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传奇与中国神魔文学作品1.doc

举报
资源描述
^. 唐传奇与中国神魔小说 田丽峰 摘要:唐传奇和中国神魔小说如同两颗镶嵌在中国古代这座艺术殿堂的珍珠,熠熠放光。唐传奇,是唐代文人创作的文言小说,宣告中国文言小说进入成熟阶段。中国神魔小说产生于明朝,它的发展受唐传奇艺术方式和表现手法的影响。中国神魔小说在非现实形象的构成,想象丰富神奇,虚构荒诞离奇的故事情节,虚幻人物与现实人物相结合,人物刻画细致化,故事结构与题材相似等方面继承唐传奇的衣钵,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吸收更多文学样式,大大增加篇幅,重新编撰神的谱系等方面对唐传奇进行了创新。唐传奇是小说历史的发展,而中国神魔小说则攀上白话小说的峰顶。它们是中国文化孕育出的两件瑰宝。 关键词:唐传奇;中国神魔小说;继承;创新 文学史中,唐传奇和中国神魔小说如同两颗熠熠生辉的珍珠,镶嵌在中国古代这座伟大的艺术殿堂里。与其它文化瑰宝一起交相辉映,共同构成这座殿堂里的千姿百态,异彩缤纷。 一、唐传奇产生及发展 (一)唐传奇的产生 唐传奇,即唐代文人创作的文言小说。“传奇”本是传述奇闻异事的意思,原是唐朝人元缜《莺莺传》的题名,元末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曾把“传奇”明确地用为唐人小说的专称。唐传奇源于六朝志怪,但因写作态度与写作方法的不同,唐传奇最终脱离六朝志怪成为一种新的文学样式。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说:“凡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舛讹未必尽幻设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他已经注意到两者之间写作态度的不同。而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更明确指出传奇与志怪相比,“其尤显者乃在是时则有意为小说”(选自《中国文学史》中卷,唐代的讲唱文学,第208页)。可以说唐传奇是形式上继承六朝之遗风,仍然在言鬼讲怪,内容上却借言鬼而讲人事。从前代纯粹的虚幻构造进化到直接关注人间社会。唐传奇的出现宣告了中国文言小说进入成熟阶段。 (二)唐传奇的发展阶段 初唐盛唐,是唐传奇的萌芽阶段,是由六朝志怪到唐传奇成熟的过渡阶段。此时大部分传奇还停留在志怪的范围,一小部分稍有新的迹象。作品数量不是很多,文人作家初试创作,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文学水平相对较低。如今所见最早的唐传奇是《古镜记》和《补江总白猿记》。作于高宗调露初年的《游仙窟》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这篇小说以第一人称自述于奉使河源途中,投宿“仙窟”与神女邂逅交结的故事。这篇小说风靡于当时,并远传日本,是暗示唐传奇走向成熟的一个讯号。 中唐时期,传奇创作进入了它的兴盛时期。中唐时期名家蔚起,比如白居易、元稹等人,还有专以写作传奇而著名的文人,如李公佐、沈亚之等人,他们的加盟与极力倡导,使唐传奇创作方法与艺术技巧更加成熟,地位大大提高,促使其进入发展的快车道。这一时期,传奇题材随之丰富,以爱情小说和讽世小说为主,内容涉及到诸多方面,优秀作品很多。元稹的《莺莺传》,白行简的《李娃传》,蒋防的《霍小玉传》,沈既济的《任氏传》、《枕中记》和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均在此时出现。 在爱情小说中,沈既济的《任氏传》标志唐传奇进入盛期。和初期传奇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始终以主要人物任氏为中心,小说中写神怪,更偏重其人性的一面,这里神怪题材更富有人情味,更接近现实生活。李朝威的《柳毅传》讲述了一个浪漫的人神交往、人神相恋的传奇故事。讽世小说《枕中记》说的是著名的“黄粱美梦”故事。《南柯太守传》讲游侠之士淳于棼醉后被邀入“槐安国”,在那里出任南柯太守,身经宦海沉浮,享受荣华富贵后被遣返回家,醒来方知是醉后一梦,他“感南柯之浮虚,悟人事之倏忽,遂栖心道门,绝弃酒色”。虽带有某种传奇色彩,终是对现实人生的思考。