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电路基础学习知识原理》随堂练习进步标准参考答案.doc

举报
资源描述
-* 《电路原理》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1. 电路和及其对应的欧姆定律表达式分别如图1-1、图1-2、图1-3所示,其中表达式正确的是(    )。 A.图1-1 B.图1-2 C.图1-3 图1-1 图1-2 图1-3 参考答案:B 2. 在图1-4所示电路中,已知U=4V,电流I=-2A,则电阻值R为(    )。 A.-2W B.2W C.-8W 图1-4 参考答案:B 3. 在图1-5所示电路中,US,IS均为正值,其工作状态是(    )。 A.电压源发出功率 B.电流源发出功率 C.电压源和电流源都不发出功率 图1-5 参考答案:B 4. 在图1-6所示电路中,US,IS均为正值,其工作状态是(    )。 A.电压源发出功率 B.电流源发出功率 C.电压源和电流源都不发出功率 图1-6 参考答案:A 5. 图1-7所示电阻元件R消耗电功率10W,则电压U为(    )。 A.-5V B.5V C.20V 图1-7 参考答案:A 6. 图1-8所示元件供出电功率10W,则电压U为(    )。 A.-5V B.5V C.20V 图1-8 参考答案:A 7. 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是一条()。 A.通过电压-电流平面直角坐标原点的一条曲线 B.不通过电压-电流平面直角坐标原点的一条曲线 C.通过电压-电流平面直角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 参考答案:A 8. 非线性电阻两端的电压与其中电流的关系()。 A.不遵循欧姆定律B.遵循欧姆定律C.有条件地遵循欧姆定律 参考答案:A 9. 非线性电阻的电阻值为()。 A.定值B.非定值,但与该电阻两端的电压或通过的电流无关 C.非定值,且与该电阻两端的电压或通过的电流有关 参考答案:C 10. 一个实际电源可以用电压源模型表示,也可以用电流源模型来表示。在这两种模型中,该实际电源的内阻应为()。 A.0B.C.定值 参考答案:C 11. 图1-9所示为一族独立直流电源的外特性曲线,其中理想电压源的外特性曲线是(    )。 图1-9 参考答案:A 12. 图1-10所示为一族独立直流电源的外特性曲线,其中理想电流源的外特性曲线是(    )。 图1-10 参考答案:C 13. 理想电压源的外接电阻越大,则流过理想电压源的电流()。 A.越大B.越小C.不能确定 参考答案:B 14. 图1-11所示电路中,当R1增加时,电压U2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图1-11 参考答案:C 15. 图1-12所示电路中,当R1增加时,电流I2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图1-12 参考答案:C 16. 把图1-13所示的电路改为图1-14的电路,其负载电流I1和I2将(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图1-13 图1-14 参考答案:B 17. 把图1-15所示的电路改为图1-16的电路,其负载电流I1和I2将(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图1-15 图1-16 参考答案:A 18. 在图1-17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流I1=1A,I3=-2A,则电流I2为(    )。 A.-3A B.-1A C.3A 图1-17 参考答案:A 19. 图1-18所示电路中电流I2为(    )。 A.7A B.3A C.-3A 图1-18 参考答案:C 20. 在图1-19所示电路中,已知:US=10V,I1=-4A,I2=1A。电流I3为(    )。 A.1A B.2A C.3A 图1-19 参考答案:C 21. 在图1-20所示电路中,已知:US=5V,I1=1A。电流I2为(    )。 A.1A B.2A C.3A 图1-20 参考答案:C 22. 在图1-21所示电路中,已知:US=2V,IS=2A。电流I为(    )。 A.2A B.-2A C.-4A 图1-21 参考答案:B 23. 在图1-22所示电路中,电流I为(    )。 A.8A B.2A C.-2A 图1-22 参考答案:C 24. 