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出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检查检验测试题(含规范标准答案).doc

举报
资源描述
,.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设计人:卜庆振 校版:吴子锐 第一卷(1—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可见一斑 牙牙学语 德高望重 流连忘返 B.不拘一格 络绎不绝 囫囵吞枣 张冠李戴 C.失声痛哭 大病新愈 恍然大悟 饱经风霜 D.震耳欲聋 皑皑白雪 世外桃园 不再话下 2.下面文学常识无误的一项是( ) A.《有的人》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二周年写的一首诗。 B.鲁迅先生一生创作和翻译了很多作品,如散文诗集《朝花夕拾》,散文集《野草》。 C.“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对鲁迅的写照。 D.“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选自鲁迅先生的《社戏》。 3.下列画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厨(ch)房畜生(shēn)獾(huān)猪 B.殷(yīng)勤敬(jng)业苗(mio)头 C.窘(jǐong)相陡(dǒu)然深(shēn)奥 D.致(zh)敬厚(hu)实咳嗽(su) 4.用下列词语组成一个句子,排列后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飘升②细细的③冉冉地④青烟⑤一缕缕的⑥在夜的空虚中 A.②⑤③④⑥① B.⑥⑤②④③① C.⑤②④③①⑥ D.②⑤④⑥③① 5.读《有的人》诗句,朗读节奏及写作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对偶) B.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排比) C.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对比) D.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反语)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还没有弄清楚,你是想让我去你那儿呢?还是你来呢? B.每当我看到爷爷曾送我的那“本岁月如流”,耳畔就响起他的话,莫负春光啊! C.刘老头望着没有一丝云彩的天空,自言自语地说:“老天啊,你快点下点雨吧” D.凭着锲而不舍的精神,敏捷的思维,他总于找到了窍门——快速装机法。 7.判断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也能讲道理,发表议论。但诗中议论不是抽象的,而是形象的。 B.“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用的是对比的修辞手法。 C.《有的人》是臧克家在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 D.“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是从鲁迅的《自嘲》诗中化用而来。 8.选出下列没有使用修持手法的一项( ) A.门外,细雨烟似的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 B.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 C.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 D.每天都要在车上摇晃十一个钟头,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 9.下列文学常识表示正确的一项是( ) A.《毁灭》是法国作家法捷耶夫写的一部长篇小说。 B.《一面》的作者是阿累。原名朱一苇,真名朱凡,江苏人。 C.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D.《一面》是记叙文。记叙文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情节、起因、结果。 10.判断下列三句诗的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②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③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A.对比、反复;比喻;拟人B.对比、夸张;引用;夸张 C.对比、反复;引用;比喻D.对比、排比;引用;比喻 11.“不朽”的引号在诗中所起的作用是( )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A.表示假设和引用B.表示特定称谓和引用 C.表示反语和否定D.表示着重强调 12.下面各句中的破折号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②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目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③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④“哦!您,您就是——”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表示话没有说完) ⑤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 ⑥我有仔细看他的脸——瘦! A.①表示插话②③表示解释说明 B.②⑥表示解释说明③表示话没有说完 C.④表示声音的延续⑤⑥表示话题的转换 D.①表示插话③⑤表示话没有说完 13.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还记得他的话很深奥,不容易懂。 B.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何况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 C.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D.他没有回答我,就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有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1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的一项是( ) A.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凶猛。 B.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C.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经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D.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15.下列句中画线词不是褒义词的一项是( ) A.那时我的父亲还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个少爷。 B.这祭祀,说是三十多年才能轮到一回,所以很郑重。 C.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 D.我的父亲允许了,我也很高兴,因为我早听到闰土这名字。 16.对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用力地刺去。 ②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③“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只脚……” ④“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⑤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A.①外貌描写、动作描写②神态描写 B.③语言描写④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C.④⑤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 D.③④语言描写②动作描写、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一面》选段,回答有关问题。 店里没有一个顾客,只有后面柜台旁边的两个人在谈笑。(甲)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我站在书架前,开始翻书。 …… 内山老板大概看出点什么苗头,就笑着回头对里面说了一句日语,原先和内山老板说话的那个老人咬着烟嘴走了出来。 (乙)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 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本好。” 他是谁?对我这样一个平日被人轻视的工人进行那样诚恳的劝告?我一进门的时候就有点疑惑,现在更加疑惑了;虽然猜不出是谁,但自己断定:一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人。 我一翻那定价:一元八角! “先生,我买不起,我的钱不够……”我的话低得连自己都听不见了,我不知道怎样才好。 “一块钱你有没有?一块钱!” “有!”我抬起头,顿时恢复了勇气。 “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 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丙)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niē)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xūn)黑了。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哦!您,您就是——”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不会错,一定是!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望,可没有蹦出来。 他微笑着,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要说的,他已经统统知道了一样。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憎(zēng)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的民族,一位越老越顽强的战士!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他带着奖励似的微笑,指着《铁流》对我说道:“这书本来可以不要钱的,但是是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17.文中甲、乙、丙三次外貌描写都提到“瘦”,这样写的目的( ) A.强调鲁迅先生有病,身体不好。 B.表达作者对鲁迅先生身体的担心。 C.衬托了鲁迅先生艰辛劳累的工作。 D.暗示了鲁迅先生的生命已经不多了。 18.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选文写的是一位电车工人回忆四年前和鲁迅先生的一面之缘,但这“一面”,却表现了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和战斗精神。 B.本文所写的事情极其不平常,具有典型意义,大中见小,于细微处反映了鲁迅的伟大品格。 C.本文对鲁迅作了三次肖像描写,不避重复,由远到近,由粗到细,又略到详,有整体到局部,使人物形象随着“我”的观察和感受,逐渐丰富清晰起来。 D.鲁迅先生对一个普通工人的态度,实质上就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 19.“我”终究没有说出鲁迅先生的名字的原因是( ) A.太惊喜了,所以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B.怕反动派加害自己崇敬的鲁迅先生,所以与鲁迅先生心照不宣。 C.实际上已经说出了那个名字,但为使文章更含蓄,更生动,故意这样写。 D.“我”的意思鲁迅先生已经明白了,所以没有再点破。 20.作者将鲁迅先生称为“战士”,表达了什么感情?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 A.崇敬热爱的亲切之情。 B.志同道合的骄傲之情。 C.亲密无间的甜蜜之情。 D.奋战不息的革命之情。 21.对以上选文主旨的归纳,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表现了鲁迅先生对进步青年大方、慷慨。 B.表现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敬仰和爱戴之情。 C.表现了鲁迅先生为革命鞠躬尽瘁的献身之情。 D.表现了鲁迅先生对进步青年的关怀、帮助,以及“我”对鲁迅先生的热爱、崇敬之情。 (二)阅读《少年闰土》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他说:“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 “管贼吗?”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它不咬人吗?”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解释说明 B.意识的递进 C.补充说明 D.声音的延长 23.选段重点叙述了闰土给“我”讲的哪件事?从中可以看出闰土有着怎样的性格?正确的一项是( ) A.看瓜刺猹热情好客 B.雪地捕鸟淳朴善良 C.看瓜刺猹见识多广,能干 D.雪地捕鸟见识多广,聪明能干 24.“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 A.“我”家的墙很高。 B.他们的家长管得很严,不让他们出去玩。 C.说明他们不能广泛接触社会,见识很少。 D.说明他们的视力不好,只能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第二卷(共72分) (将第一卷中的选择题答案填入下列表格内。) 号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三、填空(共16分) 1.补充鲁迅名言名句(每小题1分) 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故乡》 ⑵我好像一只牛, 。(许广平《欣慰的纪念》) ⑶时间就是性命, 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门外文谈》) ⑷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 ,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2.完成下列句子(每小题2分) ①碧绿的湖水那么平静。(改为比喻句) ②他看了我一眼说:“你要买这本书?”(改为转述句) ③四周黑洞洞的,容易碰壁。(改为反问句) ④闰土会刺猹。闰土会捕鸟。(用适当关联词将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⑤闰土是闰月生的,五行缺土。他的父亲叫他闰土。 (用适当关联词将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⑥我少吃一顿饭。我不能舍下这本书。(用适当关联词将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四、阅读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关选段 。(9分) 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 “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嚼着东西,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们半天才说。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⑴用一句话概括上述内容。(2分) ⑵“那怎么——”结合语言环境,回答:破折号的作用是什么?(2分) ⑶“我”恍然大悟,悟到的是什么?(2分) ⑷伯父说的“四周黑洞洞的”和“碰壁”实际指的分别是什么?表达了伯父怎样的情感?(3分) 五、课外阅读(8分) 鲁迅与时间 ⑴鲁迅一生只活了55岁,可是他却给我们留下了640万字的宝贵文化遗产。有人作了一个统计,鲁迅从1918年5月发表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起,到1936年10月逝世为止,他每年平均写作35万多字。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 ⑵鲁迅对时间抓得很紧,善于在繁忙中挤出时间。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白天,他往往要接待一批又一批的客人,总要到夜晚10点至12点客人走了以后,才开始看书、写作,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钟。有时睡觉连衣服都不脱,像战士伏在战壕里休息一样,打一个盹儿,醒来以后又继续工作。 ⑶一年到头,鲁迅很少休息,即使在过年过节时,鲁迅也和平日一样辛勤地工作。他常常在每年的除夕编集一年中所写的文章。此外,鲁迅还常常利用每年除夕整理日记或计划第二年的工作。 ⑷鲁迅先生说过:“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鲁迅没有虚度年华,他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的巨大贡献是从“时间老人”那儿争取来的。 1.短文第2自然段的行文顺序是什么?请找出它的中心句,并将其写下来。(2分) 2.鲁迅先生为什么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出那么惊人的成绩呢?用原话回答。(3分) 3.读完短文,你有什么启发?请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下来吧。(3分) 六、作文(40分) 同学们,快乐的时光总是让人记忆深刻,让人回味无穷,让人念念不忘……那么,请赶快打开你的“快乐时光机”,展示你当时快乐的情景与感受吧!让大家分享一下…… 请以“我的快乐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构思作文。 2.用钢笔认真工整书写,语句要通顺,不少于600字。 3.注重选材,写自己感受深刻的事情,内容要具体,表达出真情实感。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参考答案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C C A C A D B C C C B C D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B C B D D C D C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