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专业考试教学教育基础学习知识课后学习材料(分章节).doc

举报
资源描述
// 教育学基础练习题 第一、二章 教育与教育学 1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9 第四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17 第五章 教育目的 25 第六章 学生与教师 33 第八章 课程 41 第九章 教学(上) 47 第九章 教学(下) 55 第十章 德 育 61 第十一章 班主任工作 67 第一、二章 教育与教育学 一、单项选择题 1.《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原则。 A.直观性 B.巩固性 C.启发性 D.循序渐进 参考答案:C 专家点评:在教学方面,《学记》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对学生提出比较高的要求,但不要使学生灰心;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但不提供现成的答案。 2.“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 )的观点。 A.赫尔巴特 B.皮亚杰 C.杜威 D.瓦•根舍因 参考答案:C 专家点评:杜威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主张教育即生活。由于生活是一个发展过 程,生长过程,所以教育也是生长。 3.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 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孔子 参考答案:D 专家点评:孔子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是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注:“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启发”一词即由此而来。 二、多项选择题 在教育起源的认识上,教育学史上有以下哪几种经典的观点? ( )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E.以上几种都是 参考答案:ABCDE 专家点评:神话起源说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 点。这种观点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上天)所创造的, 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是 非科学的。 生物起源论者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其主要代表人 物有利托尔诺、斯宾塞、沛西•能等。教育生物起源学说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也是较早地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的学说。 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 育家孟禄。该学说在学术界被认为是对教育生物起源学说的批判。 劳动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 的辩证统一,其代表人物主要是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等教育史学家和教育学家。劳动起源 说的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是恩格斯的著作《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三、填空题 2.我国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即设在王城和诸侯国都的学校与设在地方的学校、 设在闾里的塾校,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六艺由六门课程组成: 、 、 、 、 、 。 参考答案:礼 乐 射 御 书 数 专家点评:六艺由六门课程组成:一是礼,即政治、历史和以“孝”为根本的伦理道德教育;二是乐,即音乐、诗歌、舞蹈教育;三是射,即射技教育;四是御,即以射箭、驾兵车为主的军事技术教育;五是书,即学字习写的书写教青;六是数,即简单数量计算教育。 3.主张“有教无类”的古代教育家是 。 参考答案:孔子 专家点评:孔子从探讨人的本性入手,认为人的先天本性相差不大,个性的差异主要是 后天形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所以他很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 同步辅导基础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 A.社会教育B.家庭教育C.职业教育D.学校教育 2.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是()。 A.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B.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 C.美国教育家杜威D.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3.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A.《论语》B.《师说》C.《学记》D.《孟子》 4.在西方近代教育思想史上,最能体现实用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及其著作是()。 A杜威和《普通教育学》B.赫尔巴特和《普通教育学》 C.杜威和《民主主义与教育》D.赫尔巴特和《民主主义与教育》 5.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是在()。 A.古代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D.现代 6.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A.孔子B.孟子 C.墨翟D.朱熹 7.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 A.古代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D.20世纪以后 8.古代中国的教育学思想中主张“道法自然”的是()。 A.道家B.法家 C.墨家D.儒家 9.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的标志是()。 A.学校的产生B.剩余产品的出现 C.有了国家D.创造了文字 10.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为近代教育学的创立做出贡献的是()。 A.康德B.裴斯泰洛齐 C.洛克D.夸美纽斯 11.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的发展。 A.教育规律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D.教育问题 同步辅导基础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D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D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教育史上第一次阐述了班级授课制。1632年,夸美纽斯在总结前人和自己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出版了《大教学论》。该书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3.C《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论著。《学记》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比喻,系统地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 4.C美国教育家杜威和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年)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5.D终身教育是20世纪以后出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6.B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孟子,《孟子•尽心上》中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7.C近代机械化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和电气化工业革命的兴起,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并为初等教育的普及提供了物质基础。 8.A道家主张“道法自然”。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顺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9.A在奴隶社会初期,学校的产生标志着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10.B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明确提出了“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11.D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教育问题的发展。 1.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 D )。 A.社会教育 B.家庭教育 C.职业教育 D.学校教育 2.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是( A )。 A.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 B.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 C.