在图1-23所示电路中,U、I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 A.U=US+R0I B.U=US-RLI C.U=US-R0I 图1-23 参考答案:C 25. 在图1-24所示电路中,已知US=12V,IS=2A。A、B两点间的电压UAB为(    )。 A.-18V B.18V C.-6V 图1-24 参考答案:A 26. 在图1-25所示电路中,已知US=2V,IS=2A。A、B两点间的电压UAB为(    )。 A.1V B.-1V C.-2V 图1-25 参考答案:A 27. 在图1-26所示电路中,已知US=2V,IS=1A。A、B两点间的电压UAB为(    )。 A.-1V B.0 C.1V 图1-26 参考答案:C 28. 电路如图1-27所示,US=2V,IS=2A。电阻R1和R2消耗的功率由(    )供给。 A.电压源 B.电流源 C.电压源和电流源 图1-27 参考答案:C 29. 在图1-28所示电路中,已知US=2V,IS=2A,则供出电功率的是(    )。 A.电压源 B.电流源 C.电压源和电流源 图1-28 参考答案:B 30. 图1-29所示电路中,理想电压源发出的功率P为(    )。 A.6W B.-6W C.18W 图1-29 参考答案:B 31. 图1-30所示电路中,理想电流源发出的功率P为(    )。 A.12W B.-12W C.30W 图1-30 参考答案:A 32. 在图1-31所示电路中,已知RL消耗功率20W,则理想电压源US供出电功率为(    )。 A.10W B.-10W C.50W 图1-31 参考答案:B 33. 在图1-32所示电路中,U、I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 A.U=(IS+I)R0 B.U=(IS-I)R0 C.U=(I-IS)R0 图1-32 参考答案:B 34. 图1-33所示电路中,电压UAB为(    )。 A.12V B.-12V C.0 图1-33 参考答案:C 35. 图1-34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AB为(    )。 A.46V B.-34V C.34V 图1-34 参考答案:C 36. 在图1-35所示电路中,电压UAB为(    )。 A.29V B.-19V C.-2V 图1-35 参考答案:A 37. 理想电流源的外接电阻越大,则它的端电压()。 A.越高B.越低C.不能确定 参考答案:A 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1. 在图2-1所示电路中,电阻R=40W,该电路的等效电阻RAB为(    )。 A.10W B.20W C.40W 图2-1 参考答案:A 2. 图2-2所示电路的等效电阻RAB为(    )。 A.10W B.5W C.4W 图2-2 参考答案:B 3. 图2-3所示电路中,A、B两端间的等效电阻RAB为(    )。 A.3W B.4W C.4.5W 图2-3 参考答案:B 4. 图2-4所示电路中,每个电阻R均为8W,则等效电阻RAB为(    )。 A.3W B.4W C.6W 图2-4 参考答案:A 5. 图2-5所示电路中的等效电阻RAB为(    )。 A.4W B.5W C.6W 图2-5 参考答案:B 6. 用△?Y等效变换法,求图2-6中A、B端的等效电阻RAB为( )。 A.6W B.7W C.9W 图2-6 参考答案:B 7. 图2-8所示电路中A、B两点间的等效电阻与电路中的RL相等,则RL为(    )。 A.40W B.30W C.20W 图2-8 参考答案:C 8. 在图2-9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U=10V,电阻R=30W,则电流I值为(    )。 A.3A B.2A C.1A 图2-9 参考答案:C 9. 在图2-10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U=2V,若使电流I=3A,电阻R值为(    )。 A.1W B.2W C.3W 图2-10 参考答案:A 10. 图2-11所示电路中电流I为(    )。 A.3A B.4.5A C.6A 图2-11 参考答案:B 11. 图2-12所示电路中,电流I是(    )。 A.3A B.0A C.6A 图2-12 参考答案:A 12. 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流I1=6A,则电流I为(    )。 