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火灾灭火救援预案.doc

举报
资源描述
,. 石油化工火灾灭火救援预案 随着我省西部工业走廊的形成,石油化工火灾时有发生,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是我省消防部队面临着的一个新的挑战。为此,为努力开辟和探索石油化工火灾扑救的新途径、新办法,最大限度减少化工火灾事故的危害,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现结合我中队人员装备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立足现有装备,研究探讨扑救石油化工火灾的攻、防对策,不断提高我中队扑救大型石油化工火灾的实战能力。 二、石油化工火灾类型 石油化工火灾可分为两大类: (一)石油化工生产装置火灾 (二)石油化工储罐火灾 三、火灾特点 (一)石油化工生产装置火灾特点: 1、发生爆炸和坍塌的可能性大。石化装置发生火灾后,既有物理爆炸,也有化学爆炸;有先爆炸后燃烧,也有先燃烧后爆炸,这些均可造成建筑结构倒塌,人员伤亡,管线设备移位破裂,物料喷洒流淌,使火场情况变得复杂。 2、燃烧面积大,易形成立体火灾。大型设备和管道遭到破坏时,化工原料流体便会急速涌泄而出,造成大面积流淌状火灾。以由于生产设备高大密集呈立体布置,框架结构孔洞多,火势难以有效控制,易形成立体火灾。 3、扑救难度大,消耗力量多。石油化工装置火灾,发展迅速猛烈,爆炸危险极大,化工产品又多有毒害性,给扑救工作带来很多困难,需要调集较多的灭火力量和灭火剂,才能有效地控制火势,消灭火灾。 4、火灾损失大,影响大。石油化工装置发生火灾,不仅物资、设备遭到破坏,造成人员伤亡,而且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和停工停产,使社会产品短缺,影响社会稳定。 (二)石油化工储罐火灾特点 1、火焰高,辐射热强。绝大部分石油化工储罐火灾燃烧温度极高,产生强烈的辐射热。 2、爆炸引起燃烧。石油化工储罐发生爆炸后,随即形成稳定燃烧,从储罐裂口处流出的可燃物(如油品、可燃气体)造成泄漏物燃烧。 3、燃烧引起爆炸。在火场上,由于冷却力量不足,及易导致设备及邻近装置在长时间受到高温热辐射的作用后,易发生连锁性爆炸,扩大火势,增加火点。 4、易形成大面积燃烧。石油化工火灾普流动性极强,极易引燃可燃物,并直接威胁作战人员、车辆及其他装置、设备的等生命财产安全。 四、应急响应机制 (一)辖区力量调度:灾情发生后,中队按照制定的《石油化工火灾灭火救援预案》,调集中队灭火力量赶赴现场。 (二)增援力量调度:当中队灭火力量难以扑灭火灾时,中队立即向支队119指挥中心请求增援。 五、指挥机构 当发生石油化工火灾时,应成立现场指挥组,对灾害事故实施统一指挥。现场总指挥部下设灭火救援组、现场警戒组、通信指挥组、宣传报道组、医疗救护组。 (一)灭火救援组 组长由中队长陈建泉担任,成员由中队参战的干部、战斗班长组成,其职责是: 1、组织进行侦察、营救、灭火等战斗行动的落实; 2、拟定灭火救援实施方案; 3、发布战斗行动命令。 (三)现场警戒组: 组长由战斗三班班长担任,成员班内部分战士、现场公安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负责现场的警戒、车辆疏通、治安秩序的维护和保证参战官兵的安全。 (四)通信指挥组: 组长由火场通信员担任。其职责是负责现场有线、无线联络,并保障通信畅通。 (五)宣传报道组: 组长由林累果指导员担任。其职责是搞好战前动员,掌握、收集情况,组织现场宣传、鼓动,做好宣传报道。 (六)医疗救护组: 由120地方救护人员组成,其职责是:负责对受伤群众及受伤战斗人员进行包扎、救护和现场急救,对救出人员进行登记、标识,并将伤情较重者送交医疗急救部门救治。 