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守株待兔【第2课时】.ppt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6304126 上传时间:2022-07-17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3.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守株待兔【第2课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5守株待兔【第2课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守株待兔【第2课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守株待兔【第2课时】.ppt(2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守株待兔守株待兔5 51.准确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准确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2.借助注释读懂课文,用自己的话说出农夫被宋宋国人借助注释读懂课文,用自己的话说出农夫被宋宋国人笑话的原因。笑话的原因。(重点重点)3.明白寓言告诉的道理:死守狭隘经验明白寓言告诉的道理: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不知变通,或抱着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不会有好结果的。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不会有好结果的。(难点难点)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中每句话朗读课文,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的意思。( (串珠问题串珠问题1)1)这是课后第这是课后第

2、1 1题哦!题哦!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核心问题核心问题) )守株待兔守株待兔 宋人有宋人有耕者耕者。田中有株。兔走。田中有株。兔走触触株,株,折折颈而死。颈而死。 因因释其耒而守株,冀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复得兔。兔不可得兔。兔不可得得,而,而身为身为宋国笑。宋国笑。耕者:耕,耕田种地意思:耕者:耕,耕田种地意思:者是者是“的人的人”意思。意思。耕者指农民。耕者指农民。 得:得到得:得到触:碰到触:碰到折:折断折:折断复:再复:再为:被为:被身:自己身:自己几个几个“而而”的意思:的意思:(1)(1)折颈而死折颈而死撞断脖子死了,表承接关系撞断脖子

3、死了,表承接关系( (兔子脖子撞断了,就死了兔子脖子撞断了,就死了) )。(2)(2)因释其耒而守株因释其耒而守株于是放下农具守着这根木桩,表示承接关系于是放下农具守着这根木桩,表示承接关系( (放下放下农具就去守着木桩农具就去守着木桩) )。(3)(3)而身为宋国笑而身为宋国笑而他自身成了宋国人的笑柄而他自身成了宋国人的笑柄( (他把偶然发生的事情当他把偶然发生的事情当作必然,想不劳而获,可是只是被人笑话作必然,想不劳而获,可是只是被人笑话) )。2.说说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谁?他有什么特点?说说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谁?他有什么特点? (串珠串珠问题问题2)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宋国的农夫,他把偶然

4、的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宋国的农夫,他把偶然的事情当作必然。事情当作必然。定义:定义:文言文中的词语很多是单个字的,理解时,我们文言文中的词语很多是单个字的,理解时,我们需要根据生活经验,借助注释、插图等理解。需要根据生活经验,借助注释、插图等理解。运用:运用:如课文第二句话中的如课文第二句话中的“株株”,我们根据注释知道,我们根据注释知道 “株株”的意思是的意思是“树桩树桩”,观察文中插图,我们知道树,观察文中插图,我们知道树桩就是树被砍伐后留在地上直立的一段,这样我们就理桩就是树被砍伐后留在地上直立的一段,这样我们就理解了解了“株株”的意思。的意思。借助注释读懂文言文借助注释读懂文言文积 累:

5、文言文中文言文中“而而”在不同句子,意思也就不同,请在不同句子,意思也就不同,请根据意思将对应意思填写到下面的括号内。根据意思将对应意思填写到下面的括号内。1.表示语气顺着说,是承接。表示语气顺着说,是承接。 2.表示意思发生转折。表示意思发生转折。(1)折颈而死:折颈而死:( )(2)因释其耒而守株:因释其耒而守株:( ) (3)而身为宋国笑:而身为宋国笑:( ) 1123.想一想寓言故事叙述的是一件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想一想寓言故事叙述的是一件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怎样。过、结果怎样。(串珠问题串珠问题3)寓言故事讲的是宋国一个农夫偶然捡到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寓言故事讲的是宋国一

6、个农夫偶然捡到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就放下农具守着树桩等待再就放下农具守着树桩等待再有兔子有兔子折颈而死,最后一无所获折颈而死,最后一无所获被人耻笑的故事。故事的起因是农夫偶然捡到撞死在树桩上被人耻笑的故事。故事的起因是农夫偶然捡到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的兔子,经过是农夫放下农具守着树桩等待再有兔子折颈而,经过是农夫放下农具守着树桩等待再有兔子折颈而死,结果是一无所获,遭人耻笑。死,结果是一无所获,遭人耻笑。这是课后第这是课后第2 2题哦!题哦!守株待兔守株待兔妄想不劳而获妄想不劳而获没有好结果没有好结果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起因起因) )因释起耒而守株因释起耒而守株 ( (经过

