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得高分策略与技巧窍门.doc

举报
资源描述
-/ 《语文阅读得高分策略与技巧》书摘作者:籽墨 1、其实当我们给孩子的种种读书行为去掉种种功利性目标时,才有可能发现读书其实是一个人一生一世的事,就像你吃到一个香甜美味的苹果,享受美食的过程才是最重要和最美好的事,而不必在这时计算每一口吃下去,会得到多少能量或是营养,那样只会失去“吃苹果”的乐趣。 2、我们读了一百本书,但可能其中只能有一本书中的一篇文章中的一句话对我们产生了重要影响,既然这样,大胆让孩子看他喜欢的书。小孩子长大后很少后悔自己曾经做过的事,哪怕这件事长大看来是愚蠢的,却可能后悔想做但一直都没有做的事。 (我一向认为一本书中哪怕只有一句话对你有用,那这就是一本值得读的书。) 3、写作水平的提高,缘于大量的读书。这其实无意间营造了一种假象,那就是大量读书,可以提高写作水平,但很少有人注意到,他(她)除了看书外,还做了件更加辛苦的事,那就是大量的写作实践,这恐怕是他本身也不一定会认识到的问题。 (的确如此,我身边就有好多人说“我就怕写东西,心里有,就是写不出来,这可怎么办啊?”,我问“你写了没有啊?”,他们答“不会写可怎么写啊”。对啊,你都不写,怎么能写出东西来呢。) 4、归根到底,要想真正提高写作水平,仍离不开动手写,只有写得多了,再看书时,才不会像大多数小学生一样只看情节好玩,而是还要会思考:这个开头用得这么好,我上次写作文时怎么没有想到呢?;原来作者是这样写人物性格的,我也可以……他会把这些思考带进自己的写作中。 5、四年级下学期之前,全力抓好作文,四年级下学期之后,在写作上并不放松的前提下,别忽视了阅读应试能力的学习。 6、(阅读训练)应以概括能力、理解能力题型为主。 7、建议孩子每周至少完成一篇阅读训练题,文体以说明文、记叙文为主,重点在概括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述能力训练方面。 8、概括能力的加强:(假期中)每天拿一篇千字左右的叙事或抒情性散文,只做划分层次和概括大意的练习……只要他的概括能力和表述能力得到了加强,理解能力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这是为一个将要升入高中的孩子开的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药方”。记得高中时自己也做过这样的训练,看到一篇文章不管题材,读完后概括文章大意。这样的训练很好,我在高考中的阅读理解题应该失分很少。) 在概括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时,都有一个固定的格式: 本文通过(事件或主要内容),写出了(对文章内容的一句话概述或是评价),表达了作者(此处填中心思想)。 (击掌,跟我高中时使用的模式几乎一样,我还多了一部分,最后再喊两句“有思想”的口号。) 9、学习就像两个人的长跑比赛,你不能拿百米冲刺的策略去应对长跑比赛,那样最初看似领了先,却没了“后劲”。长跑比赛中,参与比赛的,还有你长期投入的精力,也就是你为这场比赛,有没有投入足够的体能。除此之外比的就是你的跑步速度,放在学习上,便是学习效率。 10、三四年级最应优先解决的是提高写作水平……这时就算孩子阅读上有些问题,也应当以作文为先。 11、一个人把精力放在扎扎实实地学习提高上,反而要比时时忙于就会考试的人有着更高的学习效率,收获更大的进步。 12、阅读题丢分的多少,与孩子的阅读量关系非常微小,而与学生的语言概括和表述能力密切相关。 (阅读量小的孩子语言概括与表述能力能强吗?我觉得应该是多多阅读,只不过在阅读后有注意总结和归纳,这一点可能要家长介入和引导。) 13、语言概括能力的考核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是否能用简洁的语言,简明扼要地概括文章中所描述的人或事物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在叙事或是写人文章中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或精神品质;在说明文中要求概括出说明对象的性质、用途、功能、作用等;在写景作文中概括出景物的特点;在抒情文章中概括出人物的思想情感等。 ②是否能根据题目要求,简洁完整地对文章整体或局部内容进行概括性复述。具体表现为:要求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故事情节;概括出某段的段落大意;通过填空题的形式,要求学生概括出事件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等。 (以后孩子看过书后,有兴趣的就提醒他复述一下。) ③是否能用准确(明确)而又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人物的行为情感。 一般错点都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⑴语言不够简洁,概括语言过于具体。 ⑵概括后遗失了部分主要内容,不完整。 ⑶概括时语言过于笼统,不够准确或明确。 序号 试题要求或形式 我们该如何答 1 本文讲了一个 的故事 文章第三段讲的是 的事 通常要求我们用10个字左右加以概括。 这样的题 ,叙事和小说中常见,答题时只要答出“谁做了什么,结果怎么样”即可。 2 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通常会要求我们在40字左右完成。 这是阅读中最常见的题,答题时只要概括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就可以。 3 请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通常会给我们两行的空,约60字以内。 这比上道题少了两个字——简要,我们答题时需要将故事的“经过”部分拆解,需答出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果”。 4 请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请在下列方框内填入相应的故事发展阶段 通常要求在方框内填故事进展或人物行为 这样的题初中会很常见,需要答出故事的“起因、递进或转折、高潮和结果”。 14、知识点与易错类型提示 ⑴简洁、明确、完整,是概括文章内容、故事情节、段落大意时的共同要求,凡是概括题丢分,都是在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 ⑵除了第一种中的问题外,遇到概括时,通过“起因、经过、结果”或“起因、发展、高潮、结果”的基本思路依次概括,将有助于我们理清故事内容,并且做到语言简洁。 ⑶“明确”不等于具体,不要在概括中出现人物具体的语言、动作和故事细节。 15、有一个非常简单,对95%以上的阅读题,特别是阅读难题都非常有用的段落大意概括办法,即:本段中凡是“介绍、背景、引入、铺垫、具体解释(说明)、补充(强调)”性内容,全部删掉,把余下的内容合在一起,就是这段话的段落大意。 16、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时,要对人物的性格特点由主到次进行排序。 17、(说明文中如果概括所说事物的特点)说明文中有一种说明方法叫“作对比”,通过对比的形式,来突出事物的特点,所以查看全文中哪些地方都运用了对比,可以非常快地概括出特点。 18、按要求运用修辞手法在小学中年级用得相对多些。 ⑴比喻:本体和喻体不能是同一类事物;本体和喻体要有共同特点,并且在比喻中能表现出这一特点。 但要写好比喻句,除了上面的两个要求外,还有两个新增要求:喻体要选择大家熟悉的事物;喻体要能给人带来美感。 ⑵拟人:判定一个句子是不是拟人句,主要看在句子中是否给这一事物赋予了人的情感、行为和思想,只要是有其中之一,可判定为拟人句。 ⑶夸张:主要是通过对事物的特征进行一定程序的夸大或缩小而实现的。 ⑷排比:通常用来抒情或说理,为了在抒情或说理过程中使得语言更有感染力,表述更加充分,因此,通常会采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内容相近的句子,来增加表达效果。 19、遇到扩句、描写人物行为的表述题,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要记得,通过增加细节或修辞手法来突出人或是事物的特点,尽量少用概括性的词语,多用细致的描写。 20、理解能力主要考核点:整体感知,包括理解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思想倾向;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 局部理解:分析人物行为思想变化原因;理解文章中某段的段意;理解句子中的词义。 注意:一个学生理解能力提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概括能力和表述能力的基础,除此之外,在做理解能力提升练习时,多进行整体感知方向的练习,要比单纯的训练对“句意”和“词义”的理解,效果更好。 21、对一篇写人、叙事、议论、抒情文章来说,它的中心思想也只能通过以下三种途径表达出来:直接抒发思想或情感;借助或引用文中人物语言;通过人物内心活动。 通常在考试中,通过寻找中心句来准确掌握文章中心思想的成功率是极低的,不建议……多用。 