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地区唐山市2017-2018年度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

举报
资源描述
-/ 唐山市2017—2018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钻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Ⅰ卷(共39分) 一、(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赍发(jī) 迤逦 洗练(xǐ) 涔寂 学富五车 B.祈祷(q) 通宵 付梓(zǐ) 纯粹 碎琼乱玉 C.熟稔(rěn) 车篷 天阏() 险衅 叨陪礼对 D.鼙鼓(p) 疏朗 踯躅(ch) 鹧鸪 不落言筌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美学大师朱光潜通过一篇随笔短文告诉人们无论阅读或写作都要有咬文嚼字的精神,刻苦自励,追求艺术的完美 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结出了硕果,给那些目无全牛只顾经济发展不顾环境恶化的目光短浅者上了生动的一课。 ③年月日开学第一课中,董卿向许渊冲老先生三次下跪,这三次的摧眉折腰实际上也是在向尊老敬老的文化精神致敬。 ④打虎拍蝇猎狐,保持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必将让那些腐败分子成为涸辙之鲋,并形成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 ⑤庄后的李煜,从帝王沦为阶下囚,整日以泪洗面,形影相吊,梦中回忆过去的繁华与美好,醒后更添无尽悲凉与辛酸。 ⑥豆蔻年华的队员们,虽青春年少却早已经是国家队的主力,曾经多次代表国家参加世界男子体操大赛,并已经获得多块金牌。 A. 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最高检下发通知,要求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充分履行检察职能,全面维护儿童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虐童案件的不再发生。 B.董卿担任制片的“朗读者”在第一季收视率创纪录之后,她和她的团队又开始潜心谋划,反复研讨,准备推出第二季。 C.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2017年12月3日在乌镇开幕,作为大会的开幕预热大戏,“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在2日率先亮相。 D.《战狼2》收获56亿元票房,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使爱国主题升级并达到了国际视野和普世情怀,激发了大家的“大国情怀”。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我校拟于2018年1月8日举行建校100周年庆典,欢迎历届校友届时拨冗前来参加。 B.对贵校想请人做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报告的事情,我一定竭尽全力玉成。 C.您是马老师的高足,忝列门墙多年,今天请您向大家叙述一下您求学时期的故事。 D.决战前,某围棋选手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会全力以赴,也希望对方能够承让一二。 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归去来兮辞>并序》)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逍遥游》) B.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归去来兮辞>并序》)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C.