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泥塑知识学习入门基础学校课程.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2644372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2.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间泥塑知识学习入门基础学校课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民间泥塑知识学习入门基础学校课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间泥塑知识学习入门基础学校课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间泥塑知识学习入门基础学校课程.doc(3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民间泥塑入门 小学美术校本课程 安丘市新安街道关王学校写在前面的话 目录写在前面的话3 第一节:泥塑的历史及发展5第二节:我国各地的民间泥塑(一)8第三节:我国各地的民间泥塑(二)12第四节:我国各地的民间泥塑(三)17第五节:我们身边的民间泥塑大师-王永芹21第六节:民间泥塑工具、材料的准备25第七节:民间泥塑的制作方法(一)28第八节:民间泥塑的制作方法(二)31写在前面的话地处农村的学校,与地处城市的学校,在资源和条件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众多的民间艺术创造大都出现在农村。当下小学美术教材中的一些教学内容,由于离农村孩子的生活比较远,所以,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因此,他们动手操作和创作的机

2、会也会相对较少。泥塑艺术是我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泥塑俗称“彩塑”,为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雕塑工艺品。我们农村学校,地处农村,接近广袤的土地,有着丰厚的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泥塑的制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通过本教材的学习,了解我国各地泥塑的艺术特色,对我国泥塑艺术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从而挖掘民间失落的或将消失的文化遗产。通过手工泥塑技法的训练,培养学生初步的自我服务能力,能制作简单的泥塑单品,适当发挥自我才艺。 调动学生的情绪参加泥塑讨论,并能发表意见。 能和家人、小朋友、教师等关系密切的人友好相处,知道应该关心别人。 学

3、习分辨色彩,造型,质感的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学生初步了解泥塑艺术及泥塑创作步骤,通过动手实践,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造型设计能力和艺术想象力,用丰富的想象力来表现身边普通的物象、普通百姓的多彩生活。民间泥塑入门艺术顾问 刘健主 编 丁世亮编 委 (以姓氏笔画排序) 田明广 陈福玲封面设计:丁世亮文章校对:丁世亮第一节 泥塑的历史及发展一、泥塑的概说泥塑艺术是我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泥塑俗称“彩塑”,为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雕塑工艺品。 二、泥塑的起源与发展从考古资料看,华夏先民用泥土塑造各种形象的历史由来已久。泥塑起源于中国古

4、代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神灵崇拜。“天地初开,女娲抟黄土为人。” 浙江河姆渡我国泥塑艺术可上溯到距今4千至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史前文化地下考古就有多处发现。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猪、陶羊时间约为6千至7千年前左右;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古陶井及泥猪、泥羊头时间约为7千年前。可以确认是人类早期手工捏制的艺术品。 自新石器时代之后,中国泥塑艺术一直没有间断,发展到汉代已成为重要的艺术品种。考古工作者从两汉墓葬中发掘了大量的文物,其中有为数众多的陶俑、陶兽、陶马车、陶船等等。其中有手捏的,也有模制的。汉代先民认为亡灵如人生在世,同样有物质生活的需求。因此丧葬习俗中需要大量的陪葬品,这在客观

5、上为泥塑的发展和演变起了推动作用。汉墓葬为数众多的陶俑、陶兽、陶马车、陶船 。 两汉以后,随着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入,以及多神化的奉祀活动,社会上的道观、佛寺、庙堂兴起,直接促进了泥塑偶像的需求和泥塑艺术的发展。到了唐代,泥塑艺术达到了顶峰。被誉为雕塑圣手的杨惠之就是唐代杰出的代表。他与吴道子同师张僧繇,道子学成,惠之不甘落后,毅然焚毁笔砚,奋发专攻塑,终成名家。为当世人称赞:“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 泥塑艺术发展到宋代,不但宗教题材的大型佛像继续繁荣,小型泥塑玩具也发展起来。有许多人专门从事泥人制作,作为商品出售。北宋时东京著名的泥玩具“磨喝乐”在七月七日前后出售,不仅平民百姓买

6、回去“乞巧”,达官贵人也要在七夕期间买回去供奉玩耍。 元代之后,历经明、清、民国,泥塑艺术品在社会上仍然流传不衰,尤其是小型泥塑,既可观赏陈设,又可让儿童玩耍。几乎全国各地都有生产,其中著名的产地有无锡惠山、天津“泥人张”、陕西风翔、河北白沟、山东高密、河南浚县、淮阳以及北京。发源地陕西凤翔彩绘泥塑,始于先秦西周时期,流传民间三千年之久,是至今我国保留最古老、最具民族特色的泥塑类手工制品。经考证专家们认为,其彩绘纹饰与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纹饰有所不同。以花鸟鱼虫、祥鸟瑞兽为主的意象造型是中国古代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神灵崇拜的遗存,反映出图腾时代的文化特点。 凤翔彩绘泥塑,造型优美,生动逼真。具有浓

