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OCA语料库从弱势动词角度研究英语静态表达.pdf

上传人:33****8 文档编号:25939726 上传时间:2022-07-1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3.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COCA语料库从弱势动词角度研究英语静态表达.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基于COCA语料库从弱势动词角度研究英语静态表达.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COCA语料库从弱势动词角度研究英语静态表达.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COCA语料库从弱势动词角度研究英语静态表达.pdf(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于 COCA 语料库从弱势动词角度研究英语静态表达【摘要】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一直都是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基础。“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论述了语言与思维相互影响的概念,引发广泛关注。本文借助COCA 语料库,主要分析两组弱势动词,give , make和 keep, feel搭配使用情况的频率分布,以观察研究英语静态思维特征,并与中文动态表达思维作对比,通过中英动静思维差异分析,让二语习得者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思维差异,避免中式英语。【关键词】语言 ; 思维; 弱势动词 ; 静态表达【作者简介】张静( 1996.09.08- ),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沈阳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

2、:外国语言文学。一、“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下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与思维密切相关,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中西方思维差异无疑是造成我们难以习得地道英语的重要原因。语言与思维关系的相关研究发展至今,“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引起了很大的讨论。这一理论有两种表述形式:一是强式“假说”“语言决定论”认为语言对思维有决定性的作用; 二是得到更多学者认可和赞同的弱式“假说”“语言相对论”认为语言对思维产生影响,但并非是决定性的。在人们习得语言形成对世界的认知的过程中,语言与思维相互影响相互依赖。不同的语言会导致语言使用者形成不同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差异会阻碍二语习得者后天的语言学习。因此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先了解语言的思

3、维模式特点,再根据其思维方式习得语言,可降低由于中西方思维差异而造成的母语负迁移。本文通过语料库具体分析英语弱势动词以研究其静态表达思维,从这一思维角度映射中西方思维差异。对于语言的研究,语料库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明晰的归纳出语言表达使用情况,便于剖析思维特点。二、 基于语料库分析弱势动词1. 研究所涉及的语料库。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COCA )是由美国杨伯翰大学(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Mark Davies 教授开发的免费在线美国英语语料库,同时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英语平衡语料库。CO

4、CA 文本超过 10亿字( 1990-2019 年每年2500多万字),涵盖八种体裁:口语、小说、流行杂志、报纸、学术文本、电视和电影字幕、博客和其他网页(2020年 3 月更新)。该英语语料库使用广泛,可以通过不同体裁以及精确的数据分析全面在线了解地道的英语表达,为涉及英语学习的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源。COCA 语料库主要功能有List (列表显示), Chart (图表显示), Word (字符串查询区), Browse(浏览),Collocates (单词搭配), Compare(单词比较), KWIC (上下文关键词限定)。本文主要运用了Browse进行动词使用频率排序以及Word具体

5、分析弱势动词搭配情况。2. 弱势动词分析。武峰在十二天突破英汉翻译中提道:“英文是静态性语言,擅长使用名词等 ; 中文是动态性语言,擅长使用动词等。英文中有强弱动词之分,并且英文喜欢用弱势动词。”强势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行为更为具体,并且目的性强或感情色彩较强,比如establish, introduce, support ,discuss 等。弱势动词的行为意义比较抽象,感情色彩较弱,比如make ,have, take , give , allow等。表 1 是 COCA 语料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前200 个单词中的所有动词。从表1 中可以看到,根据弱势动词与强势动词的定义,比较明显的具有强烈

6、的目的性或较强的感情色彩的强势动词仅有like , believe少数几个动词。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弱势动词与强势动词的使用更多要放在具体表达中进行区分。但不可否认的是 get , make, take , give , let, feel , keep 等使用频率较高的动词经常与名词或形容词搭配使用,并且动词特征较弱一般只起到过渡作用,反而是后面搭配词的意义在句子意义中占核心地位。如图表 2、表 3 分别是 give ,make在 COCA 语料库中搭配使用频率最高的名词。在表 2、表 3 give 与 make的高频搭配名词中,除了像god, gift,progress , fun , noi

7、se 等这样的名词,大部分搭配名词可转换成强势动词直接作谓语如表 4,但在英语表达中一般是使用动词名词化形态,再搭配弱势动词进行过渡。英语作为形合语言形态变化十分丰富,在表达过程中谓语动词有很多规则限制,所以一般每个英语句子仅会用一个相对弱势的谓语动词然后加以名词铺展。英语中动词名词化现象十分普遍,转换而来的名词呈静态特征,但表达动态意义,常常用來表示原动词含有的动作、行为、变化、状态、品质、情感等概念。而汉语是意合语言不受动词形态变化的约束,动词使用较多,形成了明显的动态特征。因此在英译汉的过程中多数英语抽象名词可转换成汉语动词,尤其是动宾结构; 而汉译英时,则需要将汉语中的“强势动词”进行

