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基础学习知识原理公式定理定律学习知识.doc

举报
资源描述
第一章 流体流动 1. 牛顿粘性定律:τ=μdudy 2. 静力学基本方程:pρ+gz=常数 3. p=ρgz+p 4. 流速与流量的关系:u=qvA qm=qv∙ρ=uAρ G=qmA=ρ∙u 5. 连续性方程:ρ1u1A1=ρ2u21A2 对于不可压缩流体:u1u2=A2A1=(d2d1)2 6. 伯努力方程: gz+pρ+u22=常数(J/Kg) z+pρg+u22g=常数(J/N) ρgz+p+ρu22=常数(J/m3) 7. 雷诺数 平板:Re=xuρμ 直圆管:Re=duρμ 8. 圆管层流的速度分布 τ=-μdudr u=pf1-pf24μl(R2-r2) umax=pf1-pf24μlR2 uumax=12 9. 圆管湍流的速度分布 u=umax1-rRn(n通常取1/7) u=0.8umax 10. 动能校正系数 u22=α∙u2/2 α=1u3AAu3dA 注:α≥1 层流时:α=2 湍流时:α=1 11. 圆管湍流时的平均速度: 12. 哈根—泊谡叶方程:∆pf=32μlud2 13. 阻力损失 hf=λldu22 其中层流时:λ=64Re 湍流时:查图 14. 非圆形直管的当量直径 de=4管道截面积浸润周边=4AΠ 15. 常用局部阻力损失 标准弯头 45 ζ=0.35 90 ζ=0.75 突然扩大 ζ=1-A1/A22 hf=λu12/2 突然缩小 ζ=0.5(1-A2/A1) hf=λu22/2 流入大容器的出口 ζ=1(用管中流速) 入管口 ζ=0.5 16. 局部阻力损失hf=λu2/2 hf=λledu22 17. 伯努力方程(机械能衡算)gz1+p1ρ+u122+hf=gz2+p2ρ+u222+he 18. 流速和流量的测定 皮托管:uA=2R(ρi-ρ)gρ 孔板流量计:qv=C0A02R(ρi-ρ)gρ 文丘里流量计:qv=CvA02g(p1-p0)/ρ 转子流量计:p1-p2=ρf-ρVfgρAf qv=CRA02Vfρf-ρgρAf 转子流量计的刻度换算:qv,Bqv,A=ρAρf-ρBρBρf-ρA qm,Bqm,A=ρBρf-ρBρAρf-ρA 第二章 流体流动机械 1. 离心泵的功率 Pe=ρgqvHe 2. 离心泵的轴功率 Pa=Peη=ρgqvHeη 3. 影响因素: 密度:ρ↑ ⟹qv不变,He不变,η基本不变,Pa变大 粘度:μ↑ ⟹qv减小,He减小,η减小,Pa变大 转速:qv1qv2=n1n2;He1He2=n1n22;Pa1Pa2=n1n23 叶轮直径:qv1qv2=D1D2;He1He2=D1D22;Pa1Pa2=D1D23 4. 汽蚀余量:NPSH=p1ρg+u122g-pv1ρg 5. 最大安装高度:Hg=p0-pVρg-hf-NPSHr+0.5 第三章 液体的搅拌 1. 功率特征常数:K=Pρn3d5 2. 搅拌雷诺数:ReM=dend2μ 3. qv∝nd3 H∝n2d2 qvH∝dn qvH∝d83 qvH∝n-85 4. 搅拌器的放大 原则:几何相似(Re)、运动相似(Fr)、动力相似(We)、热相似 .Re nd2 . Fr n2d . We n2d3 .叶片端线速度 nd .Pv n3d2 .qvH dn 第四章 流体通过颗粒层的流动 1. 床层空隙率:ε=床层体积-颗粒所占的体积床层体积 2. 床层比表面积:aB=a1-ε 3. 床层当量直径:de=4床层流动空间细管的全部内表面=4εaB=4εa1-ε 4. 床层压降:∆pfL≈∆pL 5. 床层雷诺数:Re=deu1ρ4μ=ρua1-εμ 6. Re<2康采尼方程:∆pL=Ka21-ε2ε3μ∙u 7. (Re’=0.17~420)欧根方程:∆pL=1501-ε2ε3dp2μ∙u+1.751-εε3dpρu2 当Re’<3时,等式右方第二项可以略去 当Re’>100时,右方第一项可以略去 8. 过滤速度:u=dvAdτ=dqdτ 9. 滤饼厚度:L=ϕ1-ε-ϕ∙q 其中体积分数ϕ=w/ρpwρp+1-ερ 10. 