襟三江而带五湖 (《滕王阁序》)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项羽之死》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情表》) 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明者诚难明矣 (《祭十二郎文》) 6.下列选项中,文言句式不同类的一组是( ) A.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六国论》)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陈情表》) B.农人告余以春及 (《<归去来兮辞>并序》)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伶官传序》) C.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逍遥游》) 技经肯綮之未尝 (《庖丁解牛》 D.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项羽之死》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滕王阁序》) 7.下面的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古人把春夏秋冬四季中每个季节的月份依次冠以“孟”“仲”“季”,以示区分,如《<归去来兮辞>并序》中“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B.古代字是20岁举行加冠仪式后才起的,以示成年。古代以20岁为弱年,男女20岁行冠礼,如《滕王阁序》中“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 C.古代室内的座位,以坐西向东为尊,其次坐北朝南,再次是坐南朝北,最卑的是坐东朝西。如《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D.在中国古代,天文与地理并称。地名常以山名或水名加上“阴”“阳”构成,习惯上“山南水北”为阳,如《游褒禅山记》中“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宋代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奉行“以防弊之政,为立国之法”的政策,在政治、军事、财政、法律等各个方面,制定了一整套严密的制度。在这些制度当中,对刑事审判的监督制约机制的安排,充分体现了宋朝“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的制度建设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刑事案件的公正审理,同时,也呈现出其有别于其他朝代的独特性。 县是宋代的基层行政和司法单位,只能审判杖以下的刑事案件,而对徒罪以上的案件仅作预审,查清案情后,将犯人、证据等报州复审判决。知县拥有县内审判权,主簿协助知县审理案件,县尉负责抓捕盗贼,维护地方治安,但不参与审案。宋代州一级的行政区划中, 知州为最高行政长官,同时也是最高司法长官。其下设判官、推官、录事参军、司理参军、司户参军、司法参军等职,负责司法事务。北宋初期,州拥有徒、流罪及部分死刑的终审权。宋神宗元丰后,州判决的死刑案的终审权归于路级的提点刑狱司。在州一级的审判机关内部,实行审和判分离的“釉谳分司”制度,即州的录事参军、司理参军(在开封府则为司录参军)负贡确定事实及案件的具体审理工作,而州的司法参军(在开封府为法曹参军)负责“检法断刑”,即根据已定事实确定应适用的法律条文,最后由知州作出判决。 宋代在州之上的路级行政区划中,设提点刑狱司,专段负责审查监督地方案件。提点刑狱司始设于宋太宗淳化二年,后废,至宋真宗景德四年复置为路级常设机构,当时规定任提点刑狱官者不仅要巡查所部州县,监督复核刑事案件的审理情况,还负有弹动速法的司法官员之。宋代路级机构除主管司法的提点刑狱司外,尚有转运司、提举常平司和安抚使司,统称监司。这四个司在职能上有制重,但同时都拥有司法监察权,因此,州司法官员不仅受到主管司法的提点刑狱司的监督,而且还受到其他监司机构的监督。同时四司之间还要相互监蔡,防弊之网不可谓不严。 