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及答案(4月)语文统编版高二.docx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26237188 上传时间:2022-07-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及答案(4月)语文统编版高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及答案(4月)语文统编版高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及答案(4月)语文统编版高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及答案(4月)语文统编版高二.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及答案(4月)语文 统编版高二 2023届高二年级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4.23 命题人丁梦审核人黄淑兰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全球化”是一个伪命题 随着市场化、信息化在世界范围持续发展,跨时空的全球性交流互动不断由经济、科技领域走向政治、文化领域。在这个过程中,全球文化一体化、世界文化趋同化、全球文化同质化等论调甚嚣尘上。这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决定政治、文化全球化,世界市场使得消费主义走向全球各个角落,而通信、交通和网络的超地域性加速了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融合,让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最终走向趋

2、同。事实上,文化既有时代性又有民族性和地域性,其发展离不开自身所处时代和固有文化传统,所谓“文化全球化”是一个具有欺骗性的伪命题。 经济全球化是在不同民族和国家融入世界市场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不同民族和国家经济发展、国家治理、民众生活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因而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利益诉求也各不相同。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为维护自身利益,不同民族和国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决策,并相应实行不同的国家治理模式。在这种不同民族和国家基于维护与发展自身利益而形成的世界格局中,连经济都很难趋同,就更谈不上所谓的文化趋同了。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民族文化是长期发展

3、和积累起来的,是一个民族的根脉。由于人口种族、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方式等存在差异,不同民族和国家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风俗习惯,造就了多元文化,而且每一种文化都具有无可替代性和不可复制性。承认文化差异、实现文化共存,是各个民族和国家实现生存发展、开展国际合作的基础。否认这种差异,盲目推动趋同,不但会导致人们自我身份认同的弱化甚至消失,而且将导致民族文化衰落和国家衰亡。 西方人鼓吹“文化全球化”,实质是向全世界兜售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一个人如果认同西方文化,就会更加乐于消费其商品、接受其制度规则。这有利于西方国家按照自己的方式塑造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从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4、正因如此,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才不遗余力地向发展中国家推广自己的文化,企图让所谓的落后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消融在单一西方文化中,实现西方文化全球化。 所谓“文化全球化”极具欺骗性,危害甚大。借助国际经济、科技、教育、影视、传媒、艺术等交流互动,西方国家不仅向发展中国家倾销物质商品,而且强力输出新闻报道、影视作品和图书读物等文化产品。发展中国家的一些人尤其是青年人,潜移默化地接受和认同西方文化,甚至把西方文化奉为更先进、更高级的文化样式,竭力学习模仿以求趋同,最终抛弃自己的文化传统。我们应当认识到,西方国家鼓吹“文化全球化”,目的是要加速垄断资本的全球扩张和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全球渗透,以攫取更多的经

5、济、政治和文化利益。 当前,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走上发展快车道,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不同区域逐渐形成,经济全球化发展呈现新态势。进入新时代,我们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廓清“文化全球化”的迷雾,在保持自身文化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同时,积极同世界不同民族和国家开展文化交流对话,在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中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不断丰富发展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有效抵制西方文化渗透和扩张,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 (人民日报2018年03月14日07版,作者刘焕明,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经济、科技的全球化推动了政治、文化的全球化,这是“文化全球化”

6、产生的背景。 B“文化全球化”将趋同、消融落后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它实际上是西方文化全球化。C一个民族在失去自己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与风俗习惯时,就等于失去了它的灵魂。 D西方国家借助扩张垄断资本与渗透价值观鼓吹“文化全球化”,以攫取更多利益。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着重从经济与文化两个角度论证中心论点并阐述文化全球化推行的欺骗性与危害性。 B文章阐述了在西方文化全球化思想渗透下中国应持有的立场,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C文章采用道理论证与对比论证相结合的方法,论证有力,逻辑严密,体现作者深度思考。 D文章从产生背景、影响、本质、特征等方面对文化全球化这一伪命题作

