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出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育教程教案资料汇总全册.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2647866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DOC 页数:87 大小:239.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出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育教程教案资料汇总全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苏教出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育教程教案资料汇总全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出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育教程教案资料汇总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出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育教程教案资料汇总全册.doc(8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长江之歌教材分析题 解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长江之歌”题意是关于长江的歌,唱长江的歌,赞长江的歌。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发源青海省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山沱沱河,全长6300千米,流经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它源远流长,与黄河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被誉为“母亲河”。它是永远值得赞颂的。结构分析 这首诗歌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丽,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 全诗共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写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 第二部分(第2节):写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这两部分运用前后两

2、次出现的“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贯通起来,以对长江“赞美”.“依恋”的真挚感情作主线,把长江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力量无穷.贡献巨大融为一体教学要求:教学目标:1学会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教学难点:理解诗歌语言;背诵课文。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 (板书:长江之歌) 长江之

3、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 2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3你们对长江了解多少呢? 4放录音。 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描红田字格中8个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 依恋 荡涤 尘埃 磅礴 灌溉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乳汁 哺育 挽起 荡涤 尘埃 灌溉 奔去 各奔东西 (2)指名逐词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在文中先找出来,然后联系上下文,最后查阅词典)交

4、流: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 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荡涤:洗涤。 尘埃:尘土。 磅礴:气势盛大。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3各自轻声读课文。 4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重点:长句子。5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交流。 三.指导写字、作业。1指导写字。 乳:左右基本等宽。 汁.哺.挽.涤.埃:左窄右宽。 灌.溉:左窄右宽,因笔画较多,写时要紧凑些。 2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通过对诗句的品读,理解“为什么说长

5、江是无穷的源泉?为什么说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课前活动:诗朗诵太阳跳出了东海。谈话:我们要树立这样的信念,今天的我得比昨天的我更加出色更加优秀!一、听写生字词:乳汁 哺育 挽起 荡涤 尘埃 灌溉 奔去 各奔东西二、指名朗读课文:分节朗读,适时指导。三、精读训练:1 观看系列片话说长江片断,听长江之歌。师介绍:话说长江这部系列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作者说 2 出示: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3 自由读,说说读了诗句想了解什么? 4 交流、讨论。 5 精读第一节: (1) 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资源? (2) 交流:

6、 出示: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生自读,理解:讨论、归纳:(“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端,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的源泉是无穷的) 声音洪亮,读出豪迈之情。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 (3) 默读第一小节,思考: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4) 交流。 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生自读,理解:讨论、归纳:(“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比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宽阔。

7、)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感情。 指导朗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深情。声音清亮,速度不宜过快,读出深情。6.精读第二节。 (1) 听录音,思考: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 (2) 交流: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生自由、充分说:(“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指导朗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

8、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一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师引读。所以,“我们赞美长江” (4)指导朗读第2节。 (5)指导背诵第2节。 四、练习朗读全诗 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上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

9、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 3练习朗读。 五、学唱歌曲 六、布置作业: 背诵全诗。补充:参考资料 长江之歌: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沿途汇人许许多多支流,形成一个庞大的水系。全流域的面积超过180万平方公里。湖北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和江西湖口之间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 长江,无论

10、就长度.流域面积或水量来说,都可称得上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著名的大河。六:作业布置1. 补充习题2. 复习长江之歌3预习三亚落日板书设计:长江之歌 源远流长 拥抱着大地 从空间上描写 歌颂 宏伟气势 哺育儿女的胸怀 悠远久长 苦难的过去 从时间上描写 表现 光辉的现实 功在千秋 灿烂的未来 赞美之情 崇敬的情感 抒 写 表达 依恋之情 热爱的情感2.三亚落日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两个自然段。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感知,初步理解课文内内容。 4.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

11、教学重难点: 1.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2.理解三、四自然段,体会作者大量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的好处。课前准备: PPT 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激趣导题 今天,我们学习一一篇写景的课文,(板书:2、三亚落日)出示中国地图,介绍三亚的地理位置,指出三亚是观看日落的好地方,课文写的“落日”与我们这儿看到的落日有什么不同呢? 二、配乐范读。(要对学生提出聆听时的要求。) 要求:用心听,注意记,感受三亚之美。三、初读指导 1.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利用工具书联系课文理解课文词语。(参考) 美

