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出版高级中学语文必修一检验测试题.doc

举报
资源描述
-!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测试题(一 【说明】 1.本卷共三部分(基础知识、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 2.本卷答题时间为120分钟,试题总分110分,书写不工整扣1~5分。 3.请将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 一、基础知识(共30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 【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犄(jī)角 商榷(qu) 甄(zhēn)别 什刹(sh)海 B.桑梓(zǐ) 搭讪(shn)   悠邈(mo)   铩(shā)羽而归 C.安谧(m) 戕(qiānɡ)害  跬(kuǐ)步 引吭(knɡ)高歌 D.饿殍(piǎo) 恣(z)意    诳(kunɡ)语 黑魆魆(xū) 【 】2.下列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峥嵘岁月 沉缅 锲而不舍 磕绊 B.急躁不安 跋涉 良辰美景 斑斓 C.含辛茹苦 缔造 至高无上 纹身 D.无动于衷 残羹 直接了当 嘹亮 【 】3.依次填入下列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⑴孩子,坦率地说,我无法抑制对你的期望,我虽不致横蛮专制到( )你对“志愿”的选择,但也实在希望你能考进大学。 ⑵我们的车在甘肃的定西高原盘旋。天已经有些( )了,头顶上甚至隐隐约约地有几颗星星。 ⑶我们看到一只雌鹿——当时我们是这样认为——正在涉过这条激流,它的胸部( )在白色的水中。 A.干涉 暗淡 淹没 B.干预 黯淡 湮没 C.干预 暗淡 湮没 D.干涉 黯淡 淹没 【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香港蕞尔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之王、绅士爵士、翰苑名流,对大陆都表示出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是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 B.“现实世界”的大学、工厂、交易所和游乐地尽管那么生气蓬勃,可整天呆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一两个小时去读读书,更接近真正的生活吗? C.我不能在自己孩子面前唱反升学主义的高调,尽管我希望你能从心所欲地享受读书之乐。 D.再重新开始吧,这样浅显的经验却需要别人付出加倍的代价来记取。不应该悲天悯人,会有一个时辰,留给我检点自己。 【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十七、八岁使我想起初长彩羽、引吭试啼的小公鸡,使我想起翅膀甫健、开始翱翔于天空的幼鹰,整个世界填满不了十七、八岁男孩子的雄心和梦。 B.他们去哪儿,归家还是远行?然而不管是归家还是远行,都基于同一事实:他们正在路上。 C.以名胜说,我没到过陶然亭,这多可笑!以此类推,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 D.看到你英姿俊发,我年轻时的梦,正由你在延展,亦觉人生之乐,莫过于目睹下一代的成长、茁壮。你读过《金缕衣》吧,劝君惜取少年时,孩子!多珍重。 【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这一代人是较幸运的,虽然我们读书也曾感到“光宗耀祖”、“十年寒窗”一类,但并没有像你们这样喘不过气来的考试与升学。 B.现在,谁会看见一场一场的风吹倒旧墙、刮破院门,穿过一个人慢慢松开的骨缝,把所有所有的风声留在他的一生中? C.尽管我们由于体质不适合我们的职业,不能持久地工作,而且工作起来也很少有乐趣,但是,为了恪尽职守而牺牲自己幸福激励着我们不顾体弱去努力工作。 D.妄自菲薄是一条毒蛇,它永远吮吸着我们的心灵,啮噬着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 【 】7.下列各项中,作家、国籍和代表作连接正确的一项是 A.屠格涅夫——俄国——《父与子》 肖洛霍夫——前苏联——《约翰克里斯朵夫》 B.但丁——意大利——《神曲》 赫尔曼黑塞——瑞士——《荒原狼》 C.郁达夫——中国(现代)——《沉沦》 老舍——中国(现代)——《屐痕处处》 D.罗曼罗兰——法国——《静静的顿河》 梭罗——美国——《瓦尔登湖》。 【 】8.填入下文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前后连贯的一组是 ⑴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躲在屋里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 ⑵(江南的冬天,)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 A.⑴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不必说,就是老年人 ⑵非但寒风吹不倒,就是野火也烧不尽的 B.⑴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 ⑵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 C.