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pdf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25955734 上传时间:2022-07-14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03.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大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pdf(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学生自杀倾向及自杀原因调查报告一、本次调查的目的及过程:本次调查从选题到结论历时两个月。本次调查的课题是:大学生自杀原因及自杀倾向。 “大学生自杀问题”已经从个案演变成社会较普遍的现象,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结果显示,自杀死亡是青少年的前三项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中国则是1534 岁年轻人死亡的第一原因,其中大学生自杀尤为突出。目前,大学生自杀率呈上升趋势。大学生自杀率是同龄一般人口的 24 倍,高于同龄非大学生年轻人,对大学生,这群高学历人群自杀方面的研究,已经成了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了。本课题比较具有实际意义,特别是对预防措施的研究,有利于防患于未然, 力求降低现在在校大学生自杀的几率。我

2、们着重于研究大学生自杀现象中的自杀倾向以及原因的问题。“大学生自杀现象”问题不仅是心理问题,还是社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犯罪学的问题。罗森茨韦克就曾提出过人的三种不同的挫折反映模式:外罚性反应,内罚性反应,无罚性反应,其中,外罚性反应往往导致暴力犯罪,内罚性反应可能表现为自杀。既然大学生自杀现象牵涉这么多问题,而且又涉及到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未来的国家中流砥柱,所以研究大学生自杀现象十分重要。 研究大学生自杀现象的目的也要运用于现实,也就是找出各方面的原因, 最终有效预防大学生自杀事件的放生,所以找出哪种类型的大学生倾向于自杀,以及探讨他们自杀的原因就是本次调查的重中之重了。首先,

3、小组成员进行文献研究与分析, 运用相关理论和已经筛选出的文献资料对大学生自杀现象心理进行相关性的假设, 为其后实证调查研究奠定方向性的基础,通过小组讨论设计调查问卷。其次,进行实证调查与初步分析。在操场、图书馆、食堂、教室等学生聚集地对于四川师范大学160 位不同年级、性别、专业的在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此次调查中,成长环境是农村、乡镇、城市的同学分别占%,25%,%,从地域的分布来说还是比较平均的,获得的数据比较可信。 我们还采访了有多年心理辅导经验的,接触过不少具有自杀倾向的大学生的心理学专家。 再次, 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对调研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与理论解读,分析每项调查,建立每项调查的关联

4、性。对于联动分析之后所得的一致性、协调性数据进行归纳,并利用文献上的理论对其进行合理的阐释,对其分析后所得的不一致性、不协调性的数据进行分析及合理的猜想。最后,在调研数据所得关于我国当代大学生自杀现象尤其是自杀心理方面相关知识基础上尝试做出针对性的建议,以利于规避大学生的自杀现象。二、调查结果及分析:1.问卷:80706050403020100非常了解,经常浏览并与人讨论看到才会说没关注对大学生自杀问题的关注程度(单位:%)觉得无关紧要首先,我们对在校大学生对于大学生自杀现象关注程度做了一个调查,有%调查者选择了“基本关注,看到了才会说” 。这一结果表明他们对于这一现象的关注是被动的、处于被引

5、起的状态,人们不会刻意地、主动地去了解有关大学生自杀的问题。 “看到才会说”同时也表明并没有让外界达到高度警醒与重视的程度。706050403020100你眼中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多选 单位:%)论文与毕业的压力就业压力恋爱问题对前途的迷茫家庭压力人际关系差精神疾病生理疾病然后,我们进一步调查了在校大学生眼中认为大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旨在探求被调查的大学生在什么情况下会采取这种极端的方式来逃避或解决问题。调查中,排在前五的是:就业压力(%) ,面对社会前途未卜的压力(%) ,离校后与大学恋人分合未卜的压力(%) ,人际关系压力(%) ,来自家庭压力(%) 。这些原因可以笼统地归纳为压力大,就业压