7、了细致地分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应是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如果以单一文化为取向,不能兼容反而消融其他文化,那将是灾难性的。 B西方国家极力宣扬“文化全球化”是基于利益的驱使,并力图使它成为整个世界的共同尺度。 C西方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物质商品和文化产品是“文化全球化”的欺骗性和危害性的体现。 D若我们能有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立自主性,则可以有效抵制西方文化的渗透和扩张。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大学生最为满意的分别是教师职业精神、同学关系、贫困生资助、师生关系、处理不诚信行为的规则、学校校风等6个方面。此

8、外,本科生对学习场所、信息化资源、考试评分规则、运动场地与体育设施等方面满意度高;高职学生对重视育人、重视专业技术技能培养、实习管理、实习实践等方面满意度高。这些方面能够得到学生的高满意度,其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国家宏观教育政策的重视以及政策效力的显现。 担任过学生干部、学习努力程度越高、学习成绩越好的学生对高等教育的满意度越高,说明满意度是可以通过学生个体的进步而提高的。而学生对学校提供的创业支持、学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管理部门办事效率等方面的满意度不高,说明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还需继续加强。 (摘编自全国高等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 材料二: 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总体积极健康

9、,呈现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大学生群体人生态度积极,乐于奉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较高,大多数大学生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正确的政治观念,道德认知状况良好,具有强烈的道德意愿和高度的文化自信心。同时,也发现大学生群体存在一定的享乐主义倾向,对有关思想理论问题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道德意愿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较大。如15.2%的大学生赞同“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宿命论观点;16.2%的大学生赞同“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拜金主义观点。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较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如在道德观方面,对“搀扶跌倒老人”心存担忧的大学生中82.5%是因为社会上借此讹人的事件很多。在准确把握各类环境影响的基

10、础上,多方联动,帮助改善大学生学习生活条件,不断强化正面宣传,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积极储备并充分发挥环境化人的正能量,发挥核心价值观在环境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无疑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 (摘编自2016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分析) 材料三: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面对变化迅猛、日新月异且竞争激烈的社会,现代大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诸多心理问题出现并呈上升趋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大学生犯罪率逐步增加等不良现象,都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有非常大的关系。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大学生正处于由青少年向成年转变的过渡期,很多矛盾冲突

11、都会出现,如果不能妥善解决这些矛盾,寻找平衡点,就会出现心理障碍,产生心理问题。对大学生心理素质进行培养,以满足社会对综合性高素质全能人才的需求,已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同时,我们也相信,在社会、学校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努力下,心理健康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的大学生群体会日益壮大,为社会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为祖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摘编自陈琳娜现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分析)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图表显示,本科生对国家的贫困生资助制度的实施最为满意,对学校的课程教学情况最不满意。 B本科生与高职生的满意内容没有交集,本科生满意的是学习

12、场所、信息化资源等,高职生则满意重视育人等。 C图表显示,本科生满意度最低的十个方面里,课程教学、师资力量等与教学活动相关的方面较多。 D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总体比较健康,态度积极,乐于奉献,但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代社会变化极快,竞争激烈,给正在向成人转变的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大学生群体出现诸多心理问题并呈上升趋势。 B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还需继续加强,但大学生对学校提供创业支持、培养创新能力等期盼过高,会适得其反。 C在社会、学校、大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定能够得到解决,如此,就能满足

13、社会对优秀人才的需要。 D大学生对高等教育的满意度,不可以通过学生个体的进步而提高,但是国家政策对提升满意度的效力是明显。 6针对材料中提到的大学生群体面临的问题,学校和社会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请综合三则材料简要概括。 三、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深造 白龙涛 义盛泰,虞城最大的百货行。老板任蕴清有件宝物,是努尔哈赤戴过的一枚鹿骨扳指。上海双线胶鞋厂老板朱友航用五万双胶鞋来换,任蕴清眼皮未抬:“祖传之物,岂可交易!” 朱友航笑哂:“侬这个门槛精,当成命根子了?” 任蕴清真正的命根子是独子任志明。明少爷原在河南大学就读,因参加反日游行,被任蕴清拉回家中,专事经商。 初