7、厚的乡土生活气息。泥塑内容有人物、动物,也有植物,大都是空心的圆塑作,也有浮雕式的挂片。其制作方法简便易行,将粘土和纸浆搅拌成塑泥,先制好模子,翻成胎坯晾干,上白色底粉,随后涂彩、绘画和上光。 凤翔泥塑的色彩别具一格,非常鲜艳,对比强烈。它用色不多,以大红、大绿和黄色为主。以黑墨勾线和简练的笔法涂染,给人以明快醒目的感觉。凤翔彩塑取材立意极为广泛,戏剧脸谱、吉祥图案、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乡俗生活等无所不有。黑牛、卧虎、坐狮、虎头为拳头产品,造型洗炼夸张,神情生动,别具一格。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旅游事业的发展,这朵古老的民间艺术之花大放光彩。成为陕西重要的旅游纪念品之一。1998年6月访华的

8、原美国总统克林顿夫妇也来观看了这“绝活儿”,世界儿童组织负责人得到彩绘泥塑,如获至宝,称赞泥塑是为孩子们制作的最好礼物。来陕的旅游客人总要带几件回家作以纪念。我国民间泥塑的地区与分布一、陕西凤翔泥塑二、江苏苏州泥塑三、江苏无锡惠山泥人四、湖北省黄陂泥塑五、山东高密泥塑六、天津泥人张七、浙江嵊州泥塑八、河南淮阳“泥泥狗”九、北京兔儿爷泥塑的艺术价值1、泥塑艺术是民间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2、泥塑艺术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其中最著名的是天津“泥人张”和无锡的惠山泥人。3、泥塑艺术具有朴实、直观、真实的艺术魅力。4、泥塑艺术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欣赏角度也极为的丰富和多样化,更能贴近于人们的生活

9、。思考题:1、了解我国泥塑的历史渊源。2、了解身边的民间艺人及其艺术门类。第二节 我国各地的民间泥塑(一)一、陕西凤翔泥塑凤翔彩绘泥塑为陕西省凤翔县的一种民间美术,当地人称泥货。凤翔县位于关中平原西部,境内出土的春秋战国及汉唐墓葬中均有泥塑的陪葬陶俑,可见其泥塑工艺历史之久。 凤翔泥塑汲取了古代石刻、年画、剪纸和刺绣中的纹饰,造型夸张,色彩鲜艳,深受人们喜爱。过去逢年过节或赶庙会,当地人以泥塑为礼品,加孩子满月,长辈要送坐虎。 陕西凤翔彩绘泥塑以创作毛稿制模、翻坯、粘合成型,经精抛、彩绘、勾线、装色、上光等数十道工序精制而成。其形态逼真、粗犷夸张、简练概括、色彩大红大绿或素描。其种类主要是座虎

10、、挂虎、五毒、卧牛、十二属相、豆豆鼓、金瓜、吉虎、鹿羔、鹦鹉等玩具类,八仙、三国、西游记等神话民俗类。发展:陕西凤翔彩绘泥塑,始于先秦西周时期,流传民间三千年之久,是至今我国保留最古老、最具民族特色的泥塑类手工制品。 题材:以花鸟鱼虫、祥鸟、瑞兽为主的意象造型是中国古代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神灵崇拜的遗存,反映出图腾时代的文化特点。戏剧脸谱、吉祥图案、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乡俗生活 。凤翔彩绘泥塑有三大类型,一是泥玩具,以动物造型为主,多塑十二生肖形象;二是挂片,有脸谱、虎头、牛头、狮子头、麒麟送子、八仙过海等;三是立人,主要为民间传说及历史故事中的人物造像。制作:毛稿制模、翻胚,粘合成型,经过精

11、抛、彩绘、出线、装色、上光等数十道工序精制而成 。艺术特色:形态逼真、粗犷夸张。简练概括、威武可爱的造型,大红大绿的色彩、酣畅淋漓的线条、浪漫神奇的纹饰。 二、江苏苏州泥塑苏州泥塑工艺,有捏像(又称“捏相”、“塑真”)、耍货两种,以前都集中在虎丘山塘一带,所以又称“虎丘泥人”。虎丘泥人的创始年代,文献未见确切记载。清顾禄桐桥依棹录:捏像“其法创于唐时杨惠之,今虎丘习比艺者不止一家,而山门内项春江称能手。”又说:苏州泥人“其法始于宋代袁遇昌,专作泥美人、泥婴孩及人物故事,以十六出为一堂,高只三、五寸,彩画鲜艳,他如泥神、泥佛、泥鬼、泥花、泥树、泥果、泥禽、泥兽、泥虫、泥鳞、泥人、皮老虎、堆罗汉、