宋代中央的司法机关有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宋初时,大理寺负责断决全国各地上报的案件,再移送审刑院复审,之后将结果上报朝廷。宋神宗元丰元年复置大理狱,恢复了大理寺的审判职能。大理寺分设左断刑、右治狱两个系统,左断刑掌管大辟以下疑紫及命官、将校罪案的审理,右治狱负责京师百司之狱。刑部主要负责复核全国的已经判决的死刑案件。宋太宗为防止大理寺与刑部之间不能相互监督纠错的弊端,曾专门设置审刑院规定凡大理寺断决并送刑部复审的案件,都要再送审刑院复查,审刑院作为一个独立机构从外部监督大理寺、刑部。御史台本为宋代最高监察机构,职能是监察文武百官,包括司法官员。同时,御史台也具有审判职能,主要负责审理官员犯罪案件、诏狱、各级上报之重大疑难案件等。 除宋太宗设置审刑院对大理寺和刑部进行监督外,宋真宗于大中祥符二年,还专门设置了纠察在京刑狱司,从司法系统外部对包括御史台在内的中央及京畿司法机关进行纠察监督,如被纠举的机关有异议,则中央另外委派其他司法机关审核决定。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减) 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代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制定了一整套严密的制度,其中对刑事审判的监督制约机制保证了对刑事案件的公正审理。 B.宋代县只能审判杖以下的刑事案件,对徒罪以上的案件仅作预审,只有州以上司法单位才可能拥有死刑案的终审权。 C.宋代路级司法机构中设置四司,四司虽然职能上各有侧重,但都拥有司法监察权监察司法官员的同时也相互监察。 D.大理寺和御史台是宋代中央具有审判职能的两个司法机关,而刑部主要负责的是复核全国的已经判决的死刑案件。 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宋神宗元丰元年以后,大辟以下的疑案命官、将校的罪案及京师百司之案的审理由大理寺负责,不属于刑部的职能范围。 B.就司法职能而言,县尉负责抓捕盗贼,维护地方治安,而知县可以审判权限范围之内的案件,主簿只是协助其审理案件。 C.宋代州里实行“鞫谳分司”制度,确认案件事实、审理案件,确定适用的法律条文作出判决,这些司法程序分别由不同的官员负责。 D.御史台作为宋代最高监察机构,它的主要职能是负责审理官员犯罪案件、诏狱、各级上报之重大疑难案件等。 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司法制度的建设中,宋朝建立了司法系统自我监督纠错的内部监督机制,以及司法系统外部监督制约机制。 B.在宋代尽管具有死刑判决权的机构有州、路级提点刑狱司及其以上的司法部门,但最终都要报刑部复核审批,才能最终执行死刑。 C.地方的提点刑狱司、转运司等监司,中央的御史台等监察机构为宋代刑事审判监督机制和司法公正提供了机构保障。 D.审刑院和纠察在京刑狱司作为独立机构主要职能是从外部监督大理寺、刑部及包括御史台在内的中央及京畿司法机关。 三、文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刘勔,字伯猷,彭城人也。祖怀义,始兴太守。父颖之,汝南、新蔡二郡太守,征林邑,遇疾卒。勔少有志节,兼好文义,家贫,为广州增城令,广州刺史刘道锡引为扬烈府主簿。 元嘉二十七年,索虏南侵,道锡遣勔奉使诣京都,太祖引观之,酬对称旨,除宁远将军、绥远太守。 太宗即位,加宁朔将军,校尉如故。江州刺史晋安王子勋为逆,四方响应,勔以本官建平王景素辅国司马,进据梁山。会豫州刺史殷琰反叛,征勔还都,假辅国将军,率众讨琰,甲仗三十人入六门。复兼山阳王休祐骠骑司马,余如故。破琰将刘顺于宛唐,杜叔宝于横塘。除辅国将军、山阳王休祐驃骑诰议参军,不拜。琰婴城固守,自始春至于末冬,薛道标、庞孟虬并向寿阳,动内攻外御,战无不捷。善抚将帅,以宽厚为众所依。将军王广之求勔所自乘马诸将帅并忿广之叨冒劝勔以法裁之勔欢笑即时解马与广之复除使持节、督广交二州诸军事、平越中郎将,不拜。及琰开门请降,勔约令三军,不得妄动。城内士民,秋毫无所失,百姓感悦,咸曰来苏。百姓生为立碑。改督益宁二州诸军事,又不拜。 还京都,拜太子左卫率,封部阳县侯,食邑千户。 元徽初,桂阳王休范为乱,奄至京邑,加勔领军,置佐史,镇扞石头。既而贼众屯朱因雀航南,右军王道隆宿卫向朱雀,闻贼已至,急信召动。勔至,命闭航,道隆不听,催动渡航进战。率所领于航南战败,临陈死之,时年五十七。 (节选自《宋书刘勔传》) 【注】①索虏:南北朝时南朝对北方民族的蔑称。索指发辫,古代北方民族多有发辫故称。