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其它内容的作品,比如陈鸿的《长恨歌转》是根据白居易《长恨歌》做的一篇兼有政治与爱情的历史小说。李公佐的《谢小娥传》是记述谢小娥为父报仇的故事。 唐传奇发展后期即晚唐时期,唐传奇日中则昃,进入衰退期,单篇传奇数量减少,再没出现过《莺莺传》那样的经典作品,但题材方面有了新的发展,豪侠小说取代了爱情小说。夹杂着对平庸人生的无奈和人们对自由豪迈的人生境界的向往之情,裵铏的《昆仑奴》、《聂隐娘》,袁郊的《红线转》,杜光庭的《虬髯客传》应时而生。晚唐的讽刺小说有意识地对作者所不满的社会和政治现象加以讥讽,如张读的《杨叟》。 当唐传奇难以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日益复杂的社会生活时,鸿篇巨制的长篇小说出现便成为一种必然了。经过宋朝的蛰伏后,部分唐传奇被改写成白话小说,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又有一个质的飞跃。 二、中国神魔小说的产生及发展 (一)中国神魔小说的产生 中国神魔小说的产生深受多方面的影响,万历后期是神魔小说创作的黄金时期,小说《平妖传》开其文章之先河,继而大量作品涌现。中国神魔小说在短时期内接连而出的现象在通俗小说史上尚属首次。 什么是神魔小说呢?鲁迅曾说:“奉道流羽客之隆重,极于宋宣和时,元虽归佛,亦甚崇道,其幻惑故遍行于人间,明初稍衰,比中叶而复极显赫,成化时有方士李孜,释继晓,正德时有色目人于永(李孜 一作李孜省,南昌(今属江西)人,以进符箓方术得宠,官右通政。继晓,江夏(今湖北武汉)僧人,以进秘术得宠。于永,回族僧人,以进秘戏房术得宠),皆以方伎杂流拜官,荣华熠耀,世所企羡,则妖妄之说自盛,而影响且及于文章。且历来三教之争,都无解决,互相容受,乃曰“同源”,所谓义利邪正是非真妄诸端,皆混而析之,统于二元,虽无专名,谓之神魔,盖可赅括矣”(选自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六篇《明之神魔小说》(上))。可见中国神魔小说是在三教合一、互相调和、互相容受的背景下,神魔之间含糊的彼此之争。这明显受了当时宗教的影响。 于是一部分作品,受宗教影响,宗教色彩比较浓,称为宗教性的神魔小说,这类小说较有名的是《四游记》、《南海观音出身传》、《二十四尊得道罗汉传》等。具体说来《四游记》分为四部,一是《上洞八仙传》亦名《八仙出处东游记传》,二是《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即《南游记》,三是《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即《北游记》,四是《西游记》(四卷,四十一回,题齐云杨志和编,天水赵景真校。《西游记》简洁版)。《四游记》看似作品多,内容却简单,这四部游记主要内容就是题中主人公成道降妖之事。中间的细节也有雷同仿写之嫌。像华光天王为救母大闹天宫地府,和二郎神救母、孙悟空大闹天宫难免重复。 另一部分作品,受史传文学影响,与历史演义相结合,称为与历史演义合流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皆属此类。《封神演义》以武王伐纣为背景,讲述了双方的战争中,神仙也参与其中,他们分成两派,支持武王的是阐教,支持纣王的是截教,诸路神魔争胜斗法,最后姜子牙将双方战死的重要人物一一封神的故事。《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以郑和下西洋为背景,讲的是郑和在碧峰长老的帮助下,用法术降服外夷三十九国的故事。还有一部分向哲理化发展,如《西游补》,讲孙悟空在取经途中误入幻境所经历之事,颇具讽刺意味。 《西游记》是我国神魔小说的巅峰之作,它的出现直接引爆了明朝后期神魔小说创作的热潮。浪漫的想象,诡异的情节,诙谐幽默的话语,令其它作品望其项背。《西游记》的题材源于唐代僧人玄奘只身西行去天竺取经的史实,经过了长期地积累和演变,作者吴承恩借鉴和继承了几百年来有关唐僧取经的诗话、平话、戏剧和民间传说等创作成果,拣其精华,去其糟粕,大胆创作,终于写成宏篇巨著。 (二)唐传奇对中国神魔小说的影响 中国神魔小说除了受宗教和史传文学的影响之外,再者就是唐传奇的艺术手法和表现方式也对它产生了影响,尤其是中国神魔小说在继承它的衣钵后,又广受各家技艺之长,厚积薄发,最终使小说这种文学样式发扬光大。中国神魔小说继成唐传奇的艺术手法和表现方式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非现实形象构成 非现实形象构成是最基本的艺术方式,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唐传奇通过虚构的故事和虚构的人物来反映具体社会生活。