⑴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不必说,就是老年人 ⑵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 D.⑴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 ⑵非但寒风吹不倒,就是野火也烧不尽的 【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B.萦青缭白,外与天际 C.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 】10.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绝:横渡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惑:糊涂 C.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以:停止 D.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凝:凝结 【 】11.下列各句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C.而耻学于师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不拘于时,学于余 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 】12.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与“渔樵于江渚之上”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侣鱼虾而友麋鹿     B.犹且从师而问焉 C.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D.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 13. 默写(每小题1分,共6分) ⑴木受绳则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⑵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⑶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韩愈《师说》) ⑷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⑸,。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⑹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苏轼《赤壁赋》) 二、阅读与鉴赏(32分)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4~17题。(共10分)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述,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 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升斗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归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 】1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 称: 相称,符合 B. 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 气: 人的气质、修养、精神力量 C. 太尉以才略冠天下 冠: 位居第一 D. 将归益治其文,且学为政。  益: 好处 【 】15.选出与例句中“其”指代内容相同的一项 例句:不足以激发其志气 A.称其气之小大 B.听其议论之宏辩 C.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 D.偶然得之,非其所乐 【 】1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著名的文论,作者首先具体地说明了“养气”的新涵义,强调了后天的学习和修养。还论述了怎样“养气”的问题,篇末才点明文题。 B.全文以“气”为线索而展开。最后点出求见太尉的原因,是为了安邦兴国,抚四夷,使天下无忧矣。 C.刚十九岁的苏辙写了这封信求见韩琦,通篇之中少见为求幸进而谀颂显达,为得功名而摇尾乞怜的俗相。相反,他以“百氏之书”为“古人之陈迹”,意欲施展才具追配古人的岸然自命之气溢于言表。 D.全文采用相互对照的写法,突出自己的游历。文章行间茂密,无懈可击,风格纡徐澹泊、秀杰清落。 17. 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2分) ⑵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2分) (二)诗歌鉴赏(4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8题。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注】绿蚁:新酿的米酒,在未过滤时,酒液面上浮有一层酒渣,色微绿,细如蚁。 醅酒:没有滤过的酒。 18.《唐诗评注读本》对此诗如此评价:“用土语不见俗,乃是点铁成金手段。”结合本诗,谈谈你的理解。