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半干旱地区刺槐育苗研究.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26407103 上传时间:2022-07-1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干旱半干旱地区刺槐育苗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干旱半干旱地区刺槐育苗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干旱半干旱地区刺槐育苗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干旱半干旱地区刺槐育苗研究.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干旱半干旱地区刺槐育苗研究(山西林业杂志)2014年第三期1育苗技术1.1播种育苗1.1.1播种播种时间以春季为主,最好选择在谷雨前后进行。假如要在春季十分干旱的地方播种,应选择在雨季进行。播种方式以畦床条播为好,即开长度30cm、宽度8.0cm、深度3.0cm的播种沟,将沟内浇透水,待水全部渗下后,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撒入沟内,培高度约为10cm的垄,等到种子开场发芽时,用耙子轻轻耙平并培土,覆盖不超过1.0cm厚的土。适宜的播种量为每公顷75kg120kg。此外,可以以大田撒播。1.1.2浇水值得注意的是,一是不要在幼苗出土前浇水;二是出苗后应让土壤保持湿润状态;三是苗期碰到雨季时,要及时进

2、行排水;四是雨后或灌溉后,土壤湿度适中时,应及时松土保墒。1.1.3间苗“适时间苗,留优去劣,分布均匀,合理定苗是间苗的原则。第一次间苗在灌水后苗高到达5.0cm时进行。间去病弱小苗,株距4.0cm6.0cm。最后一次间苗应在苗高到达10cm时进行,同时结合移苗、定苗一起进行,一般每667hm21亩留苗1.0万120万株为宜。1.1.4追肥刺槐定苗以后,根据第1次浇水进行第1次追肥,每亩施尿素3.0kg5.0kg。6月底前后,追施以氮肥、磷肥为主的复合肥2次,每亩施肥量5.0kg13kg。8月底停止施肥。1.1.5割梢打叶当刺槐苗木长到50cm70cm高时,应开场割梢打叶。之后,每隔20d进行

3、1次。1.1.6病虫害防治刺槐病虫害有刺槐种子小蜂、刺槐蚜、黑斑病、褐斑病、白粉病等。通常用三唑酮10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每7.0d喷1次,连喷2次3次。同时,要保持树体清洁,清理枯枝落叶及染病枝。用烟头浸出液兑10倍水通过喷雾来防治虫害。对于蛀干害虫可剪除虫枝烧毁,或用DDVP注射,再用药棉封住。1.2扦插育苗刺槐扦插育苗可分为下面2种方式:插根育苗。即春季选粗0.50cm2.0cm的根,将其截成长度为15cm20cm的段,插入苗床,并覆土覆膜,以利增温保墒催芽。插条育苗。在树木休眠后,选粗1.0cm以上的当年生萌条的中下部,剪成长度为20cm25cm的插条,经过秋冬季节的沙藏处理,春季结

4、合整地,施入底肥,覆膜,用2000mg/L萘乙酸溶液浸条10min,然后按3.0cm5.0cmcm株距扦插。2造林技术2.1造林地选择丘陵山区造林地以阳坡、半阳坡中下部、低谷带为宜。最适宜的造林地是具有壤质间层的河漫滩,在地表40cm80cm下面有砂壤至黏壤土的细砂地、粉砂地以及土层深厚的石灰岩和页岩山地、黄土高原沟谷坡地。值得注意的是,风口地、地下水位高于0.50m的低洼积水地、含盐量在0.30%以上的盐碱地、重粘土地、过于干旱的粗沙地等,都不宜栽植刺槐。一般选择有水浇条件的壤质间层细砂河漫滩地、阶地或在40cm80cm下面的质地为砂壤至壤土的山坡下部和山沟两侧,排水要良好。刺槐速生丰产林应

5、选择、级地位级林地,坡度15下面山坡中下部的中厚层土的山地、平原细砂地或沟谷坡地。2.2造林时间春季、秋季都能营造刺槐林,详细可视苗木种类而定。假如当地冬春季多风、比拟枯燥严寒,能够在秋季或早春采用截干造林;假如当地冬春季少风而暖和湿润,能够在春季带干造林。2.3整地方法平原采取全面、带状、穴状等整地方法,山地用窄幅梯田、水平阶、水平沟及鱼鳞坑等,盐碱地修筑台田、条田和开沟筑垄法整地。对于平原地,通常采取全面整地、穴状整地、带状整地等方法整地;对于山地,通常采取修筑窄幅梯田、水平沟、水平阶及鱼鳞坑等方法整地;对于盐碱地,通常采取修筑条田、台田和开沟筑垄法整地。2.4栽植方法秋冬栽植一般采取随挖随栽植的方法。截干可随栽随截,可以以在栽植7.0d10d后再截干;截干应最少高出地面3.0cm。截后应培土埋好。回填土时要先回填熟土,后填生土。2.5造林密度刺槐造林不宜过稀,密度应比一般阔叶树种稍大些。用材林在中层土立地的条件下,栽植密度每公顷4950株为宜;厚层土,栽植密度每公顷3300株为宜。速生用材林栽植密度每公顷2400株3000株;薪炭林、水土保持林栽植密度每公顷4950株以上。2.6管理对于刺槐林的管理主要是及时中耕、除草、修枝、间伐、疏伐、防治病虫害和及时采伐更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