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Y-02辅助电路(二次回路)配线工艺守则.doc

上传人:恋****泡 文档编号:26149394 上传时间:2022-07-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Y-02辅助电路(二次回路)配线工艺守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GY-02辅助电路(二次回路)配线工艺守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GY-02辅助电路(二次回路)配线工艺守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Y-02辅助电路(二次回路)配线工艺守则.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辅助回路(二次回路)配线工艺守则 Q/ON-OFF-GY-02 1名词含义:辅助电路是连接完成辅助功能的电路。包括控制电路、测量电路、信号及调节电路等,又称二次回路。 2 导线选择: 2.1辅助电路均应采用铜导线,绝缘导线的额定电压不得低于电路的额定绝缘电压。且应是有合格证书并没有损伤的新线。 2.2配线导线的截面积不应小于1.5平方毫米,单股铜线或1.0平方毫米多股软线。绝缘电压不低于500伏。 2.3绝缘导线的颜色应符合(GB2681-81)的规定,即接地保护(PE)线用黄绿双色线,其它不须标明电路特征的辅助电路,应采用黑色线(见附表面)。 2.4下列情况必须采用软线: 2.4.1引至门、

2、活动盖板等到可动部位的导线。 2.4.2四侧有护板的固定封闭式成套开关及设备及控制设备的内部配线。 2.5满足特殊使用条件要求(如按用户指示的耐高温电线及屏蔽线等)。 3 走线路径及敷设方式选择. 3.1路径应横平竖直,力求整齐美观,保证调试、查找和更换接线方便。 3.2绝缘导线不应帖近裸露带电部件或带尖角边缘的物体。且应同发热件间有一定距离,凡拉至发热体上的导线,如不是耐热型导线,则应剥去适当长度的绝缘层,换套耐热瓷珠(附表6)。 3.3线路可采取线槽或线束布线。 3.3.1行线槽应横平、竖直、牢固地固定在设备构架上, 槽内导线所占空间不宜超过其断面2/3,其出线口处应无毛剌、尖角。 3.3

3、.2线束布线应横平竖直,并应绑扎成园形或长方形,每一束导线数量不得超过30根(至端子排导线束除外)。 3.3.3线束穿过金属板孔时应采取防护措施(如套绝缘塑料管、缠塑料带、加橡皮圈等)。 3.3.4线束应捆扎和固定: 线束的捆扎不可动部位采用尼龙捆扎带,且被捆导线不应交叉,捆扎间距不应大于100毫米,可动部位应采用缠绕管(不得用扎带)。 线束的固定水平线束固定间距不宜大于300毫米,垂直线束固定不宜大于400毫米,转弯处应加设固定点。 可动线束两端采用线夹(卡子)固定,两固定点间导线应留有适当的余度,保证其弯曲时半径大于10倍线束外径。固定卡和线束之间,应加绝缘套管或缠绕塑料带(3-4)层进行

4、保护。 3.3.5两连接端子之间的导线不应有中间接头或分接点。 3.3.6不在行线槽中的导线,应按实际情况加装固定线夹(卡子)。 3.3.7下列辅助导线尽可能分开捆扎或不在同一走线槽中: 两路电源的辅助电路; 两台互相备用的辅助电路; 主电路的馈线和同该馈线并非同一电源而控制上又无关的辅助电路; 相互产生电场干扰引起错误信号的电路(如强电电路和怕干扰的弱电电路) 应急设备的辅助电路应选择单独的路径、线束或线槽。 用户要求的特种电路。 4 导线的连接 4.1导线长度在端子的连接处或在行线槽中应留有合适的余量,其大小以不影响美观和维护运行为原则,一般可取10-50毫米。 4.2一个端子只连接一根导

5、线,不得超过两根,采用单股导线时,端头应折回头弯成圈,采用多股铜线应加装冷压接端头, 采用预绝缘端头时,端头长度同元件相适应,应使用其专用压线钳。选用预绝缘端头单头的颜色见表4。压接时不应断股,压接端子规格必须同导线相配合,一个压接端子上不得压两根导线,对于插接式端子,不同截面的两根导线不得接在同一端子上,对于螺栓连接端子,当接两根导线时,中间应加平垫片。 弱电回路中截面小于1平方毫米的单股导线应采用锡焊或其他合适的方式接线,焊剂应是中性无腐蚀的,焊点要均匀,无虚焊现象。 4.3电流回路宜经过试验端子接至测量仪表,其它需断开的回路宜经过特殊的端子接出,但PE接地线,不应经过试验端子,应直接引至

6、接地母线。 4.4设备的外出线,应集中地引至接线座上引出。 4.5辅助电路中导体及接线端子等的导电部件外露部分的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详见附表3。当小于表列值时,应采用包扎绝缘的方式处理。 4.6导线端部应有耐久、清晰的标记,其内容根据施工接线图确定,其接线座上的每一个端子均应有耐久、清晰的序号标记,在其数量较多时,也可每5个端子标记一次。 4.7在有二个以上功能单元出线端子组时,每组前面必须加装一只标记端子,并注明该组功能单元的名称(如1号消防泵、1号排烟风机等)。 不同的当选个电源的端子,交直流端子,强电、弱电端子宜分开布置,当有困难时,应有明显的标志,并设空端子隔开或设绝缘隔板。交流电源不同