感慨时运不济的卢生,在睡梦中享受完一生的荣华富贵,兴衰荣辱,醒来时身旁的黄粱米饭尚未蒸熟。于是他悟出人生如梦的道理(《枕中记》)。夜梦豪侠挟李益来见的霍小玉,死后鬼魂来萦绕李益,使李益终生不得安宁,强烈谴责现实爱情的不公平(《霍小玉传》)。而中国神魔小说同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奇玄妙的幻想世界,作者展开幻想的翅膀描绘塑造出现实世界不可能存在的天庭、龙宫、水洞、魔窟等等,想象出一大批有特殊手段的神仙佛陀。无论多么虚幻,我们仍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书中形形色色的妖魔,少数是自然界有害动物的化身,多数带有明显的剥削阶级特点和封建朝廷里权奸的特点。虚构现实世界不可能存在的神仙鬼怪,目的是利用幻想的形式,来艺术地反映人生,借奇异的人物奇异的情节来寄托作者的理想,借用幻想的情节表达人们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但又十分渴望的要求,展示人们内心深处的欲望或表达对社会的不满或反抗情绪。 2.想象丰富神奇 在作者的想象中,凡人可以进入仙宫,神仙亦有喜怒哀乐。故事中往往沟通了人与神,将二者结合起来。猿精亦有七情六欲,也如凡人一般,见别人妻女美丽,窃来作为自己的妻子,还让凡间女子给自己生儿育女(《补江总白猿传》)。唐明皇地处皇宫之深,杨贵妃仙居蓬莱之远,在术士帮助下,再次重逢,一副患难夫妻不忍相别之态。柳毅可以娶龙女为妻,三圣母亦可下嫁刘彦昌为妇。人可以腾云驾雾,呼风唤雨。五花八门的奇门战阵暗含玄功魔咒,内藏天地利器,纵是大罗金仙,进阵也难保万全。古代神话大量融入,把古老神话重新组合。昔尧遭洪水九年者,乃钱塘君一怒,与天将失意,又塞其五山。龙女所放之羊,乃雷神“雨工”(《柳毅传》)。纣王进香女娲宫,见女娲(神话中人头蛇身,化育万物的女神。《说文》:“娲,古之神圣女,化育万物者也。”)长得漂亮,题以淫诗,亵渎大地之母。女娲便以狐妖迷惑纣王促使其早灭亡。孙悟空的金箍棒乃上古大禹王治水时测量水深浅的尺子。给我们营造了一个浪漫主义的艺术天地。熟练地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文学手法,把现实性和超现实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3.虚构荒诞离奇的故事情节 唐传奇中虚构身体与灵魂的分离:王宙与倩娘相爱,日夜思念对方。但倩娘的父亲把倩娘许给他人,把王宙撵走。后来倩娘把身体留在家中,灵魂却追随王宙而去。王宙不知这是倩娘的灵魂,只当是倩娘来了,他们相守五年,回到家中,倩娘灵魂方与身体合为一处(《离魂记》)。虚构人的前生经历:红线自述她前世本为男子,因开错了药导致孕妇和腹中胎儿死亡,惹怒神灵,有司让其“降为女子,使身居贱隶,而气禀贼星。”虚构人与神的交流;唐明皇在蜀中术士的帮助下,与已归黄土,现已成仙的杨贵妃,缠绵唏嘘,再叙旧情。虚构梦中之事,渲染幻中有实,似梦非梦之感。虚构世人奇遇,奇幻色彩,笼罩全篇。这种荒诞不经,离奇怪异之事,只能出现在作者无穷无尽的想象之中,出现在虚构的故事里。以唐传奇虚构的故事情节为本,神魔小说创造式继承了它的特点。正因为虚构人可以将灵魂与肉体分解开,所以出现了分身术,摄人魂魄等道术。因为虚构出有人知道自己的前生,所以猪八戒恋恋不忘自己是天蓬大元帅下凡。也因为幻想有灵魂的存在,华光天王要到冥间(管理鬼魂的地方)去救母,去大闹冥司。唐太宗魂游地府,魏征梦里斩泾河老龙王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均是在鬼魂存在,似梦非梦的基础之上产生。 4.故事结构的设计趋同 唐传奇作品《古镜记》是一个典范,它是以作者王度的叙述为线索,叙述古镜制服妖精等灵异事件,以许多小故事串联而成,与此特点相近的唐传奇有《梁四公记》。神魔小说更比比皆是,如长篇章回体《西游记》,以四人的旅行为情节展开叙述;《封神演义》消灭商纣所经历的三十六路征讨,七十二路征伐,只是机械的排列;《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和《镜花缘》以主人公游历海外各国的奇异经历为线索;它们将所发生的事情像串珠子般串起来,前后衔接,最后再将小故事连成大故事。小故事的顺序可以前后调换,对作品整体格局并无影响。