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现代西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特点及我国的借鉴 .pdf

上传人:Q****o 文档编号:26164926 上传时间:2022-07-1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现代西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特点及我国的借鉴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现代西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特点及我国的借鉴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现代西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特点及我国的借鉴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现代西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特点及我国的借鉴 .pdf(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现代西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特点及我国的借鉴3彭建刚,莫万贵,彭 洁(湖南大学 金融学院 , 湖南 长沙 410079) 摘 要 本文通过对西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制主要特点的介绍, 运用比较方法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不足之处, 并在借鉴西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完善我国信贷风险管理的构想和建议。 关键词 信贷 ; 风险管理 ; 借鉴 中图分类号 F830. 3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 - 170X (2001)03 - 0026 - 05Benefit from Experiencesof West Commercial BanksCredit

2、Risk ManagementPEN GJian - gang, MO Wan - gui , PEN GJie( Finace College of Hunan University , Changsha410079 , China)Abstract : Thought the introduction about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west commercial bankscredit riskmanagement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In order to improve our credit risk manag

3、ement on the basisofdrawing on experiencesfrom west commercial banks. the article makes some suggestions.Key words : credit ; risk management; draw on experiences在信贷风险管理方面, 西方现代商业银行积累了丰富先进的经验, 有许多行之有效的制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本文首先分析西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制的主要特点, 然后剖析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在借鉴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制的构想。一 、西方商

4、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制的主要特点(一)明确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 注重提高信贷风险管理的效率1、在管理决策层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协调组织 。为了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综合协调机制, 西方商业银行一般在银行集团总部设立直接隶属于董事会的风险管理委员会或集团风险协调委员会。根据董事会的授权, 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银行集团62收稿日期2001 - 03 - 28作者简介彭建刚(1955 - ) ,男,湖南长沙人,湖南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莫万贵(1974 - ) ,男,湖南大学金融学院研究生;彭洁(1978 - ) ,女,湖南大学金融学院研究生。第13卷 第3期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6

5、月25日Vol. 13No. 3Journal of Hubei Collegeof Financeand EconomicsJun. 25 ,2001? 1995-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 - - - - - - - - - 所有的风险管理政策、批准集团成员风险管理的综合性政策 、程序和标准, 督促检查评价集团

6、成员执行风险管理政策的情况, 向集团董事会提出控制和防范风险的对策建议和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 并对银行集团制订执行贯彻信贷政策的情况向董事会负责 。风险管理委员会由董事会部分成员和主要业务部门的负责人组成。瑞士联合银行(UBS)和瑞士信贷银行( Credit Suisse Group)所采取的是此种管理体制 。2、设立专职的信贷风险管理机构。西方商业银行专职的信贷风险管理机构一般有以下三种具体的形式 : 一是按照信贷经营与信贷风险管理相分离的原则 , 设立独立的专职信贷风险管理部门。二是在审计部(也称审计中心)内设立信贷风险管理处 , 专司信贷风险管理之职。三是按照区域信贷管理与信贷产品经营相

7、分离的原则, 由区域信贷管理部门负责对所辖区域的信贷风险管理工作。3、各大商业银行赋予风险管理部门明确的职责 。西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都有独立和区别于其他业务部门的职责和工作范围, 这些职责主要包括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 对各类风险政策的研究制定, 对业务风险的全程监控, 甚至包括贷款申请的审批和不良贷款的处置。如 , 荷兰银行(ABN AMRO BAN K ) , 作为一家世界按总资产排名第六位的大型跨国银行, 其内部设置的风险管理部门既对本级分行负责, 又直接对上一级分行的风险管理部门负责, 处在相对垂直的领导之中, 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同时也具有明确的综合性的职能,既包括对信贷申

8、请建议书和信贷政策所涉及风险的甄别 、分析 、确定和建议, 又包括对各项风险的确定和一致性监控, 还包括对信贷文件的审查、管理 , 以及信贷委员会的议程安程、监控管理有问题的信贷客户 、对准备金的提取提出建议等职能。(二)合理设置业务部门, 建立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内部控制体系西方商业银行一般按照统一授信、审贷分离 、 逐级审批 、 权贵分明的原则设置部门组织。信贷经营和风险管理机构一般包括客户关系、 贷款决策和贷款监督三个职能部门,相互独立,各负其责,三权分立 ,相互制衡 。客户关系部门负责与客户保持经常性接触 ,对客户的贷款申请提出初步调查意见,提交贷款决策部门,并负责贷款的具体发放,贷款