6、力、分手压力、人际压力、家庭压力等等,可以说压力社会是造成大学生自杀的重要原因。706050403020100是否曾有过自杀的冲动(单位:%)经常有偶尔有很少有从没有在被问及是否有过自杀冲动时,选择“从没有”占%,选择“很少有”占%,选择“偶尔有”占%,选择“经常有”占%。我们试图将“经常有”和“偶尔有”的大学生归为具有自杀倾向者,那么该比例占到了%,这不是一个令人乐观的数据,因为这意味着在 100 个大学生中就将近有 12 个人具有自杀倾向,至少自杀的想法会出现在他们脑子里。80706050403020100可惜叹惋同情可怜不关心理解,都有自己的选择愚蠢的行为应谴责社会其它怎样看待大学生自杀

7、(多选 单位:%)接下来,我们询问了在校大学生对大学生自杀的认识及看法, %的同学觉得可惜叹惋, %的同学认为自杀是件很愚蠢的行为,%的同学觉得同情可怜,%的同学觉得出现这种现象应该谴责社会,%的同学表示理解大学生自杀的行为,仅%的同学对频繁发生的大学生自杀事件漠不关心。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面对当今社会上大学生自杀事件的频繁发生,更多的人是持可惜叹惋的态度,认为大学生自杀是一种很愚蠢的行为,并且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表现;仅有%的同学认为大学生自杀的频繁发生应该谴责社会,可以看出,对大学生自杀,多数人抱以谴责大学生态度,没有从更多的方面去了解这一问题,也体现了对学校、社会、家庭甚至大学生自身对自杀

8、现象关注度不高,未对大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宣传教育。50403020100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没感觉对目前大学生活的满意程度(单位:%)4035302520151050每两三天一次每一两周一次一个月一次很少有大概多久一次出现心里烦躁(单位:%)从来没有706050403020100现在经常会出现哪种情绪(多选 单位:%)愉快充满希望郁闷愁苦愤世嫉俗抑郁其它最后,我们通过直接询问以及做心理测试题间接得到了被调查大学生现在的心理状况, 以及是否存在自杀倾向。对自己现在的大学生活,基本满意的占%,有%的人认为不满意,只有%的人认为非常满意,还有%的同学不知道自己到底满意不满意,选择了没感觉。虽然大多数人还

9、是认为大学生活符合他们的要求,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接近三分之一的人不满意现在的生活。选择认为在现在生活中经常有郁闷、愁苦情绪的人有%和%,比经常有愉快情绪的人的比例还要稍高一点, 而且被调查者中出现心里烦躁的频率也比较高,接近十分之一的人选择每两三天一次,更多的人选择一个月一到两次。这是不容忽视的,这样的对大学生活的不满、 经常愁苦、 烦躁是否会久而久之衍生出抑郁的情绪, 从而导致自杀,不得而知,但是极有可能。*不同地域解决问题问题的方法(单位:%)454035302520151050乡镇城市农村找朋友、同学倾诉找家人倾诉沉默不语主动进行心理咨询网上找陌生人聊天向老师求助自暴自弃*心理健康状况

10、不同的处理心里问题的方式(单位:%)向朋友、同学倾诉找家人倾诉沉默不语主动进行心理咨询网上找陌生人聊天找老师谈话自暴自弃454035302520151050心理非常健康心理基本健康有一点心理问题706050403020100朋友出现心理问题怎么办(多选 单位:%)寻求帮助置之不理自己开导劝服不知所措请老师解决从总体上看,当意识到自己的心理有问题时,一半以上的人会选择找朋友同学聊天, 这是比较理性且十分有效的处理心理问题的方式。从农村和乡镇上来的同学还较从城市来的同学更倾向于向老师和家人倾诉, 可能是因为成长环境不同,他们较城市学生对长辈更加依赖。少数人会去主动进行心理咨询,而且主要是城市或者乡

11、镇长大的同学选择了主动心理咨询, 家住农村的同学选择心理咨询的人数连 5% 都不到。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的心理咨询服务业还不够发达,专门的心理咨询诊所在我国并不普遍,也可能是由于咨询费用较高,高校对心理咨询宣传不到位等原因,主动进行心理咨询并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有一半左右的人在心理出现偏差时会选择沉默不语,仅通过自己的内心挣扎进行自我调节,这一结果是不容忽视的。沉默不语的原因也许是性格所致,能独自调节过来是最好不过的,但是这并不是很好的处理心理问题的方式,若不能很好解决,长此以往,也许会引发出更大的心理问题,产生自杀心理倾向。经调查,认为自己有心理疾病的人在情绪低落或意识到自己心里有偏差时, 较认

