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案学习教程与能力检验测试卷(小学).doc

举报
资源描述
-!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测试卷 (小学) 1、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小学阶段的课程体现( ) A.强制性、普及性和统一性B.科学性、选择性和统一性 C.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D.科学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2.班主任王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展了一系列学习竞赛活动。正如王老师所料,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成绩明显提高。但没有想到的是学生之间相互猜忌、隐瞒学习资料等现象也日趋严重。上述事实表明教育( ) A.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正向隐性功能 B.既有负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 C.既有正向隐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 D.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 3.( )认为,人的知识来源可分为三方面,即“亲知”“闻知”“说知”。 A.墨子B.孔子C.荀子D.孟子 4.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婴儿绕行茶几以取它后面的玩具,不再仅从茶几下爬过。这时的婴儿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B.思维准备阶段 C.思维阶段D.抽象思维阶段 5.在培养目标上,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必须( ) A.同中有异、重点突出、特色鲜明 B.异中有同、特点突出、差异鲜明 C.标准统一、重点突出、特色各异 D.异中有同、个性突出、特色鲜明 6.眼睛被酸、碱烧伤时,急救的关键是( ) A.立即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 B.用手揉眼睛 C.用干净的布擦眼睛 D.用温开水冲洗眼睛 7.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 8.儿童容易模仿影视片中反面人物的行为,结果导致不良品德。为了避免影视片的消极影响,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适当的做法是( ) A.避免学生观看这类影视片 B.对有模仿行为的儿童进行说理教育 C.影片中尽量少描写反面人物 D.影视片应使观众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9.提出最近发展区的心理学家是( ) A.埃里克森B.皮亚杰C.维果茨基D.劳伦兹 10.教师穿着新裙子,走到教室门口,引起了学生的注意。这是因为( ) A.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B.刺激物的强度 C.刺激物的新异性D.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 11.下列情境中代表学习的内部动机情境的是( ) A.课间休息时,王峰回到教室看书B.张老师表扬王峰的作文写得好 C.校长宣布三好学生名单D.杨阳每天上网玩几个小时游戏 12.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 A.考试焦虑B.儿童厌学症C.多动症D.人际交往方面 13.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 A.是同时的 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 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 D.说不清楚 14.“春风化雨”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榜样示范法B.说服教育法C.品德评价法D.陶冶教育法 15.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不包括( ) A.及时与家长沟通 B.维持正常的班级秩序 C.组织多样的教学活动 D.教授学生各种知识 16.教学直观不包括( ) A.言语直观B.模像直观C.实物直观D.表情直观 17.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 A.演示法B.练习法C.实验法D.实习作业法 18.教师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B.上课 C.课外辅导D.学生成绩的考查与评定 19.“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当有疑难时才向教师请教;教师不向学生系统得讲授教材,只为学生分别制定参考书,布置作业;教师按月向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并接受考察;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志趣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 ) A.班级授课制B.道尔顿制C.文纳特卡制D.分组教学制 20.“用进废退”与哪种遗忘观点相一致( ) A.消退说B.材料间干扰C.同化说D.检索困难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 22. 简述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23. 简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4.小雷的母亲向班主任陈老师反映,转学才半个学期的10岁儿子小雷跟过去比好像换了个人,以往由于喜欢做小动作,小雷没少挨老师的骂,结果看到老师就害怕,不得不转学。到新学校后不久,小雷在上课时又忍不住做起了小动作,被陈老师发现了。陈老师什么也没说,只是微笑着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背,便继续上课了。以后,每次陈老师走过小雷身边,如果小雷没做小动作,老师就会对他微笑并点头表示赞许。很快,小雷改掉了坏习惯,还爱上了学习,自信心大增。 请从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来分析本材料。 25.有这样一名数学教师:一天到晚除了认真上课,精心批改作业,就是钻研各种难题。他对每年高考数学试卷的解答,总是最快最好的。但报纸,他从来不看一张;期刊,一年也翻不了几回;图书馆,难得光顾;影视,几乎不看。他觉得不能把时间浪费在这些上面。他的教学很一般,学生反映也不太好。对此,他很不解。 请从现代社会的特点以及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评价该老师的做法。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40分) 26.以“余数的除法”为例,就如何通过操作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撰写一个教学设计片段,并写出该片段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图。 要求:(1)数学设计片段的撰写要求层次,有条理; (2)设计意图要写清楚每个环节中具体落实了哪些“四基”和“四能”目标。 附: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小学阶段课程的特点表现为:普及性、基础性和全面性(发展性)。 2.D【解析】“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成绩明显提高”是王老师预期的教育的正向显性功能,“学生之间相互猜忌、隐瞒学习资料”是王老师没有想到的教育的负向隐性功能。 3.A【解析】略。 4.A【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婴儿已经形成了“客体永久性”。“客体永久性”的形成在感知运动阶段。 5.A【解析】略。 6.A【解析】眼睛被酸、碱烧伤,急救的关键是立即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如果没有生理盐水,可以用冷开水、自来水冲洗眼睛。冲洗后,马上送医院做进一步的治疗,这样将减轻眼睛的损伤。 7.A【解析】“壬寅学制”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由当时的管学大臣张百熙起草,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由国家正式颁布的学制系统,虽然正式公布,但并未实行。 