9、发放后负责跟踪监督。贷款决策部门负责对客户的信息进行分析 ,判断贷款的风险度,确定是否给予贷款,以及担保形式和还款期限等,贷款决策只由专门的一个部门负责,其他部门无贷款决策权,投信额度在各级贷款决策部进行了严格的界定,同意发放的贷款项目提交信贷委员会裁决。贷款监督部门,即专职的信贷风险管理机构负责对已发放贷款进行审核和全过程的监控管理。这一内控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及时发现失误,减少风险和增强个人责任感。西方也有些商业银行实行完全的项目或客户经理制,不搞审贷分离制,贷款质量由经办人员负完全责任。这与上述内控体系有共同之处,即体现了权力制衡和责任落实 。在信用观念和职业道德相对发达的西方国家 ,信贷人

10、员的责任认定隐含在这种内控体系的各种制度中 。一方面完善的内控制度使得舞弊行为非常困难 ,另一方面,信贷人员一旦出现大的失职、失误或主观的不良行为,就会丧失信誉、 失去工作,并且在银行圈很难再找到新的职位。这些都可以约束各种风险行为,督促信贷人员尽职工作。(三)运用科学的信贷风险管理方法西方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中注重以下一些方法的运用:1、注重全方位的风险管理。国外商业银行所指的风险防范包括对信贷风险、市场风险 、国家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具体又包括信用风险、利率风险 、汇率风险 、资本投资风险、结算风险 、国家风险 、地区风险 、运营风险、市场风险等。他们认为 , 在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 上

11、述诸方面的风险都是存在的 , 只是在不同的时期, 各种风险所表现出的程度不同, 各种风险之间联系紧密, 经常交织在一起 , 需要进行综合控制, 都需要纳入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范畴。2、注重信贷经营业务全过程的信贷风险监管。西方商业银行, 一般认为, 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存在于信贷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和各个阶段之中, 信贷风险管理不能限于贷款发放后的监控, 而是需要实施全过程的风险监控, 及早发现风险, 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时可能给银行带来的损失。因此 , 各银行都建立起有利于实现信贷业务全过程监控的信贷风险管理系统, 其中主要有全球信贷管理信息系统、信贷业务分析系统、信贷客户信息系统、信贷风险分析系统

12、、客户信用评级系统、黑名单报告系统等 。信贷风险管理包含对风险的识别、评价 、管理和控制 , 风险预警的目标等。各商业银行突出事前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各家银行都建立了内部的客户信用评级制度, 由客户经理对客户进行信用评级,只有信用等级符合银行最低要求的客户, 才有资格申请贷款 , 信用评级定期进行(信用记录最好的客72彭建刚 , 莫万贵 , 彭洁 : 现代西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特点及我国的借鉴? 1995-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13、-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 - - - - - - - - - 户一年一次, 稍差的半年一次, 最差的要一个季度一次 ) 。在贷款审批环节中, 花旗等银行都采取个人审批制, 以便能够真实反映个人业绩。贷款发放后 , 客户经理一般要定期进行贷款复查, 并向信贷主管提交复查报告, 一旦确认为有问题贷款或损失贷款 , 则要及时移交给专门的部门处理。3、采取切合适宜的信贷风险分析法。国外商业银行除了对信贷风险进行定性分析之外, 更加注重采用数理模型来进行定量分析, 例如花旗 、大通等银行在市场风险防范上,

14、 均采用了VAR 模型 。在此同时, 西方商业银行也注重综合运用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未来预测分析来分析信贷风险。例如 , 西德意志州银行在对贷款风险进行分类时, 客户历史数据的权重占40 % , 对未来的预测数据(如客户的优势、劣势 , 未来市场走向中的机会和陷阱 ) 占 60 % , 两项汇总后还要考虑贷款的担保等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最后根据客户所在地区的风险系数和客户本身信用等级系数, 确定该客户贷款的风险等级。4、重视行业风险预警研究。国外商业银行十分重视行业风险预警研究在信贷风险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 一般根据所确定的风险预警的目标行业, 组织行业风险预警研究协调小组, 小组人员由客户

