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出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练习总结提纲.doc

举报
资源描述
,.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我们在呼吸 一、填空 1、人体的呼吸器官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2、用手捏住鼻子,感觉呼吸很困难。 3、人体需要氧气,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了,氧气减少了。 4、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一个人的肺活量。 5、人体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不一样。吹一支点燃的蜡烛,蜡烛会熄灭,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6、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7、 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 8、拉瓦锡发现空气是混合气体。 9、人的呼吸是由呼吸器官进行的。 10、人体呼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二、问答 1、你认为肺活量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答:肺活量的大小与性别、年龄、体表面积、胸廓的大小、呼吸肌发达程度以及肺和胸壁的弹性等因素有关,而且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2、人是怎样呼吸的? 答:吸气时,空气由鼻腔经咽喉吸进器官,经支气管进入肺部。吸进的氧气从肺进入血管,然后被血液送到全身各处去与养料结合。各种与养料结合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又由血液带到肺部,经支气管、气管、鼻腔呼出体外。 心脏和血管 一、 填空 1、 心脏和血管都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2、 脉搏是血管有节奏的搏动。 3、 脉搏的跳动与心脏的跳动有关。心脏和脉搏跳动的次数一样。 4、 17世纪英国医生哈维发现,心脏收缩时血液从动脉流向全身,心脏舒张时血液从静脉流回心脏。 5、 血管包括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血管遍布全身,形成血管网。 6、 血液是人体的运输兵。 7、 年龄越小,心跳的越快;年龄越大,心跳的越慢。 8、 心脏有力的跳动使得血液在全身循环。人的一生中,心脏都在不停地工作着。 9、 经常锻炼的人心跳缓慢、有力、心脏休息时间长。 10、 脏由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和右心房组成。 11、抽烟喝酒对心脏的健康有害。 12、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心跳每分大约60——100次。 13、献血对身体有益,但不提倡未成年人献血。 二、问答 1、心脏的跳动和血液循环有什么关系? 答:心脏总是有规律的收缩舒张,收缩时,把血液压入动脉血管;舒张时血液从静脉血管流向心脏,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感到心脏心跳一次。 2、脉搏与什么有关系? 答:脉搏的跳动与心脏的跳动有关。 3、心脏保健应怎样做? 答:不能抽烟喝酒,经常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 我们的大脑 一、填空 1、 脑在人体的头部,藏在头骨里,包括大脑、小脑、脑干等部分。大脑调节全身各个部分的感觉和运动,小脑调节身体的平衡。 2、 人的整个大脑看上去就像一团核桃仁状的豆腐脑,非常柔软。 3、 人的大脑皮层存在着不同的功能区。,如听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等,他们处于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 4、 语言中枢是由说话中枢、书写中枢、听性语言中枢和阅读中枢四部分组成。 5、 少年儿童每天应保证9——10小时的睡眠。 二、判断 1、每个人在听、说、读、写方面存在着一定差异。√ 2、脑越用越灵活,所以下课也要抓紧学习。 3、剧烈运动戴上头盔可以保护大脑。 √ 三、问答 1、说说课间为什么要休息十分钟? 答:课间休息十分钟可以使大脑得到适当休息,做到劳逸结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2、怎样保护我们的大脑? 答:学习时使大脑得到适当休息,做到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剧烈运动戴上头盔可以保护大脑。 和谐统一的身体 1、 人体的重要器官有:肺、气管、心脏、血管、脑 等。 2、 人体的各个器官共同完成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各项任务,他们相互协调,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当某一个器官健康受到影响时,也会波及人体其他部分的健康。 3、 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 生活中的“好帮手” 一、 填空 1、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曾说只要给他一个支点和一根够长的木棒,他就能撬动地球。 2、 像这种撬动地球的装置叫杠杆。 3、 杠杆工作时总是围绕着一个点转动,这个点叫支点,对杠杆用力的点叫动力点(力点),阻碍杠杆运动的点叫阻力点(重点)。 4、 杠杆包括:重点、支点和力点三部分。 5、 不同的工具用途不同,科学地选用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方便快捷的解决很多问题。 6、 钉锤可以帮助我们拔起铁钉,开瓶器可以帮助我们打开瓶盖,螺丝刀可以帮助我们拧紧螺丝,剪刀可以帮助我们把布剪开。 他能撬动地球吗 一、填空 1、 杠杆是生活中常用的简单机械。 2、 天平是根据杠杆平衡的原理制造的,我国人民春秋末年已开始使用天平。 3、 在杠杆上,起支撑作用的点叫支点,人或人通过其他装置对杠杆用力的点叫动力点,承受重物的点叫阻力点。 4、 修剪果树的剪刀、开瓶器、钳子、压水机是省力杠杆;镊子、钓鱼竿、火钳是费力杠杆。 二、填图 1、在图上标出杠杆的三点。 支点 动力点 阻力点 2、添上支点使杠杆满足要求。 省力 费力 (1)费力 (2)省力 三、问答 小明与爸爸玩跷跷板游戏,小明怎样才能把爸爸压起来? 答:小明坐的离支点远,爸爸坐的离支点近,小明才能把爸爸压起来。 轮轴 一、 填空 1、 把一个轮固定在轴上,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转动,这种机械叫轮轴。 2、 实验证明,轮轴有省力的作用,在轴粗细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轮越小越费力。 