12、为自己心理健康的人更多的选择了沉默不语,自暴自弃以及在网上找陌生人聊天,而选择向朋友、家人倾诉的比例较认为自己心理健康的人小。这可以说明解决心理问题的方式不同,也是产生心理偏差的重要原因, 而有心理偏差的同学, 往往也没有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这样会导致恶性循环,也许也是大学生自杀或产生自杀想法的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在面对朋友同学有轻生念头时,大多同学都倾向于求助,而求助的对象往往是老师。也可能与大学生现今所接触的关系网,以及对老师的信任。在调查中也存有同学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而将其劝服。同时,也因现在的大学生经历较为缺乏, 也有接近五分之一同学不知所措,这也可能是导致有自杀想法的同学心中郁

13、结无法解开,最终付诸实践的原因之一。* *看到蟑螂会怎样灭杀看到蟑螂会怎样灭杀*若有畏高,若有畏高, 却一定要从高处跳下去,却一定要从高处跳下去, 怎么办怎么办随手拿起报纸打扁或踩扁喷杀虫水一跳上瘾,还要多跳几次尖叫,觉得死过反生怕的脚软,无力跳在蟑螂出没的地方放置诱杀器悄悄逃走我们通过了两道心理测试来大致了解了被调查者的自杀倾向,根据调查我们发现,见到蟑螂时,有%的同学选择了随手拿起报纸或拖鞋打扁或踩扁它,%选择在蟑螂出没的地方放置蟑螂诱杀器,%的同学选择追住并狂喷杀虫水,没有同学选择活捉蟑螂然后用火烧。因此,根据这道心理测试题我们可以看出,%的同学很少思考 “死亡” 这个问题, 积极乐观,

14、 就算面对死亡也会有勇气积极面对; %的同学对生死有比较好的理解,很难有自杀的倾向;%的同学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会非常消极并且自暴自弃,但是他们害怕承受痛苦,所以也很难会选择自杀;如果选择活捉蟑螂然后用火烧,说明虽然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但是一遇到巨大挫折就会心灰意冷,甚至选择自杀来解脱。 在我们的调查中并没有人选择活捉蟑螂用火烧, 说明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理还是比较健康的,承受压力的能力也不是很弱,只有少数人面对巨大挫折时才会选择自杀。在高空跳得测试中,有%的同学会选择尖叫破喉咙,觉得自己死过反返生,有%的同学选择怕的脚软无力跳下去,有%的同学选择悄悄逃走,安全至上,仅有%的同学会选择一跳上瘾,要再

15、多跳几次。因此,根据这道心理测试题我们可以看出,在大学生中,只有%的同学完全没有自杀倾向;有%的同学会只有 10%的自杀倾向,这些人相信人生充满希望,面对困难可以积极乐观;有%的同学自杀倾向为 30%,这些人平日里是不会有自杀的念头的,除非面对人生的低潮,心情陷入低谷时没人可以倾诉时才会偶尔产生自杀的消极想法;但有%的同学自杀倾向高达 70%,这些同学一遇到困难就会觉得天快要塌下来,也许会采取“眼不见为净”的政策,使问题更加恶化,结果更不敢面对。这两道从测试题不一定完全准确,但是还是很合理的,得出的结论也比较可信。2.访问:通过分析调查结果以及本组同学在本次调查中反馈的信息, 被调查的大学生中

16、对自杀本身直接接触(比如经历过自杀的折磨,或者身边的朋友曾经自杀等)的很少,大多数都觉得自杀离他们比较遥远。所以我们为了得到更准确的答案,及时调整了我们的调查方式, 把抽取十位同学做详细的访问改为访问有多年心理指导经验、 曾接触过不少自杀未遂或有自杀想法的心理学老师杨老师,通过对她的访问, 我们间接获得了一些更能反映自杀倾向者内心的信息。在自杀或具有自杀倾向的大学生中,最常见的原因是与恋人的感情问题,其次,与家庭成员、同学朋友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至于社会的压力,对于自杀或有自杀倾向在校大学生的影响并不像问卷调查中所反映的那样高, 这可能是被调查者中对大学生自杀现象的接触和