12、等”。吴县志:“宋时有袁遇昌,吴之木渎人,以捏婴孩,名扬四方。”清代光绪年间,苏州泥塑逐渐衰落。捏相,即“塑真”,用各种颜色的泥对着客人,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人物特点,并当场捏出来,人物特点鲜明,惟妙惟肖,捏出的人物既形似,又神似。这种境界是很多做泥塑的艺人向往的。但这种绝技在失传百年后,现在终于在苏州民间工艺美术家朱文茜手中恢复了。苏州泥塑是苏州特有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也是研究中国雕塑艺术的珍贵资料,更是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它集民俗、宗教、雕塑、绘画、书法等于一身,并具有艺术、历史、观赏、收藏等价值,因此它的良好发展,对于今天民族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扬具有较大的意义。分类:苏州泥塑分为“

13、捏像”和“泥玩具”两类,艺人多集中在虎丘山一带,所以又称“虎丘泥人”。 发展:宋时苏州泥塑“专作泥美人、泥婴孩及人物故事,其他如泥神、泥佛、泥鬼、泥花、泥树、泥果、泥禽、泥兽、泥虫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捏像,也称“塑真”、“捏相”。苏州捏像在清代康熙、乾隆年间曾盛极一时。 特点:捏像又分两种,一种捏好头型后再加须发,敷色彩,配躯体四肢,并且手足还能活动自如,冬夏衣服可随意更换;另一种一步完成不配身躯,也不敷彩直接用泥巴捏出,多为案头陈设。三、江苏无锡惠山泥人无锡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公元前202年置县,1295年升为州。无锡泥人的生产和销售都集中在无锡惠山附近,故无锡泥人又称“惠山泥人”。 惠山泥人

14、始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明代(公元1368年1644年)发展到鼎盛阶段。明末清初开始出现了专业性的泥人作坊,加之当时昆曲流行,以戏曲人物为题材的手捏戏文人物也应运而生。20世纪30年代,惠山泥人工艺中融入石膏制作的技法,自此产生了石膏工艺泥人的新品种,惠山泥人艺术也逐渐发展成为富有江南地方特色的“惠山型”风格。新中国成立后,扩大了惠山泥人的生产规模,并研究开发出大量新产品和新工艺,使惠山泥塑艺术得以进一步的长足发展。50年代专门成立了“无锡惠山泥人厂”,后来又相继成立了“惠山泥人研究所”以及“惠山泥人博物馆”。 惠山泥人采用惠山附近特有的一种土质细腻纯净,可塑性极佳的黑土捏

15、制而成。制作工艺分为捏胚、彩绘、开相几部分。在产品的品种上主要分为“手捏戏文”和“印模泥玩具”两大类。它做工细致,造型优美,色彩绚丽,注重对人物性格、表情的塑造,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深受人们的喜爱。 惠山泥人题材丰富,制作技艺精湛,惟妙惟肖,雅俗共赏。产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手捏泥人,构思隽妙,做工精细,郭沫若先生赞其“人物无古今,须臾出手中”,属泥人精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另一类为泥人、石膏工艺品,用模具成批生产,量大、价廉。发展:惠山泥人始于南北朝时期,明代发展到鼎盛阶段,明末清初开始出现了专业性的泥人作坊,加之当时昆曲流行,以戏曲人物为题材的手捏戏文人物也应运而生。在清代,彩塑

16、师王春林制作五盘泥孩儿进献,得到清代乾隆皇帝的赞赏,清同治到光绪年间,出现大量戏剧为题材的戏文泥人,这也是惠山泥人历史上最昌盛的时期。 制作:惠山泥人采用惠山附近特有的一种土质黑土捏制而成,细腻纯净,可塑性极佳。制作工艺分为捏胚、彩绘、开相几部分。传统工艺极为复杂,有搓、揉、挑、捏、印、拍、剪、色、压、贴、镶、划、扳、插、推、揩、糊、装等技艺。作为彩塑,彩绘技艺在整个泥人的工艺制作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因而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说。特点:产品的品种上主要分为“手捏戏文”和“印模泥玩具”两大类。它做工细致,造型优美,色彩绚丽,注重对人物性格、表情的塑造,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惠山泥人代表作品:惠山泥人代

17、表作品“大阿福”,是根据民间传说创作的,他是一个被神化的民间中健壮孩子的可爱形象,主要是取其镇邪,降福之意。还有绝妙的手捏戏文取材于京剧、昆剧、当地地方戏曲及神话传说等题材,近年来泥人艺人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形象创作出新一代泥人,栩栩如生神情生动。惠山泥人以其独有的艺术风貌,不愧为最富有东方神韵的民间艺术。提起大阿福,在惠山还流传着这样的民间传说。在很早以前,惠山一带野兽横行,危害儿童。有个叫“沙孩儿”的小孩,勇斗猛兽,为民除害。为了纪念“沙孩儿”,人们用惠山的粘土塑造了勇敢的“沙孩儿”形象。后来,经过历代艺人不断地加工创造,这个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艺术形象,便在人们心中活了下来。 惠山泥人