这与《古镜记》的结构格外相似。 5.虚幻中的人物与现实中的人物相结合 在作者所描绘的世界中,人鬼不再殊途,人仙可以同路。李章武可以与王氏的鬼魂夜夜合欢;书生崔炜能和千年之前的田夫人把酒言欢,成就美好姻缘;凡人可与神女邂逅交结。西岐大营中,南宫适(凡人,西岐大将)与哪吒在排兵布阵,散宜生(凡人,西岐上大夫)与姜子牙在观看地图,赤精子与广成子相视而坐,在商谈破阵之法。主人公往往集人的思想、魔的神通、动物的外貌和习性于一体,比如猪八戒既有三十六般变化之本领,又是一头猪,同时他还像人一样的思考,交流,有着只有人才有的这样那样的坏毛病。在这个半真半幻的世界中,虚幻的人物与现实的人物紧密结合,人们承认鬼神妖怪的存在。 6.人物的刻画趋向细致化 注重生活细节的描写和人物的精神心理的展现,通过细节的描绘,以及夸张、想象等各种艺术手段,来塑造出众多的性格特征各异、具有全真视角的人物,某些人物具有比较深广的典型意义。并且自觉注意小说的审美价值和娱乐功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人物,上到菩萨活佛,下到文人商贾、侠客僧道等。其中不少人物个性鲜明,有血有肉。如敢爱敢怒的霍小玉,见义勇为、不图酬报的柳毅,虔诚坚定却庸弱无能的唐僧,少年英雄,胆大妄为的哪吒,都写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人物形象颇为相似,钱塘君刚猛无畏,他有钱塘怒潮一般汹涌而暴烈的气概,他以无比强大的力量向天上地下的统治者挑战。以致命运不济,遭到上帝惩处,丢官卸职,囚系在身。即使如此,他依然不改本色,严惩恶人,拯救弱者。这一切,和“齐天大圣”孙悟空何其相似! 7.题材相似 晚唐时期,朝纲混乱,社会动荡,藩镇割据,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人们希望在动乱之中有特殊能力之人能够力挽狂澜,扭转乾坤。于是有宣扬侠士豪客之作产生。明朝晚期,社会背景与晚唐颇为相似,神魔小说崛起也便顺理成章了。神魔小说在某种程度上是豪侠传奇的继续。只不过前者是靠武功卓绝的侠士为弱者做主,后者是借法力无边的仙佛来拯救万民苍生。 (三)中国神魔小说的独特成就 神魔小说最终是独立文学样式,它之所以脱离唐传奇,是因为还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首先因为唐传奇大多出于文人之手,神魔小说则大抵出于民间。作品流传范围不同,受众不同,则作品的韵味不相同。唐传奇的趣味以士大夫的趣味居多,而神魔小说则思想感情与市井民众相通,知识贫乏的市民欣赏作品趣味性居第一位。可以说唐传奇靠“奇”和“才”取胜,神魔小说以“奇”和“趣”争优。诸般相异之处,还表现在以下方面: 1.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显而易见的是中国神魔小说以白话文形式代替了唐传奇的文言文形式,较之文言文,白话文直接来自生活,不仅准确的传达出人们的口吻神态,而且与话本小说反映真实生活审美观相一致。语言通俗化是白话小说在语体上最显著的特点。文言小说基本属于文人话语体系,在观念上受史传文学影响较大,崇尚照实记录,构思与描写较为拘谨。虽然唐传奇在主要采用散体古文的同时,适当吸取了民间口语,也常插入诗词,提高了小说的表现力。但阅读小说者大多文化水平不高,文言文会给他们带来诸多不便,即使偶有口语,也是杯水车薪,望洋兴叹。因而白话小说的口语化,通俗易懂,和尽可能细致的描写,更适合广大市民的口味,因而就更容易吸引较多的接受者。 2.篇幅明显加长 较之唐传奇,中国神魔小说另一个明显的表现是篇幅的悬殊。唐传奇的篇幅大多在两三千字,一些唐传奇的作者用史传的方法创作,简洁是他们的特点,虽然某些唐传奇作品可以敷衍成长篇小说,但是他们崇尚一字千金,言简意赅。因而唐传奇一般都是简短的,往往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这就限制了它的深度。而中国神魔小说的篇幅少则几万字,多则几十万字,比如《西游记》全书二十卷,一百回,有六十余万字的篇幅。因为在丰富的过程中,中国神魔小说借鉴了更多的文学样式,唐代话本小说的文白相间,口语化;讲经文的华美辞藻,瑰奇想象;变文的极尽敷衍;宋词,元曲,诗话,平话,戏剧和民间传说的影响,使小说想象力丰富,语言生动活泼,线索清晰俊朗,情节波澜起伏,内容包罗万象。 比如战斗场景是唐传奇和中国神魔小说重要组成部分。《柳毅传》中描写钱塘君大战泾阳的战斗场景只有寥寥数笔:向者辰发灵虚,巳至泾阳,午战于彼,末还于此。中间驰至九天,以告上帝。帝知其冤,而宥其失。问:“所杀几何?”