12、妙绝伦 硕大无朋 收敛 涨溢 赤朱丹彤 热带风情 悄然无声 笑颜 多读几遍,然后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2.交流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指名朗读:(多指几个,正音)美妙绝伦 风情 挺拔俊秀 软软地 活泼毫无倦态 依旧 赤朱丹彤 溅出 收敛硕大无朋 光芒 悄然无声 边缘 缘故水波不惊 顽皮 玫瑰 涨溢 灯盏(2)指名读,注意“硕”“ 盏”是翘舌音,“硕”的韵母是“uo”;“ 搔”是平舌音。 (3)自主交流感兴趣的词语意思。美妙绝伦:美好到了极点。硕大无朋:大得无与伦比。朋,比。赤朱丹彤:赤,红色,朱,大红色,丹,红色,本课指程度不同的红色。3.指名读课文,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读破的句子。 长

13、句子的品读需要及时纠正。 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景?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景?(3-5节)(2)课文第1、2小节分别写了什么?(在三亚看落日很有诗意;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3)按课文的结构来分段。(总分总)学生分段、简要说说段意。 四、再读课文 1.自由轻读,画出概括全文的一句话,然后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感悟、理解的(板书:真有诗意) 2.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1)学生试读。 (2)朗读指导:重点读好:“真有诗意”“美妙绝伦”“一点也不逊色” (要求读出喜爱、赞美之情。) (3)多种形式朗读。 五、写字指导。 六、作业: 1.

14、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2.读一读,再抄写4遍。 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新课:1.听写生字词:逊色 涨溢 玉屑银末 赤朱丹彤 溅出 收敛 玫瑰 灯盏 当堂互批,纠正易错字。 2.回顾一下上节课学习内容:课文主要写什么? 3.复习导入:今天,老师带着你们到三亚观赏那富有诗意,美妙绝伦的日落的景象。 二、精读第二段: 过渡:在三亚看落日怎么有诗意?三亚是个怎样的地方? 1.(出示投影三亚风光)自由读这一段图文结合,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2.集体交流。(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很美;作者非常喜爱三亚的热 带风情。)(板书:热带风情) (1)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三亚很美?在有关语句上作记号。交流:“蓝

15、透了”“碧玉般”“玉屑银末般”“金灿灿”等词语写出了海、椰子树、细沙的色彩美和形态美。“挺拔俊秀”等词语突出了椰子树的姿态美。“低翔”和“摇曳”等写出了白鸥、椰子树的动态美。 (2)结合课文对白鸥、椰子树和细沙的描写,展开对三亚神奇而又瑰丽画面的想象。同桌互说。各组指派代表。(3)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的喜爱之情?(如:“浓浓”、“金灿灿”“软 软”等叠词的运用。“蘸”“搔”拟人手法的运用。“真让人担心”“谁都想”等心理描写。 (4)指导朗读,读出喜爱之情。(可以出示图片引发想象,再加以指导朗读。 )(5)指导背诵。三、精读第三段 过渡:三亚的风采神奇而又瑰丽,在这样的地方观落日,的确“真有诗

16、意”,下面我们和作者一起欣赏夕阳滑落的美景。 1.自由读第3、4自然段。体会太阳滑落前与滑落时景色的不同。注意做到:口中有味你能体会到语言的美吗?你能用你的朗读表现出这种美吗?心中有形边读边想象落日色彩、形态之变化下笔有神写出自己的独到体会来,可以品一个词的妙用,妙意,也可以品语言的传神,还可以品想象的奇妙以及作者情感的表露。2.交流:方式:我来读_,(读课文片断),(谈自己的读书感怀) (1)在第3自然段中,作者把太阳比作什么?(板书:像孩童) 投影: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 研读:a .哪些地方写出了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红扑扑、抖落、溅出) b.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鲜

17、明生动,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c.想象夕阳的“孩童”形象及海天一色的奇观。d.指导朗读。抓住关键词语,读出对此种景象的无限喜爱。 (2)研读第4自然段,画出描写夕阳滑落过程的语句。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在海面蹦跳轻快入水 投影:比较:A夕阳也渐渐地收敛厂光芒,变得温和起来,悬在海与天的边缘。B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a.轻声读这组句子,比较哪种写法好,好在哪里。b.指名说。(板书:像灯笼)(第二种写法好用比喻的方法,把夕阳的颜色美和形状美具体、形象地写出来了)c指导朗读第二个句子。学习比喻写法。把句子写具体四、小结全文: 你能说说三亚落日都