18、的彩绘思考题:1、 本节课中介绍了我国几个地区的民间泥塑?2、 分别说一下它们各自的传说和艺术特点。3、 能不能说出它们的代表作?第三节 我国各地的民间泥塑(二)四、湖北黄陂泥塑 黄陂泥塑的知名度很高,汉阳归元寺的五百罗汉和木兰山的神像就是它的传统代表作。归元寺五百罗汉是湖北黄陂县王氏父子用九年时间塑成的。黄陂至今是湖北的雕塑之乡,有悠久的泥塑历史传统,技艺朔熟,艺人辈出。据归元丛林罗汉碑记,归元寺的五百罗汉,是以南岳衡山祝圣寺的五百罗汉石刻拓本为依据,进行加工提炼,创造而成的。工艺上采用“脱胎漆塑”,又称“金身托沙塑像”。先用泥胎塑成模型,然后用葛布生漆逐层沾贴套塑,称为漆布空塑,最后饰以金

19、粉。它的特点是抗潮湿,防虫蛀,经久不变。两百年间罗汉堂几次受水灾侵袭,罗汉满堂漂,但水退后罗汉仍完好无损,可见雕塑工艺之高超。 黄陂区泥塑工艺厂制作的七品芝麻官、八仙过海、金童玉女和莉娜小姐等,形象生动,妙趣横生,逗人喜爱。他们的产品不仅在国内畅销,而且远销到英国、法国、意大利、新加坡等国。黄陂区泡桐店镇是著名的泥塑之乡,农民泥塑大放异彩,小型多样,造型富有泥土气息,既有严肃端庄的人物,又有滑稽诙谐的变型漫塑,从木兰将军到红楼仕女,从中国的神话人物哪吒到西方的著名艺术大师卓别林等,都塑造得栩栩如生。老艺人戴和清曾为来访的外宾当场塑像,在国外传为佳话。泡桐的泥塑曾到美国俄亥俄州展出,受到欢迎。黄

20、陂至今是湖北的雕塑之乡,有悠久的泥塑历史传统,技艺朔熟,艺人辈出。据归元丛林罗汉碑记,归元寺的五百罗汉,是以南岳衡山祝圣寺的五百罗汉石刻拓本为依据,进行加工提炼,创造而成的。工艺上采用“脱胎漆塑”,又称“金身托沙塑像”。 制作:先用泥胎塑成模型,然后用葛布生漆逐层粘贴套塑,称为漆布空塑,最后饰以金粉。 特点:是抗潮湿,防虫蛀,经久不变。两百年间罗汉堂几次受水灾侵袭,罗汉满堂漂,但水退后罗汉仍完好无损,可见雕塑工艺之高超。五、高密泥塑高密泥塑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明朝隆庆,万历年间,这里的农民就自己设计用泥做成一种叫“锅子花”(也称泥墩子)的焰火出售,后来又把装火药的泥坯塑成娃娃型,焰火放过以

21、后,再当玩具或装饰品摆设。最后这各泥塑的品种逐渐增多,有“老虎”“狮子”“猴子”“小狗”“小猫”“鸡”“鸭”等动物,也有“白蛇传”“孙悟空”“牛郎织女”等传奇故事,并且涂以各种颜色,使其生动活泼。从此,泥塑不再是焰火的附属品,而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手工艺术品了。到清朝乾隆年间,聂家庄泥塑又借鉴了潍坊杨家埠年画的艺术特点,在表现手法上和着色上有所创新,且逐步增加了音效和局部动作,使声音、色泽、动作融为一体。每逢山集,庙会都有卖泥玩具的。民间流传着“孩子哭,找他妈,他妈买个泥娃娃,逗得孩子乐哈哈。”的民谣。可见当时泥玩具深受孩子们的欢迎,现在它已经作为一种民间艺术保留下来,并多次在国内外展出。高密是

22、国家命名的“民间艺术之乡”。题材:老虎、狮子、猴子等大小不同的动物,也有白蛇传、孙悟空、牛郎织女等传奇故事,并且涂以各种颜色,使其生动活泼。源起:“锅子花”是一个不加任何粉饰的泥坨,形似一口覆盖的钱锅,因之得名。泥坨腔内装有火药,上面留有细眼,下面安有点火引线,用于春节期间晚上点燃“放花”观赏。清代乾隆年间,“锅子花”已发展成为泥娃娃、泥狮、泥虎、泥鸡形成了泥塑。 特色:高密泥塑造型憨朴,着色浓艳,在全国泥塑中别具一格。所塑事物,有静有动,并多能斗趣、发声。不少作品动静结合,形声俱备,雅拙中透精巧,憨朴中显灵秀,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聂家庄:追求鲜明醒目而又柔和动人,用色少而精,以桃红和大绿两种

