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复习笔记 .docx

上传人:H****o 文档编号:25924758 上传时间:2022-07-1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25.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学复习笔记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药学复习笔记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学复习笔记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复习笔记 .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名师归纳总结资料word 精心总结归纳 - - - - - - - - - - - -中药学复习笔记一本草著作1 本草学问第一次大总结:神农本草经(本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初步奠定了本草学的基础成书于东汉,载药365种,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120种 ,无毒,补虚。中品120 ,既可以补虚,又可以祛邪治病,介于有毒无毒之间。下品125种,有毒,祛邪除病,不能长期服用。它开 了本草按效用分类的先河。2 本草学问其次次大总结:本草经集注,陶弘景。成书年代:南北朝时期,载药: 730种 365*2 。本书按药物来源的自然属性分类以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出名无用七类归并药物

2、。这种从基原动身的分类法,又开药物分类一大法门。并且采纳了朱墨分书,小字增注的文献出处标识法,使药学内容源流清楚,是非各有所归。确立的综合本草的基本格式。3 南朝刘宋时期雷斅雷公炮炙论,为我国第一部中药炮制学专著4 本草学问第三次大总结:新修本草(唐本草)。作者:苏敬等。成书岁月: 659年。载药: 844种或 851 853 。创新:首创药图。历史价值: 1、世界第一部药典,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 2开创了图文对比的先例。5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本草学问第四次大总结: (证类本草)。 作者:唐慎微。成书岁月:宋代 1108 年。载药: 1558 种。创新: 首载方剂(创方药兼收的编写体例),首载医

3、案(创本草著作记载医 案的编写体例)。6 本草学问第五次大总结:本草纲目(纲目)。作者:李时珍。成书岁月: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学习资料 名师精选 - - - - - - - - - -第 1 页,共 11 页 - - - - - - - - - -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资料word 精心总结归纳 - - - - - - - - - - - -明代。内容:1892种,附图 1160余幅, 附方 11000首,分 16部、60类。特点:内容丰富,文献量大,分类详明,实物考证准确。学术价值:对植物、 动物、矿物、农学、气象、化学、冶金等方面均有奉

4、献.7 本草学问第六次大总结: 本草纲目拾遗 。作者:赵学敏。 成书岁月: 1765年(清朝)。载药: 921种(新增716种)。创新:创断代本草著作( 16 18世纪)的编写体例。8 国家中医药治理局中华本草,1999年出版,收载药物8980种,内容尤丰富,为当代“官修本草”。二 产的,采集1道的药材:即产于某一的区、质量好、疗效佳、应用历史悠久的优质药材。2 中药的采集:植物药采收时间(1 )全草类药:植株充分生长、枝叶茂密 期采收。如麻黄、益母草等。 大多在夏秋季节植株充分成长、茎叶茂密或开花 时期采集,但有些植物的叶亦有在秋冬时采收的。( 2 )叶类药:叶片充分生长的花蕾期或盛花期采收

5、。如苏叶等。但桑叶在霜后采收。(3 )花类药:花蕾期或盛花期采收。如红花、辛夷等。(4)果实、种子类药:成熟或将熟期采 收。如瓜蒌、苍耳子等。但青皮、枳实等采幼果。( 5 )根及根茎类药:早春或深秋采收。如天麻、的骨皮等。但延胡索、半夏等宜夏季采收。(6 )树皮类药:清明至夏至间采收。如黄柏、厚朴等。( 7)根皮类药:同根类药。3中药的贮存 ( 1)为什么要重视贮存?(贮存不当,有效成分丢失或变化, 疗效降低,甚就发生不良反应)。 ( 2)贮存一般要求:干燥,低温,通风,卫生,安全。 (3)贮存时间与功能:当年新货质佳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学习资料 名师精选 - -