18、没在什么地方吗?五、作业: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节。第三课时一、继续精读第三段 读夕阳“在还面上蹦跳”的句子。 a.你怎么理解句子中的“再一次”? b.作者又一次把夕阳比作了什么?蹦床用了什么手法?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c.想象夕阳“海面蹦跳”的情景。 d.指导朗读。 投影: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A. 小组合作研究: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落下去了。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

19、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a.品读感悟,比较这两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b.第二句运用了比拟的方法,好在哪里? c.组内交流。选派代表,综合大家意见。 B.大组交流。(把夕阳完全落下时的情景写得十分细致,而且写活了,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板书:像跳水员) C.想象夕阳滑落的情景。 D.激情赏读。(配乐) (3)作者在写夕阳滑落的情景时还写了“我” 看落日的神情(“不敢眨眼”、“生怕”、“瞪大双眼”) 为什么要写这些? (突出作者对三亚落日景象的赞赏和惊叹,同时也从侧面突出了落日的美妙绝伦) 3.通读全段,再找一找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喜欢。E.总结、欣赏作者

20、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象,包含着作者对这自然景观的喜爱和赞美。让我们再次欣赏三亚落日的神气景观。4.指导背诵第三段。三、学习第5节: 1.自由轻读。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你想用什么话语赞赏? 简单的感叹句,既表达了作者对三亚落日美景的喜欢、赞美,又呼应了开头。四、总结全文 1.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景,包含着作者对这大自然 景观的喜爱和赞美。 2.总结时说说自己还对自然界哪些美景喜爱,课后可以写一写。想一想自己家乡的美景,如:桃花岛、柳树湾、钵池山等等。板书设计: 像孩童2三亚落日真有诗意像灯笼 像跳水员3.烟台的海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烟台的海

21、是一篇写景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独特景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我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为不断提高生活质量而努力的美好感情。本文的语言很美,写法上也着鲜明的特色:(一)构思精巧,结构严谨。文章写“景”也写“人”,“景”与“人”交相晖映。“总分总”的结构,又突出了文章的重点。(二)语言凝练,生动形象,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达力。二、教学策略的实施我设计的是一课时完成教学目标,主要通过语言文字来感悟烟台的海四季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特点。于是这堂课我设定了三个教学目标:1、欣赏烟台四季的海的独特景观。2、了解烟台人多彩的生活。3、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围绕以上

22、目标,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品词析句教学烟台冬日的海时我主要采用这种方法。让学生从作者是如何来描写的角度去品重点词,析重点句。并通过朗读来感悟冬日海的壮观。这样的设计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品析能力,又能提升学生的语感。(二)借图促情学生对于四季海的变化会产生疑问,在学生从文本中找答案的基础上,出示地图以及四季不同海景的图片,帮助学生对课文语言理解得更为透彻。(三)朗读感悟美文欣赏,一是从作者的语言文字中去赏,另外要从朗读中去赏,所以教学时我设计了多种朗读,以情感朗读来体现语言文字的美妙,从而感悟作者对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掌握本课生字,

23、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能联系课文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并能仿造打比方的句子。4. 凭借课文语言材料,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难点: 1.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同时感悟课文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意思,感受烟台的海绮丽壮观,烟台的人勤劳、能干。2.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看图导入,揭题: 1. 同学们,你们看过或游览过大海吗?谈谈自己所了解或体验过的海边生活情景。2.(出示中国地图)这是一幅

24、地图,太平洋在我国的东南面,我国大部分的沿海城市,都是东面或南面临海。看,这是我们上海,也是东面临海老师要请一个同学来找个叫烟台的地方。(板书:烟台的)说说烟台哪面临海?3. 揭题。注意海的笔顺:最后三笔,先写上面的点,接着写中间的横,最后写下面的点。再从地图上了解一下烟台、渤海湾、胶东半岛、西伯利亚、南太平洋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过渡:这里的海有什么独特的景观?作者想向我们介绍些什么呢?2、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 看画面,听配乐朗诵,说说自己的感受。生自己说感受,然后同桌交流,最后全班交流。2. 是的,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特点各不相同,景色太美了!请同学们自由轻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明确:文章

