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美术史考点考研重要资料.doc

举报
资源描述
-* 外国美术史 名词解释 1、 拜占庭 欧洲中世纪以东罗马帝国首都拜占庭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基督教艺术。将西方基督教文化与东方波斯艺术融为一体,在欧洲居统治地位达1000年之久。总体特征是威严庄重又豪华富丽,形式上高度提炼和简化,具有程式化手法,赋予形象以稳固、永恒的精神。其建筑运用拱券、穹顶、以彩色玻璃转做装饰,内部有金色的镶嵌画。其绘画主要是非写实性的抽象艺术式样,如抑制对空间各深度的表现、热衷于线条与色彩的运用。代表:圣菲索亚大教堂。 2、 罗马式 “罗马式”一词,原为建筑术语,后扩展为指称11世纪和12世纪欧洲美术的术语。罗马式美术主要是基督教美术,以教堂建设为中心,建筑、绘画、雕塑相互协同。罗马式美术,把早已出现的非再现性美术原则推上了高峰,以一种与古希腊罗马绘画和雕塑截然相反的象征性表现性手法,创造出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的绘画和雕塑,在使基督教美术与古希腊罗马美术形成双峰对峙的欧洲美术胜景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 哥特式(去年) 欧洲中世纪后期的基督教艺术、源于法国,遍及全欧洲,代表了中世纪艺术发展的高峰。成就主要表现在教堂建筑及其雕塑装饰方面,哥特式教堂才采用拉丁十字式形制,以巨大的彩色玻璃华创取代墙壁,并普遍采用肋拱框架结构体系,使教堂的内部空间、外部造型、门窗拱券都具有高、尖、直的特点,正门两侧多配置高耸的尖塔,总体感觉高耸挺拔,从满强烈的向上动感。反应出中世纪末期艺术趋向世俗化和现实化的特点。代表:法国的巴黎圣母院。 4、 文艺复兴 原意是“在古典规范的影响下,艺术和文学的复兴”。在欧洲的历史上,实际是指14到16世纪欧洲文化思想发展中的一个时期,其实质是以新兴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为出发点的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人文主义者倡导的世界观,强烈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改变人们对自身、上帝、社会、自然界的看法。文艺复兴运动最先萌芽于南部的意大利,随后推及北部的尼德兰和中部的德国地区。它赞美人生、赞美人体、赞美自然,即使在宗教题材的作品中也贯穿现实的世俗精神。 5、 佛罗伦萨画派 文艺复兴早起在佛罗伦萨地区形成的著名画派,它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影响最大的美术流派之一。佛罗伦萨画派的特点是以人文主义为主导,该派继承希腊罗马的艺术传统,探索在平面上真实地在线立体造型,讲自然科学取得的成就运用在艺术领域,发展了透视画法、明暗画法和艺术解剖学。将中世纪抽象的神的形象表现为世俗的人,创立了新的艺术风格。佛罗伦萨画派注重素描,注重理性,追求严谨、崇高的风格。代表人物有乔托、马萨乔、波提切利。 6、 威尼斯画派 威尼斯画派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的画派之一。该派是以威尼斯为中心的意大利北部地区形成的著名画派,威尼斯画派的特点十分强调色彩的运用、画面绚丽、注重视觉效果,宗教题材作品中的人物完全世俗化,具有享乐主义的情调;重在用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充满抒情的诗意;由于威尼斯气候潮湿,使得湿壁画的创作被扼制,而画于画布上的油画则得到发展。代表:乔尔乔纳、提香、委罗内塞、丁托列托等。 7、 样式主义 样式主义是16世纪出现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种艺术风格。该主义上承文艺复兴、下启17世纪的巴洛克艺术。“样式主义”一词,源于意大利语“样式”,兼指艺术风格及生活风度,并含高雅优美之意。一批仰慕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典雅风格而务求新奇的艺术家,以追求风格自居,遂被后人视为样式主义流派。它是艺术家有意识地追求某种较为极端的形式,热衷于用复杂的形象和动作来表达内心的骚动不安和压抑的情感。 8、 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 尼德兰文艺复兴通常指15世纪至16世纪时期,欧洲西北部地区的美术。尼德兰美术不仅具有文艺复兴为一般特点,还具有自己的特点,一般都风格沉静肃穆,严谨写实,注重细节,并注重画面的叙事性和寓意性,虽多表现宗教题材,但明显地流露着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它的代表人物是杨凡艾克和老彼得勃鲁盖尔。