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配天地惟德是辅】 辅德.doc

上传人:be****23 文档编号:26443197 上传时间:2022-07-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配天地惟德是辅】 辅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德配天地惟德是辅】 辅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德配天地惟德是辅】 辅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配天地惟德是辅】 辅德.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德配天地,惟德是辅】 辅德儒家认为德治是统治者率先垂范,以德化民,在社会中树立正气,建立良好秩序。按照儒家理论,“德治”是一种政治的理想。自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代代沿袭。传统儒家推崇德治而排斥法治,认为政治的根本问题是道德问题,道德在政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治不过是道德的延伸与外化。季康子曾问政于孔子,孔子回答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政”的意思就是端正。你作为官员自己带头端正,作出表率,谁人敢不走正道呢?在这里,政治被赋予了道德色彩。为了认识和践履“正”的道德使命,统治者必须加强自我修养,以在更高程度上体现德

2、性,从而获得统治的合法性。在这个前提下,儒家把政治过程看作是一个道德感化的过程。德配天地例如,孔子说:“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必定跟着倒。这里是说,仁政无敌,所向皆服。儒家把政治过程看作是统治者率先垂范,以德化民,在社会中树立正气,建立良好秩序的过程。更进一步,儒家实际上把所有的政治关系都归结为道德关系:国是家的扩大,君是父的延伸。概而言之,“国家”概念的形成在于国和家的同一性,尤其是国与家结构原则和治理方法的同一性。

3、国是家的外推和结构扩展,治国如同治家。 这个传统在中国非常悠久,一直到今天我们还在唱:“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与国无分”,最终导致“君与父无异”,君主即是全国的大家长,故亦称“君父”。君臣关系则被视为父子关系,“臣之与君,犹子之于父”(到今天也一直还有“父母官”的讲法)。君臣关系不是权力关系,而是伦理道德关系。孔子指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颜渊)忠孝两种道德的基本要求都是敬顺,这也是相通的。所以,传统上一再强调“忠孝一体”。孔子的弟子有子说,一个孝悌的人自然不会犯上,不会犯上自然不能作乱。儒家的德治论,建立在一种影响深远的性善论的基础之上。传统儒家除极少数(如荀子)外,一般

4、都主张性善论。孟子讲四端,孔子有言,“性相近,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可见人人生而俱有之善的本质,圣贤或愚昧不肖,都是后天的发展形成的。易言之,德性“非有外铄”,而是“我固有之”。孟子把这样的人性称为“天爵”(孟子告子上)。在大学中,学习成人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明明德”。这首先意味着,所有的人都赋有“明德”。然而,这种自有的德性必须通过自我修养(“明明德”)才能得到彰显和扩充。朱熹注曰:“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所谓“人之所得乎天”,就是孟子说的不虑而知

5、、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德配天地“人本来皆具此明德,德内便有此仁义礼智四者。”人的本质是善的,但善只是一种潜质,需要尽一生去挖掘,“譬如明镜,污垢覆面,何以应物?譬如灯火,飘摇如豆,何以照人?”孔子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其意正在于此。在求“仁”的路途上,天子与庶人是平等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由此,夏勇先生认为,儒家的德治说,必然要求政治参与。“既然一个统治者从来就不曾自动地和必然地代表一种高水平的德性,那么就必然应当允许其他力量的参与。”(中国民权哲学,三联书店2004年版)他把中国古代这种参与政治的权利主张命名为“德性权利”,与西方的“自然权利”相区别。夏勇给“德治”的旧瓶装了新酒:有更多力量参与的政治才是最好的政治,而这种政治就是“德治”。统治者如果做不到“德配天地”,则其统治就会丧失正当性。既然“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那么,君主失德,就可以“以德抗位”,“以德取位”,连起义暴动都是合法的。推荐访问:德配天地惟德是辅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寓意 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