7、经过) )身为宋国笑身为宋国笑 ( (结果结果) )寓言:寓言: 故事故事 道理道理本课通过写宋国一个农夫偶然捡到本课通过写宋国一个农夫偶然捡到撞死在撞死在树桩上的树桩上的兔子,就放下农具守着树桩兔子,就放下农具守着树桩等待再等待再有兔子折颈而死,最有兔子折颈而死,最后一无所获被人后一无所获被人耻笑的耻笑的故事,告诉人们不靠自己勤勤恳故事,告诉人们不靠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恳的劳动,而,而想靠碰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想靠碰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文言文跟现代文章表达上有很多不同,要想学好文言文,首文言文跟现代文章表达上有很多不同,要想学好文言文,首先要学习将课文读通读顺。先要学习将

8、课文读通读顺。概念:概念:读通顺课文的要求是字音准确、停顿恰当。读通顺课文的要求是字音准确、停顿恰当。方法:方法: 1.借助课文注音、查字典,读准每个字的发音;借助课文注音、查字典,读准每个字的发音;2.借助注借助注释和猜测,读懂每句话的意思;释和猜测,读懂每句话的意思;3.听录音或者老师示范朗读,关听录音或者老师示范朗读,关注停顿;注停顿;4.反复朗读,将自己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读出文反复朗读,将自己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读出文言文的节奏感。言文的节奏感。 运用:运用:试着按照这些方法将课文读通顺。参考课文朗读停顿试着按照这些方法将课文读通顺。参考课文朗读停顿; 宋人宋人/ /有耕者。

9、田中有耕者。田中/ /有株。兔走有株。兔走/ /触株,折颈触株,折颈/ /而死。而死。 因因/ /释释其耒其耒/ /而守株,冀而守株,冀/ /复得兔。兔复得兔。兔/ /不可得,而不可得,而/ /身为宋国笑。身为宋国笑。读通读顺文言文读通读顺文言文写寓言写寓言寓言就是讲述一个短小的故事,借助故事寄托意味寓言就是讲述一个短小的故事,借助故事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写寓言时要想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写寓言时要想想你要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什么道理,要告诉人们的道你要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什么道理,要告诉人们的道理可以写在最后,也可以不写出来。理可以写在最后,也可以不写出来

10、。 举例:举例: 狼来到小溪边,看见小羊正在那儿喝水。狼非常想吃小羊,就故意狼来到小溪边,看见小羊正在那儿喝水。狼非常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儿,说找碴儿,说: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 !你安的什么心你安的什么心?狼和小羊小羊吃了一惊,温和地说狼和小羊小羊吃了一惊,温和地说:我怎么会把您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喝的水弄脏呢? ?您站在上游,水是从您那儿流到我这儿来的,不是从我您站在上游,水是从您那儿流到我这儿来的,不是从我这儿流到您那儿去的。这儿流到您那儿去的。 狼气冲冲地说狼气冲冲地说:就算这样吧,你总是个坏家伙就算这样吧,你总是个坏家伙! !我听说,去年你在背我听说,去年你在背地

11、里说我的坏话地里说我的坏话!可怜的小羊喊道可怜的小羊喊道:啊,亲爱的狼先生,那是不会有的事,去年我还啊,亲爱的狼先生,那是不会有的事,去年我还没有生下来呐没有生下来呐!狼不想再争辩了,龇着牙,逼近小羊,大声嚷道狼不想再争辩了,龇着牙,逼近小羊,大声嚷道:你这个小坏蛋你这个小坏蛋! !说说我坏话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我坏话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 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狼和小羊狼和小羊练一练:练一练:从下面三幅图中选择一幅,认真观察,练习写一个从下面三幅图中选择一幅,认真观察,练习写一个寓言故事。寓言故事。聪明的公鸡聪明的公鸡一天,公鸡出来在草地散步,正好

12、被一只狐狸看见了。狐狸悄悄一天,公鸡出来在草地散步,正好被一只狐狸看见了。狐狸悄悄的跟在公鸡后面。狐狸一边走一边想的跟在公鸡后面。狐狸一边走一边想: :这只公鸡多肥呀这只公鸡多肥呀! !我得把它吃掉。我得把它吃掉。公鸡听到后面有脚步声,它回头一看,一只狐狸跟着它。公鸡顿公鸡听到后面有脚步声,它回头一看,一只狐狸跟着它。公鸡顿时紧张起来,但很快又镇静下来。这时,狐狸对公鸡说时紧张起来,但很快又镇静下来。这时,狐狸对公鸡说:“:“公鸡大哥,公鸡大哥,您早呀您早呀! !您这是要到哪里去呀您这是要到哪里去呀?”?”公鸡说公鸡说:“:“我出来散散步,顺便找点我出来散散步,顺便找点小虫吃小虫吃”。狐狸一听

13、,马上对公鸡说。狐狸一听,马上对公鸡说:“:“怎么就你一个人呀怎么就你一个人呀? ?我陪你去我陪你去吧吧”! !公鸡灵机一动说公鸡灵机一动说:“:“怎么是一个人呢怎么是一个人呢? ?猎人大哥在后面呢猎人大哥在后面呢!”!”狐狸狐狸听了,一溜烟就跑了听了,一溜烟就跑了。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通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这是一则寓言故事,通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丢下锄头整天守着树桩等待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丢下锄头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告诉我们不要撞死的兔子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告诉我们不要不劳而获,不要心存侥幸,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不