美国教育家杜威 D.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3.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C )。 A.《论语》 B.《师说》 C.《学记》 D.《孟子》 4.在西方近代教育思想史上,最能体现实用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及其著作是( C )。 A杜威和《普通教育学》 B.赫尔巴特和《普通教育学》 C.杜威和《民主主义与教育》 D.赫尔巴特和《民主主义与教育》 5.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是在( D)。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6.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B )。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朱熹 7.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 C )。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20世纪以后 二、填空题 1.被称为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 。 2.《教育漫话》是英国近代教育家 的教育代表作。 4.义务教育依据“法律规定”,具有 性、免费性、 性。 5.教育的三要素是 、 、 。 6.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 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以及1904年的。 参考答案 二、填空题 1.杜威 2.洛克 3.雅典 4.强迫 普及 5.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影响 6.《钦定学堂章程》 《奏定学堂章程》 三、简答题 1.怎样理解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 2.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参考答案: 1.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其他动物界都不存在教育现象。教育产生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为社会服务的。有些动物在养护小动物方面虽然与人类抚育子女有相类似的地方,但它不属于教育,只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人类社会和动物界的本质区别在于人会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从事社会生产劳动。 2.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中。(1)他认为人的先天本性相差不大,个性的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所以他很注重后天的德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他大力创办私学,培养了大批人才。 (2)他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并且把仁的思想归结到服从周礼上,强调忠孝和仁爱。 (3)他继承了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 (4)他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是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他说“不愤不启,不徘不发。” (5)他强调学习和思考相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6)他强调学习和行动相结合,要求学以致用,把知识运用到政治生活和道德实践中去。 四、论述题 20世纪以来教育改革和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 参考答案: 20世纪以来的教育改革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它的本质在于是,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它是对过去将人的一生分为学习阶段和学习结束后阶段的否定。把终身教育等同于职业教育或成人教育是不正确的,终身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和所有的教育形式之中。 (2)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是近10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使所有人都能受到基本教育的运动,特别是使所有适龄儿童都进入小学并降低辍学率,使所有中青年都脱离文盲身份的运动。这一运动得到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响应。 (3)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一方面,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甚至包括教育结果的均等,这就意味着对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学生予以特别照顾。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青的自由化,包括教育自主权的扩大,如办学的自主性,根据社会要求设置课程、编写教材的灵活性,价值观念的多样性等。 (4)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多元化是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等。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包括工艺、设备、程序、手段等)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难度提升强化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该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的是()。 A.赫尔巴特B.裴斯泰洛齐C.洛克D.杜威 2.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是()。 A.《民主主义与教育》B.《政治学》C.《理想国》D.《大教学论》 3.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 A.洛克B.赫尔巴特C.卢梭D.康德 4.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 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制度叫()。 A.学制B.学校教青C.正规教育D.制度化教育 5.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称为()。 A.普通教育B.全民教育C.职业教育D.义务教育 6.“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成为古代()教育的一大特征。 A.印度B.中国C.巴比伦D.埃及 7.认为“亲知”、“闻知”和“说知”是获得知识的三种主要途径的我国古代思想家是()。 A.荀子B.孔子C.墨子D.孟子 8.下列哪一说法是夸美纽斯的观点?() A.美德可教B.教学的教育性C.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 D.“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即教育 9.认为动物界也有教育且把教育看作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的观点是()。 A.神话起源说B.心理起源说C.生物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 10.学校教育产生于()。 A.原始社会末期B.奴隶社会初期C.奴隶社会末期D.封建社会初期 11.苏格拉底“产婆术”的教学原则与下列哪条教学原则相一致?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B.学而知之C.不愤不启,不徘不发 D.温故而知新 12.“教育”二字连用最早见于()。 A.《孟子》B.《论语》C.《学记》D.《中庸》 13.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是“知识社会的根本原理”的教育思想是()。 A.终身教育B.职业教育C.普通教育D.全民教育 14.主张“教育即生活”,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主张“在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B.杜威C.凯洛夫D.洛克 难度提升强化训练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l.A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他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可以说是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2.B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有大量反映。 3.D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他于1776年在德国的柯尼斯 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教育学,但对后世影响最大、最明确地提出构建教育学体系的是赫 尔巴特。 4.A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包括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托儿所) ,小学、中学、大学,各种专业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业余学校等。