(4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9~21题(每小题2分,共计6分) 两个李白 ,过去有着较多的论述,发表于近期《文史知识》上的《李白与月》一文选择新的切入口,通过对“李白笔下的月光世界”和“月光世界里的李白”的分析,探讨李白性格的叛逆性与平民性,并阐述了作者对“两个世界,两个李白”的看法。作者认为,李白是个活动在上层社会的政治抒情诗人,其主要作品是以怀才不遇为基本主题的政治抒情诗;此外,李白诗中还有另一个常见的主题:人生若梦。这两个基本主题贯穿着李白的大部分作品,从中我们看见的李白是高傲的李白、由于感到没有出路而忧愤不已的李白、放浪不羁并对许多公认的神圣观念表示轻蔑的李白、“世人皆欲杀”的“狂人”的李白——这就是上层社会中的李白,其言语行动均表现出鲜明的叛逆性格。然而,从李白诗歌中还能看出另一个世界和另一个李白。这个世界里的李白不谈政治,也很少发牢骚,而主要是赞美大自然的壮丽景色,歌咏友情,抒发思乡、相思、惜别、怀古这样一些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共有的感情。诗人笔下的这个世界充满光明和人生的情趣,从中看见的李白主要给人以天真纯朴和性情温和的印象——这就是在日常生活和同下层社会接触中的李白,表现出人人都会对他感到亲切的平民性格。两个世界、两个李白,区别明显而又相互映辉,相得益彰。正因为“狂人”的李白是那样骄傲狂放、目空一切,我们才更加喜爱他在自然界、日常生活和在同下层社会接触中表现出来的平民性格;同样道理,正因为普通人的李白是那样温和平易、热爱生活并富于情趣,我们就更加同情他在上层社会表现出来的叛逆性格。 19.将下列句子填入文中首句的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关于李白的为人 B.关于李白的作品 C.关于李白笔下的月光 D.关于李白的性格特征 20. 下面对文中的“狂人”加引号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表引用 B.表书名 C.表否定 D.表强调 21. 对文中所说的“两个李白”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指对公认的神圣观念表示轻蔑的李白和“世人皆欲杀”的“狂人”的李白。 B.指李白性格的叛逆性与平民性。 C.指从日常生活和同下层社会接触中表现出来的平民性格。 D.指活动在上层社会的政治抒情诗人和日常生活中给人的天真纯朴、性格温和的印象。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2—25题(14分)     天地有大美 学群 ⑴青藏高原,一个离天最近的地方,一个离人世的喧闹与繁华很远的地方,大自然将它的雄奇与壮丽钟集于斯,从地上铺到天上,从脚下一直铺进你的灵魂。 ⑵这是我第二次踏上这块大地。和初来时一样,面对它的辽阔,它的静默,它的壮美,我长时间地失语,只能看,只能听,只能呼吸,什么也不能说。 ⑶这是一种震撼人灵魂的大美。在这里,太阳一直照进我的心里,星星就在我的灵魂中闪烁。风吹起蓝色的波纹,那是什么?那是我的灵魂在颤动。 ⑷这是一种辽阔的宁静,一种深厚的安详。山川大地如此壮美,却又表现得如此平静。在这里,无论你朝向哪个方向,无论你走多久,都是这样静美,这样安详,这样无穷无尽。 ⑸我注视着周围的宁静:山,一副静思默想的样子;草地,湖泊,大地天空全都带着静默的神情。我感到,这片土地上藏有某种只有沉默的山知道的东西,只有旷远的天知道的东西。我感觉到了,可我不知道那是什么。那些散布在草地上的牦牛和羊,每天看着这些,只是低着头,把大地的静默吃进肚里,然后反刍。仿佛它们从大地那里获得了什么,仿佛它们反刍的是一些伟大的思想。 ⑹是的,在这天空才有的高度上,在这天空般辽阔的宁静里,山水木石,在其间走动的动物,无不带上神性。一朵花、一片叶子就像一位先知。因此,羚羊的啃食,牦牛的反刍就有了修炼的意味。我真想变成一头羚羊,一匹野驴,或者一只兔子,用博大的心脏从这里走过,走过自己的一生。 ⑺只要有足够的宁静,大地便显出它的神奇。沉静的大地离永恒这样的近,在永恒的宁静里行走,那就是朝圣,人用他的脚步向着大地朝圣。我从大地走过,大地从脚下走进我的血液我的体内。我留下的脚印成为大地的一部分,走进我体内的大地成为我的灵魂。大地走进你以后,就装得下山川人物,就可以把自己的辽阔在原野上铺开。 ⑻第二天,一场大雪把一个安静纯美的童话铺在可可西里,从辽阔的草地到远处的山。雪山就像童话的城堡,阳光给它披上一层甜美的红云。野生动物纷纷出场:藏羚羊、牦牛、野驴、黄羊、白唇鹿、狼,还有许多鸟类。它们是童话的主角。连天上的白云也忍不住来到童话里,它们的影子在雪地上轻轻地游动。 ⑼雪其实是来自地面的天空。天空来到地面上,地面也就成了天空。走在雪地上,每一个脚印都印在天空的洁白上。 ⑽唯其高,我们这个星球上总算留住一块不事稼穑没有被耕耘的地方,好让我们站在高处放眼遥望,灵魂有一个驰骋的地方。庸常的市井生活,似乎不在缺少什么,它缺少的只是辽阔。人们抵达了许多东西,唯独不能在一片辽阔中静静地抵达自己。 ⑾梭罗说:“野地里蕴含着这个世界的救赎。”如此说来,青藏高原大概是我们这个世界最后的救赎了。 ——选自《散文》,有删节。 22. 标题中的“大美”指(2分) 23. 结合全文,概括“青藏高原”的特征。(3分) 24. 结合第⑺段内容,请赏析“我从大地走过,大地从脚下走进我的血液我的体内”这句话。(3分) 25. 请分析结尾处“青藏高原大概是我们的这个世界最后的救赎了”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及其作用?(4分) 三、表达与交流(48分) (一)语言运用(共8分) 26.在下列空处填上得体用语。(2分) ⑴欢迎( )本店,我们( )提供优质服务。 ⑵您老( )?家父今年82岁了。 ⑶我的一首小诗在《星星》上发表了,现抄寄给你,请( )。 27.“超级女声,想唱就唱”的口号响彻华夏,节目展播过程中,主办方巧妙地将这个节目评选的最大权利交给了决定收视率的观众们。许多歌迷都相信,自己支持的偶像成功与否,是可以有自己的选票决定的。请你为某“超女”设计一段“拉票词”。语言生动活泼,有鼓动性,富有文采,不超过60字。