15、经理人员 、信贷风险管理人员组成, 行业协调小组通过行业风险研究协调会议, 就目标行业风险识别的标准和方法 、风险研究中所需要的资料、以及根据目标行业的风险状况如何配置银行的资源等事项进行协调研究, 并写出行业风险报告, 行业风险报告主要包括行业现状分析、行业竞争能力和发展前景分析 、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风险和成功因素分析等三大部分内容。行业风险分析报告是各银行制订信贷政策的依据, 也是信贷客户经理人员推销具体的信贷产品 、开展信贷业务的依据。例如 , 花旗银行对本行重点开发的13 个行业, 要定期(一般为一年一次 )对每个行业进行分析,再根据每个行业的风险状况制定其最高信贷额度, 从而找到信贷

16、行业组合的最佳平衡点。花旗银行还为其高风险行业聘请了行业专家, 所有涉及该行业的信贷决策都要得到该行业专家的确认才能实施。二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历史不长, 信贷管理体制仍继续保留或部分保留着计划经济体制下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仍受专业银行行政机关化管理的影响, 无论从组织结构设置上 , 还是从规章制度制定以及管理程序上仍缺乏合理性和有效性。与发达国家优秀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体制主要存在以下缺陷:(一)信贷风险管理体制的组织结构设置不够合理西方商业银行大多是由董事会对风险管理进行最高决策 , 董事会至少会安排一名成

17、员直接负责风险管理的行政工作, 并由行政委员会或执行委员会制定具体的管理策略。行政委员会通常会根据工作需要设立一些专门的技术支持组织, 直接对行政委员会负责 。在各个经营层次, 从高级信贷主管到客户经理也要根据各自的授权权限逐级对上, 按照操作规程的规定, 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 。而我国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制, 其组织结构没有按照统一授信 、审贷分离 、逐级审批的原则设置, 形成了审贷不分 、多头授信的状况。我国商业银行没有专门的信贷审查部, 从事信贷业务的部门既审贷, 又放贷 , 不能独立客观地对贷款进行“三查” , 因而不能够对贷款进行有效监控, 为贷款风险的产生埋下隐患 ; 加之管理

18、层次、隶属关系重叠, 管理权限分散 , 在管理决策层没有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协调组织 , 不能建立信贷风险管理的综合协调机制, 使得部门之间缺乏协调, 所以推诿扯皮、政出多门现象时有发生, 使信贷风险管理出现漏洞。同时整个银行没有设立自上而下的专门的信贷风险管理部门 , 虽然一些银行也成立了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委员会或风险管理委员会, 但因没有建立全行经营的整体风险控制机制, 如 : 对各类风险管理情况定期召开汇报 、分析会议的制度; 具有一定时期内各类风险管理的目标体系; 宏观管理机构与内部审计部门 、数据统计部门、业务操作部门密切配合, 全面搜集 、处理有关信息, 系统地进行风险识别、分析 、估

19、价及控制等等, 所以实际上这些机构在对银行风险的全面控制上作用很有限, 使得信贷风险管理工作缺少力量, 流于形式 。(二)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则存在以下不足:1、内部控制缺乏全面性和及时性。有的业务已经开展了, 但是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还没有制定 , 有些业务发展快, 但还沿用老的制度; 岗位之间 、部门之间职责模糊, 缺乏权力平衡。这些年来 , 业务发展快, 金融机构内外部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 , 利用重要单证犯罪的事件不断发生, 而原有的制度已经陈旧, 不足以覆盖现有的风险点, 起不到应有的控制作用。2、内部控制缺乏有效性。金融机构经营过程82彭建刚 , 莫万贵

20、 , 彭洁 : 现代西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特点及我国的借鉴? 1995-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5 页 - - - - - - - - - 中大量存在有章不循的现象, 现有经营政策和规章制度往往得不到有效执行, 有违反国家方针政策的 、有违反金融法规的、有违章操作的等等。而各级管理行对下级机构的经营行为的控制, 又

21、缺乏足够的人力制度和手段的保证, 面对存在的“假数 、假表 、假账”显得力不从心。3、内部控制缺乏独立性。独立性原则要求内部控制的检查评价、建立和执行部门相分离。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往往是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是同一部门 , 等于想做什么就给自己制定什么制度, 而且监督检查部门向本级行长负责的体制又大大削弱了监管部门的作用, 相互制约的机制难以形成。4、缺乏审慎性。决策发放贷款前往往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缺乏认真的科学分析, 没有对企业所处的行业进行全面调查, 也没有对企业在本系统的贷款组合进行集中控制, 从而影响贷款资产的质量。5、业务管理部门监督检查功能的弱化。比较常见的业务管理部门, 偏重于指挥