②来苏:形容百姓盼望来解脱其苦难。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勔以本官领建平王景素辅国司马 领:率领 B.琰婴城固守,自始春至于末冬 婴:环绕 C.改督益宁二州诸军事,又不拜 拜:接受官职 D.加勔领军,置佐史,镇扞石头 扞:保卫 1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军王广之求勔所自乘马/诸将帅并忿/广之叨冒劝勔/以法裁之/助欢笑/即时解马与广之/ B.将军王广之求勔所自乘马/诸将帅并忿/广之叨冒/劝勔以法裁之/勔欢笑/即时解马与广之/ C.将军王广之求勔所自乘马/诸将帅并忿广之叨冒/劝勔以法裁之/欢笑/即时解马与广之/ D.将军王广之求勔所自乘马/诸将帅并忿广之叨冒劝勔/以法裁之/欢笑/即时解马与广之/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勔战功卓著,多次打败敌军。在平叛殷琰反叛的过程中,他在横塘、宛唐先后打败殷琰的将领刘顺和杜叔宝。 B.刘勔心系百姓,治军严谨。在殷琰开门请降时,他约束命令军队,不让军队随意行动,使百姓感激高兴。 C.刘勔一心为国,淡泊名利。他为国平定叛乱,屡获战功,朝廷三次加封官职,但他都先后拒绝。 D.刘勔很有战略眼光,军事能力出众。在朱雀之战时,他曾命令关闭朱雀航道,右军王道隆没有听从他的建议,导致他战败身亡。 第Ⅱ卷(共111分) 四、(21分) 14.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道锡遣勔奉使诣京都,太祖引见之,酬对称旨。(4分) 译文: (2)征勔还都,假辅国将军,率众讨琰。(4分) 译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8分) 偶作 白居易 红杏初生叶,青梅已缀枝。 阑珊花落后,寂寞酒醒时。 坐闷低眉久,行慵举足迟。 少年君莫怪,头白自应知。 【注释】《偶作》是白居易受贬抑后所作组诗,此是其一。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诗歌前两句选取了“红杏”“青梅”两个形象,写出了它们的状态,实则交代了诗歌写作的时间为春天。 B.第三句中“阑珊”二字与紧承其后的“花落”构成对比,以花开之繁茂对比花落之凋零,渲染出了悲凉的气氛。 C.第四句直接写出了自己的“寂寞”之情,而“酒醒时”三字透露出作者浓浓的寂寞之情,作者只能借酒暂缓愁情。 D.五、六两句通过“低头久坐”“举足迟”等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描写,刻画了一位百无聊赖,行动迟缓的诗人形象。 E.白居易的诗歌语言通俗易懂,明白晓畅,被称为“老妪能解”,此诗充分体现了诗人这一语言特色。 16. 作者“寂寞”之情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 《庄子逍遥游》中写宋荣子不因他人褒贬而有所改变的句子是: , 。 (2) 《阿房宫赋》中表现“秦人”对珍宝毫不珍惜态度的句子是: , , 。 五、(21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21题。 父亲河 周建强 他还没有从照顾父亲直至安葬父亲的疲惫中解脱出来,酷署便接踵而至,今年的天气出奇地热,整个世界像灶台上的笼屉,把人熏蒸得无处藏躲。 难挨之际,老陈从居住的边陲小镇打来电话,邀他去避暑,老陈是他合作多年的生意伙伴,以前多次邀请他过去看,由于种种原因都没成行,这次他决定如约而至。 对于父亲的过世,他只是感到疲惫,并没有太大的悲伤。父亲是一名老兵,新中国成立之初曾出国参加过那场举世瞩目的战争,这个经历成为父亲一生的荣耀,也成就了父亲倔强的性格。其实父亲在工作生涯中也曾当过不大的官,但终因性格的原因被打回原形直到退休都是工厂里最普通的工人,可他并不在乎,他常说的一句话是“我是从战友的尸体堆爬出来的人,还在乎这个?”也是因为性格,在他不大的时候母亲就离父亲而去父亲没文化,母亲是小学教师,和父亲的结合是那个崇尚英雄年代的产物,可崇尚英雄毕竟不等于生活的全部。父母离婚后,他和父亲生活在一起。 父亲固执、爱较真,他从小就感受到了。高兴时最爱唱的一首歌就是“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那条河……”那时,他纠正说不是“那条河”,是“鸭绿江”,父亲停止歌声,冲他瞪眼吼道:“老子当年过的就是一条河!