六、勤务保障 勤务保障由司务长组织。主要任务: (一)做好灭火器材装备、工具的保障。 (二)火场物资的保障。 (三)灭火剂、油料的保障。 (四)参战人员食宿的保障。 七、处置对策 (一) “以冷制热,防止爆炸”。积极冷却处于燃烧和受火势威胁的装置、储罐,防止温度过高引起爆炸。 (二)“以快制快,争取主动”。由于石油化工火灾燃烧速度快,火势蔓延快。因此,必须争取时间,抢速度,尽力做到出动快、展开快、火场扑救时行动快,以快速行动来制止住火灾的迅速燃烧。 (三)“以多制快,力争全歼”。加强救援力量调集,以多制大,备足力量后,以多数车辆、多数枪、炮对火点实施包围,待灭火所需人员、装备、灭火剂等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一举扑灭火灾 (四)“以固为主,固移结合”。对装有固定,半固定泡沫灭火装置的装置(储罐),在可以使用的情况下,坚持“以固为主”的原则,辅以移动式消防车泡沫炮或移动泡沫炮、泡沫钩管、泡沫管枪等相结合的方法灭火。 八、处置程序 (一)启动固定消防设施,实施自防自救。 火灾事故发生后,单位消防控制室应立即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提醒无关人员迅速疏散撤离,警示义务消防员立即到位。并迅速启动消防水泵及喷淋系统等固定消防设施,及时对装置(储罐)进行冷却,防止灾情的进一步扩大,同时,启动消防辅助设备,为下一步的处置提供有利时机。 (二)侦察检测 1、外部观察 中队到场后,通过询问现场知情人,初步了解: (1)单位员工自救的基本情况及有无人员被困; (2)着火设备结构、燃烧物质的种类、着火部位、燃烧范围、设备储量、液面高度和液面积; (3)固定、半固定灭火装置完好程度、消防设施联动控制情况及自动喷淋系统等消防设施开启情况; (4)重质油品的含水率、有无水垫层; (5)火灾部位的毗邻情况及区域内用火、用电及水源情况。 2、内部侦察 由中队干部、战斗班长和火场通信员组成3人侦察小组,佩戴空气呼吸器等个人防护装备和侦察器材,在喷雾水枪的掩护下,深入火灾现场进行侦察,侦察内容有: (1)被困人员、物资数量、所处位置及疏散抢救路线和方式; (2)查明燃烧具体部位; (3)确定风向、风力,并利用仪器不间断检测、监控空气中气体成分及浓度,确定设备有无坍塌、爆炸危险; (4)受火势威胁或热辐射作用的相邻建筑及设备情况; (5)进攻路线和堵截阵地的设置情况。 (三)设立警戒 根据火情侦察情况,指挥员命令及时划分警戒范围(公安交警力量到场后由其负责组织实施),引导围观群众,实施车辆管制,维护现场秩序,以保证外围人员安全和灭火救援行动的顺利进行。 (四)疏散营救被困人员 当侦察发现火灾中有人员被困时,指挥员应根据被困人员被困位置的具体情况、被困原因,及时研究营救措施,而后命令救援人员佩戴空气呼吸器、隔热服等个人防护装备,在多支喷雾水枪射流的掩护下,实施救人。 (五)灭火准备 1、灭火剂。针对具体的燃烧物质及燃烧面积精确计算出所需灭火剂数量,且数量要相当于一次灭火需要量的6倍。 2、供水准备。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现场及周围一切可以使用的水源,通过不同方式保证前方用水不间断。 3、做好进攻时水枪掩护准备。可组织喷雾交叉掩护,防止高温和浓烟对进攻路线形成封锁。 4、参战人员防护准备。火场参战人员应佩载空气呼吸器,穿隔热服等个人防护装备。 (六)火灾扑救 在全面射水冷却着火设备和邻近设备,防止装置或储罐变形、坍塌、爆炸的同时,应迅速组织力量扑救火灾。 1、化工装置火灾处置措施 (1)工艺灭火。工艺灭火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A、关阀断料。控制、断绝流向火源处的可燃物质,使燃烧中止。 B、开阀导流。将着火储罐 、设备的可燃物料导出,以缩短燃烧时间或使燃烧中止。 