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现浇框架结构钢筋绑扎工艺.docx

上传人:Q****o 文档编号:26187005 上传时间:2022-07-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5.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现浇框架结构钢筋绑扎工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年现浇框架结构钢筋绑扎工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现浇框架结构钢筋绑扎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现浇框架结构钢筋绑扎工艺.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工程名称光荣大市场17#楼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交底部位基础及主体工程编号日期 2007、2、1 交底内容:现浇框架结构钢筋绑扎1 范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多层工业及民用建筑现浇框架、框架剪力墙结构钢筋绑扎工程;2 施工预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别情况,仍需作化学成分检验;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 2.1.2 成型钢筋:必需符合配料单的规格、尺寸、外形、数量,并应有加工出厂合格证; 2.1.3 铁丝:可采纳 2022 号铁丝 火烧丝)或镀锌铁丝 铅丝);铁丝切断长度

2、要满意使用要求; 2.1.4 垫块:用水泥砂浆制成,50mm 见方,厚度同爱护层,破块内预埋2022 号火烧丝;或用塑料卡、拉筋、支撑筋; 2.1.5 主要机具:钢筋钩子、撬棍、扳子、绑扎架、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尺子等; 2.2 作业条件: 2.2.1 钢筋进场后应检查是否有出厂证明、复试报告,并按施工平面图中指定的位置,按规格、使用部位、编号分别加垫木堆放; 2.2.2 钢筋绑扎前,应检查有无锈蚀,除锈之后再运至绑扎部位; 2.2.3 熟识图纸、按设计要求检查已加工好的钢筋规格、外形、数量是否正确; 2.2.4 做好抄平放线工作,弹好水平标高线,柱、墙外皮尺寸线; 2.2.5 依据弹好的

3、外皮尺寸线,检查下层预留搭接钢筋的位置、数量、长度,如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处理;绑扎前先整理调直下层伸出的搭接筋,并将锈蚀、水泥砂浆等污垢清除干净; 2.2.6 依据标高检查下层伸出搭接筋处的混凝土表面标高 45d 40d 35d3 级钢筋 月牙型 55d 50d 45d注:1. 当、级钢筋 d25mm 时,其搭接长度应按表中数值增加 5d;2. 当螺纹钢筋直径25mm 时,其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按表中数值削减 5d 采纳;3. 任何情形下搭接长度均不小于 300mm;绑扎接头的位置应相互错开;从任一绑扎接头中心到搭接长度的 1.3倍区段范畴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

4、率:受拉区不得超过 25%;受压区不得超过 50%;当采纳焊接接头时,从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 35 倍且不小于 500mm 的区段内,有接头钢筋面积占钢筋总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宜超过 50%;受压区不限制; 3.1.4 画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 3.1.5 柱箍筋绑扎 3.1.5.1 按已划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宜采纳缠扣绑扎,如图 4-19; 3.1.5.2 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叉绑扎; 3.1.5.3 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叉布置,

5、并绑扎坚固,见图 4-20; 3.1.5.4 有抗震要求的地区,柱箍筋端头应弯成 135 ,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 10dd 为箍筋直径),见图 4-21;如箍筋采纳 90 搭接,搭接处应焊接,焊缝长度单面焊缝不小于 5d;图 4-19 1、 2、3、4绑扎次序 3.1.5.5 图 4-20 图 4-21 4-22;柱上下两端箍筋应加密,加密区长度及加密区内箍筋间距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如设计要求箍筋设拉筋时,拉筋应钩住箍筋,见图图 4-22 3.1.5.6 柱筋爱护层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主筋外皮为 25mm,垫块应绑在柱竖筋外皮上,间距一般 1000mm, 30d25d25d20d2 级钢筋 月牙