(3分) 28.依照示例,另选对象仿写下列语句。(3分) 示例:你有你波涛汹涌的豪迈,我有我细流涓涓的从容;你习惯在高山间一泻千里,我喜欢在小村边缓缓流过。你是大江,我是小河。 (二)写作(40分) 29.阅读下面提示,根据要求作文: 什么叫教养呢?辞典上说是“文化和品德的修养”。毕淑敏理解为“因教育而养成的优良品质和习惯”。荀子的《劝学》提倡学习获取教养,韩愈的《师说》主张从师获取教养,黑塞的《获取教养的途径》倡导阅读经典获取教养…… 一个有教养的人,对人类种种优秀的品质,比如忠诚、勇敢、信任、勤勉、互助、舍己救人、临危不惧、吃苦耐劳、坚贞不屈、百折不挠、敬重苦难、敬畏自然、敬仰人性等,作为学习之道,立身之本,处世之基,人性之根。 你在学习、生活、做人中有获取教养的经历、感受、体验或迷茫、挫折、失败吗? 请结合自己的实际,以“教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测试题答案 1. D A.什刹(ch)海 B.悠邈(miǎo) C.引吭(hnɡ)高歌 2.B (A沉湎 C文身 D直截了当) 3.A 4.D 5.C (A项七八间顿号去掉;B项第一个逗号改问号;D项感叹号放句末) 6.B(A项宾语残缺,C项主语残缺,D项动宾搭配不当) 7.B 8.B 9.C 10.D 11.C 12.C 13. ⑴金就砺则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⑵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⑶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 ⑷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⑸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⑹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 14.D (益:更加) 15.D(代自己) 16.B(最后点出求见太尉的原因,是为了扩大交游,丰富阅历以养气。) 17.⑴然而文章不是单靠学习就能写好的,气却可以通过培养而得到。 ⑵这两个人,难道单靠执笔学写这种文章就能到此地步的吗? 18.前两句从有新酒写到温酒器具,色彩“红”“绿”配合,鲜明而富有暖意;末句用疑问句式,呼应题目,回答问的内容,体现朋友间亲密诚恳情谊。全诗语言亲切朴素,如话家常,极富生活情趣。 19.D (因为这段文字的中心是谈李白性格中的叛逆性和平民性。) 20.C(作者是用引号来否定“狂人”一词的贬抑从而肯定叛逆性。) 21.B(“两个李白”应是李白性格中的两个重要特征:叛逆性和平民性。) 22.青藏高原辽阔的宁静和深厚的安详震撼人灵魂。 23.①离天最近,离人世的喧闹与繁华很远 ②雄奇、壮美、辽阔、静美、安详 ③没有被耕耘 24.运用拟人手法,形象说明“我”在青藏高原上行走后,它辽阔的宁静使“我”的心胸变得更加辽阔、宽广。 25.含义是庸常的市井生活缺少辽阔,而青藏高原辽阔的宁静能让灵魂驰骋,让人们在辽阔中静静地抵达自己。 作用是含蓄巧妙的总结全文,生动形象地点明主题,催人警醒。 26. ⑴光临或惠顾,竭诚或尽力。 ⑵高寿 ⑶雅正或斧正。 27.提示:本答案比较开放,只要能够体现出“超女”和支持者的互动关系,语言生动活泼,有鼓动性,富有文采即可。 示例:你浅浅一笑,就把我们电倒,你把舞一跳,我们跟着发烧,发短信手都酸掉,只想把你送得更高。某某某,支持你。 28.示例:你有你色彩缤纷的娇艳,我有我色调单一的朴素;你喜欢在枝头争鲜斗艳,我喜欢在树下默默轻摇。你是鲜花,我是小草。 29.略。参照高考评分标准。 附参考译文: 太尉执事:辙生性喜好写文章,对此想得很深。我认为文章是气的外在体现,然而文章不是单靠学习就能写好的,气却可以通过培养而得到。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现在看他的文章,宽厚宏博,充塞于天地之间,同他气的大小相称。司马迁走遍天下,广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之间的英豪俊杰交游,所以他的文章疏放不羁,颇有奇伟之气。这两个人,难道单靠执笔学写这种文章就能到此地步的吗?这是因为他们的气充满在内心而溢露到外面,发于言语而表现为文章,自己却并没有觉察到。 辙出生已经十九年了。我住在家里时,所交往的,不过是邻居同乡这一类人。所看到的,不过是几百里之内的景物。诸子百家的书,虽然无所不读,然而都是古人过去的东西,不能激发自己的志气,所以断然离开家乡,去寻求天下的奇闻壮观,以便了解天地的广大。 到了京城,抬头看到天子宫殿的壮丽,这才知道天下的广阔富丽。见到翰林学土欧阳公,聆听了他宏大雄辩的议论,看到了他秀美奇伟的容貌,同他的学生贤士大夫交游,这才知道天下的文章都汇聚在这里。太尉以雄才大略称冠天下,全国人依靠您而无忧无虑,四方各少数民族惧怕您而不敢侵犯,在朝廷之内像周公、召公一样辅君有方,领兵出征像方叔、召虎一样御侮立功。可是我至今还未见到您呢。 辙年纪很轻,还没能够通晓做官的事情。先前来京应试,并不是为了谋取微薄的俸禄,偶然得到了它,也不是自己所喜欢的。然而有幸得到恩赐还乡,等待吏部的选用,使我能够有几年空闲的时间,将用来更好地研习文章,并且学习从政之道。太尉假如认为我还可以教诲而屈尊教导我的话,那我就更感到幸运了。 免责声明:除正式文件通知外,好研网所有文章及所有评论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好研网及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任何观点,所有文章文责自负,若有任何非法及不当信息,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作出相应的处理。[好研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