14、见明少爷,他身穿英国呢料西装,脚蹬德国爱顿皮鞋,修长的手指将算盘拨拉得噼啪作响。朱友航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俊朗的少爷。 “我认作干儿如何?侬亏不了。我在教育部里有相熟的,可为小赤佬申请官费留学。”朱友航将茶饮尽,“去国外留学深造,以明世界大势。” “外寇纵横,夷族错落,还是伏处深居,经商置业为好。”任蕴清叹息一声,关掉了留声机。 “虞城仄狭地界能做甚大事?”朱友航鼓凸双眼,“做生意也要到上海滩闹腾闹腾。” 任蕴清闭了眼,不再理会。 晚饭后,两位故交杀完一盘棋,夜幕就拉上了。任蕴清将一把铜锁交与管家,继续下棋。不大会儿,楼上传来茶盏破碎的声音。管家下楼,将一把钥匙交给任蕴清,附耳道:“老爷,明少

15、爷歇了。” 朱友航一脸骇然,将棋盘拨拉到地上,骂道:“任老胖,侬腐朽愚钝至极!”说罢拂袖而去。 虞城沦陷,市民和溃军潮水般南逃。任蕴清竖起门板,关门歇业,几十号人躲在商行里屏声敛气,听风望雨。 一日,明少爷立窗前南望,目睹日伪罪行,旋即回到柜台,一把将算盘摔得珠子四散。 任蕴清将茶盏用力一蹾,瞥向儿子,却碰到了两道寒光。晚上,他亲自给儿子的卧房上了锁。 日伪给义盛泰摊派了一万双胶鞋两千匹洋布的任务,一个月期限。自虞城沦陷,朱友航就一次也没来过,任蕴清愁得满嘴燎泡。明少爷自荐到上海购买胶鞋和布匹。 是夜,任蕴清向楼上走去。儿子房间里灯火忽闪,任蕴清愣了一下神,推门进去,明少爷慌忙将一卷中华民国现

16、势图塞到枕下。 “走哪条线?” “” “去时,可走陇海线到连云港,再乘船到吴淞口,购货后原路返回,万不可走南京、芜湖水路途经皖南地界,那里正闹新四军哩。” “” “切记!” 任蕴清被儿子凌厉的目光蜇了一下,他稍踌躇,从袖筒里拿出一个紫檀木盒,递给儿子。明少爷迟疑了一下,接过来,打开,一枚包浆浑厚的鹿骨扳指静静地躺在盒底。他扑通跪地,泪流恣肆,重重地磕了两个响头。 “交与朱友航。”任蕴清喉结耸动一下,“可换五万双胶鞋和若干布匹。” 言罢,任蕴清起身向门外走去。在门口,他犹豫了一下,抓起铜锁向楼下走去。 翌日一早,明少爷带领管家出城而去。任蕴清站在窗前,眼望南方,倏然,两滴清泪夺眶而出。 半月后的

17、一个傍晚,管家踉踉跄跄奔进义盛泰,长跪不起。 “老爷,明少爷他”管家头在地上磕得咚咚作响。 “莫慌,细细说来。”任蕴清将管家搀起。 “前日途经芜湖,明少爷让我去操办饭食。回来,明少爷和货都不见了。” 任蕴清身子晃了一下,立住,眼里亮光闪闪,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爬上嘴角。他招呼来众人,分发了银两和物什,携老伴儿出城而去。 1965年劳动节,虞城西大街的供销社家属院里来了一个干瘦的上海老头儿。他打听到了任蕴清的家,小心翼翼地敲门。门开,任蕴清仔细打量眼前的不速之客。 “任老胖,我是朱友航。” “朱猴子?”任蕴清一把抓住客人的手,急忙吩咐老伴儿沽酒备肴。 饭桌上,任蕴清给朱友航斟满酒,说:“朱兄,多年