6、- - - - - - - -第 2 页,共 11 页 - - - - - - - - - -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资料word 精心总结归纳 - - - - - - - - - - - -六.陈药 “半夏狼毒与茱萸,枳实麻黄共陈皮。六般药物宜陈久,入药方知奏效奇”。三炮制1 炮制,又称炮炙,是药物在制成各种剂型之前对药材的整理 加工以及依据医疗需要而进行加工处理的一些方法。炮制原就:不及 就功效难求,太过就气味反失2炮制目的(1 )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如蜜炙百部加强止咳,姜汁制竹茹加强止呕等。(2 )降低或排除药物的毒性、烈性与副作用,保证用药 安全。 如

7、附子火炮以减毒,大黄蒸制以缓和烈性,* 酒制以抑制催吐之副作用 等。 (3)转变药物的性能,使之更能适应病情需要。如生的蒸晒后为熟的,性转甘温,功能补血填精等。(4 )转变药物某些外形,便于贮存和制剂。如肉 苁蓉盐制便于贮存,滑石粉碎便于制剂等。(5 )纯洁药物,保证用量精确。如去泥土等。(6)矫臭、矫味,便于服用。如昆布水洗去盐分等。3 3炮制方法(1 )修治(纯洁,粉碎,切制)(2)水制(润,漂,水飞)(3)火制(炒,炙,煅,煨,炮等)( 4)水火共制(煮,蒸,潬,淬)( 5)其他制法(制霜,发酵,发芽)常用炮制方法:( 1 ) 水飞:水飞是研粉方法之一,适用于矿石和贝壳类不易溶解于水的药

8、物如朱砂等,目的是使药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学习资料 名师精选 - - - - - - - - - -第 3 页,共 11 页 - - - - - - - - - -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资料word 精心总结归纳 - - - - - - - - - - - -物粉碎得更加细腻,便于内服和外用。在水飞前先将药物打成粗末,然后放在研钵内和水同研,倾取上部的混悬液,然后再将沉于下部的粗末连续研磨,这样反复操作,研至将细粉放在舌上尝之无渣为度。水飞并可防止粉末在研磨时飞扬,以削减损耗。(2)炒: 1 )炒黄 炒焦 炒炭 三种不同的程度。 2)辅料炒

9、矿 物或者动物的粉末。(沙,土,大米,麦麸,海蛤粉,滑石粉)砂炙,用铁砂与药物拌炒 称为砂炙。先将铁砂炒热呈青色, 倒 入药物拌炒,松胖为度, 取出,筛去铁砂。例如山甲片、龟板、鳖甲等经过砂炙后变成松脆,易于煎取药汁,或研粉制丸。( 3)炮:炮与炒炭基本相同,但炮要求火力猛烈,操作动作要快,这样可使药物(一般须切成小块)通过高热,达到体积膨胀松胖,如干姜即用此法加工成为炮姜炭。( 4)炙:是将药物加热拌炒的另一种方法。 (液体辅料拌炒药物叫炙)(蜂蜜,酒,醋,姜汁,盐水,童便)蜜炙,即加炼蜜拌炒。先将铁锅、铲刀用清水 洗净拭干,烧热铁锅,倒入炼蜜,待蜜化烊略加清水,然后放入药片反复拌炒, 炒至

10、 蜜汁吸尽,再喷洒少许清水炒干,使药物不粘手为度。例如炙紫苑、炙兜铃、炙甘草等。药物用蜜炙,是取它润肺、补中及矫味的作用。( 5) 煅 直接煅(又叫明煅) :适用于矿石和贝壳类不易碎裂的药物如磁石、牡蛎等。将药物放在铁丝筛网上,置于无烟的烈火中烧,程度视药物性质不同而定。矿石类药物必需至红色为度。 贝壳 类药物就至微红, 冷却后呈灰白色。 煅(间接烧):少数体轻质松的药物如陈棕、人发等就适用焖法。即将药物放在铁锅内,另用较小铁锅覆上,用盐泥固封锅边,小铁锅上压一重物,不便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学习资料 名师精选 - - - - - - - - - -第 4 页,共 1