8.D【解析】根据替代强化原理,当儿童发觉“坏人”通常不能得到好的下场时,为了避免这种不良后果,自己也会远离破坏性行为。 9.C【解析】略。 10.C【解析】教师的新裙子引起了学生的无意注意。无意注意可由刺激物的特点引起,本题强调的是刺激物的新异性。 11.A【解析】内部学习动机是指诱因来自学习者本身的内在因素,即学生因对活动本身发生兴趣而产生的动机。 12.A【解析】焦虑症是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应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 13.C【解析】独立的教师职业伴随着私学的出现而产生,私学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因此,独立的教师职业出现在奴隶社会;而世界上第一所师资训练学校出现于1681年。因此答案为C项。 14.D【解析】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德育方法。题干中的“春风化雨”就是这一德育方法的典型体现。 15.D【解析】略。 16.D【解析】直观手段一般包括: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言语直观。 17.C【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实验法的内涵。 18.B【解析】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19.B【解析】题干描述的是道尔顿制这一教学组织形式的内涵。 20.A【解析】“用进废退”的意思是:生物体的器官经常使用就会变得发达,而不经常使用就会逐渐退化,与遗忘的消退说观点一致。消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 二、简答题(答案要点) 21.(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2)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3)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4)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5)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此外,教师还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与优良的性格特征,如学习的坚韧性、独立性等。 22.(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2)坚持全面发展;(3)培养独立个性;(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5)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23.(1)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相结合;(2)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课程的社会化、生活化和能力化,加强实践性,由“双基”到“四基”);(3)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加强课程科学性与人文性融合;(4)加强课程综合化;(5)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加强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6)课程法制化。 三、材料分析题(答案要点) 24.小学生的身高体重处于两次增长的高峰期之间,是相对稳定发展的时期;小学生的有意注意已开始发展,但无意注意仍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小学生的情感不稳定性以及不善于控制的特点也很突出,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还是依据他人的要求评价自己;从自制力和独立性看,小学生行动的冲动性和受暗示性大为减少,行为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了明显的进步。这些都是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的特点。材料中这位新老师正是正确认识到了这点,并机智地运用这些特点来引导小雷,既纠正了他的错误,又不伤害他的自尊心。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为重要和紧迫。 25.(1)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接受不同的信息。尤其在这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学生从课堂外接受到的信息往往要比在课堂上接受到的还多。而材料中老师的行为等同于闭门造车,因此,“他的教学很一般。” (2)20世纪后期,教育终身化的思想被提了出来,教育技术也日趋现代化。在这样一种趋势下,教师更要顺应时代的要求,终身学习,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以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教学设计题(答案要点) 26.(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课件出示2组分草莓图和2组分铅笔图,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简单的有余数除法。 设计意图:复习基础知识,巩固基本技能,有利于后续教学内容的展开。 (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出示本单元(59页)节教材主题图——用小棒摆图形。 2.引导学生观察,交流信息,从而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主题图的情境,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背景中挖掘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感悟,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同时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观察比较,合作探究 1.教师操作:在实物投影仪上用4根小棒摆出一个正方体。 2.学生思考:用4根小棒可以摆出几个正方形?你能列出除法算式吗? 3.小组合作:用8根、9根、10根、……、15根、16根小棒摆出独立的正方形,看看能摆出几个,还剩多少根?(每组准备的小棒根数不同,共分成一下9种情况) 4.根据摆出的小棒图,列出除法算式。 设计意图:动手操作的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交流反馈,发现关系 1.教师组织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将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2.学生观察对比,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观察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你们发现了什么? ①你们发现余数有什么规律? ②余数可能是4、5、6…吗?为什么? ③余数和谁有关系?是怎样的关系? ④学生举例验证。 3.教师小结并板书:余数<除数。 设计图意:学生在自我探究和合作学习中,经历和体验数学知识的探索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有助于“四基”的全面提升。 (五)巩固联练习,深化理解 1.出示教材中的“做一做”。 2.学生读题,教师引导理解:用小棒摆出一个五边形需要5跟小棒,如果有剩余,可能是几根? 3.为什么是这几种可能性?你是怎样想的? 4.如果用这些小棒摆出三角形可能会剩余几根? 设计意图:进一步的思考和讨论,有助于发展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四能”的进一步发展。 (六)课堂总结,明确目标 1.本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2.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应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自我总结,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锻炼总结归纳能力,同时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