18、未见,来,干一杯。” 朱友航环顾一周,说:“明少爷呢?快让干儿过来陪我喝酒。” 任蕴清岔开话说:“这些年,朱兄一直在上海?” “No,no,上海沦陷后,我随儿子去了美国,他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五年前,我们举家回国,儿子去了大西北搞科研去年那朵蘑菇云,就有儿子的功劳。”朱友航一脸得意。“儿子有出息!”任蕴清挑起大拇指。 朱友航转身从包里拿出了一个紫檀木盒,推到任蕴清面前,说:“物归原主。” 任蕴清打开盒子,鹿骨扳指的光让任蕴清眼里霎时起了雾。 “明少爷到上海第一天就认我做了干爸,我可是给了干儿双倍的货哟,他几时从上海回的虞城?” 任蕴清身子晃了一下:“在芜湖,他带着胶鞋和布匹奔了新四军” 朱友航

19、一脸惊讶地说:“哎哟,那可不得了了,干儿现在在哪里高就?” “” “最小是个团长了吧?侬赶快让他过来陪我喝酒。” 任蕴清端起一杯酒,站起来,走到身后的一个拉了宝石蓝幔子的橱窗前,哗一下拉开幔子:一帧黑白照片里,身着戎装的明少爷笑得很灿烂,鲜红的烈士证将他的脸映衬得红彤彤的。“留在朝鲜了。”任蕴清将酒泼洒在地上。 朱友航泪水夺眶而出,浑身颤抖不已,他颤颤巍巍地站起来,挺直腰板,举起右手,庄重地敬了一个军礼。 注门槛精:精于算计之人。小赤佬:上海方言,小子,是长辈对晚辈的爱称。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的背景设置在抗日战争和建国初两个特殊时期,讲述了任、朱两个

20、家庭在国家的紧要关头深明大义报效祖国的故事。 B.小说善以细节传神,文中写明少爷“两道寒光”,与写任蕴清“眼里亮光闪闪”一样,都是以处在细节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 C.“扳指”是小说中的重要物象,它不仅串联了故事情节,“谈扳指、换物资、还扳指”,而且还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D小说语言风格独特,既有如“依”小赤佬”等富于地域色彩的日常口语,也有如“外寇纵横,夷族错落这样典雅整饬的古语。 8小说中描写任蕴清哪些细节暗示了任蕴清对儿子的态度和观点发生了变化? 9小说的标题“深造”内蕴丰富,试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乐运字承业,南阳清阳人。运少好学,涉猎经史。

21、年十五而江陵灭,随例迁长安。其亲属等多被籍没,运积年为人佣保,皆赎免之。事母及寡嫂甚谨,由是以孝闻。梁故都官郎琅邪王澄美之,次其行事为孝义传。性方直,未尝求媚于人。为露门学士。前后犯颜屡谏武帝,多被纳用。建德二年除万年县丞抑挫豪右号称强直武帝嘉之特许通籍事有不便于时者令巨细奏闻。 武帝尝幸同州,召运赴行在所。既至,谓曰:“卿言太子如何人?”运曰:“中人也。”时齐王宪以下并在帝侧,帝顾谓宪等曰:“百官佞我,皆云太子聪明容智,唯运云中人,方验运之忠直耳。”于是因问运中人之状。运对曰:“班固以齐桓公为中人,管仲相之则霸,竖貂辅之则乱。可与为善,亦可与为恶也。”帝曰:“我知之矣。”遂妙选宫官以匡弼之。