A.2A B.0A C.-2A 图2-13 参考答案:C 13. 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间()。 A.有等效变换关系B.没有等效变换关系C.有条件下的等效变换关系 参考答案:B 14. 图2-14所示电路中,对负载电阻RL而言,点划线框中的电路可用一个等效电源代替,该等效电源是(    )。 A.理想电压源 B.理想电流源 C.不能确定 图2-14 参考答案:B 15. 已知图2-15中的US1=4V,IS1=2A。用图2-16所示的等效理想电流源代替图2-15所示的电路,该等效电流源的参数为(    )。 A.6A B.2A C.-2A 图2-15 图2-16 参考答案:C 16. 图2-17所示电路中,对负载电阻RL而言,点划线框中的电路可用一个等效电源代替,该等效电源是(    )。 A.理想电压源 B.理想电流源 C.不能确定 图2-17 参考答案:A 17. 已知图2-18中的US1=4V,IS1=2A。用图2-19所示的理想电压源代替图2-18所示的电路,该等效电压源的参数US为(    )。 A.-4V B.4V C.-2V 图2-18 图2-19 参考答案:B 18. 已知图2-20电路中的US=2V。用图2-21所示的等效电流源代替图2-20所示的电路,则等效电流源的参数为(    )。 A.IS=2A,R=1W B.IS=-2A,R=1W C.IS=2A,R=2W 图2-20 图2-21 参考答案:B 19. 把图2-22所示的电路用图2-23所示的等效电压源代替,则等效电压源的参数为(    )。 A.US=4V,R=2W B.US=1V,R=0.5W C.US=-1V,R=0.5W 图2-22 图2-23 参考答案:A 20. 已知图2-24中的US=2V。用图2-25所示的等效电流源代替图2-24所示的电路,该等效电流源的参数为(    )。 A.IS=1A,R=2W B.IS=1A,R=1W C.IS=2A,R=1W 图2-24 图2-25 参考答案:C 21. 把图2-26所示的电路用图2-27所示的等效电压源代替,该等效电压源的参数为(    )。 A.US=1V,R=2W B.US=2V,R=1W C.US=2V,R=0.5W 图2-26 图2-27 参考答案:C 22. 已知图2-28中的US1=4V,US2=2V。用图2-29所示的理想电压源代替图2-28所示的电路,该等效电压源的参数US为(    )。 A.4V B.-2V C.2V 图2-28 图2-29 参考答案:C 23. 把图2-30所示的电路用图2-31所示的等效理想电流源代替,该等效电流源的参数为(    )。 A.2A B.-4A C.-2A 图2-30 图2-31 参考答案:C 24. 图2-32所示电路中,当R1增加时,电流I2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图2-32 参考答案:C 25. 图2-33所示电路中,供出功率的电源是(    )。 A.理想电压源 B.理想电流源 C.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 图2-33 参考答案:B 26. 图2-34所示电路中,供出功率的电源是(    )。 A.理想电压源 B.理想电流源 C.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 图2-34 参考答案:A 27. 已知图2-35所示电路中的US1.,US2和I均为正值,则供出功率的电源是(    )。 A.电压源US1 B.电压源US2 C.电压源US1和US2 图2-35 参考答案:A 28. 所示电路中,IS1,IS2和US均为正值,且IS2>IS1,则供出功率的电源是(    )。 A.电压源US B.电流源IS2 C.电流源IS2和电压源US 图2-36 参考答案:B 29. 图2-37所示电路中,理想电流源IS发出的电功率P为(    )。 A.15W B.-15W C.30W 图2-37 参考答案:B 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1. 在图3-1所示电路中,如果把每个元件作为一条支路处理,则图中支路数和结点数分别为( )。 A.8和4 B.11和6 C.11和4 图3-1 参考答案:B 2. 在图3-2所示电路中,如果把电压源(独立或受控)和电阻的串联组合、电流源和电阻的并联组合作为一条支路处理,则图中结点数和支路数分别为( )。 A.8和4 B.11和6 C.8和6 图3-2 参考答案:A 3. 在图3-3所示电路中,如果把每个元件作为一条支路处理,则独立的KCL和KVL方程数分别为( )。 