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案学习教程与能力简单题答题技巧窍门.doc

举报
资源描述
|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单题答题技巧 1. 确立依据类 (1) 社会:生产力、制度、科技、文化程度 (2) 个人: 身心发展特点、发展需要 (3) 学校: 环境、学科的科学性 (4) 家庭: 教养方式 <题目案例> 教育目的的确立的依据有哪些? (1) 社会依据 1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 2 根据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的需要 (2) 人的依据 ①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水平 ②根据人的发展的需要 2. 影响因素类 (1) 内部:内在需要、个体发展水平、个体主观能动性等 (2) 外部:环境、教育、遗传、 <题目案例> 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 (1) 内部因素 ①个人主观能动性 个人主观能动性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2) 外部因素 ①遗传 遗传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遗传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②环境 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限制性。 ③教育 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3、 原则类 1.教育原则 2.德育原则 3.班级管理原则 4.处理突发事件原则 5.班级活动原则 <题目案例> 1. 教育原则包括: ①直观性 ②启发性 ③巩固性 ④量力性 ⑤循序渐进 ⑥理论联系实际 ⑦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 ⑧因材施教 口诀:巩循思因量,理直启 2. 德育原则包括: ①导向性原则 ②疏导性原则 ③因材施教原则 ④知行统一原则 ⑤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⑥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⑦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⑧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⑨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口诀:“陶行知正面疏导一连学生:积极守纪律,才有尊严” “陶行知”即知行统一原则 “正面”和“守纪律”即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疏”即疏导原则。“导”即导向原则 “一连”即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积极”即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才”即因材施教 “尊严”即尊重和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3.班级管理原则: ①平行管理 ②管教结合原则 ③全员激励原则 ④自主参与原则 ⑤协调一致 ⑥情通理达原则 口诀:平行管教全员自主协调情理 4.突发事件处理原则: ①协调性 ②启发性 ③公正性 ④针对性 ⑤发展性 ⑥教育性 口诀:调启正针发育 5. 班队活动原则包括: ①易操作 ②教育性 ③自主性 ④整体性 ⑤针对性 ⑥多样性 口诀:易教主整针多 易教主挣的真多 4、 方法类 1.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作用 2.复习的方法 3.学习动机的激发 4.学习迁移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5.操作技能的培养 6.意志品质的培养 7.德育的方法 8.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题目案例> 1.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作用? ①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 ②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 ③运用两种注意的相互转换的规律 ④根据注意的外部表现了解学生的听课状态 2. 复习的方法? ①及时复习 ②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③做到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相结合 ④恰当安排复习内容 ⑤反复阅读和试图回忆相结合 ⑥复习方法多样化 ⑦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⑧复习次数更适宜 记忆口诀:时间合理,内容恰当,次数适宜,集散结合,读忆结合, 3. 学习动机的激发 记忆口诀:上课布置作业学习反馈奖惩归因 ①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上课) ②根据作业难度,适当控制动机水平 (布置作业) ③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学习反馈) ④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学习动机(奖惩) ⑤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学习(归因) 4. 意志品质的培养 记忆口诀:自我实践锻炼意志 ①组织实践活动,加强意志锻炼 ②启发学生进行意志的自我锻炼 ③发挥教师和班集体的影响,给予必要的纪律约束 ④加强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确立正确的行动目的 5. 学习迁移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记忆口诀:选材 编内 里程 教学 ⑴科学精选教学材料; 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⑶合理编排教学程序; ⑷教授学习方法,提高迁移意识 6.德育的方法 记忆口诀:陶冶品德 说服榜样 自我锻炼 ①情感陶冶法 ②品德评价法 ③说服教育法 ④榜样示范法 ⑤自我教育法 ⑥实践锻炼法 7.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①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②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③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④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⑤培养正确的舆论和形成良好的班风 记忆口诀:一确定 二建立 外加组织和培养 8简述班级管理的主要模式 ①常规管理 ②平行管理 ③民主管理 ④目标管理 记忆口诀:平常牧民 记忆口诀:“平常牧民”。平——平行管理模式;常——常规管理模式;牧——目标管理模式;民——民主管理模式。 巩固练习 1、 简述主观能动性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一种内在需要和动力,是一种寻求发展的积极动机和渴望。所以,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2、 简述如何培养小学生创造想象的能力? (1) 丰富儿童的表象。表象是想象的材料,表象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想象的水平。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儿童的思维发展水平,通过采用直观教具或者参观的形式,使儿童获得足够的表象。例如学习<泥石流>时候给学生播放有关的录像片段,学习<日出>时,组织学生观看日出的景象 (2) 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教师的语言是启发儿童想象的主要因素,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优美、准确的言语描述事物,以唤起学生的想象,并为学生的想象树立榜样。 (3) 指导儿童阅读文艺作品。文艺作品是培养儿童想象的最好材料,它对儿童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因此,教师应积极关心,指导儿童阅读良好的、适合儿童发展水平的文艺作品(如童话故事、神话故事) (4) 进行想象训练。教师可以结合各自教学对学生进行想象训练。提高其想象和联想能力。如美术课上教师给定一个主题---圣诞节,让学生通过画笔自由的去描绘圣诞节,而不是教师画一颗圣诞树。 3. 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 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 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的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4.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爱与归属需要 尊重需要 审美需要 认知理解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温馨提示: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