过滤速度:dqdτ=Δpfrϕμq 令K=2Δpfrϕμ 过滤速率=过程推动力过程的阻力 11. 过滤基本方程:dqdτ=K2q+qe dqdτ=KA22V+Ve,其中Ve=Aqe 12. 恒速过滤:q2+qqe=K2∙τ 13. 恒压过滤:q2+qqe=K∙τ 14. 先恒速后恒压:q2-q12+2qeq-q1=Kτ-τ1 15. 洗涤时间:τw=qwdqdτw 16. 板框压滤机的洗涤时间:τw=8V+VeVwKA2 17. 间歇式过滤机的生产能力:τ=τ+τw+τD Q=Vτ 18. 回转真空过滤机:τ=φn Q=KA2φ∙n 第五章 颗粒的沉降与流态化 1. Rep=dpuρμ 2. Rep<2 (Stocks区) ζ=24Rep 2104 .0.730~40 3. 圆形直管内强制层流的给热系数(无相变) Nu=1.86RePrd/l13μμw0.14 4. 圆形直管内强制过渡流的给热系数(无相变) f=1.0-6105/Re0.8 5. 圆形直管外强制对流的给热系数(无相变) 平行于管束——水力学直径 垂直于管束——Nu=CϵRenPr0.4 有折流板——Nu=0.36Re0.55Pr1/3(μ/μw)0.14 6. 自然对流 大容积 Nu=C(Pr∙Gr)n 7. 蒸汽冷凝 垂直管外(板) 层流:α=1.13ρ2grλ3μLΔt1/4 湍流:α=0.0077ρ2grλ3μ213Re0.4=0.0077ρ2grλ3μ21/34lαΔtrμ0.4 水平管外 α=0.725ρ2grλ3n2/3μd0Δt1/4 8. 液体沸腾 大容积 α=0.123Δtmpn 三、 辐射传热 1. 四次方定律 Eb=C0T1004 2. Q1-2=C1-2∙φ1-2∙A1T11004-T21004 1. 极大的两平面 φ1-2=1 C1-2=C0/1ϵ1+1ϵ2-1 2. 面积有限的两相同平面 φ1-2<1,查图 C1-2=ε1∙ϵ2∙C0 3. 很大的2包住1 φ1-2=1 C1-2=ε1∙C0 4. 物体2刚好被1包住(A1=A2) φ1-2=1 C1-2=C0/1ϵ1+1ϵ2-1 5. 介于3、4之间 φ1-2=1 C1-2=C0/1ϵ1+A1A2∙1ϵ2-1 四、 换热器 1. 总传热速率方程 dQ=KTh-TcdA=K∆TdA Q=KA∆Tm=∆Tm1KA=∆TmR Q=KiAi∆Tm=KoAo∆Tm=KmAm∆Tm 2. 热量衡算 dQ=-WhdHh=WcdHc Q=-Wh(Hh1-Hh2)=Wc(Hc2-Hc1) 若换热器中无相变 dQ=-WhCp,hdTh=WcCp,cdTc Q=WhCp,h(Th1-Th2)=WcCp,c(Tc2-Tc1) 若换热器中有相变 dQ=Whr=WcCp,cTc2-Tc1 Q=Whr+Cp,hTs-Th2 =WcCp,c(Tc2-Tc1) 若换热器有热损失 Q=WhHh1-Hh2-Qh =Wc(Hc2-Hc1)+Qc 3. 传热系数:K=1doαidi+Rsidodi+δλdodm+Rso+1αo 4. 传热平均温差 恒温传热(换热器中间壁两侧的流体均存在相变)∆Tm=∆T 变温传热(间壁传热过程中有一侧流体无相变或两侧均无相变) ∆Tm=∆T2-∆T1ln∆T2∆T1 (逆流和并流) ∆Tm=φ∆T∆Tm (错流和折流) 5. 传热单元数 传热效率:ε=实际传热量Q最大可能的传热量Qmax 热流体为最小值流体(Wh∙Cp,h最小) ε=T1-T2T1-t1 CR=CminCmax=WhCp,hWcCp,c NTU=K∙ACmin=K∙AWh∙Cp,h 逆流时:ε=1-exp-NTU1-CR1-CR∙exp-NTU1-CR 并流时:ε=1-exp-NTU1+CR1+CR 对于一组串联的换热器:NTU=K1∙A1+K2∙A2+…W∙Cpmin 第七章 蒸发 1. W=F1-ω0ω 2. Dr0=FC0t-t0+Wr+Q损 3. Q=Dr0=KAT-t 4. ∆=∆+∆+∆ ∆——由于溶质的存在引起的沸点升高 ∆——由于液住压力引起的沸点升高 ∆——由于管路流动阻力引起的沸点升高 5. ∆t=T-t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