A.6和6 B.4和5 C.6和5 图3-3 参考答案:A 4. 在图3-4所示电路中,如果把电压源(独立或受控)和电阻的串联组合、电流源和电阻的并联组合作为一条支路处理,则独立的KCL和KVL方程数分别为( )。 A.6和6 B.4和5 C.4和6 图3-4 参考答案:B 5. 在图3-5所示电路中,各电阻值和US值均已知。欲用支路电流法求解流过电阻RG的电流IG,需列出独立的KCL和KVL方程数分别为(    )。 A.4和3 B.3和3 C.3和4 图3-5 参考答案:B 第四章 电路定理 1. 在计算线性电阻电路的电压和电流时,用叠加定理。在计算线性电阻电路的功率时,叠加定理()。 A.可以用B.不可以用C.有条件地使用 参考答案:B 2. 在计算非线性电阻电路的电压和电流时,叠加定理()。 A.不可以用B.可以用C.有条件地使用 参考答案:A 3. 图5-1所示电路中,电压UAB=10V,当电流源IS单独作用时,电压UAB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图5-1 参考答案:C 4. 图5-2所示电路中,电压UAB=10V,IS=1A当电压源US单独作用时,电压UAB将(    )。 A.变大 B.为零 C.不变 图5-2 参考答案:B 5. 在图5-3所示电路中,已知:IS=5A,当IS、US共同作用时,UAB=4V。那么当电压源US单独作用时,电压UAB应为(    )。 A.-2V B.6V C.8V 图5-3 参考答案:A 6. 在图5-4所示电路中,已知:US=9V,IS=6mA,当电压源US单独作用时,通过RL的电流是1mA,那么当电流源IS单独作用时,通过电阻RL的电流IL是(    )。 A.2mA B.4mA C.-2mA 图5-4 参考答案:A 7. 在图5-5所示电路中,已知:US1=US2=3V,R1=R2,当电压源US1单独作用时,电阻R两端电压UR =1V。那么,当电压源US2单独作用时,R的端电压UR又将为(    )。 A.1V B.0V C.-1V 图5-5 参考答案:C 8. 在图5-6所示电路中,当电压源US单独作用时,电阻RL的端电压UL=5V,那么当电流源IS单独作用时,电阻RL的端电压UL又将变为(    )。 A.20V B.-20V C.0V 图5-6 参考答案:C 9. 已知图5-7所示电路中的IS=5A,当US单独作用时,I1=3A,那么当IS、US共同作用时2W电阻中电流I是(    )。 A.5A B.6A C.0 图5-7 参考答案:B 10. 图5-8所示电路中,已知:IS=5A,US=5V,当电流源单独作用时,流过电阻R的电流是3A,那么,当电流源和电压源共同作用时,流过电阻R的电流I值为(    )。 A.-2A B.-3A C.4A 图5-8 参考答案:C 11. 图5-9所示电路中,已知:IS1=3A,IS2=6A。当理想电流源IS1单独作用时,流过电阻R的电流是1A,那么,当理想电流源IS1和IS2共同作用时,流过电阻R的电流I值为(    )。 A.-1A B.1A C.-2A 图5-9 参考答案:A 12. 在图5-10所示电路中,当IS1单独作用时,电阻RL中的电流IL=1A,那么当IS1和IS2共同作用时,IL应是(    )。 A.2A B.1A C.1.5A 图5-10 参考答案:C 13. 在图5-11所示电路中,已知:US=15V,IS=5A,R1=3W。当US单独作用时,R1上消耗电功率27W。那么当US和IS两个电源共同作用时,电阻R1消耗电功率为(    )。 A.50W B.3W C.0W 图5-11 参考答案:B 14. 已知图5-12中的US=2V。用图5-13所示的等效电流源代替图5-12所示的电路,该等效电流源的参数为(    )。 A.IS=1A,R=2W B.IS=1A,R=1W C.IS=2A,R=1W 图5-12 图5-13 参考答案:C 15. 把图5-14所示的电路用图5-15所示的等效电压源代替,该等效电压源的参数为(    )。 A.US=1V,R=2W B.US=2V,R=1W C.US=2V,R=0.5W 图5-14 图5-15 参考答案:B 16. 实验测得某有源二端线性网络在关联参考方向下的外特性曲线如图5-16所示,则它的戴维宁等效电压源的参数US和R0分别为(    )。 A.2V,1W B.1V,0.5W C.-1V,2W 图5-16 参考答案:B 17. 某一有源二端线性网络如图5-17所示,它的戴维宁等效电压源如图5-18所示,其中US值为(    )。 A.6V B.4V C.2V 图5-17 图5-18 参考答案:B 18. 某一有源二端线性网络如图5-19所示,已知:US1=1V,IS1=2A。