25、的顺序:按冬春夏秋的季节。3. 检查自学:(1)读生字及词语。独特景观深褐色凝重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巨浪拍岸蔚为壮观壮丽嬉笑害羞崇山峻岭过滤宛如如痴如醉呢喃细语体验湛蓝凝重轻盈浪漫忙碌(2) 指名读课文,评议纠正。指导朗读。(3) 理解词语。看录象,有关轮船、锚及起锚的过程。4. 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什么?生先找课文的脉络,然后明确顺序。分段。5. 分清段落层次。按总分总的结构。3、 学习第一段:1. 齐读。2. 读懂了什么?(概括介绍烟台北面临海,有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四、指生朗读,指导朗读。读出独特的味道。五、写字指导1.说说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2.用钢笔描

26、红、临写。 第二课时一、复习: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什么。过渡: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景观有什么独特之处呢?谁能把文中那句概括烟台海的四季特点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作者是怎样具体为我们介绍烟台海的四季特点的呢?细读课文。生大声朗读课文。二、学习第2自然段,感受“独特” 1. 朗读想想这一段除了写海,还写了什么,分层。(海,人)2. 各自读介绍“海”的部分,看看题头的照片,体会一下该如何读好这段话。(比如说,“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经常气势汹汹地掠过这片海域”中的那个“气势汹汹”突出来,还有“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

27、轰响”中“小山似的”、“前赴后继”、“锲而不舍”、“数丈高”、“雷鸣般”这些应该突出来的词语。)读出海的气势磅礴。让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烟台的海给你什么样的感受。3. 人们在冬天的海边又是如何的?读第二层。(突出“纷纷顶着观赏不顾站在拍照留念”等词语,体会烟台人和外地游客不畏严寒、不怕风浪的豪迈情怀)对比突出烟台海的魅力。4. 通过读,你欣赏到了烟台的海冬天的风光了吗?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海是怎样的?你又是怎样享受这冬海风光的?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5. 你觉得冬天的海美吗?愿意记住它吗?先自己读读,再在小组内试背,最后有感情地背诵给大家听.同桌互背,指名背、集体背。6. 小结第2自然段的

28、学习方法:整体读,想想讲了那几个意思分层朗读、理解、体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背诵。三、用上面的方法自学介绍春夏的两个自然段1. 学生自学(读、说、背)2. 分四人小组讨论、汇报。3. 各小组成员分工读、说、背向全班汇报,评议结果。(第3自然段:抓住“嬉笑着追逐着奔向、触摸到、退了回去、扑了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等词句,体会冬去春来,烟台的海“微波泛起”的景象。通过“脱去、驾船驶过、播下希望的种苗,期待着收获的季节”词句领悟烟台人不误春时、勤劳繁忙的情景和生气蓬勃、充满希望的幸福生活。)(第4自然段:抓住“凉爽和惬意、水平如镜、浮出、拖着、倒映、呢喃细语”等词语,感受夏日烟台的海的浪漫可爱,人海相依

29、的恬静和惬意。)4,重点指导朗读。读好多音字:种。感受烟台春夏两季的不同之处。四、小结: 朗读全文。 第三课时一、复习:1. 在冬、春、夏三季中,烟台的海各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词语。2. 能通过你的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2-4自然段。凝重、轻盈、浪漫,用不同的语调读出。二、继续学习第二段1.自读第5自然段,整体感知。2. 找出句子(表示秋天海特点的句子),朗读并体会海的特点。一到立秋这天,海水立刻变得格外湛蓝,天空也显得格外明朗,较之昨日,空气中立刻就有了秋的凉意。3. “秋天的海平添了几分充实与忙碌”这又表现在哪里呢?从“渔家驾船出海了,货轮起锚远航了”体会出秋日烟台的海清新高远的格调和渔民紧

30、张忙碌的生活。4.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背诵。5. 把25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将冬天的海放到一开始来介绍呢?生充分说明,比较海四季的特点,然后得出结论。总结:一般的地方,冬天是萧条、冷落的,而冬天烟台的海却是一道壮丽的风景线,又显的那么凝重。(理解凝重)冬天烟台的海景象尤为独特,所以一开始就介绍它。三、细读第三段:1. 齐读第6自然段。说说有什么不懂的地方。2. 联系全文,体会这是怎样的画、怎样的背景、怎样的舞台。3. 欣赏画面,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说是一幅画,是因为它像画一样美丽多姿;说是广阔的背景,是因为它是烟台人物质、文化生活的依托;说是壮丽的舞台,是因为它为烟台人的生