22、前方作战, 不能经常地检查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结果, 而将检查责任过多的赋予内部稽核审计部门, 使得应具备的双重监管简化成为一重监管, 业务管理部门由于不能及时地 、直接地了解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因此妨碍了其制定管理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 信贷风险管理方法相对滞后西方商业银行更注重利用一些数理分析模型来对信贷风险进行深度的数理分析, 进而进行全过程的动态的监测和控制。例如 , 在市场风险防范上,西方商业银行均采用了VAR 模型进行管理。同时 , 国外商业银行也通过数理模型来总结和抽象了他们长期的信贷风险管理的经验, 这不仅便利他们在管理方式的创新上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而且也为他们的长期

23、业务经验的传承创造了合适的载体, 为他们信贷风险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比之下, 我国商业银行习惯于根据以往的经验 、感觉 , 这些带有一定主观色彩的方法来进行信贷风险的管理。信贷风险的分析方法, 文字性叙述的定性的分析方法较多, 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和对信贷风险度量的模糊性, 不能客观准确地反映信贷风险的实际状况。即使采用定量的分析方法, 一般也是静态的定量分析, 受限于对财务效益和清偿能力的调查分析。在调查分析中, 而且 , 我国商业银行只注重贷前的信用分析和财务分析等静态的定量分析 , 而未注重通过建立各种数理分析模型和专用的软件工具来对贷款的风险数量化、具体化 , 进而进行

24、全过程的动态的监测和控制, 根据贷款人的经营状况的变化来准确地识别信贷风险, 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四)信贷风险管理信息的不完全西方商业银行大多都拥有各自的信息系统, 其数据均能做到每日更新, 实时处理数据的能力很强 , 而且具有很强的统计及查询功能, 能为行业 、区域 、产品 、信贷组合等日常检查以及风险评级工作提供全面支持,成为保证其风险管理高水平的一个有力技术保证。而我国信息管理系统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 , 在信贷档案管理方面, 档案资料残缺率高 , 其中有一些是关键性的资料, 直接影响债权债务落实和贷款本息能否到期偿还。因而 , 银行无法对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场变

25、化等因素作出及时、准确的判断 。在信息采集方面 , 由于企业信用观念淡薄, 急于取得银行贷款 , 往往采取各种手段编造财务数据, 掩盖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 这使得银行的调查分析缺乏真实性 , 流于形式 。同时 , 我国目前的信贷管理信息系统在基础数据的准确性、查询功能的方便性以及多功能开发上有待进一步提高与完善。三 、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制(一)要从体制改革上完善我国信贷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及其职能的设置要在管理决策层建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可合并设入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委员会) ,以便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综合协调机制。按照信贷经营与信贷风险管理相分离的原则,设立独立的专职的信贷风险管

26、理部门 ,赋予其明确的职责和综合风险管理的功能,由其按照风险管理委员会所制订的风险管理政策和风险评价方法,对贷款实施全过程的监控和管理。同时信贷风险管理体制的改革,应按照统一授信、 审贷分离 、 逐级审批 、 责权分明的原则设立组织机构,统一银行内部的授信部门,设立信贷审查部和信贷业务部 ,将贷款审批和具体的放贷业务分离。(二)建立相互制衡的内控体系西方商业银行通常按照控制论的基本原理, 建立起信贷风险管理的内控体系, 体现了权力制衡和责任明确 。我国商业银行有必要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的做法 , 设立客户关系部门(或信贷业务部) , 负责贷款的营销, 即从贷款申请、贷前调查 、贷款发放 、贷后监督

27、到贷款收回全过程的具体业务; 设立贷款决策部门, 专职审批 ; 设立贷款监督部门, 一般为信贷风险管理部门, 对信贷风险实行全过程的92彭建刚 , 莫万贵 , 彭洁 : 现代西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特点及我国的借鉴? 1995-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5 页 - - - - - - - - - 监测和管理 。三个部门