23、基本颜色为主,却能把动物和人的神情衬托得恰到好处,又不失浓郁的民间情调。 叫虎六、天津泥人张“泥人张”是北方流传的一派民间彩塑,它创始于清代末年。“泥人张”创始人叫张明山,生于天津,家境贫寒,从小跟父亲以捏泥人为业,养家糊口。张明山心灵手巧,富于想象,时常在集市上观察各行各业的人,在戏院里看多种角色,偷偷地在袖口里捏制。他捏制出来的泥人居然个个逼真酷似,一时传为佳话。张明山继承传统的泥塑艺术,从绘画、戏曲、民间木版年画等姊妹艺术中吸收营养。经过数十年的辛勤努力,一生中创作了一万多件作品。他的艺术独具一格而蜚声四海,老百姓都喜爱他的作品,亲切地送给他一个昵称:泥人张。天津泥人张彩塑是一种深得百姓

24、厚爱的民间美术品,流传、发展至今已有180年的历史。期间,经过创始、乃至世界认可。令人万分喜爱。 “泥人张”的彩塑,把传统的捏泥人提高到圆塑艺术的水平,又装饰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它是继元代刘元之后,我国又一个泥塑艺术的高峰,其作品艺术精美,影响远及世界各地,在我国民间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源起:天津“泥人张”彩塑是清道光年间发展起来的,自张明山先生首创,流传至今已有180年历史。 材料“泥人张”所用材料是含沙量低、无杂质的纯净胶泥,经风化、打浆、过滤、脱水,加以棉絮反复砸揉而成为“熟泥”,其特点是粘合性强。辅助材料还有木材、竹藤、铅丝、纸张、绢花等。特点: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艺术特

25、色,能真实地刻画出人物性格、体态;追求解剖结构,夸张合理,取舍得当;用色敷彩,典雅秀丽。 制作:它所用的材料是含沙量低、无杂质的纯净胶泥,经风化、打浆、过滤、脱水,加以棉絮反复砸揉而成的“熟泥”。经艺术家手工捏制成型,塑造好的作品应避免阳光直射或置于炉火周围,正确的晾干方法应是自然风干。晾干后根据物象的自然色彩,加以概括夸张,再施以彩绘。 这是过去小学课本中一片课文颗粒归仓插图,用的就是泥人张的一件泥塑作品作为文章的主图。作品生动而传神,深受小学生喜爱。当时就有很多喜爱玩泥巴的小朋友纷纷效仿。 渔樵对话 你知道吗?在中国民间艺术领域中,泥人张的作品影响较大。从第一代传人张明山,第二代张玉亭、张

26、华棠,解放初期的第三代张景祜到第四代张锠,为中国的雕塑画廊留下了一件件杰作。 泥人张是平民中走出来的艺术家,泥人张的作品一直是以人物为主的写实的彩色泥塑。无论市井百态、五行八作、戏曲故事、神话传说,其独特生动的造型,惟妙惟肖的神态,细腻清雅的设色,不仅延续、发展了中国历代彩塑的优秀传统,而且创造性地丰富了中国北方的民俗文化。在160余年的漫长岁月中,从列为国家一级文物的张明山的少女、木兰从军,到张玉亭的吹糖人、钟馗嫁妹,几代泥人张传人先后在巴拿马、东京等博览会荣获许多大奖。代代相传的泥人张彩塑艺术,正如郭沫若的赞诗:“用泥造人首女娲,明山泥人锦上花,昔日造人只一家,而今桃李满天下。” 思考题:

27、1、 本节课中介绍了我国几个地区的民间泥塑?2、 分别说一下它们各自的传说和艺术特点。3、 你喜欢那个地区的泥塑作品?说一下理由。第四节 我国各地的民间泥塑(三)七、浙江嵊州泥塑 嵊州泥塑开始成规模是在七十年代,创建历史不长,但由于吸收众家之长,而自成一派。 浙江嵊州泥塑,发展至今,用“手捏泥人”的方法,定型后,再翻制石膏坯膜,进行批量生产。 嵊州泥塑精雅小巧。最小的微形泥塑,只有钢笔头那么大,但仍然嘴眼分明,形态传神,生动细腻。艺人们十分讲究色彩的运用,他们采用民间传统的描绘手法,设色精当,艳而不俗,使“彩”和“塑”浑然一体,因而嵊州泥塑实际是彩塑,把形体塑造和色彩描绘巧妙结合的艺术作品。

28、嵊州泥塑以取材戏曲人物见长,流传民间的神话故事,也是常被采用的表现题材。形态有单体或数个人物组合为一套的。曾经创作出如“乔太守”、“梁山好汉”等一批深受民间百姓喜爱的泥塑。特点:夸张的造型、得体的装饰、俊雅的色彩 。艺术风格:造型简洁洗练,写意多于写实,幽默多于叙事。这些泥人小巧雅致,便于生产和携带。 八、河南淮阳“泥泥狗”淮阳泥泥狗起源传说:传说当年伏羲和女娲抟土造人时,用剩下的泥捏成了小鸡、小狗洒向人间。而泥泥狗就是为伏羲、女娲看守陵庙的“神狗”。关于泥泥狗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有一年淮阳大旱,人们愁眉苦脸;无心去朝香祭祖,于是,太昊陵变得冷冷清清。忽然有一天夜里,狂风大作,阴云密布,一袋烟的