31、存、发展、创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四、总结全文:1.在作者的眼中,烟台的海是独特的。同学们,我们也曾饱览过其他的海上景观,在你的眼中,它是怎样的呢?请看画面!(出示画面)2.请你回忆曾去过的海边,用上我们今天积累的这些好词佳句,把那里的景色描绘下来?你可以选一个季节写一写,如果你有足够的自信,可以写2个季节或3个季节。()的海板书设计:3烟台的海海人冬凝重不畏严寒春活泼勤劳播种夏宁静人海相依秋高远充实忙碌- “画”“背景”“舞台”“活剧”4.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理念: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以学生的“春游”创设情境。“老师当导游,带你们到金华的双龙洞游玩,好吗?汽车开动着,看看那里的景色怎么样。

32、现在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同学们现在下车,我们一边登山一边欣赏这优美的景色吧广这一创设的春游情境不知不觉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兴趣盎然。二、整体感知,拟定郊游教师让学生通读全文,在课堂练习本上拟出游踪,请一生到黑板前画出导游图,教师和其余学生一起协助修正、定图。从整体上感知全文,拟出游览路线,学生头脑中有清晰思路,为下面的分景点学习打好基础。三、游览景点,挖掘特点紧紧扣住每个景点不同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想象等多方面感官,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学习游记的写作方法。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2.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3.

3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教学重难点: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2.知道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教学准备:PPT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以学生的“春游”创设情境。“老师当导游,带你们到金华的双龙洞游玩,好吗?汽车开动着,看看那里的景色怎么样。现在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同学们现在下车,我们一边登山一边欣赏这优美的景色吧!板书课题:4.记金华的双龙洞二、整体感知,拟定郊游:.教师让学生通读全文,在课堂练习本上拟出游踪,请一生到黑板前画出导游图。边读边在文中画出有关行踪的词句。.教师和其余学生一起协助修正、定图。从整体上感知全文,拟

34、出游览路线,学生头脑中有清晰思路,为下面的分景点学习打好基础。(游览顺序: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还有一条隐性的线路:溪流。.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甸、鹃、臀、笋”是前鼻音;“桐”是后鼻音;“笋”是平舌音。.检查朗读情况: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的段落。你喜欢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吧。分组朗读课文的段落,理清文章脉络:讨论、交流:第一自然段:交代游览的时间、地点。第二、三自然段:去金华双龙洞的路上见闻。第四自然段:游外洞的情景。第五自然段:介绍作者由外洞进內洞的情景及感受。第六自然段:游內洞的情景。第七自然段:乘船出洞。三、看着黑板上的导游图,说说我们将要旅游的地方。.对照黑板上的图,到

35、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自己感受一下将要游览的景点。.做一次导游,为即将出发的各位游客介绍一下行程。自己先整理大纲,然后同桌练说,小组推荐。.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看视频)(按游览顺序)游览顺序:(游览顺序: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四、说说对此次旅游的期望:你希望看到些什么,有哪些感想。 五、小结:旅程是否精彩,下节课我们就出发去体验一下。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游双龙洞的行程路线,大家对这次的游览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期待和幻想。这节课就让我们去亲自体验一番吧。二、紧紧扣住每个景点不同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想象等多方面感官,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学

36、习游记的写作方法:.领悟美,感受情学习“路上”:课文中哪些是写路上的?边读边画出描写路上的句子。把描写路上美的句子找出来,想想美在哪里?全班齐读这些美句。出示:“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这句话写作顺序怎样?这么多颜色,你感觉怎么样?这句话写作顺序怎样?这么多颜色,你感觉怎么样?这么美的句子值得我们好好品读。为什么“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哪位同学能读出溪流变化?(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教师播放自然界中溪水流动变化的声音)指导朗读。闭上眼睛,听老师把前三个自然段朗读一遍,边听边欣赏路上的美景。(教师配乐朗诵)你好像看到了什么?这

37、么美的句子,如果能把它记下来多好啊。看谁在3分钟内记得又多又好。学生自己读句子。熟读成诵。交流,并请记得多的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经验。.扣词句,抓特点学习“洞口”、“外洞”:(1)过渡:路上景色如画,但我们目的不在这里,我们目的在双龙洞。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突兀森郁”什么意思?联系自己所感知的山的特点说一说。从这个词可看出洞口什么特点?(宽大)“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在那里聚集一千或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说明外洞什么特征?归纳:大(教师点名学生回答,师生概括)了解外洞特点,体会双龙洞的“雄”。如果说沿途的风光可用一个“美”字来概括,那么洞口和外洞你会用哪两个字来