11、1 页 - - - - - - - - - -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资料word 精心总结归纳 - - - - - - - - - - - -漏气,置火上烧至滴水于小铁锅上立刻沸腾,或以白纸贴于小锅上,当纸烤焦为止,待冷却后取出。( 6) 煨:用潮湿的纸或者潮湿的面粉把药物包裹放在火里烧(如 葛根,生姜,木香或者肉豆蔻)降低刺激性。( 7)水火共治淬:先把药物烧红,然后把明煅了的矿物或者动物的甲壳骨骼立刻放到冷的液体当中,让其立刻受冷收缩崩解,便于捣碎,便于制剂( 8)水火共治:火单:在大量的沸水中放少量的药物立刻把它滤起来,四 药性理论1中药性能:又称药性,即中药作

12、用的基本性质与特点的概括。药性理论:有关药性的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2四气 ( 1)概念:寒、热、温、凉四种性质,又称四性( 2)确定依据:从人体对药物的反应中总结出来的。(3)阴阳属性:寒凉属阴,温热属阳。( 4)量化表述 :大寒寒微寒凉平大热热温微温平四气的作用: ( 1)温热性的作用温里散寒: 治疗里寒证及表寒证。补火助阳:治疗阳虚证。回阳救逆:治疗亡阳证。温通气血:治疗寒凝气滞血瘀证。副作用:伤阴液。(2)寒凉性的作用清热泻火:治疗里热证及表热证。养阴:治疗阴虚内热证。凉血:治疗血热证。副作用:伤阳气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学习资料

13、名师精选 - - - - - - - - - -第 5 页,共 11 页 - - - - - - - - - -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资料word 精心总结归纳 - - - - - - - - - - - -3五味 (1 )概念:五味原来是指辛甘苦酸咸物种真实的味道,但性能当中的五味主要是用于反映药物作用的一些性质和特点。这些作用主要是补泻敛散方面。 是药物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也是对药物不同功能的高度概括.另外,涩附于酸 ,淡附于甘。( 2)确定依据:口尝实践真实味道和药效归纳。(主要把握性能的味)( 3) 阴阳属性:辛、甘、淡属阳,酸、苦、涩、咸属阴。作用:

14、 ( 1)辛味的作用芳香的气味 能散:散表邪(治表证,荆芥),散 内结(治痰核瘰疬,夏枯草) 能行:行气(治气滞证,陈皮),行血(治血 瘀证,川芎)。 能润:润肾燥(治肾虚证,菟丝子)。不良反应:耗气伤阴。( 2)苦味的作用能泄: 3 、清泄(清热泄火,治火热内炽证,栀子),2、通泄 (通便泻下,治热结便秘证,大黄),1、降泄(降肺气,治喘咳,厚朴。降胃气,治呕恶,柿蒂)。能燥:清热燥湿(苦寒药,治湿热证,黄连),燥湿散寒(苦温药,治寒湿证,橘皮,厚朴,苍术)能坚:苦能坚阴。黄柏坚肾阴,治肾阴虚相火妄动证。不良反应:伤津、败胃。( 3)甘味的作用能补 :补气治气虚证 ,人参,补血治血虚证 ,熟

15、的,补阴(治阴虚证,麦冬) ,补阳(治阳虚证 ,巴戟天)。能缓:缓急止痛,缓和药性。缓和 筋脉拘挛(治筋脉拘挛证,甘草),缓和急躁易怒(治脏躁病,小麦)。能和:和味,和中(补虚药,消食药),调和药性(甘草)。参考可以和毒。 不良反应:腻膈滞胃。(4)酸味的作用能收涩 :治滑脱不禁证。 在肺敛汗固表、 敛肺止咳 ,治自汗盗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学习资料 名师精选 - - - - - - - - - -第 6 页,共 11 页 - - - - - - - - - -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资料word 精心总结归纳 - - - - - - - -