C、搅拌灭火。当储罐、容器等设备内液体着火,处于燃烧初期阶段或燃烧温度值不高时,可视情从设备底部输入一定量的相同冷液或冷水或惰性气体,上下搅动,迅速对上下层液体温度进行冷热交换,使其温度降至自燃点以下,减少燃烧液体的蒸发量,达到灭火或辅助灭火的目的。 (2)输入灭火剂灭火。从外部喷射灭火剂灭火的同时,向设管道内输入灭火剂灭火。这是扑救高大设备、架空管道及死角部位的可燃气体的重要灭火措施。 (3)利用固定灭火装置灭火。 A、有固定自动灭火装置的设备着火,一般均可自动灭火;当自动系统损坏时,可以使用手动装置打开灭火装置灭火。 B、有半固定灭火装置的,可将消防车与设备上的半固定装置接合器组合灭火。 2、化工储(贮)罐火灾处置措施 (1)气体储罐火灾。处置气体储罐火灾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A、控制燃烧法。在贮罐着火后失控状态下,组织足够的力量,将火势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保护毗邻建筑免受火势威胁,控制火势不再扩大,至直火灾自行熄灭。 B、分离冷却法。集中力量用大量的开花或喷雾水枪冷却已着火和受火势威胁的贮罐,对相邻贮罐重点冷却受火焰辐射的一面,并将其移至安全地带。 C、水枪切封法。组织多支直流水枪,并排或交叉射出密集水流(水枪支数视火势大小而定),集中对准火焰根部下方未燃烧的液化石油气射水,同时由下向上逐渐移动射流,隔断火焰与空气的接触使火熄灭。 D、干粉抑制法。待水枪冷却使贮罐温度下降后,向稳定燃烧的火焰喷射干粉,覆盖火焰,终止燃烧。 E、关阀断气法。当阀门尚未烧坏,可穿避火服,在水枪的掩护下,接近装置,关上阀门,断绝气源灭火。 F、泄压导流法。当起火罐各流程管线处于完好状态时,可采用疏流导液的方法,通过出液管线,排污管线,将液态烃导入紧急事故罐,减少着火罐储量,防止事态扩大。 G、注水升浮法。对罐或容器下部的泄漏导致火灾,可利用已有的或临时安装的输水管向罐内注水,利用水与气体的比重差,将液化石油气浮到破裂口以上,使水从破裂口流出,再进行堵塞灭火。 H、应急点燃法。当各种方法都不凑效时,为了防止爆炸,(或二次、三次),应在测算好损失和危险程度的前提下,采取点燃的方法,然后实施控制其稳定燃烧,消除险情。 (2)液体储罐火灾 A、采用固定、半固定灭火系统灭火使用泡沫钩管。 B、可利用二节或三节拉梯、曲臂车等架设泡沫钩管,出相应灭火剂灭火。 C、使用消防车炮或移动炮,喷射灭火剂灭火。 D、采用液下喷射灭火。 (七)力量收束 火灾扑灭后,灭火人员对起火部位和装置进行全面细致地检查,消除残火,排除险情和隐患,防止复燃。火场指挥员根据火场情况,确定是否有必要留下一部分力量清除阴燃或继续监视火场,并命令部队清点人数和收拾整理器材装备,进行总结讲评后将火场移交有关部门或单位负责人,命令部队归队。 九、注意事项 (一)参战人员及车辆应从上风或侧上风方向接近火场,选择正确停车位置,便于随时撤离、疏散。 (二)前线作战官兵必须着隔热服或其它防高温、防毒气的防护装备。 (三)现场指挥组应有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为灭火抢险救援提供技术指导。 (四)冷却着火装置或邻近装置时,对高温部位应选用开花水流进行冷却,防止装置高温部位骤冷爆裂;对其他部位冷却应均匀,不能出现空白点,防止装置、设备变形。 (五)正确选择灭火剂,备齐足量灭火剂,确保进攻的持续性。 (六)指挥员应注意认真观察火场情况变化,及时发现爆炸、沸溢、喷溅前的征兆,发现异情,及时下达撤退命令。 (七)对抢救出来的人员进行登记,做好备案,对受伤人员要及时移交给医疗部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施工组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