28、相互独立、各负其责, 相互联系 , 同时又相互制约, 真正实现贷款业务执行、决策 、监督 “三权”分立, 相互制衡 、权责分明,按照信贷风险管理系统论的要求, 共同防范和有效地化解信贷风险。为此 , 要建立相应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 。建立内部风险控制机制的主要内容有: 1、在事前防范各种风险上, 对银行各项业务每一项流程中的操作制订出严格的、切实可行的规定。2、在事中管理上, 建立各部门负责人定期审核操作人员制度 , 即 , 对业务操作人员定期实行暂时离岗审核 , 从中发现问题防微杜渐。3、在事后监督上,对业务报表严格稽核, 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对策。(三) 在运行机制上形成一整套规范化做法即在规章

29、制订、管理步骤等方面基本按照国际惯例实施, 在风险判断 、风险评价 、风险决策 、风险处理四个阶段中, 严格按照管理程序进行, 使风险管理数量化、具体化和制度化, 将风险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建立信贷风险管理的运行机制的主要内容有 :1、制订阶段性、数量化的信贷风险管理目标和指标体系 。2、建立分层管理的授信制度, 即授信制度分两层次 : 对于总行 , 集中控制一定比例的资金, 并在授权额度上根据不同的管理层划分, 对一些重大贷款项目采取审查部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委员会双重审查制度; 对于分行, 按授权等级核定授信额度 , 根据各分行所辖的经济、金融环境和信贷业务状况等条件区分授权等级, 并可动

30、态地进行调整。3、建立授信制度的事后考核制度, 由分行定期将其授信权限内的授信情况上报总行, 由审核部门对总 、分行的授信情况按风险管理目标的一系列指标定期实行审核, 通过对授信制度的事后审核和完善 , 加强授信制度的约束力和实施效果。4、建立严格的信贷责任制, 积极推进责任认定工作 。在西方国家, 由于其信用观念和职业道德相对发达, 存在职业市场的约束, 建立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信贷责任制非常明晰, 责任认定相对容易 , 信贷人员在这种约束条件下, 一般能尽职工作 。而在我国, 由于信用观念和职业道德、相对落后 , 职业市场不过是一种软约束, 因而必须积极推进信贷规章制度建设, 使信贷责

31、任贯穿其中, 以制度来约束其行为。同时要对主观过失、失职故意 、有章不循 、违规操作等行为造成的不良资产认定责任并进行追究。只有这样才能够增加各级信贷人员的责任意识和风险观念, 从源头上控制和防范信贷风险 。(四)建立高效的信贷管理信息系统, 提高信贷风险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在银行风险越来越大, 风险种类越来越多的情况下 , 靠手工管理是无法实现信贷风险管理目标的 , 信贷管理信息系统(CM IS)是信贷风险管理和信贷决策的主要依据, 是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的有力的技术保证。信贷管理信息系统( CM IS)有利于提高信贷风险管理的效率, 大量的计算、对比 、监督工作都可以通过计算机自动完成。而且 ,

32、计算机的参与使得许多以前很难开展的信贷风险监控手段变成现实 。花旗 、大通 、汇丰等著名的银行都拥有各自的信贷管理全球信息系统, 其数据均能做到每日更新 , 实时处理数据的能力很强, 而且具有很强的统计及查询功能, 能为行业 、区域 、产品 、信贷组合等日常检查以及风险评级工作提供全面支持 。国外商业银行的管理信息系统有专门部门和人员进行管理, 我国商业银行应组织专门的人员致力于信贷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以便提高CM IS 的基础数据的准确性, 查询功能的方便性, 以及开发更多的功能 。(五)实行全方位和全过程的信贷风险管理突出对信贷风险的事前管理, 注重运用数理模型来对信贷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

33、、建立客户黑名单制度 , 加强对客户的内部信用评级, 重视地区 、行业信贷风险的预警研究, 为信贷经营业务提供政策的导向 。我国商业银行有必要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的数理分析方法, 各商业银行应进行业务管理模式的创新。为了创造新的信贷风险分析模式 , 将日常管理事务和创新工作从机制上和机构上分离开来 , 可考虑成立专门的机构, 选择合适的人员 , 对国际上先进的信贷风险分析的数理分析方法和经验进行系统的搜集、研究 、消化和借鉴, 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本行本部门的实际情况, 制定出一 些 适 用 的 信 贷 风 险 分 析 方 法 。例 如 , 引 进VAR 模型 、利率风险分析模型等。责任编辑 : 毛莹 03彭建刚 , 莫万贵 , 彭洁 : 现代西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特点及我国的借鉴? 1995-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5 页 - -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