29、功夫便下起了飘泼大雨,人们都被雷雨惊醒,从门缝和窗户向外看,只见地里黑乎乎一片,全是“泥泥狗子”,只见它们在地里来回走动,干啥哩?再细一瞧,明白了,原来都在犁地、耙地。第二天天一明,人们跑到地里一看,地全都被犁过了,而且墒气十足,于是大家欢呼蹦跳,纷纷到太吴陵敬香叩拜。从此,人祖庙的香火旺盛起来。在古时候对“泥泥狗”还有一些较为普遍的说法,就是“能治病”。据说来自山南海北的香客们把“泥泥狗”带回自己的家乡,除送给儿孙和亲友外,还要把一些泥泥狗扔到井里,说是喝了井里的水,可以“清心明目,医治百病”。要不,咋叫它“灵狗”呢!还有,行路客商,无论走到天涯海角,只要你从“泥泥狗”身上抠下一点点泥土泡茶

30、喝,就可以治水土不服或“思乡病”。无怪乎来淮阳朝祖进香的海外赤子和港、澳、台同胞临行前,都极虔诚地从太昊陵带走一手兜黄泥土回去,看来,也是为了医治眷恋祖国的思乡之情吧。“淮阳泥泥狗”是河南省淮阳县的特产,是豫东一带妇孺皆知的泥塑艺术品。是淮阳太昊陵“人祖会”中泥玩具总称,是一种原始图腾文化下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又称“陵狗”或“灵狗”。其表现的题材十分广泛,天上的飞禽,地上的走兽无所不有,造型虚幻、神秘。林林总总的怪异形体中有九头鸟、人头狗、人面鱼、猴头燕、蟾蜍、蜥蜴、豆虫、蝎子等等,还有各种抽象、变形的多种怪兽复合体共约200余种。在豫东,最大的庙会莫过于淮阳太昊陵庙会。庙会是中国的一大

31、特色,它几乎遍布所有的乡村。一到这个季节,淮阳周边十几个县市的群众就会云集来,虔诚地祭拜人祖伏羲,然后逛一逛规模宏大的庙会,算是了却一年的心愿。泥泥狗是斋公、香客们避灾、求福,争相购买的“神圣之物”。中华古文化淮阴泥塑中有形如“人祖”猴的作品。艺术特色:泥泥狗是淮阳泥塑中有特色的一种,它的造型抽象、古朴。似拙实巧,渊源于远古的图腾文化;用古老的上彩工具“高粱杆”给以点线结构的黑底彩绘,艳而不俗;既有原始绳纹,方格纹古陶的画法,又似有楚漆器文化的格调。稳中求动淮阳泥泥狗的动态以稳重为主,几乎没有过大的动势,人物的造型基本是正势。在平稳中传递了一种内在的气势。好像“稳如泰山”一词的形容,立地扎根很

32、坚固,不可动摇。这种动态就像能够长久存在,产生一种时空的永恒感。 方圆结合方圆结合本身就具备一种哲理性。淮阳泥泥狗的头概括成圆形,而身体处理成方形,胳膊做成圆柱形,脚就做成方块形。大方大圆的结合,特征尤为明确。淮阳泥泥狗就是用最洗练的形传达最丰富的东西。 直来直去、斩钉截铁淮阳泥泥狗用线很有力度、挺拔且直来直去,不拖泥带水,没一点做作,用点也十分果敢、铿锵有力,斩钉截铁。 “泥泥狗”是一种黑色泥塑玩具,黑色上再施以红、黄、青、白色,色彩对比强烈,而又不失和谐。中国各地的泥玩具中白底色玩具极普遍,黑底色玩具较少。日本人伊藤三郎在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第九届年会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从祭祀礼仪方面来思考

33、“泥泥狗”一文中,对中国泥玩的深层文化内涵,作了双重构成假说。他认为“白色”泥玩流派的文化属于表层文化(汉文化);“黑色”泥玩流派的文化则迫近华夏民族的基层文化(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两流派文化又相互影响并且发展下去。 “泥泥狗”以黑为基调,再饰以红、青、黄、白,统称“五色”。红、青色艳丽,白为明色,黄则为中和色(现多用广告色、加品红),在黑色的包容中通体鲜艳夺目,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五色”则源于中华民族的“五色观”,由来已久。 历代名画记载“泊平有虞作绘”注引蔡传说:“彩者,青、黄、赤、白、黑色。色者,言施于僧帛也。绘于衣,绣于裳,皆饰五彩,以为五色也。”画论引冬官考工记载:“画缋之事杂