6、纹 45d40d35d3 级钢筋 月牙纹 55d50d45d注:括号内数字为焊接网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 3.2.4 剪力墙筋应逐点绑扎,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拉筋或支撑筋,其纵横间距不大于600mm,钢筋外皮绑扎垫块或用塑料卡; 3.2.5 剪刀墙与框架柱连接处,剪力墙的水平横筋应锚固到框架柱内,其锚固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如先浇筑柱混凝土后绑剪刀墙筋时,柱内要预留连接筋或柱内预埋铁件,待柱拆模绑墙筋时作为连接用;其预留长度应符合设计或规范的规定; 3.2.6 剪力墙水平筋在两端头、转角、十字节点、联梁等部位的锚固长度以及洞口四周加固筋等,均应符合设计抗震要求; 3.2.7 合模后对伸出的竖向钢筋应进

7、行修整,宜在搭接处绑一道横筋定位,浇筑混凝土时应有专人看管,浇筑后再次调整以保证钢筋位置的精确;模内绑扎:画主次梁箍筋间距 3.3 梁钢筋绑扎: 3.3.1 工艺流程:放主梁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及弯起筋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模外绑扎 先在梁模板上口绑扎成型后再入模内):画箍盘间距在主次梁模板上口铺横杆数根在横杆上面放箍筋穿主梁下层纵筋穿次梁下层钢筋穿主梁上层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扎 3.3.2 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3.3.3 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

8、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肯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坚固;调整箍筋间距使问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协作进行; 3.3.4 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 3.3.5 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如图4-23;图 4-23 1、2、3绑扎次序 3.3.6 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叉绑扎,箍筋弯钩为 135 ,平直部分长度为10d,如做成封闭箍时,单面焊缝长度为 5d; 3.3.7 梁端

9、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 50mm 处;梁端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3 / 7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工程名称光荣大市场17#楼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交底部位基础及主体工程编号日期 2007、2、1 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3.3.8 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垫块或塑料卡),保证爱护层的厚度;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3.3.9 梁筋的搭接:梁的受力钢筋直径等于或大于22mm 时,宜采纳焊接接头,小于22mm 时,可采纳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要

10、符合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末端与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 10 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受拉区域内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 级钢筋可不做弯钩),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当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在规定搭接长度的任一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大于 50%; 3.4 板钢筋绑扎: 3.4.1 工艺流程:清理模板模板上画线绑板下受力筋绑负弯短钢筋 3.4.2 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 3.4.3 按划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准时配合安装; 3.4.4

11、在现浇板中有板带梁时,应先绑板带梁钢筋,再摆放板钢筋; 3.4.5 绑扎板筋时一般用顺扣 图 4-24)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叉绑扎 检 验 方 法1 网的长度、宽度 10 尺量检查2 网眼尺寸 20 尺量连续三档,取其最大值3 骨架的宽度、高度 5 4 骨架的长度 10 5 间距 10 6 排距 5 7 绑扎箍筋、构造筋间距 20 尺量连续三档,取其最大值8 钢筋弯起点位移 20 中心线位移 5 水平高差 +3 -0 尺量检查梁、柱 5 墙板 3 6.3 梁、柱核心区箍筋应加密,熟识图纸按要求施工; 6.4 箍筋末端应弯成 135 ,平直部分长度为 10d;

12、 6.5 梁主筋进支座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弯起钢筋位置应精确; 6.6 板的弯起钢筋和负弯矩钢筋位置应精确,施工时不应踩到下面; 6.7 绑板的钢筋时用尺杆划线,绑扎时随时找正调直,防止板筋不顺直,位置不准; 6.8 绑竖向受力筋时要吊正,搭接部位绑 3 个扣,绑扣不能用同一方向的顺扣;层精湛过4m 时,搭架子进行绑扎,并实行措施固定钢筋,防止柱、墙钢筋骨架不垂直; 6.9 在钢筋配料加工时要留意,端头有对焊接头时,要躲开搭接范畴,防止绑扎接头内混5 / 7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7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工程名称光荣大市场17#

13、楼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交底部位基础及主体工程编号日期 2007、2、1 入对焊接头;7 质量记录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 钢筋出厂质量证明或试验报告单; 7.2 钢筋机械性能试验报告; 7.3 进口钢筋应有化学成分检验报告;国产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和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的,应有化学成分检验报告; 7.4 钢筋隐藏验收记录;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交人:6 / 7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7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个人资料整理 仅限学习使用申明:全部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7 / 7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