曰:“六十万。”“伤庄稼乎?”曰:“八百里。”“无情郎安在?”曰:“食之矣。”而《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战斗场面描写,从第五回下部开始,到第七回结束,洋洋洒洒两万余言。其中有一段孙悟空和二郎神斗法的描写,是借鉴佛家经典《贤愚经》记载的舍利佛与邪魔六师斗法,六师先后变出宝山、水牛、水池、毒龙、鬼怪等,舍利佛随之变化出金刚、狮子、白象、金翅鸟、毗沙天王等将其克服,终于战胜了他的故事:大圣慌了手脚,就把金箍棒捏做绣花针,藏在耳内,摇身一变,变作个麻雀儿,飞在树梢头钉住……扑的一个虎跳,又冒在空中不见。话本小说的口语化,讲经的瑰奇想象,辞赋的排比对偶,戏剧的冲突在文中不同程度的显现。景物、心理描写十分细致,情节曲折跌宕,别开生面,叙述娓娓道来,很是幽默,近于滑稽。 3.重新编撰神的谱系 虽然《西游记》这种含金量高的作品是凤毛麟角,虽然大部分神魔小说写得很粗糙,是书商们牟利的工具,但也不是毫无价值。值得注意的是历史上各种神话人物及其故事,在万历朝神魔小说所搭建的三教合一的大框架中都被安置于相应的位置,形成了后来在民间影响极大的庞杂的神的谱系,实际上中国神魔小说的编撰是对当时中国民间各种神话故事的一次大规模的整理。这种不自觉间做出的贡献是执笔唐传奇那些士大夫们不能预见的。 三、结论 一方面根植于社会现实生活,较深刻地反映了社会问题;一方面又以飞腾的想象力和艺术虚构,寄托了人民的理想和愿望。出现唐传奇,我国古典小说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神魔小说是白话小说的卓越代表,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一个高峰。中国文化就是那条浩瀚无尽,波涛奔涌的天河,唐传奇与中国神魔小说就是经过它冲刷成型的两块奇石,这两块奇石最终变成两颗耀眼的明星,在中华民族艺术的天空奕奕放光,点缀了星空,增加了色彩,装饰了人类的心灵。 参考文献: [1]陈大康.明代小说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4. [2]刘永强.中国古代史叙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0.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12. [4]赵剑敏.大唐盛世:玄宗时代的全景中国[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8. [5]李少林.中华文化大观——唐代文化大观[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4. [6]唐子恒,周广璜,中华文化精粹文库——明清小说[M].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9. [7]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4. [8] 吴怀东.论唐传奇叙事的基本特征[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30卷1期. [9]贾名党,鲁夏南.唐传奇“梦”意象蠡测[J].红河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10]道教与“神魔小说”的结构[J]. 宗教学研究, 1997, (02) . [11]潘贤强. 明清宗教文化与神魔小说的思想内容[J]. 东南学术, 1992, (04) . [12]冯汝常.幻文:神魔小说特色的根源之一[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02期. [13]胡胜. 明清神魔小说创作思想试论[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05) . [14] 吴承恩, 西游记[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2. [15]许仲林。封神演义[M].三秦出版社,2005.1. [16] 叶桂刚,王贵元.中国古代十大传奇赏析[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2.1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