7、相别,火零地之间,直流正、负电源之间及经常带电的正电源与合闸或跳闸回路之间,宜以一个空端子隔开。 4.8每个功能单元的辅助电路(控制回路)的接线应自成体系,各功能单元的回路或公共点,只有在各功能单元完成连线后才进行连接,例如二个电源互备自投的回路的公共零线,应在他们各自接线完成后,一般经连接端子或将公共点接成环形闭合回路,以保证其可靠。 4.9需从主母线引接电源时,不得借用母线的紧固件做引线孔,应单独在母线上钻孔6后再用M5螺丝紧固,引线应留有不少于5圈(d-15)的容量。 4.10导线与地线端子之间的连接应牢固可靠,检查时用力不易拉下。 4.11配线时宜使用与导线规格相对应的剥线钳剥掉导线的

8、绝缘,保证导线无损伤。螺丝连接时,弯线方向应与螺丝前进的方向一致。 5 辅助回路接地二次回路应设专用接地螺栓,以使接地明显可靠。表1 指示灯的颜色及其含义颜色含义说明举例红危急或告急有危险或立即采取行动润滑系统失压;温度以超(安全)极限;因保护器件动作而停机;有触及带电或运动的部件的危险黄注意情况有变化,或将即发生变化温度(或压力)异常;当仅能承受允许的短时过载绿安全正常或允许进行冷却通风正常;自动控制系统运行正常;机器准备起动蓝按需要指定用意除红黄绿三色之外的任何指定用意遥控指示;选择开关在“设定”位置白原特定用意任何用意,例如:不能确切地用红.绿.黄时,以及用作“执行”时表2 按钮的颜色及

9、其含义颜色含义举例红处理事故紧急停机;扑灭燃烧“停止”或“断电”正常停机;停止一台或多台的电动机;装置的局部停机;切断一个开关;带有“停止”或“断电”功能的复位黄参与防止意外情况;参与抑制反常的状态;避免不需要的变化(事故)绿“起动”或“通电”正常起动;起动一台或多台的电动机;装置的局部起动;接通一个开关装置(投入运行)蓝上列颜色未包含的任何指定用意凡红黄和绿色未包含的用意,都可采用蓝色黑灰白无特定用意除单功能的“停止”或“断电”,按钮外的任何功能表3额定绝缘电压 U iV电气间隙(毫米)爬电距离(毫米)63A及以下大于63A63A及以下 大于63Ai60353560Ui3005668300U

10、i6608 101012 表4 预绝缘接线端头单头颜色序号规格(mm2)颜色规格(mm2)颜色10.75白色2.5蓝色21.0黄色4.0灰色31.5红色6.0绿色表5 依电路选择导线颜色4.1交流三相电路的A相:黄色 B相:绿色 C相:红色 零线或中性线:淡蓝色 安全用的接地线:黄和绿双色4.2用双芯导线或双根绞线连接的交流电路:红黑色并行4.3直流电路的正极:棕色 负极:浅蓝色 接地中线:淡蓝色4.4半导体电路的半导体三极管的集电极:红色 基 极:黄色 发射极:蓝色 半导体二极管和整流二极管的阳极:蓝色 阴极:红色 可控硅管的控制极:黄色 控制极:黄色 阴 极:红色 双向可控硅管的控制极:黄

11、色 主电极:白色4.5整个装置及设备的内部布线一般推荐:黑色 半导体电路:白色 有混淆时:容许选指一用色外的其它颜色 (如:橙、紫、灰、 绿蓝、玫瑰红等) 4.6具体色标时, 在一根导线上,如遇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可标色,视该电路的特定情况,依电路中需要表示的某种含义进行定色。 注:对于某种产品(如船舶电器)的母线,如国际上已有指定的国际标准,且与第4.1和4.3条的规定有差异时,亦允许按该国际所规定的色标进行标色。 表6 母线颜色与按装顺序(从装置正面观察)类别 颜色垂直排列水平排列前后排列 交 流1相 L1 黄 上 左 远2相 L2 绿 中 中 中3相 L3 红 下 右 近中性线 N 淡蓝

12、最下 最右 最近中性保护线PEN黄绿相间 最下 最右 最近保护线PE黄绿相间 直 流正极L+ 棕 上 左 远负极L- 蓝 下 右 近接地中性线M 淡蓝 注:对某些装置(如船舶用设备)的母线标志颜色,如国际上已有指定的国际标准,应按该国际标准执行。 对N.PE.PEN线颜色也可根据订货要求确定。表7 管形电阻器与其它元件的安装距离(平方毫米)管形电阻器额定功率 (W)管形电阻器与其它元件之间的安装距离选用BV.BVR导线剥去绝缘的长度上方 侧面 下方元件允许60时元件允许50时 7.5 30401010 20 15 301001010 202050 1002002020 40 751001003

13、003030 40 1501503003030 40 2001504003030 40 表8 元件安装高度元件名称 安装高度(m)指示仪表、指示灯 0.62.0电能计量仪表 0.61.8控制开关、按钮 0.62.0紧急操作件 0.81.6 表9 螺栓紧固力矩螺栓规格M6M8M10M12M14M16碳钢4.8级紧固力矩值(Nm)8111723304050607898碳钢8.8级紧固力矩值(Nm)820407090120检查力矩值( Nm)6.817346076100不锈钢螺栓A2级紧固力矩值(Nm)9204055100150检查力矩值( Nm)7.717344785128 编制: 审核: 批准: 2007.6.1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