还不如你知道?”偏偏他的性袼里也有父亲的基因,父亲每唱一次他便纠正一次,父亲便吼一次。 现在回想起来,他和父亲的每一次“冲突”大抵都是缘于这首歌,上小学二年级,班里插进一个部队子弟,据说他爸爸是营长,也出国打过仗,父亲听后又是一脸的不屑:“告诉他,你老子是三十八军的兵。”他自然没跟同学说,因为他实在想不出三十八军和其他军有啥不同,有啥值得炫耀。 父亲是带着满足的神态走的。全身插满了管子,呼吸越来越弱,一首歌从父亲只出不进的呼吸中丝丝流出:“雄走赳气昂昂,跨过那条河……”没人能听得清听得懂,只有他听得真真切切,这一次他破天荒地没有纠正。 边陲小镇的风光加上老陈的热情让他疲惫的心得到了抚慰,几天下来,他感受了五女山峰的秀色、新开河水的清澈,领略了满山遍野的人参田园,还有用石条砌成、被称为“东方金字塔”的“将军坟”。 老陈说:“既然来了哪能不去边境看看?”于是,在一个清爽的早晨,他来到了位于江边的边境哨所。哨所紧挨着一座铁桥,桥上的铁路笔直伸向江的那一边,此时此刻,没有车水马龙的嘈杂,没有行人的喧晁,一草一木都显得特别幽静,鲜红的国旗下只有哨兵持枪伫立。桥头耸立的一块巨大的花岗岩石吸引了他,他端评上面的文字沉默许久,他走到哨兵面前,很为难地提出一个请求:想到桥上看看,不远处的老陈看见哨兵向他摆手,他低着头向哨兵说着什么,哨兵迟疑拿起身索的电话。 哨所旁的小楼里走出一位英俊的军官,破例陪着他走上铁桥,在桥中央的国门下站住了,他俯视江面,微风吹拂着他的头发,也吹拂他的思绪,江面并不宽阔,江水也不湍急,如同老家村头的那条河,但它的确是条江,一条隔着两个国度的江。 或许,父亲一生都把它当成河是对的,因为在亲身经历过那场殊死的战争,“从战友尸体堆爬出来的”父亲眼里,世间的一切都是那么渺小。 这一刻,他似乎读懂了父亲。 走下铁桥,与军官握手告别,军官突然后退一步,立正,向他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军官向他大声道:向“万岁军”敬礼!他,还有身边的老陈眼睛湿润了。他抬起微微颤抖的右臂,向军官还了一个军礼。他没当过兵,军礼也不标准。 他向那座花岗岩石投去最后一眼。洁白的花岗岩石上镌刻着一段辉煌的历史:“公元1950年10月22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十八军在此渡江入朝,该军系第一批入朝参战的部队,被称为万岁军……” 18.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今年的天气出奇地热”“把人熏蒸得无处藏躲“,既是对环境的真实描写,又衬托出父亲去世后“他”的心情。 B.老陈是“他”的朋友,在小说中出现的次数有限,但看似不重要的老陈,却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的作用。 C.面对邀请,多次没有成行,而这次“他”决定如约而至,是为了缓解疲劳,也是想去看看向往已久的“那条河”。 D.小说善于运用语言表现人物,父亲的那句“告诉他,你老子是三十八军的兵”,就表现出父亲以参军的经历为自豪。 E.小说先交代了父亲去世的情节,采用的是倒叙的叙述方式,避免了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更能引人入胜。 19.第十段描写边防所的环境有什么作用?(4分) 20.“他”对父亲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6分) 21.本文为什么以“父亲河”为题?(6分) 六、(8分) 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人类为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晨,在对自然进行改造和利用的同时,也① 。到 了今天,保护环境的问题已经严峻地摆在了人们面前,人类必须做出重大的调整,选择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既是人类物质生活的需要,也是② ,人类可以从自然那里获得精神上的慰藉和启示。 ① ② 23.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当前农村孩子受教育的程度和永平与城市孩子还有一定差距,只有师范毕业生选择到基层学校就业,才会让农衬我子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这些孩子的思想和心灵大门也就都会被打开,而对于师范毕业生来说,经历了基层锻炼,他们就会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①不是只有师范毕业生选择到基层学校就业,农村孩子才能接爱正规的学校教育。 ② ③ 七、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在银行柜台办理手续时,时常可见“钱款当面点清,离柜概不负责”之类的提示语。近日,浙江秦女士在某银行取款22400元,银行却给了秦女士24000元,事后,银行向秦女士讨要额外的1600元,遭到秦女士拒绝。银行以“不当得利”为由将秦女士告上法庭。秦女士对此却坚称,银行规定储户的钱“离柜概不负责”,她也“离柜概不负责。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以法庭解员或银行负责人或普通公民的身份给秦女士写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以“法 庭调解员”或“银行负责人”或“一位普通公民”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唐山市2017-2018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答案 第Ⅰ卷(21分,每小题3分) 1. B(A项“岑寂”,C项“叨陪鲤对”,D项“zh”) 2. D(①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注重精神实质和物质本质,现指认真推敲某一个字,此处用后者意,正确。②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此处属于望文生义。③摧眉折腰:形容低头弯腰阿谀逢迎的媚态。贬义词,此处褒贬误用。④涸辙之鲋:干枯的车辙里的鲫鱼,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救援的人,此处属于用错对象。⑤形影相吊: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互相慰问。形容非常孤单,没有伴侣。此处用法正确。⑥豆蔻年华:形容女子十三四岁。此处属于用错对象,) 3. C(A项不合逻辑,应为“防止再次发生”,B项中途易辙,把“在”或“在……之后”去掉,D项残缺,在“普世情怀”后加入“的层次”。) 4. A(A项“拨冗”,请对方于繁忙中抽出时间来做某事的客套话,此处正确。B项“玉成” 敬辞,促成之意,此处用错。C项“忝列门墙”谦词,只能用于自己。此处用错。D项“承让”谦词,一般是在比赛后优胜者谦虚客气时说的话。此处用错) 5. C(第一句中前者为名词意动用法,后者为名词使动用法。A组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B组 均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D组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6. B(前者是介词结构后置句,后者为被动句,A项均为被动句。C项都是宾语前置句,D项 都是判断句。) 7. B(“冠礼”专指男子,女子成年礼为“笄礼”) 二、(9分,每小题3分) 8..A(原文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刑事案件的公正审理”) 9.D(御史台的主要职能是监察文武百官) 10.D(“审刑院作为一个独立机构从外部监督大理寺、刑部;纠察在京刑狱司,从司法系统外部对包括御史台在内的中央及京畿司法机关进行纠察监督”) 三、(9分,每小题3分) 11.A(“领”,此处为兼任之意。) 12.C 13.A(地点对应错误,“横塘、宛唐”应调整过来。) 第Ⅱ卷 四、(21分) 14.(1)刘道锡派遣刘勔奉命到京都,太祖召见他,他的回答符合太祖心意。 (诣,到;引见,召见;称旨,符合心意;每点1分,句意1分) (2)(朝廷)征召刘勔回到京都,(让他)暂代辅国将军,率领军队讨伐殷琰。 (征,征召;假,代理、暂代;补出省略;每点1分,句意1分) 15.BD(B项“阑珊”之意,理解错误。D项“语言描写”错)(每项2分) 16.①时光流逝,年近迟暮。(2分) ②怀才被贬,不为朝廷重用。(2分) 17.