该网络的戴维宁等效电压源如图5-20所示,其中US值为(    )。 A.1V B.2V C.3V 图5-19 图5-20 参考答案:C 19. 图5-21所示为一有源二端线性网络,它的戴维宁等效电压源的内阻R0为(    )。 A.3W B.2W C.1.5W 图5-21 参考答案:B 20. 图5-22所示为一有源二端线性网络,A、B端戴维宁等效电压源的内阻R0值为(   )。 A.1W B.2W C.3W 图5-22 参考答案:A 21. 图5-23的等效电压源电路如图5-24所示,已知图5-24中的R0=5W,则图5-23中R2的值为(    )。 A.5W B.10W C.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图5-23 图5-24 参考答案:A 22. 图5-26是图5-25所示电路的戴维宁等效电压源。已知图5-26中US=6V,则图5-25中电压源US2的值应是(    )。 A.10V B.2V C.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图5-25 图5-26 参考答案:B 23. 图5-27所示电路的等效电压源电路如图5-28所示。已知图5-28中US=8V,则图5-27中理想电流源IS的值应是(    )。 A.2A B.-2A C.6A 图5-27 图5-28 参考答案:A 24. 图5-29所示电路的等效电压源电路如图5-30所示。则图5-30中的US和R0的值分别为(    )。 A.20V,6W B.-4V,10W C.-4V,6W 图5-29 图5-30 参考答案:C 25. 图5-31所示电路的等效电压源电路如图5-32所示。则图5-32中的US和R0的值分别为(    )。 A.1V,1W B.2V,3W C.3V,1W 图5-31 图5-32 参考答案:C 26. 实验测得某有源二端线性网络的开路电压为6V,短路电流为2A。当外接电阻为3W时,其端电压U为()。 A.3VB.2VC.1V 参考答案:A 27. 实验测得某有源二端线性网络的开路电压为6V。当外接电阻R时,其端电压为4V,电流为2A,则该网络的戴维宁等效电压源的参数为()。 A.US=4V,R0=3WB.US=6V,R0=2WC.US=6V,R0=1W 参考答案:C 第五章 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 1. 理想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电阻Ro是()。 A.无穷大B.零C.约几百欧姆 参考答案:B 2. 理想运算放大器的开环电压放大倍数是(    )。 A.无穷大 B.零 C.约120dB 参考答案:A 3. 理想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电阻Ri是()。 A.无穷大B.零C.约几百千欧 参考答案:A 4. 理想运放工作于线性区时,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只具有虚短路性质B.只具有虚断路性质C.同时具有虚短路和虚断路性质 参考答案:C 5. 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如图5-1所示,在线性区、理想运放条件下,其虚短路是指( )。 A. B. C.=0 图5-1 参考答案:A 6. 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如图5-2所示,在线性区、理想运放条件下,其虚断路是指( )。 A. B. C.=0 图5-2 参考答案:A 7. 如图5-3、5-4、5-5、5-6所示电路中,符合电压跟随器电路条件的是(    )。 A.图5-3 B.图5-4 C.图5-5 D.图5-6 参考答案:A 8. 电路如图5-7所示,其电压放大倍数等于(    )。 A.1 B.2 C.零 图5-7 参考答案:A 9. 运算放大器电路如图5-8所示,该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为(    )。 A.零 B.1 C.2 图5-8 参考答案:B 10. 如图5-9、5-10、5-11所示电路中,能够实现运算关系的电路是(    )。 A.图5-9 B.图5-10 C.图5-11 参考答案:B 11. 电路分别如图5-12、5-13、5-14所示,能够实现运算关系的电路是(    )。 A.图5-12 B.图5-13 C.图5-14 参考答案:A 12. 