22、在概括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时,通常有两种答题模式,第一种是文章中心思想较为明确,基本在文章中已经点出来的,基本答题思路为“本文通过……(此处填写故事内容),表现了……(这里填写文章的中心思想)”。 还有一种较为复杂,在文章中无法直接看到中心思想,需要同学们进行引申总结,才能正确地理解文章的中心。这一类文章的答题思路为“本文通过(此处填写故事内容),写出了(这里填写文章中已点明的人物思想情感或事物的特征),表达了(文中人物或作者)对(文章中所主要描述的事物)(什么样的情感)。” 对同学们来说,最困难的便是最后一个,什么样的情感,其实无外乎以下几种:向往类、热爱赞美类、怀念思念类,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就一个字:爱。 23、任何记叙文中阅读理解类问答题,只要问题本“实”的,便要以“虚的思想情感”为答案,只要问题是“虚”的,便要以“实的事实或行为”为答案。凡是文章中所描述的事实和行为,都属于“实”,“虚”则指的是思想和情感。 24、在问到一个词在这段话中指什么意思时,通常一个词除了它原有的本义,这段话中往往另有所指,也就是它的象征或引申义。……通常要求将两个意思都答,但答案的重点不在词的本义上,而在代指、引申或象征义上。 25、不要看着书面文字去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既然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最简单的办法是(通读完后)立即合上书,……,也不要想里面的具体情节,把自己记得的大概内容提炼出来便可,千万不要将故事中的一些细节加进来。 碰上不易概括的文章,写清起因、经过、结果就可以:有的文章中人物比较多,叙事时可能会采取倒叙、插叙等方式,不管是哪种情况,先分清文章中的主人公是谁,然后围绕他,分别用一句话讲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用一句话概括出遇到了什么样的情况),结果便可。 26、在空格处填入故事情节:答这一类题时,如果前面填错一个空,后面的内容容易发生错位,出现更多的错误,因此,答题时要坚持一个原则——就近原则。 27、概括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一篇文章中心思想被认为是“虚”的,而文章的故事情节和内容,可被简单地分为“起因、经过、结果”三部分;如果再进一步细分,可分为“起因、发展、高潮、结果”,也可分为“起因、递进、转折(或递进)、高潮、结果”。 在一篇成功完善的记叙文中,人物的思想情感总是伴随着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结果”而发生变化的,也就是说,只要分别按故事内容方面的每一次情节变化,对应着查找人物的思想情感变化,便可以得到正确答案。 28、概括说明文中说明对象的特点、功能和用途等:说明文大多采用总分式结构,先是总述说明对象的性质、特征、功能、作用的,而文章后部分便开始从不同方面来进行介绍。因此,我们很容易通过文章结构确定答案,有的文章是从总述段可以得到全部答案,有的文章需从后面的每一部分提炼出相关内容。 29、说明文方法及所起的作用: 说明方法 判定特征 所起作用 举例子 会列举出具体事例来对前面提到的情况加以说明 易于理解、具体、可信 列数字 会通过具体、准确的数量和比例来说明相关情况 准确,有说服力 作比较 对事物的桢或不同点进行比较 突出事物特征 引资料 引用事实性资料或人物言论,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功能和作用 内容丰富,有说服力 下定义 相当于对一个名词或概念进行解释,提示其本质,语言要求简洁、完整、严谨 严谨地揭示了事物的本质 做诠释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某些方面解释事物或某个概念 通俗易懂 打比方 其实就是放在说明文里的比喻句 生动形象 摹状貌 就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提示事物的特征 具体生动 列图表 通过图表来说明事物 一目了然 分类别 分门别类地对事物进行说明 条理清晰 30、凡在说明文中遇到“极可能”、“接近”、“绝大多数”、“几乎全部”、“估计”、“预计”、“大概”一类的词能否支掉,一律回答不能,然后回答这个词的意思是什么,比如说“极可能”表示可能性非常大,但也许还会有例外情况出现,在解释完这个词的意思之后,记得加上四个字“准确严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温馨提示: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