(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迤逦 (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即不得分) 五、(21分) 18。(5分)CE(选C得2分,“想去看看向往已久的“那条河””错;选E得3分,“倒叙” 错,应为“插叙”) 19.(4分) ①表现了边防哨所的庄严肃穆。 ②与前文略写小镇风光形成对比。 ③为后文“他”读懂父亲作铺垫。 (答对两点即得满分) 20.(6分) ①不理解父亲,不理解父亲为什么把“鸭绿江”唱成“那条河”;不理解父亲以三十八军为骄傲的原因;不理解把名利和生活的失意看得非常渺小。 ③读懂父亲,“他”亲临鸭绿江,领悟到在“从战友尸体堆爬出来”的父亲的眼里,世间的 切都是那么渺小,也许鸭绿江在父亲眼里真的是一条河。 ①崇敬父亲,军官向“万岁军”敬礼,“他”作为“万岁军”的后代用并不标准的军礼还礼 向父亲致敬。 (每点2分) 21. (6分) ①小说情节围绕“父亲河”展开。 ②别人眼中的鸭绿江,父亲偏偏唱成那条河,至死不变,突出了父亲对那段经历的珍视以及倔强的性格。 ③通过“他”对那条河的认同,体现了他对父亲的敬意与怀念。 (每点2分) 六、(9分) 22.①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2分) ②人类精神生活的需要。(2分) 23.②农村孩子接受了正规的学校教育,他们的思想和心灵的大门不一定就都会被打开。 ③经历了基层锻炼,师范毕业生也不一定就会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答对一点2分,两点5分) 7、 (60分) 24.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典型的“矛盾型”作文,矛盾的焦点是秦女士退不退银行多给的1600元。根据矛盾律,面对同一的写作对象,在同一背景下,就同一方面的问题两个相互矛盾、相互否定的主张、认识、做法不能同时成立,必有一错,退款肯定是不会错的。此题的难点在于如何说理,可从道德和法律两个层面说理。从道德上说不能占国家便宜是人所公知公理;法律上讲秦女士多得的1600元确实是不当得利。考生可以批评“银行霸王条款”,但是此类条款并不具备法律效力,更不能以此作为秦女士不退款的理由,错误的理由推出的结论必然是错误的。不同身份的写信人说理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考生应注意试题的“任务性”。 【文言文参考译文】 刘勔,字伯猷,是彭城人。他的祖父刘怀义,担任过始兴太守,父亲刘颖之,担任过汝南新蔡二郡太守,后来征召到林邑为官,得病去世,刘勳年少有志向节操,同时喜好文辞,家中贫穷,担任广州增城县令,广州刺史刘道锡请他做了扬烈府主簿元嘉二十七年,北方民族南侵时,刘道锡派遣刘奉命到京都,太祖召见他,他的回答符合太祖心意,被授予宁远将军、绘远太守太宗登基,加官为宁朔将军,依然担任校尉,江州刺史晋安王刘子勋作乱,天下响应,刘勔凭借本官兼任建平王景素辅国司马,进发占据梁山,恰逢豫州刺史殷琰造反,(朝廷)征召刘勐回到京都,(让他)暂代辅国将军,車领军队讨伐殷琰,三十六个披甲执兵的卫士同时从六门进城。刘勔又兼任山阳王休祐驃骑司马,其他职位未变,他在宛唐打败殷琰的将领刘在横塘打败了杜叔宝,被授予辅国将军、山阳王休祐驃骑谘议参军,他没有接受任命,殷琰环绕城池固守,从初春到冬末,薛道标、庞孟虬并力攻向寿阳,刘勔对内攻战对外防御,所战全都胜利,他善于安抚将领,因为宽厚被大家依附,将军王广之向刘助要他亲自骑乘的马匹,各位将领都不满意王广之对刘勔的冒犯,劝说刘勐按照法律制裁王广之,刘却很高兴并立即将马解开送给了王广之,后来又被授予使持节、督广交二州诸军事、平越中郎将,他是没有接受。等到殷琰打开城门请求授降,刘勔约束命令军队,不得随意行动,城内百姓没有一点損失,百姓感激高兴,都说盼望刘来解脱他们的苦难。百姓在他活着的时候,为他立碑,他改任督益宁二州诸军事,他又没有接受任职。回到京都,被授于太子左卫单,封部阳县侯,赏赐他一千户封地元徽初年,桂阳王休范作乱,突然间到了京都,朝廷加封刘领军之职,配置了佐史,镇守保卫石头城,不久贼军驻扎(在)朱雀航道南,右军王道隆率领宿卫军奔向朱雀,听闻贼军已经到达,急忙发信召回刘動。刘到了后,下令关闭航道,王道隆没有听从,催促刘勔渡过朱雀航作战,刘助率领部队在朱崔航南战败,在阵地上死去,当时年纪五十七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