17、了解得人不是很多, 也可能是我们调查的对象太少,不具有代表性。她还提到,有自杀倾向者一般性格内向,与身边的同学朋友甚至室友沟通较少,这更加的证实了我们的调查:认为自己有心理疾病的人在情绪低落或意识到自己心里有偏差时, 较认为自己心理健康的人更多的选择了沉默不语,自暴自弃以及在网上找陌生人聊天,而选择向朋友、家人倾诉的比例较认为自己心理健康的人小。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一方面将导致抑郁的情绪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泄,心结打不开,另一方面,会导致身边的人忽视、冷落他们,至少不会很注意他们,杨老师提到,许多自杀的大学生在自杀前都有种种预兆,或是反常的表现,如果身边的人及时发现是可以挽救他们生命的。内心封闭、被

18、人冷落可以说是将有心理问题的人推向自杀的致命“动力” 。三、预防措施:通过分析对比总结,我们认为被调查的大学生对大学生自杀问题关注程度不够, 而且社会和学校也没有做充分的宣传,所以学校和社会对大学生自杀预防的宣传还应该加大力度,让同学们充分的了解它,才能更好的预防它。我们自己也应该对这一问题引起重视,积极寻找正确的预防方法。以下我们可以从宏观以及微观方面来开展预防措施。(一) 、从宏观方面论述。社会、学校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应该加强各方面力度防止大学生心理出现偏差,产生自杀倾向。其主要措施包括:社会应该加大对大学生心理关注程度,广泛宣传积极向上的心理导向,营

19、造轻松的社会氛围。学校的学生会、社团等组织也应当发挥自己的功能,多开展有意义的社交活动,营造良好的学风、校风。此外,学校还应该加大对专业心理咨询的宣传,现在很多高校都有义务的心理咨询室,也有心理专家作辅导,但因为宣传不到位等原因, 在调查中主动进行心理咨询的人很少,所以还应加大对心理咨询室的宣传等措施。(二) 、微观方面我们可以从家庭以及大学生个人方面来进行论述。在家庭中,一方面,作为家庭关系中的父母应该懂得如何去营造和谐轻松的家庭氛围,让自己的孩子(大学生)更多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对于孩子的不满应该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教导,决不能采用诸如暴力、辱骂等方式,这样极容易让孩子产生轻身的念头。另一方

20、面,作为大学生也应该懂得如何为家庭着想,理解父母,毕竟良好的家庭关系不是靠单一的某个家庭成员就能创造的。 学会理解、 学会分担、乐于奉献,养成这些良好的品行也是有效避免自杀。在我们的调查中,内向的学生心里自杀倾向较大,对此我们大学生,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同学应该:首先,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集体活动, 感受这样的氛围能够有效激发与人交往的兴趣。其次,更加努力地寻求与他人尤其是自己身边的朋友、同学沟通交流的机会,强迫自己去向他人倾诉让别人了解自己,甚至让他人于自己形成共鸣,这无疑是改善内向的最佳途径。最后,多接触新鲜、积极、富有活力、激情的事物,比如多听音乐、多看喜剧片、周末到户外休闲等,总之避免沉浸在

21、一个人的世界中。另我们调查发现, 恋爱的失败往往是导致大学生自杀的直接和主要原因,要从根本上解决恋爱失败对大学生的心理重创,就要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恋爱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方面除了学校、社会应当对大学生多加强心理辅导,让我们正确认识恋爱外。 我们大学生还应当多涉猎一些具有精神指导意义的名著,以及中外名人对于人生、婚姻等的智慧感悟。生应该加强自身的哲学学习,毕竟哲学的一般理论也能指导恋爱,让大学生懂得怎样更好的面对恋爱。当然根据我们的调查还另有原因也会导致大学生存有自杀心理倾向,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致使大学生产生自杀心理倾向,我们都应该从自身出发,保持乐观积极心理状态,有效调整心理偏差。自杀现象只是挫折反映模式中的内罚性模式, 心理偏差还会引发其外罚性模式如犯罪,因此我们加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关注程度,对减少大学生自杀现象、甚至犯罪现象的发生率都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