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4年高考化学试题创新设计看高考命题新趋势.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26458239 上传时间:2022-07-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2014年高考化学试题创新设计看高考命题新趋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从2014年高考化学试题创新设计看高考命题新趋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2014年高考化学试题创新设计看高考命题新趋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2014年高考化学试题创新设计看高考命题新趋势.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从2014年高考化学试题创新设计看高考命题新趋势2014年的高考已经尘埃落定,本文通过分析、总结2014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中的创新设计,提出了今后高考命题的一些新趋势,希望能对高三师生的复习备考有所帮助。一、选取生活情景,凸显化学贡献不少高考试题都以生活、化工生产的实际为命题材料,将化学研究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基本概念与原理、重要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巧妙地融合于试题之中,既考查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又考查基本科学素养,同时反映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例1 (天津卷第6题)已知:锂离子电池的总反应为:LixC+Li1-xCoO2C+LiCoO2,锂硫电池的总反应为:2Li+SLi2S。有关上述两种电池说

2、法正确的是( )A.锂离子电池放电时,Li+向负极迁移B.锂硫电池充电时,锂电极发生还原反应C.理论上两种电池的比能量相同D.如图表示用锂离子电池给锂硫电池充电【答案】B【命题趋势】锂电池在生活中应用广泛,这里以锂电池为载体考查了电化学知识。 当前,严重的环境污染使化学被妖魔化,事实上,治理污染更离不开化学。这类以生活、化工生产的真实过程为问题情景,弘扬化学对人类文明贡献的试题将成为今后高考命题的重要趋势之一。值得一提的是,本刊2014年第2期刊发的高考化学新热点锂电池一文就大胆预测到锂电池这一高考热点,并且还在海南卷第16题、新课标II卷第12题得到体现。另外,在随后的6-7期合刊中化学考试

3、大纲隐藏的命题趋势一文更是成功预测到苯与环己烷转化储氢(类似重庆卷第11题)、石墨烯(类似山东卷第33题)等多个命题热点。有理由相信,微生物燃料电池、人工光合作用、温室气体(CO2、N2O、CH4)的资源化利用等能源与环境保护方面的新科技,将会成为高考命题的新热点。二、增加分析设计,突出核心内容有机合成路线的分析与设计是有机化学的核心知识,高中选修5模块有机化学基础对有机化学中的逆合成分析进行了专门的介绍。2014年高考题中有如下两种考查方式:1. 以填空题的形式完成合成路线例2 (新课标卷第38题节选)由苯及化合物C(丙酮)经如下步骤可合成N-异丙基苯胺:反应条件1所选用的试剂为 ,反应条件

4、2所选用的试剂为 ,I的结构简式为 。【答案】浓硝酸、浓硫酸 铁/稀盐酸【命题趋势】考查考生从试题中迁移信息的能力。从试题的框图中获取乙苯与“浓硝酸、浓硫酸”的混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对硝基乙苯,再用“铁/稀盐酸”来还原硝基生成对氨基乙苯。据此知:苯先硝化生成硝基苯,再还原生成苯胺。2.根据题给信息设计合成路线例3 (海南卷第18-II题节选)由环己烯通过两步反应制备1,3-环己二烯的合成路线为 。【答案】【命题趋势】本题要求考生设计以环己烯为原料合成1,3-环己二烯的合成路线,更加符合有机合成路线的考查思路,极可能是今后有机合成命题的主要趋势。本题还增大了问题的开放性,除了环己烯先加成再消

5、去的合成路线,还有一种环己烯先取代再消去的合成路线: 。三、增加实验权重,强调技能操作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课程标准特别重视对学生化学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多数教育强省选择的新课标卷中,除了26题专门考查化学实验以外,还有12、13两道选择题考查常用化学仪器和化学实验综合,共25分。纵观今年高考实验题有如下特点:1. 装置图直接源于教材例4 (新课标卷第10题)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 )【答案】D【命题趋势】教材是考生“学”之根本。它不仅是众多专家、学者的教研成果和专业智慧的结晶,也是命题专家手中的第一参考资料。图A源于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教材第6页图1-2过滤 ,图B源于必