16、- - - -汗、 久咳不止 ,如五味子 ;在肾涩精止遗 ,治遗精滑精遗尿等 ,如山茱萸 ;在 大肠,涩肠止泻 ,治久泻久痢 ,如石榴皮 ;在五脏 ,收敛固脱 ,治元气将脱 证,如龙骨。 能生津:治津亏口渴证,如乌梅。 不良反应:收敛邪气。( 5)咸味的作用能软坚:软坚散结,治症瘕等,如鳖甲。能泻下:治燥屎内结证,特别局限只有芒硝。不良反应:多食咸就脉凝涩。( 6)淡味的作用 能渗能利: 能渗湿利水(能利尿)(猪苓, 泽泻,薏仁)(甘淡并提) 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挑选行作用。归经的确定: 是在中医脏腑筋络学说的基础上, 以所治的病症为 依据。 临床意义:能够增强用药的精确性。4升降浮沉

17、 ( 1)概念:指药物进入人体后四种不同作用趋势。升是上升, 降是下降,浮(向外)是发散、外行,沉(向内)是收敛、固藏。升降沉浮的趋势是与病势的升降出入的倾向相对而言的。现在是由功效来确定药物的趋势。能够影响升降沉浮的方法:炮制配伍。( 2)阴阳属性 升浮性: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 沉降性: 泻下,利水,重镇安神,潜阳熄风,降逆止呕,止咳 平喘等。 沉降性:泻下, 利水,重镇安神,潜阳熄风,降逆止呕,止咳平 喘等。 确定药物升降浮沉的依据:(1)药物的质的:质轻主升浮,质重主沉降(诸花皆升,唯旋覆花独降。诸子皆降,唯蔓荆子独升)( 2)药物的性味:辛、甘升浮,酸、苦、咸沉降。温热药

18、升浮, 寒凉药沉降。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学习资料 名师精选 - - - - - - - - - -第 7 页,共 11 页 - - - - - - - - - -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资料word 精心总结归纳 - - - - - - - - - - - -临床意义:转变升降浮沉病势趋向。顺应气机的趋向,因势利导,祛邪外出。毒性 ( 1)含义:药物对于机体的伤寒性。广义的毒药:毒性就是药物的偏性。狭义的毒药:简单造成人体的伤寒。2 影响毒性的因素:最重要的是用量. 其他:采集,贮存,炮制的方法,剂型和给药方式,配伍,患者的个体差异。( 3)

19、怎么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有毒观念,无毒用药”参考 1 不良反映1 、副作用:一种药物往往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在正常用法和用量的情形下,相伴 其治疗作用的同时另一些作用可能一起一些与治疗无关的不良反应。2、 毒性作用:药物引起人体生理、生化的反常变化或器官、组织结构的病理转变的危害作用称为毒性作用,也叫毒性反应。3、 变态反应: 有的用药者经过某种药物致敏以后,再接触此药品后它原有的抗原体与药物再结合就造成组织的损耗或生理功能的紊乱。4、 特异质反映5、 药物的依靠性6、 致癌作用7、 致畸作用:对孕妇8、 致突变作用参考 2急性毒药的处理五 中药配伍与禁忌1配伍概念: 2味或者2 味以上的药物共

20、同使用。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学习资料 名师精选 - - - - - - - - - -第 8 页,共 11 页 - - - - - - - - - -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资料word 精心总结归纳 - - - - - - - - - - - -目的:增强 作用(比炮制更明显) ,提高临床疗效, 全面适应病情需要, 解毒。2 配伍关系:七情七情配伍内容(1 )单行:单味药治疗疾病。如独参汤。(两种或以上药物在同一处方中互不影响,既不减轻也不增强相互的功能。)( 2)相须(需):两种性能相近的药同用,能增强其原有疗效。( 3)相使:两种性能有