电路分别如图5-15、5-16、5-17所示,满足uO=(1+K)ui运算关系的是(    )。 A.图5-15 B.图5-16 C.图5-17 参考答案:B 第六章 储能元件 1. 在图6-1所示电容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正确关系式应是(    )。 A. B. C. 图6-1 参考答案:B 2. 在图6-2所示电容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正确关系式应是(    )。 A. B. C. 图6-2 参考答案:C 3. 在图6-3所示电感电路中,压与电流的正确关系式应是(    )。 A.u=Li B. C. 图6-3 参考答案:C 4. 在图6-4所示电感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正确关系式应是(    )。 A. B. C.u=-Li 图6-4 参考答案:B 5. 电容器C的端电压从U降至0时,电容器放出的电场能为(    )。 A. B. C. 参考答案:A 6. 电容器C的端电压从0升至U时,电容器吸收的电能为(    )。 A. B. C. 参考答案:A 7. 流过电感L的电流从0升至I时,电感L吸收的磁场能为(    )。 A. B. C. 参考答案:A 8. 流过电感L的电流从I降至0时,电感L放出的磁场能为(    )。 A. B. C. 参考答案:A 9. 图6-5所示电路中a、b端的等效电容为( )。 A.10F B.6F C.1.6F 图6-5 参考答案:C 10. 图6-6所示电路中a、b端的等效电感为( )。 A.7.5H B.4.5H C.1.2H 图6-6 参考答案:C 11. 图6-7所示电路中a、b端的等效电感为( )。 A.10H B.6H C.1.6H 图6-7 参考答案:A 12. 图6-8所示电路中a、b端的等效电容为( )。 A.7.5F B.4.5F C.1.2F 图6-8 参考答案:A 第七章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1. 图7-1所示电路在换路前处于稳定状态,在t=0瞬间将开关S闭合,则为(    )。 A.-6V B.6V C.0V 图7-1 参考答案:A 2. 图7-2所示电路在换路前处于稳定状态,在t=0瞬间将开关S闭合,则为(    )。 A.0.6A B.0A C.-0.6A 图7-2 参考答案:C 3. 在图7-3所示电路中,开关S在t=0瞬间闭合,若,则为(    )。 A.1.2A B.0A C.2.4A 图7-3 参考答案:A 4. 在图7-4所示电路中,开关S在t=0瞬间闭合,若,则为(    )。 A.1A B.0A C.0.5A 图7-4 参考答案:A 5. 在图7-5所示电路中,开关S在t=0瞬间闭合,若,则=(    )。 A.16V B.8V C.-8V 图7-5 参考答案:A 6. 在图7-6所示电路中,开关S在t=0瞬间闭合,则=(    )。 A.0.1A B.0.05A C.0A 图7-6 参考答案:C 7. 在图7-7所示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已达稳定状态,在t=0瞬间将开关S断开,则=(    )。 A.10V B.8V C.-8V 图7-7 参考答案:B 8. 在图7-8所示电路中,开关S在t=0瞬间闭合,则(    )。 A.0A B.1A C.0.5A 图7-8 参考答案:B 9. 在图7-9所示电路中,开关S断开前已达稳定状态,在t=0瞬间将开关S断开,则(   )。 A.2A B.-2A C.0A 图7-9 参考答案:B 10. 在图7-10所示电路中,开关S在t=0瞬间闭合,若,则(    )。 A.1A B.0.5A C.1/3A 图7-10 参考答案:A 11. 在图7-11所示电路中,开关S在t=0瞬间闭合,若,则(    )。 A.-10V B.10V C.0V 图7-11 参考答案:B 12. 图7-12所示电路在稳定状态下闭合开关S,该电路(    )。 A.不产生过渡过程,因为换路未引起L的电流发生变化 B.要产生过渡过程,因为电路发生换路 C.要发生过渡过程,因为电路有储能元件且发生换路 图7-12 参考答案:A 13. 图7-13所示电路在达到稳定状态后改变R2,则该电路(    )。 A.因为换路后C的稳态电压要发生变化,要产生过渡过程 B.因为换路后C的电压稳态值不发生变化,不产生过渡过程 C.因为有储能元件且发生换路,要产生过渡过程 图7-13 参考答案:A 14. 在图7-14所示电路中,开关S在t=0瞬间闭合,若,则=(    )。 