6、修1教材第56页图3-13 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图D源于必修2教材第75页图3-17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类似的试题还有山东卷第10题和江苏卷第5题。这些试题的共同点是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因此,高三复习要回归教材,研究教材,弄透教材。2. 注重对常用实验仪器的考查例5 (新课标卷第26题节选)在蒸馏操作中,仪器选择及安装都正确的是 (填标号)。【答案】b【命题趋势】本题考查直形冷凝管和球形冷凝管的区别:直形冷凝管既可以竖直放置起冷凝回流作用,又可以倾斜放置起冷凝回收作用;球形冷凝管一般只能竖直放置起冷凝回流作用,如果倾斜放置,馏分会残留在球形部分降低回收效果。教材上并没有重点介绍过球形冷凝管

7、的使用,但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考到该仪器,命题专家希望通过对该仪器的反复考查,给中学师生传递一个信息:在大学实验室经常使用又能被考生理解的仪器,即使中学教材没有介绍过也可以考。与此类似的还有减压过滤器、恒压分液漏斗等仪器,应该引起高三师生足够的重视。3. 注重对具体实验操作的考查例6 (重庆卷第4题)茶叶中铁元素的检验可经过以下四个步骤完成,各步骤中选用的实验用品不能都用到的是( )A.将茶叶灼烧灰化,选用和B.用浓硝酸溶解茶叶灰并加蒸馏水稀释,选用和C.过滤得到滤液,选用和D.检验滤液中的Fe3+,选用和【答案】B【命题趋势】科学探究是新课程的目标和追求,也是新教材增加的栏目。安徽

8、卷第28题、广东卷第33题力图通过实验探究来引导中学教师重视科学探究栏目的教学和研究,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本轮课改已经实施多年,实验探究类试题将逐步成为高考命题的重要题型。四、融合无机有机,加强综合运用求学2014年第5期高考命题新趋势融合无机和有机知识的试题一文预言:“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化工生产设计过程中,经常既要用到无机知识,又要用到有机知识,因此在一定范围内,把无机和有机知识适度融合起来命题考查考生的化学素养,是新课标高考命题的一种趋势。”这一预言在2014年多个高考试卷中得到应验。例7 (1)(新课标卷第28题节选)间接水合法是指先将乙烯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氢乙酯(C2H5OSO3H

9、),再水解生成乙醇。写出相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广东卷第32题节选)由溶液(NaAlO3、NaCl)生成沉淀Al(OH)3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命题趋势】(1)把必修2中的有机内容与选修4中化学反应原理的知识融合在一起。(2)把盐类水解、酯的水解及平衡移动融合起来,要求考生写出在加热条件下向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乙酸乙酯的离子方程式。必做试题中设计无机与有机知识相融合的试题,选做试题中出现多模块知识间融合试题,是今后高考命题的一个必然趋势。如物质结构选做试题中可能用有机物为命题素材,有机化学基础选做试题中融合物质结构的知识,更符合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客观事实。五、重视原理应用

10、,注重举一反三1. 用盐类水解的反应原理书写陌生化学方程式例8 (安徽卷第27题节选)PF5极易水解,其产物为两种酸,写出PF5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PF5+4H2O=H3PO4+5HF。【命题趋势】盐类水解反应原理是:盐电离出的阳(或阴)离子与水电离出的OH-(或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把此原理拓展到共价化合物的水解:极性键中带部分正(或负)电荷的原子与水电离出的OH-(或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2. 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书写陌生化学方程式例9 (四川卷第8题节选)将Cu单质的粉末加入NH3的浓溶液中,通入O2,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深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答案】2Cu+8NH3H2

11、O+O2=2Cu(NH3)42+4OH-+6H2O【命题趋势】在高三复习中,要熟练掌握“四步法”书写陌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第一步:根据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第二步:写出“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上述反应;第三步:根据电荷守恒和反应混合物的酸碱性,补充H+、OH-、H2O等;第四步:根据质量守恒配平反应方程式。运用“四步法”能快速准确写出上述陌生方程式。“高考难,难于上青天”,其实只要我们能从2014年高考试题的创新设计中寻找规律,正确把握高考命题趋势,一定可以在紧张的备考中提高复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做到“直挂云帆济沧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