要求。歌唱和乐器演奏过程中,随时都要通过演唱者和演奏者的控制来解决音准。音准的取得,有赖于敏锐的听觉、优良的乐器、精湛的技巧与适宜的演出环境一般来说,录音范唱音准、音色好、伴奏丰富、表现力强、对学生有很强的感染力。因此,多听录音范唱,能增强学生对乐曲的感知能力,对音准的记忆力,有利于学生唱好歌曲,提高歌唱水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五、加强教师范唱培养听辨能力唱得好与坏,关键在于这个学生是否有一幅好的音乐耳朵,能否通过听觉来分辨自己的声音与范唱声音的差别。因为教师的范唱是全方位的,不仅可以清晰地让学生听到正确的歌唱,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教师演唱时的姿势和口型以及表情和体形动作掌

10、握正确的唱歌方法及正确的演唱。具备示范歌唱能力的教师可以使“言传”与“身教”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学更具魅力,更令人信服。好的范唱是激发学生兴趣最有力的手段。学生通过聆听教师的范唱,不仅可以直接模仿教师的歌唱方法,还可以体会教师对歌曲的理解和艺术表现达到对歌曲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因此,在课堂唱歌教学中,应提倡教师范唱,而且要随时范唱帮助学生分辨正确的和错误的声音,提高学生的音乐听辨能力。六、巧用现代媒体培养自省能力人都难于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原因很简单“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音乐是时间的艺术,一首歌过后不能像画一样拿出来供师生细细讨论、修正现在媒体的好处就在这时显现出来。教师可以用录音

11、方式把学生的歌声录下来再回放给他们听,使学生找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教师的范唱进行自我调整。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提高学生的音准能力,只有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才能改变死板的学习使学生将识谱学习自然融于歌曲的学习体验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富有情趣的音乐学习体验中感受音的高低、长短、把握音的高低、长短是提高学生掌握音准的能力有效途径和手段。(一)出现音准问题的原因小学阶段合唱团成员的年龄一般在6岁到11岁,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团体,针对音准问题出现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1、学生本身的原因首先,一二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儿童的音准、咬字、句式都受到限制,因此对音准的感觉是

12、相对差的。六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处于变声期,嗓子易疲劳,对音准也很难把握。其次,每个人对音准的感觉是有差别的,有的是天生的(乐感)音准很好,有些是通过后天的学习乐感很好。单声部演唱是培养和判断音准最好方法。在单声部的练习中,对于音准不是很好的同学总会在演唱中不断寻找准确的旋律作为依靠。有些同学本身不知道准确的旋律是什么,有些同学他们脑海中虽然知道却无法准确地唱出来。对于这些同学,他们一旦失去了那些音准好的同学作为依靠或者旋律出现转调又或者出现临时的变音记号时就会出现跑调。2、伴奏、指挥及歌唱环境的原因伴奏是合唱中很重要的因素,有时伴奏的不当会使队员找不到准确的音高,低声部通常是合唱中的薄弱部分

13、,伴奏在演唱中过分突出低声部的旋律时会使高声部出现音准问题,更严重则会出现节奏上的问题,反之亦然。指挥是合唱团队的领导者,指挥的不当提示也会造成音准问题。例如在合唱中指挥给了过高或过低的手势,或太注重合唱团队的表情使队员情绪紧张,又或指挥者忽略了某处的变化音的提示等等,都会造成合唱团的音准问题。(二)解决音准问题的对策音准问题是演唱形式中最重要的标准,然而音准问题又是较难克服的问题,它会受到气息、咬字吐字、排练及歌唱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1、科学的训练方法及队员、作品的选择合唱是音乐的一种歌唱形式,科学的发声方法有助于儿童更高层次的学习和团队更好的发展。首先是气息的训练。儿童的普遍问题是气息浅

14、,吸气的方法不对。培养口与鼻子同时吸气的方法,把气吸到肚脐下方,避免吸气过程中出现肩膀上提的错误歌唱姿态。其次要训练儿童的咬字和吐字,一般按照一声平读课文的方法 清晰大声地朗诵歌词。再次,旋律视唱练习。所谓的旋律视唱练习是为了增强儿童的乐感,有助于对音准的把握。在合唱歌曲各声部的学习阶段也应采用这种单旋律训练。所谓单旋律训练,就是每个声部分开来训练,等各个声部的旋律熟悉以后再合在一起训练,这样有助于避免声部间出现旋律互跑的问题。最后,模唱,儿童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模仿,那么可以根据儿童这一特点,先安排他们听原版,这样可以给他们一个整体上的概念,有助于对歌曲的理解和把握。三到五年级的儿童组成的合唱团

15、是最理想的团队,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基本上还没有出现变声期,因音色较甜美、纯净,是人生中最富有特色的声音阶段。儿童的音域较窄,一般在 c1-e2 之间,通过训练可能会扩宽到 b-f2 之间,但是,合唱作品的选择不易过高也不易过低,因为童声合唱作品的选择应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给学生的作品不易太难太大。选择适合的儿童合唱作品可以提高儿童的兴趣,也可以减少演唱中出现音准问题。2、专业的指挥和伴奏指挥是一个合唱团的灵魂,因此专业的指挥应该具有很高的音乐文化修养及专业知识。在演唱过程中指挥可以调整合唱队整体音量的高低、节奏、表情、以及整体的效果,如果指挥不专业是很难发现和做到这些的。在演唱时一旦发现有音

16、准、音色突出的不和谐的音符时,指挥都可以及时委婉地指出,避免因个人而造成的团队不和谐。一个合格的指挥不但在演唱中发挥作用,在平常的训练中也起到很多的作用,可以引导队员迅速理解作品少走弯路。对一个优秀的专业指挥来说,还应学习一点儿童心理学,关注儿童的心理变化,引导他们处于一个最佳歌唱心理状态。伴奏在合唱中也很重要,一个专业的伴奏不仅可以减少业余伴奏因台上紧张而出现的种种状况,而且可以准确而美好地表达出作品的风格和和声。合唱伴奏尽量用原谱伴奏不要主旋律伴奏,避免声部之间的不平衡而导致影响到音准问题。伴奏要控制好节奏和音量的平衡,合唱的焦点是合唱团的演唱而不是伴奏,不能因伴奏者个人的情绪打破合唱团整体的协调。3、合唱队形的排列和环境变化心理调节在尽可能的情况下让各声部之间拉开差距,这样可以避免声部间的干扰造成的音准问题。让音准好的同学站在前排或靠近话筒的位置,音准不好的同学均匀的安排在音准较好同学的周围,这样可以帮助音准不好的同学找音准辅助对象。有排练时的音准状况好的现象,这就要求指挥或者负责人员做好演出前的心理安抚工作,让同学们能在演出中发挥正常的演唱水平,不因场地的变化而影响到合唱团演唱水平的正常发挥和总体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