22、 及武帝崩,宣帝嗣位,葬讫,诏天下公除。运上疏曰:“三年之丧,自天子达于庶人。先王制礼,安可诬之。”书奏,帝不纳。自是德政不修,而昏暴滋甚。运乃舆榇诣朝堂,陈帝八失。帝大怒,将戮之。内史元严谏,因而获免。翌日,帝颇感悟,召运谓之曰:“朕昨夜思卿所奏,实是忠臣。”乃赐御食以赏之。朝之公卿,初见帝甚怒,莫不为运寒心。后见获赏,又皆相贺,以为幸免兽口。 内史郑译尝以私事请托,运不之许,因此衔之。及隋文帝为丞相,译为长史,遂左迁运为广州滍阳令。开皇五年,转毛州高唐令。频历二县,并有声绩。运常愿处一谏官,从容讽议,而性讦直,为人所排抵,遂不被任用。乃发愤录夏、殷以来谏争事,集而部之,名曰谏苑。奏上之,隋

23、文帝览而嘉焉。 (选自北史.乐运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建德二年/除万年/县丞抑挫豪右/号称强直/武帝嘉之/特许通籍/事有不便于时者/令巨细奏闻 B建德二年/除万年县丞/抑挫豪右/号称强直/武帝嘉之/特许通籍/事有不便于时者/令巨细奏闻 C建德二年/除万年/县丞抑挫豪右/号称强直武帝/嘉之/特许通籍事/有不便于时者/令巨细奏闻 D建德二年/除万年县丞/抑挫豪右/号称强直武帝/嘉之/特许通籍事/有不便于时者/令巨细奏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幸”,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叫“幸”。妃嫔受皇帝宠爱,叫“得幸”。文中指的就

24、是皇帝到同州。 B“字”,古人幼时取字,成年取名。通常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也便于他人称呼。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 C“疏”,在文中指古代一种重要文体,用于臣下向皇帝分条陈述意见。“疏”还可指对古书的旧注做进一步解释。 D“公”,是爵位名,我国古代爵位一般分为五等,“公”居首位,其余依次“侯”“伯”“子”“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乐运不畏权势,敢于直谏。他带着棺材到朝堂劝谏皇帝,陈述皇帝的八大过失,宣帝大怒,准备杀掉他。 B乐运忠诚正直,不欺瞒皇帝。当皇帝问乐运太子是什么样的人时,他据实回答是一般人,并指出皇帝一般会受左右近臣的影响。

25、C乐运体恤亲属,孝顺母嫂。他用自己做佣工赚来的钱为沦为奴隶的亲属赎身,长期侍奉母亲和寡嫂,因而孝名远播。 D乐运仕途坎河,著书明志。乐运因秉性刚直,被人排斥打击,最终未能被任用为谏官。于是发愤著书,取名谏苑。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武帝崩,宣帝嗣位,葬讫,诏天下公除。 (2)运常愿处一谏官,从容讽议,而性讦直,为人所排抵,遂不被任用。 五、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南歌子 苏轼 带酒冲山雨,和衣睡晚晴。不知钟鼓报天明。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 老去才都尽,归来计未成。求田问舍笑豪英。自爱湖边沙路、免泥行。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6、() A开头两句既写了天气由雨转晴的变化过程,又写了作者归来后疲惫而又自在的状态。 B本词具体写了词人冒雨回家、和衣而睡、酣然入梦,再到湖边漫步的过程,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C本词化用庄周梦蝶及许汜贪恋置产的典故,既增添了思想容量,又使其显得典雅含蓄。 D“笑豪英”是诗人自嘲,说我求田问舍,置产安居,无远大志向,惹得人们笑话。 15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人的情感变化过程。 六、情景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_,_”两句,阐述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表达了作者对保持清白、为正义而死的光辉忠贞人格的崇尚。 (2)“雪”是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但有时真假难分,如岑参白雪歌送