在 学制中具体地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5.C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 主要教育内容的教育;普通教育是以升学为主要目标,以基础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全民教育就是让所有的人都受到教育,特别是使适龄儿童受到完全的小学教育,中青年脱盲;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的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 6.D古代埃及在中王国以后,开设了职官学校。这些学校都是以吏为师和以法为教,招收贵族和官员子弟。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文士精通文字,能写善书,执掌治 事权限,很受尊重,“学为文士”成为一般奴隶主阶级追求的目标。于是“以僧为师”、“以(书) 吏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7.C对于获得知识,墨家认为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途径,前两种都不够全面和可靠,必须重视“说知”,依靠推理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知识。 8.D在教育学的创立过程中,捷克的夸美纽斯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在1632年的 《大 教学论》中,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在教育学史上,一般把夸美纽斯的这本书看成是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9.C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把教育的起源归之于动物的本能行为,归之于天生的、像动物本能的生物行为,教育过程即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过程,这就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 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10.B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故可判断学校教育产生于奴隶社会的初期。 11.C苏格拉底“产婆术”的教学原则与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原则相一致,均强调引导性和启发性。 12.A 《孟子》中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说法。 13.A根据教育常识可知,终身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是“知识社会的根本原理”。 14. B杜威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主张教育即生活。他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 强调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 1.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该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的是( A )。 A.赫尔巴特 B.裴斯泰洛齐 C.洛克 D.杜威 2.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是( B )。 A.《民主主义与教育》 B.《政治学》 C.《理想国》 D.《大教学论》 3.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D )。 A.洛克 B.赫尔巴特 C.卢梭 D.康德 4.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 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制度叫( A )。 A.学制 B.学校教青 C.正规教育 D.制度化教育 5.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称 为( C )。 A.普通教育 B.全民教育 C.职业教育 D.义务教育 8.下列哪一说法是夸美纽斯的观点? ( D ) A.美德可教 B.教学的教育性 C.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 D.“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即教育 9.认为动物界也有教育且把教育看作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的观点是( C )。 A.神话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生物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10.学校教育产生于( B )。 A.原始社会末期 B.奴隶社会初期 C.奴隶社会末期 D.封建社会初期 11.苏格拉底“产婆术”的教学原则与下列哪条教学原则相一致? ( C )。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学而知之 C.不愤不启,不徘不发 D.温故而知新 12.“教育”二字连用最早见于( A)。 A.《孟子》 B.《论语》 C.《学记》 D.《中庸》 14.主张“教育即生活”,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主张“在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B)。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凯洛夫 D.洛克 二、多项选择题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是( )。 A.以儿童为中心 B.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独立发现 C.学校即社会 D.以经验为中心组织课程 E.教育即学生经验的持续不断的增长 参考答案: ABCDE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第一,教育即生活;第二,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的不断增长;第三,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第四,课程组织以学生经验为中心;第五,师生关系中以儿童为中心;第六,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 三、填空题 1.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传递和的基本途径。 2.明代以后,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不仅社会思想受到钳制,而且形式上创造性也受限制。 3.明确提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教育的指导的是苏联教育理论家其作品是。 4.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与相结合。 5.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性反对,以科学理性反对,以反对封建专制,以反对等级观念,重视现实生活,肯定现实生活的幸福和享乐,反对禁欲主义,对当时和后世的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 6.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法国的宣扬其自然主义教育理想的作品是。 参考答案: 1.社会文化生产经验社会生活经验2.八股文3.凯洛夫《教育学》4.生产劳动教育 5.神性蒙蔽主义个性解放平等友爱6.卢梭《爱弥尔》 四、简答题 1.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的主要观点。 2.简述“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 参考答案: 1.教育的劳动起源说常常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点。它主要是十月革命后苏联教青家提出的,苏联和我国的教育家大多同意此类说法。①教育从人类生产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延续,就必须把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在劳动中传递给新生一代,教育就是基于生产的需求,基于人类生存而产生的。②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③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的语言产生为条件的。语言和教育同时都是在劳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④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与积淀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⑤教育范畴是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2.“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是由夸美纽斯提出的,夸美纽斯是受人文主义精神影响的捷克教育家。年轻时期他就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思想,强调教育的自然性。自然性首先是指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都有相同的自然性,都应受到同样的教育;其次是指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最后是指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而不是仅强调宗教教育。 五、论述题 1.试论杜威的教育思想。 2.有些教师说,他们没有学过教育学,但一样办了几十年教育。还有些教师说,孔子没有学过教育学但并不妨碍他成为万世师表。你认为上述观点正确吗?