A.5V B.0V C.2.5V 图7-14 参考答案:B 15. 图7-15所示电路在换路前已处于稳定状态,而且电容器C上已充有图示极性的6V电压,在t=0瞬间将开关S闭合,则=(    )。 A.1A B.0A C.-0.6A 图7-15 参考答案:C 16. 图7-16所示电路在换路前已处于稳定状态,在t=0瞬间将开关S闭合,且,则=(     )。 A.4V B.16V C.-4V 图7-16 参考答案:B 17. 图7-17所示电路在换路前已处于稳定状态,在t=0瞬间将开关S闭合,且,则=(     )。 A.0V B.20V C.40V 图7-17 参考答案:B 18. 在图7-18所示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的时间常数为,断开后的时间常数为,则和的关系是(    )。 A. B. C. 图7-18 参考答案:B 19. 图7-19所示电路在开关S闭合后的时间常数值为(    )。 A.0.1s B.0.2s C.0.5s 图7-19 参考答案:B 20. 图7-20所示电路在开关S断开后的时间常数值为(    )。 A.0.5ms B.0.1s C.0.1ms 图7-20 参考答案:C 21. 图7-21所示电路在开关S闭合后的时间常数为,断开后的时间常数为,则和的关系是(   )。 A. B. C. 图7-21 参考答案:C 22. 工程上认为图7-22所示电路在S闭合后的过渡过程将持续(    )。 A.(30~50)ms B.(37.5~62.5)ms C.(6~10)ms 图7-22 参考答案:C 23. 图7-23所示为一已充电到的电容器对电阻R放电的电路,当电阻分别为1kW,6kW,3kW和4kW时得到4条曲线如图7-24所示,其中对4kW电阻放电的曲线是(    )。 图7-23 图7-24 参考答案:C 24. R,L,C串联电路接入恒压源瞬间,三个元件上的电压uR,uL,uC和电路中的电流i这四个量中,不能跃变的是()。 A.i,uL和uCB.i,uR和uCC.uL,uR和uC 参考答案:B 25. 26、在换路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感电流不能跃变B.电感电压必然跃变C.电容电流必然跃变 参考答案:A 26. 27、在换路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阻电流必定跃变B.电容电压不能跃变C.电容电流不能跃变 参考答案:B 27. 在换路瞬间,下列各项中除()不能跃变外,其他全可跃变。 A.电感电压B.电容电压C.电容电流 参考答案:B 28. 在换路瞬间,下列各项中除()不能跃变外,其他全可跃变。 A.电感电压B.电容电流C.电感电流 参考答案:C 29. 图7-27所示电路,t=0时将开关S闭合,开关S闭合后的时间常数为(    )。 A. B. C. 图7-27 参考答案:B 30. 电容端电压和电感电流不能突变的原因是()。 A.同一元件的端电压和电流不能突变 B.电场能量和磁场能量的变化率均为有限值 C.电容端电压和电感电流都是有限值 参考答案:B 第八章 相量法 1. 已知某正弦交流电压,则可知其有效值是(    )。 A.220V B.268.7V C.380V 参考答案:B 2. 电流幅值与有效值I的关系式适用于(    )。 A.任何电流 B.任何周期性电流 C.正弦电流 参考答案:C 3. 交流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通常用其()来表示。 A.平均值B.有效值C.幅值(最大值) 参考答案:C 4. 已知正弦交流电压,其频率为(    )。 A.50Hz B.2pHz C.1Hz 参考答案:C 5. 已知两正弦交流电流,,则二者的相位关系是(    )。 A.同相 B.反相 C.相差120 参考答案:C 6. 某正弦电流的有效值为7.07A,频率f=100Hz,初相角j = -60,则该电流的瞬时表达式为(    )。 A. B. C. 参考答案:C 7. 与电流相量A对应的正弦电流可写作i=(    )。 A. B. C. 参考答案:A 8. 用幅值(最大值)相量表示正弦电压时,可写作 (    )。 A. B. C. 参考答案:A 9. 将正弦电压施加于图8-1所示的电阻元件上,则通过该元件的电流i=(    )。 A. B. C. 图8-1 参考答案:B 10. 如图8-2相量图所示的正弦电压施加于图8-3所示感抗XL=5W的电感元件上,则通过该元件的电流相量=(    )。 A. B. C. 图8-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