3、 辘轳是最早的轮轴,我国早在3000多年前就发明了辘轳。辘轳是由把手、轮轴和绳索三部分组成的。 4、 生活中运用轮轴有:自来水龙头、拧子、门把手、机械钟发条旋钮、自行车飞轮、扳手辘轳等。 5、 扳手把手越长拧螺丝就越省力。 二、问答 轮轴有什么作用? 答:轮轴可以传递力,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并能改变力的大小。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转动,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转动,费力。 滑轮兄弟 一、 填空 1、 滑轮是起重机上的重要装置之一。 2、 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定滑轮能改变用力方向,不能省力;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动滑轮的作用是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 用来提起重物的定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既省力,又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4、 动滑轮越多越省力。 5、 滑轮用处很大,可以提拉重物。 6、 旗杆、拉窗帘用的是定滑轮,起重机上用的是滑轮组。 7、 一根绳子绕在轮子周围构成的简单机械叫滑轮。 二、问答 1、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异同。 答:它们都是简单机械。定滑轮能改变用力方向,不能省力;动滑轮的作用是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它们是互补作用。 2、使用滑轮时,要既省力又方便,该怎么办? 答: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形成滑轮组就既省力又方便。 在斜坡上 一、填空 1、 古埃及人修筑了斜坡来帮助搬运修建金字塔的大石头。生活中也经常用到这种装置。人们把这种装置叫斜面,它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2、 斜面有省力的作用。高度相同,斜面越长越省力。长度相同,斜面越高越费力。其他条件不变,表面越光滑斜面越省力。 3、 盘山公路修成“S”形是为了省力。 4、 大桥引桥修成盘旋状,应用了斜面的原理。 5、 车辆上陡坡时走曲线最省力。 6、 斧头、凿子、螺丝钉、台阶是变形的斜面。 7、 斜面可以省力,但也会给人们带来不便。 二、问答 盘山公路为什么修成“S”形? 答:根据斜面可以省力的原理,盘山公路修成“S”形,比直接上要平缓,车辆攀登时就比较省力。 有趣的传动 一、 填空 1、 将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组合起来,可以构成复杂的机械,这种复杂的机械叫机器。 2、 一架完整的机器主要由工作部分、动力部分、传动部分和操作部分组成。 3、 自行车的工作部分是轮盘,缝纫机的工作部分是缝针,抽水机的工作部分是叶轮。 4、 传动部分又叫传动装置。常见的传动装置有:皮带传动、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 5、 自行车的车把是轮轴机械,缝纫机是通过连杆和轮轴把踏板的上下运动变为皮带轮的转动的,风车是动力机,抽水机是靠齿轮带动工作部分。 二、问答 为什么将螺丝钉拧进木头里比较省力? 答:两方面原因:一是拧螺丝钉的螺丝刀应用了轮轴的原理,二是螺丝钉应用了斜面的原理,所以比较省力。 地球的故事 一、 填空 1、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 2、 古时候,由于人们活动的范围很小,人们靠直觉认识地球,就以为大地是平的,认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由此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 3、 古希腊人发现:进港的船只总是先看见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出港的船只总是先不见船身,然后船桅再逐渐隐没在海平面下。因此他们猜测:大地不是平的,可能是个大圆球。 4、 公元前350年前后,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月食,根据月球上地形是一个圆形的事实,做出“地球是个球体”的推测。 5、 地球是个巨大的球体,赤道的周长大约4万千米,需要4000万个同学手拉手才能围住。这需要成人一刻不停的步行大约1年的路程。 6、 1519年9月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带领5艘舰船组成256人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并于1522年9月返回西班牙,证明大地是个球体。 7、 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人类第一次在遥远的太空观察到了地球。 8、 2003年10月15日,我国宇航员杨利伟乘“神舟”五号在太空中绕地球飞行了14圈。 9、 郑和是我国明朝杰出的航海家。 二、问答 为什么船队一直朝一个方向行驶,还能回到出发的地方? 答:因为地球是圆的,所以船队一直朝一个方向行驶,还能回到出发的地方。 风光无限的地貌 一、 填空 1、 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2、 地形的类型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等。 3、 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4、 我们家乡的地形属于丘陵。 二、问答 你的家乡属于哪一类地貌?试用文字或绘图方法描述家乡的地貌特点。 答:我们家乡的地形属于丘陵。 特点是:地面崎岖不平,相对高度在200米以内。 地球的内部 一、 填空 1、 火山、地震、地热等自然现象传递出地球内部的信息。 2、 地球内部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组成。 3、 地球的结构像一个煮熟的鸡蛋。 4、 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 5、 1910年前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契奇意外发现地震波在传到地下35千米处有折射现象发生,1914年德国地震学家古登堡发现地下2900千米处也有折射现象发生。 6、 科学钻探被称为伸入地球深处的“望远镜”。 7、 2004年12月21日,“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1井钻进到5000米深处。 8、 地壳是地球的表面层,也是人类生存和从事各种生产活动的场所。地幔是地球的中间层,地幔下面是地核。 二、填图地核 地幔 地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