运用所学原理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1.杜威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著有《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 (1)对教育本质的论述。①杜威主张教育为当下生活服务,主张教育即生活。由于生活是一个发展过程、生长过程,所以教育即生长。②由于生活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人要适应环境就需要不断改变或改组经验。所以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必须促进学生形成更新、更好的经验。③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和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④认为教学的任务不仅在于教给学生科学的结论,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并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掌握发现真理、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2)对传统教育的批判。 ①他对传统教育的批判,不仅是对方法的批判,而且是对整个教育目的的批判,是对教育目的的外稣性的批判。他认为,这种外稣的教育目的使受教育者无思考的余地,限制人的思维。受教育者不需要也不可能有自由思考、主动创造的空间,只能使用机械的注入法,学生消极地对教师所教的东西做出反应,成为教师和教科书的奴隶。 ②他反对灌输式的教学,主张表现个性和培养个性;反对外部纪律,主张自由活动;反对向教科书和教师学习,主张从经验中学习。 ③他主张教育没有外稣的目的,是让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自己探索,自己改造和改组经验,自己得出结论,从而得到发展。 (3)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最重要的思想是教育为民主社会创造条件的思想。 2.该观点是错误的。因为: 第一,这些教师认为没有教育理论,一样可以进行教育实践,他们都忽略了理论与实践 之间的密切联系。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实践依据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这样才能避免盲目摸索,更有效率地实现教育目的。 第二,教育理论对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意义十分重大。从理论功能上讲,掌握教育原理有助于解释教育实践、指导教育实践、推动教青改革;从实践意义上讲,掌握教育原理有助于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提高教育质量、总结经验、探索规律,还可以为学习其他相关学科提供坚实的理论根基。缺少理论的指导,教育实践就难以取得成效。 第三,孔子是个实践经验非常丰富的教师,但他不仅拥有经验,还有丰富的教育理论。 “不愤不启,不排不发”、“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都是孔子总结教学经验而提出来的教学理论。这些理论反过来直接指导了教育教学实践。因此,真正重视教育实践的人,是不应也不会轻视教育理论的。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发展水平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是( )。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 D.政治制度 参考答案: A 专家点评:教育发展的水平不可能超越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故生产力是教育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因素。 2.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 ( ) A.社会文化 B.精神文化 C.人文文化 D.地方文化 参考答:B 专家点评: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一旦形成往往代代相传,具有不易消散的特点,因为它已经成为学校所有成员特别是教师的自觉行为,良好的校风对新师新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3.首先提出“普及教育”口号的是在( )时期。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参考答案:C 专家点评:从世界教育发展的历程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初级中等教育的要求;第三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高等 中级教育的要求;信息革命后,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 二、多项选择题 1.学校文化的内容有( )。 A.对个性的理解 B.对集体的看法 C.对学习、工作的态度 D.对学校功能及社会责任的理解 E.教育的理想与追求 参考答案:ABCDE 专家点评:学校文化是指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包括教青和管理观念、历史传 统、行为规范、人际关系、风俗习惯、教育环境和制度以及由此而体现出来的学校校风和学校精神。学校文化包括教育的理想和追求,对学校功能和社会责任的理解,对个性的理解,对学习、工作的态度,对集体的看法等。 2.学校制度文化的形式大体可分为( ) A.教育方针政策 B.学校传统 C.学校仪式 D.学校物质硬件 E.学校规章 参考答案:ACE 专家点评: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主要的表现方式:一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学校有不同的组织形态和体系;二是规章制度;三是角色规范。 三、填空题 1. 决定着教育目的。 参考答案:政治经济制度 专家点评: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特别是培养出来的人应当具有 什么样的政治方向和思想意识倾向,则是由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体现一定社会 的政治经济要求。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教育目的也就不同。政治经济制度,特别是政 治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2.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发展的 ,而且还能为教育的发展 指明方向,预示结果,引导教育遵循着科学的轨道前进。 参考答案:动力作用 专家点评: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动力作用。在历史上教育的某 一形态一旦形成,往往几十年、几百年一脉相承,而科学却是活跃的、革命性的。进入现代社会以后,科学已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科学的发展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冲击教育的习惯领域,导致教育中新与旧、先进与落后的矛盾斗争,最终促成教育的革新与发展。 3.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 是科学知识再生产最主要的途径。 参考答案:学校教育 专家点评:学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最主要的途径,因为它是有组织、有计划、高效率的再生产。教育作为科学知识的再生产,其作用一方面在于科学的继承与积累,把前人创造的科学知识加以总结并使之系统化;另一方面在于科学的扩大再生产,把前人创造的科学知识传授给新的一代,使他们又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生产出更新的科学成果。 四、简答题 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1)传统的学校教育是“金字塔形”的等级制教育,网络教育却是“平等的”开放式教育; (2)传统的学校教育的优劣标准所依据的是掌握在他人手中的“筛选制度”,而网络教育所依据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兴趣选择”; (3)传统的学校教育是较严格意义上的“年龄段教育”,而网络教育是“跨年龄段教育”,或者是“无年龄段教育”; (4)传统的学校教育存在着时空限制,而网络教育是跨时空的教育。 专家点评:做此类比较题要抓住比较对象的区别点来讲,注意条理清楚,抓住要点。 五、论述题 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尤其是信息技术与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力。那么,科学技术对教育会产生什么影响呢?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教育的动力作用上。教育事业是一项传统性很强的事业。在历史上教育的某一形态一旦形成,往往几十年、几百年一脉相承,而科学却是活跃的、革命性的。进入现代社会以后,科学已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科学的发展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冲击教育的习惯领域,导致教育中的新与旧、先进与落后的矛盾斗争,最终促成教育的革新与发展。其次,科学的发展不但对教育的发展提供动力,而且还能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预示结果,引导教育遵循着科学的轨道前进。具体地说,科学对教育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科学发展水平决定了教育者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影响到他们对教育内容、方法的选择和方法的运用,也会影响到他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教育过程中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温馨提示: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