38、概括。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归纳:(板书:山路美)(洞口可用“宽”字来概括,外洞可用“大”字来概括)(板书:宽大)(洞口外的景色使你产生什么感觉?)读一读,说一说。(高山之上,树木繁密,感到很有气势,也不禁对双龙洞产生一种神秘感)作者的哪些描写让你体会到外洞的大?(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在那里聚集一千或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句子练习:这个洞真大呀!作者又一次提到“泉水”,从全篇来看,它起什么作用?(它是作者在洞中游览的一条线索。迎着溪流入洞乘船通过泉水流出的孔隙进出内洞).入情境,悟特点学习“孔隙”:过渡:有外洞,就一定有内洞,那么从外洞到内洞怎么走呢?生找答案。(孔隙)参

39、观完了外洞,顺着泉源,乘船从孔隙中穿过是什么滋味,我们也来试试。生自由朗读课文。1 请两位同学前去探探路。这两位同学合适吗?这两位同学不合适可看出孔隙什么特点?(教师点两位较胖的学生上讲台)生说孔隙特点。归纳:窄、小船怎样进出孔隙呢?(师生齐读“船两头系着绳子船就出来”)请看录象,船是怎样进出孔隙的。从录像中,可以看出孔隙又小又窄,进孔隙,你的心情怎样?(教师放录像,配录音介绍)请一同学上讲台,把黑板当小船,模拟作者是怎样进孔隙的?体验作者当时的心情。(学生以黑板为小船做动作,师生评价)出示:(“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说明作者的姿势低得没法再低了。“可是还

40、能感受我有感觉”写出了仰卧在小船里进洞时的真实感受。)分组朗读,读出好奇、紧张心情,看哪一组读得最好。(教师点评朗读)三、穿过这惊险的孔隙,我们的眼前又会出现什么样的景象,我们下节课再学四、课后作业把前面已经游览过的地方编成导游词。第三课时一、谈话导入穿过孔隙,又别有天地,我们赶快去看看吧。.驰想象,析特点学习“内洞”:过渡:仰卧小船进孔隙,行了两三丈水程,就到了内洞。内洞里的景象又是怎么样的呢?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五段,学生边听边画出写洞中双龙的句子。.讨论学习:内洞的景象是怎样的,给你的感觉是什么?先画出内洞景象的句子。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学习,互相启发,开阔思路。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内洞有

41、很多石钟乳和石笋,它们形状变化多端,颜色也各不相同。有的像龙,有的像神仙,有的像动物给人的感觉是神奇而有趣。内洞比外洞还要大得多概括板书。(板书:奇)洞中有名称的石钟乳和石笋多达四十多个,而工人首先指点给作者看的是洞顶双龙,为什么?(因为这是“双龙洞”名称的由来)请一名学生朗读描写双龙的句子。双龙有形有态,更妙的是一黄一青,双龙盘绕在洞顶,为洞中平添了几分气势。洞中有千姿百姿的石钟乳和石笋,侧耳倾听,耳边响起轻缓的声音,寻声找去,只见(看视频)(学生接下去读写泉水的句子)(板书:深黑的石洞里).谁知道石钟乳、石笋?能不能想象一下石钟乳、石笋的形状,愿想什么就想什么。(教师出示千奇百怪、颜色各异

42、的石钟乳、石笋的图片,学生畅所欲言)(出示仿写练习: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默读,找内洞特点。(教师把剪贴画“内洞”放在导游图中内洞位置)(板书:黑、大、奇)二、着眼泉水,总结全文.一路游玩过来,哪几处见到泉水?.我们就是沿着溪流参观双龙洞的。小结:作者乘船出洞,结束了双龙洞之游。我们同作者一道感受了双龙洞的雄伟、惊险与神奇。面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不禁折服于自然之伟大、自然之神奇!.有感情地齐读课文,请大家回味一下我们的游览路线怎样?.学完课文后,我们知道作者是用什么顺序组织全文的?(师生概括写作特点)三、续编导游词把昨天让大家去编写的导游词加上今天的内洞,写完整。谁来做一回小导游?(学生读导游词)四、畅谈感想,学写游记 双龙洞游完了,你有什么话好说,有何感想?(学生踊跃发言)板书设计:4.记金华的双龙洞游双龙洞 沿途 外洞 孔隙 内洞5.卢沟桥烽火一、教材分析:卢沟桥烽火具体叙述了“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