34、五色;东方谓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 题材:“草帽老虎”、“猴头燕尾”、“四不象”、“歪嘴斑鸠”、“甩尾连鱼”、“猴骑猫” 九、北京兔儿爷兔儿爷的历史少说也有380年了,它是在民间信仰习俗背景下牛成的中秋节的节令玩具、神佛造像,兼工艺品。历史上兔儿爷曾出现过20来年的断档,白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期销声匿迹,当20世纪80年代初重新出现时,则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歧变。北京的泥塑脸谱是久负盛名的,泥玩“兔儿爷”是老北京中秋节俗的标志之一,是一种人身兔面的泥玩具,说是“兔面”,也不完全是兔脸,只有嘴是三叉形的兔唇,其它部位更象人脸。艺术价值:民间艺人别具

35、慧心的创造,表现出北京人的浪漫心性和乐观幽默性格。 制作方法:泥土需精心准备,一般选用带些粘性又细腻的土,经过捶打、摔、揉,有时还要在泥土里加些棉絮、纸或蜂蜜,捣匀后,捏制成各种人物的泥坯,经阴干,涂上底粉,再施彩绘。思考题:1、 本节课中介绍了我国几个地区的民间泥塑?2、 简述淮阳泥泥狗的艺术特色。3、 你喜欢那个地区的泥塑作品?说一下理由。第五节 我们身边的民间泥塑大师 -王永芹王永芹,女,安丘永芹泥塑工作室的创办人。生于1970年6月,安丘市兴安街道石庙子村人。从幼年就喜欢绘画和玩泥巴,初中毕业后到当地一家毛巾厂工作,负责样品画板设计。1988年,受单位委托到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学习,主攻工

36、笔人物描绘,日积月累,有了一定的艺术基础。从2007年12月起,专门探讨和研究泥人的制作工艺,如今,其作品在工艺品市场上成为人们的抢手货。作为一名民间艺人,王永芹十分注重挖掘民俗人物的创作,不断地丰富创作题材。在她的作品中,有出观的老子、过江的达摩、惩恶扬善的济公、走街串巷的磨刀老人、叫卖糖葫芦的街头小贩、街头修鞋匠以及天真活泼的农村牧羊娃。有人感慨地说:真是了不起!一把泥土,到了她的手里就有了生命。2008年,由她创作的奥运五福娃,更是将人物形态发挥到了极致,他们或哭、或闹、或搞恶作剧,个个憨态可掬,令人留恋往返。为了让自己的作品生动传神,王永芹在捏制泥人之前,总是在脑海里先形成一个个轮廓,

37、然后分析人物的社会地位和心理变化,最后考虑如何让人物表情真实地表露出来。因此,她让刘姥姥多了一些自卑,让林教头平添了一些愁和恨,让天真的牧童充满了童趣好的泥塑作品,不仅要有精细的工艺,还要保证选土的成色和质量。在王永芹看来,如果泥人的干裂问题解决不了,再生动的作品也只能是块泥巴。为了研究泥土的配制方法,她专程赴无锡宜兴购买紫砂原料,到天津学习“泥人张”的制作工艺,去高密学习黑陶制作技术,同时,到当地的山区采集样土进行实验,综合研究多家的专长,形成自己的独特技艺。如今,她捏制的泥人风吹不干裂,日晒不走形,形象比真人诱人。在探讨捏制泥人的同时,王永芹还积极研究泥人烧制技术,让泥人变为陶人,其作品渐

38、渐突现出旺盛的生命力。2008年4月,在潍坊市首届文展会上,王永芹的泥塑手艺一炮打响,轰动了当时的展会,人们纷纷围拢在她的展台前,争相看个究竟。红楼梦中的刘姥姥、逼迫上梁山的御林军教头、卖冰糖葫芦的小贩, 一个个用泥巴捏制的人物,尽显各自的风采之后,王永芹还参加了2008(青岛)潍坊周活动,2009青岛(安丘)推介会,2009年中国曲阜祭孔大典活动,并被曲阜师范大学聘为客座教授。其作品先后被山东景芝酒业有限股份公司、潍坊收藏家协会和青岛博物馆等多家单位收藏。2010年2月,王永芹被列入第二批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当人们夸奖她时,王永芹总是谦虚地说:“看到这么多人喜欢我的作品,打

39、心眼里高兴,能为社会文化的发展增添一份力量感到很自豪。”安丘旅游杂志上的相关报道2011年4月16日原安丘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张韶华参加潍坊文展会并到安丘展区考察指导设立在青云山的永芹泥塑馆王永芹获得的各种荣誉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远方的家采访思考与调查1、你还了解我们安丘(或是你们周围村里)的哪些民间新老艺人?他们有什么技艺?2、说一说,你打算怎样传承和发扬?第六节 民间泥塑工具、材料的准备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制作泥塑作品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下面我们就从工具、工作台、材料等三个方面进行具体讲解。工具:一、刀具。(一)可以到美术用品商店购买专业的泥塑工具。这种工具有很多