8、弱化并搭配相应名词。例如,武峰老师在十二天突破英汉翻译的讲解中给出的句子:我支持你。 I support you. I give you my support.我买了一台车。 I bought a car. I made a purchase of a car.在上述两个例子中,“支持”和“买”在中文里都是强势动词,第一组译文是直译,直接翻译为英文中相对应的强势动词“support ”和“bought”。而第二组译文运用弱势动词give 和 make过渡,更符合英语静态表达习惯。此外,如下表 5、表 6 分别是 keep,feel 在 COCA 语料库中搭配使用频率最高的形容词。 Keep 和

9、 Feel 的动词性质很弱,基本没有什么重要意义,它们的出现就是为了更好的连接后面的搭配词。Keep后面的形容词表达状态, Feel 后面的形容词表达感受,通过这些形容词说话者就能传递所要表达的完整意义。从本质上来说,在中英文转换时英语之所以存在弱势动词过渡现象,就是因为中英文动、静态思维表达的差异。在公共场合的中英文标语中,这种过渡十分常见,其中最常使用的弱势动词就是keep,例如:靠右行驶!译文:Keep Right !肃静!译文: Keep Silence !除了强势动词与弱势动词的转换,还会直接将强势动词名词化,例如:损害赔偿!译文: Compensation for damage !

10、谢绝参观!译文: Inspection Declined!从上述例子可见,中文的标语都包含强势动词,具有强目的性。“靠右行驶” “肃静”相应英文标语译本是弱势动词结构,用keep 进行过渡 ; “损害赔偿” “谢绝参观”英文译文是名词结构,其中的中文强势动词“赔偿”和“参观”转换成英语名词“ compensation”和“inspection”,体现了英文的静态思维。也就是说英语表达倾向于用名词和形容词,叙述呈静态; 汉语表达倾向于用动词,叙述呈动态。3. 英语静态表达特点。关于静态和动态,R. Quirk等人在著作当代英语语法中解释道:广泛来讲,名词的特点自然是静止的,因为它们的所指被认为是

11、稳定的,无论是如房子、桌子、纸张等具体的物质,还是诸如希望、植物学、长度等抽象的概念。相反,动词的特点自然是动态的,动词通过时和体表示动作、活动、暂时或者变化的情况。因此在R. Quirk等人的描述中,名词和形容词呈静态特征,动词和副词呈动态特征。经过上述COCA 语料库中弱势动词使用情况及中英表达对比分析可见,英语语言善用名词和形容词还有名词短语、介词短语、弱动词短语等,表现出西方人静态思维特点。西方人英语静态表达习惯也是逐步形成的,并且有其认知根源。在英语表达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西方人形成静态思维; 反过来西方人倾向于客观思考问题的方式也加强了英语静态表达结构的输出。西方人擅长理性逻辑分

12、析,重视抽象思维,在语言上即重形合,表现为严密的句子结构。中国人则受儒家思想影响,思维方式上强调主体意识,在语言上重意合。由此,西方文化强调对事物的客观描写,是一种静态的表达。4. 研究发现与启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理论阐述了语言与思维相互影响的概念。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不同的语言体系,使用者思考方式不同,那么转换过程中就必须注意思维差异,否则就会产出欧化的汉语(Europeanized Chinese)或是汉化的英语( Chinglish )。中英思维差异之一是动静差异,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英语语言擅用弱势动词,是静态思维表达特征; 汉语语言擅用强势动词,是动态思维表达特征。那么在使用英

13、语语言时,中国学生普遍会将汉语表达中强势动词的使用习惯直接应用到英语表达中,这就是套用汉语思维模式,形成了换汤不换药的中式英语表达,也就是说由于英语语言与中式思维的相互作用,母语思维方式会在学习者用英语表达思想时进行干扰产生母语负迁移,阻碍学习者对于第二语言的掌握。因此,在二語习得过程中,我们在获取基本语言知识的同时,应更加关注英语与母语概念系统的差异,并在语言实践中有意识采用新概念系统语言表达方式,将新概念逐渐内化。本文从弱势动词角度切入研究英语静态思维表达特点,是想引起二语学习者对英语思维模式的注意。对于二语学习者来说,内化英语母语者的认知方式更为重要。参考文献:1Quirk, Randolph. Greenbaum , Sidney. Leech, Geoffrey. Svartvik,Jan.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M. London:Longman GroupLid,1972. 2 武峰. 十二天突破英汉翻译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 全文完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