27、武判官归京中“_”句以梨花写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句则以雪写浪花。 (3)琵琶行中运用秋天的代表性景物“_”一句渲染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以“_”写了送别饮酒无以助兴的怅然。 七、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网络的百舸争流中,网红的草根气息非常浓郁,区别于精英文化、庙堂文化的“高大上”,网红浑身上下充满着草根色彩,让大众一下子引为“知己”。(),可以说,“成也网络,败也网络”。网红往往是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放大,与网民的审美、欲望、审丑、娱乐、臆想以及看客心理等紧密契合。如今的文化圈,特别是大众文化圈,已经不再单纯。电影、电视、文学、音乐、传统艺术等

28、,这些领域需要综合性的文化沉淀,而平民狂欢造就的网红更多地被许多人视为“一种喧嚣的泡沫”。多元化时代,有人看厌了喧嚣和浮华而备感失望,也有人因为数不清的自由选择而_。 网红可以说是“应时而生”,无数普通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解构了许多现实社会的边际与禁忌,重构了一个_的世界,“因此,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对待网红,给他们创造更加开阔的空间,没有必要一味_。对网红身上出现的一些问题,不应该_和干预,而应该留给市场进行调节,并在大众审美能力进一步提高的基础上,促进网红自身的进步与成熟”。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如鱼得水充满生机吹毛求疵颐指气使 B游刃有余

29、充耳不闻求全责备颐指气使 C如鱼得水充满生机求全责备横加指责 D游刃有余充耳不闻吹毛求疵横加指责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此,网红的成功捷径,决定了他们很容易陷入昙花一现的命运。 B因为区别于精英文化、庙堂文化,所以网红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C不过,因为精英文化、庙堂文化,网红很容易陷入昙花一现的命运。 D不过,网红的成功捷径,决定了他们很容易陷入昙花一现的命运。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网红往往是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被放大,与网民的审美、欲望、审丑、娱乐、臆想以及看客心理等紧密契合 B网红的走红往往是因为自身的某种特

30、质在网络作用下被放大,与网民的审美、审丑、娱乐、欲望、臆想以及看客心理等紧密契合 C网红的走红往往是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被放大,与网民的审美、审丑、欲望、臆想、娱乐以及看客心理等紧密契合 D网红的走红往往是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被放大,与网民的审美、娱乐、欲望、审丑、臆想以及看客心理等紧密契合 八、简答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发生病毒性传染病时,科学家们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科学家通常会使用DNA比较,来确定动物宿主如何以特定病毒感染人类。从宿主动物到中间宿主动物再到人类的每一次转移,。突变会导致病毒结构发生变化,例如冠状病毒每次从一个生物传播到另一个生物时,都会

31、形成一种新的突刺。新的突刺可以让冠状病毒感染蝙蝠以外的其他生物。随着新突刺的形成,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即便是同一种病毒,从蝙蝠到猫再到人类,其DNA的核苷酸排列也不一样。 科学家需要跟踪病毒在所有这些动物之间的传播路径。他们借助谱系图来完成这项工作。但疾病暴发之初,不是只有一个人生病,这使得定位零号病人变得更加困难。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1简述定位零号病人的困难的原因。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九、材料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生活在消费主义和娱乐化环境

32、中的一代人,被“精彩”惯坏了,越来越失去忍耐枯燥、在枯燥中学习知识的能力。这个时代的青年人,习惯了在爽快、碎片化的段子和资讯中消磨时间,“每个时刻都是喜悦的。但看完之后茫然若失,不知道自己获得了什么。”有学者把这称之为“青年人的童稚化”,它的标志之一是缺乏延迟满足的耐心。 材料二: 美国久负盛名的专栏作家沃尔特.李普曼一生创作1000余万字,这需要克服枯燥的强大意志。李普曼初出道时,他的老师威廉.詹姆斯就教育他对自己要有所强制:一个作家每天至少要写1000字的东西,不管他是否愿意,甚至不管他有无东西要写。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联想?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与体验。 要求:结合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届高二年级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答题卡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题12345710111214171819 答 6、(6分) 8、(6分) 9、(6分) 13、翻译(10分) (1)(5分) (2)(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