40、种不同型号,适合制作各种泥塑。(二)也可以利用家庭中现有的材料(竹片)自己进行加工制作。(我们建议使用第二种方法。)自制泥塑刀的制作方法取长度和宽度不同的竹签若干,将竹签的一头削尖,并打磨光滑。用这种方法制作大、中、小号泥塑刀数把,以适用于制作大小不同的泥塑作品。二、工作台。在家中可以利用废弃的装饰板材裁切成方形或圆形等适合自己适用的形状,底部钉上两条方木条作为支撑。也可以用瓷砖代替。材料一、用泥。(一)传统工艺制作用泥泥塑的基本用料泥土需精心准备,一般选用带些粘性又细腻的土,经过捶打、摔、揉,有时还要在泥土里加些棉絮、纸或蜂蜜。(二)自制泥塑泥的方法在我们农村学校,泥塑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形式,

41、是非常切合实际的。农村有着广袤的土地,丰厚的自然资源,我们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在我们农村,黄土是最常见的,下面我们学习几种最简单的方法。1、到田里去找找看,有没有粘性好的黄泥,如果有,弄一些来用水稀释成泥汤,放在太阳下晒,等水分挥发到一定程度时,最上面的一层很细的泥膏就可以了,这是最初级的材料。2、如果没有现成的黄泥,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自己动手制作泥塑用泥。(1)选材从田里取一些含沙量相对较少的黄土,在院中平整的地上将其暴晒3-5天,然后将其粉碎成细土。(2)去杂可以先用细筛子筛除土中残留的植物根叶等,再将筛好的细土放入桶中,加清水进行搅拌,使其均匀,待完全溶解成泥浆后,再用准备好的细纱

42、网把泥浆进行过滤。(3)沉淀过滤后的泥浆,放到一个容器内,放置到通风处沉淀、澄清。过一段时间后,倒掉上层清水,继续让水分蒸发。(4)深加工等到沉淀好的黄泥可以抟起泥球,不很粘手,这时,我们可以加些棉进行揉搓让棉絮充分融入黄泥,即可使用。(5)贮存做好的泥塑泥切成块状,用塑料布包好密封,备用。使用时,根据作品的大小,取用适当的黄泥就行了。活动与实践1、到田地里、池塘边看一看,找一找,你的周围有没有适合黄泥作为泥塑的原材料。进行适当地收集。2、根据课文中讲解的自制泥塑用泥的方法,在家长的帮助下自己制作一些泥塑用泥。第七节 民间泥塑的制作方法(一) 泥塑的制作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利用模具制作大批量

43、的、统一型号的泥塑作品的模制法。这种方法适合于小型、结构粗犷、造型相对简练的一些作品。另一种是根据所塑造的对象的形态特点,用手直接捏制、塑造。这种方法适合于塑造各种物象,包括大型的泥塑作品。 泥 塑 的 模 制 关键词:制子儿、翻模、脱胎、着色 泥塑的模制一般分为四步:制子儿、翻模、脱胎、着色。制子儿,就是制出原型,找一块和好的泥,运用雕、塑、捏等手法,塑造好一个形象,经过修改、磨光、晾干后即可,有些地方还要用火烧一下,加强强度。翻模,就是把泥土压在原形上印成模子,常见有单片模和双片模,也有多片模。脱胎,就是用模子印压泥人坯胎,通常是先把和好的泥擀成片状,然后压进模子,再把两片压好泥的模子合拢

44、压紧,再安一个“底”,即在泥人下部粘上一片泥,使泥人中空外严,在胎体上留一个孔,使胎体内外空气流通,以免胎内空气压力变化破坏泥胎。着色,是最后一道工序,素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说。一般着色之前先上一层底色,以保持表面光洁,便于吸收彩绘颜色,彩绘的颜料多用品色,调以水胶,以加强颜色附着力。 着完色的彩绘泥塑,放置到阴凉通风处晾干即可。下面我们以双片模为例,展示卡通龙头的模制过程。(截图于王永芹泥塑) 制子 翻模 脱胎(一)片状泥压入模具 脱胎(二)两片模合拢压紧 脱胎(三)揭模成型 安装到身体上,细部刻画为了便于长途储运,可以入窑烧制活动与实践结合课程,吸收民间泥塑的艺术理念,用模制的方法,制作简单的泥塑作品。第八节 民间泥塑的制作方法(二) 泥 塑 的 纯 手 工 塑 造 一、基本形体的训练。运用做好的泥,进行基本形体的塑造训练。比如像常见的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体等几何形体。因为,由这些基本形体可以组合成众多的形象。然后做一些饼状、长条状或其它一些不规则图形的基本训练。主要是对泥的特点有一些感官、触觉上的直接感受,熟悉它的性能,以便制作更为复杂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