21、某些共性的药同用,其中以一药为主,另一药为辅,辅药能加强主药的功效。如茯苓加强黄芪补气利水作用。( 4)相畏:两药同用,一药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药降低或排除。如黄芪畏防风。(相畏的药要余外相杀的)( 5 )相杀:两药同用,一药能降低或排除另一药的毒副作用。如生姜杀半夏。(6)相恶:两药同用,一药的作用能被另一药抑制或减弱。如人参恶莱菔子,黄芩恶生姜。(7)相反:两药同用,能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如十八反、十九畏。3 怎样对待配伍关系: 1 ) 增效的充分利用 2)有毒的充分考虑 (考虑相畏、相杀) 3 )减效增毒的防止使用(防止使用相恶、相反 的配伍关系)。 对待七情的关系:(多加一条)病情单一可

22、以用单味药2 用药禁忌:1 、 配伍禁忌:主要是十八反,十九畏2、 症侯用药禁忌3 、妊娠用药禁忌4、 服药时候的饮食禁忌( 1)十八反:本草明言十八反, 半蒌贝蔹芨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学习资料 名师精选 - - - - - - - - - -第 9 页,共 11 页 - - - - - - - - - -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资料word 精心总结归纳 - - - - - - - - - - - -判藜芦。(2) 十九畏(不是相畏的畏,多为相恶,也有相反):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芒硝为朴硝的精制品

23、)水银莫与砒霜见, 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牙硝 也是芒硝)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又忌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如逢石脂便相欺。(官桂既肉桂)大凡修合看顺逆,炮鉴炙煿莫相依。3、 中药的剂量:(一天的服用量)中药的剂量是指干燥饮片在汤剂中成人一天内的常用有效量。确定剂量的依据:1、 药物方面(毒性的有无,无毒的药考虑药的质量,质量好用量少。质的的轻重,一般情形重的用量偏重。 药材味道的浓淡, 味重 的用量小。作用强弱。)2、应用方面(一般单方使用的时候用量大。另外药物在方剂中的位置。做什么剂型,假如是丸散剂量小,汤剂大。取药物的哪种功效。)

24、3、患者方面(年龄,性别,体质,病程,病势,职业,生活习惯。)(女性 月经期哺乳期。)4、此外(因的制宜,因时制宜。) 四、中药的用法1、给药途径(参考)2、应用形式(参考)3、汤剂的煎煮方法(熟识)2、1)煎药的器具 :陶罐类 (砂锅)陶瓷类(搪瓷制品)特别不能用铝锅铁锅也不行不锈钢将就可以用。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学习资料 名师精选 - - - - - - - - - -第 10 页,共 11 页 - - - - - - - - - -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资料word 精心总结归纳 - - - - - - - - - - - -2)煎药

25、的水:清洁卫生可以食用。3)加水多少: 头煎,药材干的需要先吸水 + 蒸发的水 + 喝进去的水。另外把握时间,时间短的防水少。二煎三煎仅需没过药材即可。4)煎前浸泡:一般用温水,至少浸泡半小时。(夏短,冬长)5)煎药的火候:先大火(烧开),后小火(最小)6)榨渣取汁7)煎煮次数:一般的三次,混匀分次服用。 (看饮片的厚度,薄如纸的也就两次。)8)矿物药,动物的甲壳,另有的毒性药久煎可减毒,不宜溶出的植物药,需要先煎。后下:挥发性药物,煎煮的时间很短(如薄 荷)。9)包煎:用洁净的纱布包裹药物煎 药物太轻(老是浮在水上)。 细小的颗粒。毛状物。 特别处理: 另煎(珍贵药材) 烊化(胶类药物) 冲服(液体 状的药物)4、服药方法( 熟识)1)服药的时间:一般防止与吃饭同时,驱虫泻下(早晨)。饭后 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安神药,晚上。2 服药的多少:一剂药一般分三次一天内付完。3)服药的冷热:一般是温热状态。发散风寒(热服)。从治法(服从假象)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学习资料 名师精选 - - - - - - - - - -第 11 页,共 11 页 - - - - - - - - - -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