14、劳而获,不要心存侥幸,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同时,我们掌握了学习的生活。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同时,我们掌握了学习寓言的方法。寓言的方法。课堂小结1.看图画,猜一个寓言故事。看图画,猜一个寓言故事。守株待兔守株待兔是寓言,学完课文后让我们组织一次是寓言,学完课文后让我们组织一次“我来讲,你来猜我来讲,你来猜”的活动。要求每个人展示一个寓言故的活动。要求每个人展示一个寓言故事,可以画图猜故事名称、可以先讲述再说明白的道理、事,可以画图猜故事名称、可以先讲述再说明白的道理、可以出主题讲寓言故事可以出主题讲寓言故事的形式进行。的形式进行。主题延伸主题延伸2.听寓言故事,说

15、说明白的道理。听寓言故事,说说明白的道理。 农夫与蛇农夫与蛇 一个农夫在寒冷的冬天里看见一条蛇冻僵了,觉得它很可怜,一个农夫在寒冷的冬天里看见一条蛇冻僵了,觉得它很可怜,就把它拾起来,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用暖热的身体温暖着它。那就把它拾起来,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用暖热的身体温暖着它。那条蛇受到了暖气,渐渐复苏了,又恢复了生机。等到它彻底苏醒过条蛇受到了暖气,渐渐复苏了,又恢复了生机。等到它彻底苏醒过来,便立即恢复了本性,用尖利的毒牙狠狠地咬了恩人一口,使他来,便立即恢复了本性,用尖利的毒牙狠狠地咬了恩人一口,使他受到了致命的创伤受到了致命的创伤。农夫。农夫临死的时候痛悔地说:临死的时候痛悔地说

16、:“我可怜恶人,不我可怜恶人,不辨好坏,结果害了自己,遭到这样的报应。辨好坏,结果害了自己,遭到这样的报应。 如果有来世如果有来世 ,我绝不怜,我绝不怜惜像毒蛇一样的恶人。惜像毒蛇一样的恶人。” 滥竽充数滥竽充数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三百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下有三百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三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三百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百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有个南郭先生

17、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p p)好,觉得有机可乘,)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爽快地收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三百人的吹竽队中。了他,把他也编进

18、那支三百人的吹竽队中。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三百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三百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心里得意极了。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心里得意极了。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mm)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子,看

19、上去和别人一样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就这样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子齐湣(mnm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他认为三百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好王不一样,他认为三百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好听。于是齐湣王颁布了一道命令,要这三百个人好好练习,他将让听。于是齐湣王颁布了一道命令,要这三百个人好好练习,他将让他们一

20、个个地吹竽给他听。乐师们接到命令后都积极练习,想一展他们一个个地吹竽给他听。乐师们接到命令后都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身手,只有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请认真听读,思考问题。请认真听读,思考问题。你觉得南郭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这则寓言故事你觉得南郭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画蛇添足画蛇添足楚有祠(楚有祠(c c)者,赐其舍人卮()者,赐其舍人卮(zhzh)酒。舍

21、人相谓曰:)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注释:注释:1祠:祭祀。周代贵族一年四季都要祭祀祖宗,每个季度祭祀都祠:祭祀。周代贵族一年四季都要祭祀祖宗,每个季度祭祀都有专门的称呼,春天祭祀叫有专门的称呼,春天祭祀叫“

22、祠祠”。祠者:主管祭祀的官员。祠者:主管祭祀的官员。2舍人:门客,手下办事的人。舍人:门客,手下办事的人。3卮:古代的一种盛酒器,类似壶。卮:古代的一种盛酒器,类似壶。4相谓:互相商议。相谓:互相商议。 5画地:在地面上画。画地:在地面上画。6引:拿,举。引:拿,举。 7固:本来,原来。固:本来,原来。8子:您;你。子:您;你。 9安能:怎么能;哪能。安能:怎么能;哪能。10为:给;替。为:给;替。11遂:于是;就。遂:于是;就。12为:给。足:画脚。者:为:给。足:画脚。者:的人。的人。14终:最终、最后。终:最终、最后。15亡:丢失,失去。亡:丢失,失去。请认真听读,思考问题。请认真听读,

23、思考问题。1.借助注释说说这则寓言的意思。借助注释说说这则寓言的意思。2.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二、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二、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不靠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而想靠碰运气过日不靠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而想靠碰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B. 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是不会有好结果的。C. 每个人都有好运气,不劳动也会有收获。每个人都有好运气,不劳动也会有收获。D. 妄想不劳而获,结果惹人笑话。妄想不劳而获,结果惹人笑话。C习题源于习题源于点拨点拨“当堂练习当堂练习”第二、三题第二、三题三、填空。三、填空。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事情的起因是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事情的起因是_;事情的发展经;事情的发展经过是过是_ ;事情的结果是事情的结果是_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