杨凡艾克是尼德兰画派的主要奠基人之一,被称为“油画之父”,代表作是《根特祭坛画》。老彼得是16世纪尼德兰最伟大的现实主义画家,是最早描绘农民生活的画家之一。 9、 枫丹白露画派 16世纪活跃在法国宫廷的美术流派。1530年前后,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把许多意大利画家请到法国,为他在枫丹白露的宫殿别墅创作壁画与雕刻。此间,一大批法国画家与这些意大利艺术家经常来往,形成了枫丹白露画派,其风格体现了样式主义倾向,并创作了灰泥高浮雕与绘画相结合的新的装饰样式。 10、 巴洛克艺术 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7世纪的意大利,后流行于全欧洲,巴洛克艺术的主要特征是首先它服务于教会上层和宫廷贵族,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此外,巴洛克艺术极力打破和谐与平静,包含激情和强烈的运动感。而且巴洛克艺术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讲究光线的运用,追求戏剧性效果。最后,巴洛克艺术强调一书形式的综合手段,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结合。其代表人物是意大利的贝尼尼和弗兰德斯的鲁本斯。 11、 佛兰德斯画派 弗兰德斯画派虽然以巴洛克风格为主,但弗兰德斯的艺术家并不是对意大利巴洛克风格因袭模仿,而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使宏伟华丽的巴洛克风格与尼德兰传统绘画的诸多因素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具有浪漫主义倾向的独特画风;笔法自由流畅、色彩鲜亮华美、构图富于变化、形象生动自然。17世纪,巴洛克艺术在弗兰德斯影响很大,却不是唯一的艺术风格,同时与之共存的还有古典主义艺术、写实主义艺术等等,因此弗兰德斯画派中也存在着不同的艺术风格。 12、 荷兰小画派 17世纪的荷兰画派是现实主义美术的典型代表。荷兰画派绘画作品反应了新兴资产阶级和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以真实、广泛地表现和赞美人的现实生活、人的情感与愿望以及生活环境和自然景色等为己任,具有生动写实、朴实亲切、具有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特点从而彻底摆脱了宗教和宫廷对绘画的束缚。使艺术在反应现实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方面获得了大发展,伦勃朗是该画派的代表作家,《夜巡》。 13、 洛可可艺术 18世纪上半叶在法国居统治地位的艺术样式,也称“蓬巴杜风格”。它以上流社会贵族男女的享乐生活为对象,描绘全裸或半裸的妇女和精美华丽的装饰。追求轻盈纤巧,精致细腻的风格,趣味甜俗,充满脂粉气。虽不免浮华做作,缺乏神圣的力量和深刻思想,但在摆脱宗教束缚、使艺术转向反映现实生活方面迈进了一大步,并在美术形式、手法、技巧等方面有重要贡献。洛可可艺术表现在造型艺术的所有方面,绘画上以华托 《朝拜基西拉岛》为代表。 14、 新古典美术主义 新古典主义美术兴起于18世纪后半期,流行于19世纪前半期。在法国表现得尤为典型,他与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相结合,成为具有时代革命意义的美术流派。新古典主义美术仍保留有古典主义美术的基本特点,借用古代英雄主义题材和表现形式,描绘现实斗争中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直接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服务。代表作有达维德《马拉之死》和安格尔《大宫女》 15、 浪漫主义美术 产生于18世纪末,盛行于19世纪前期,它是在与学院派古典主义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浪漫主义美术突破了古典主义美术的束缚,主张创作自由和艺术独创性,重视表现美术家的个性、情感和想象,并追求色彩的表现力和流畅奔放的笔触。题材上多选取悲剧题材、文学题材、异国情调题材等。法国浪漫主义代表是籍里科《梅杜萨之筏》和德拉克洛瓦《希阿岛的屠杀》和《自由领导人民》。 16、 19世纪现实主义(去年) 现实主义艺术家既反对古典主义因袭保守和理想化,也反对浪漫主义的虚构和脱离生活,而是以忠实地描绘当代生活和自然风貌的主张,以及“艺术为民众”的进步思想。现实主义美术具有真实性,思想性,批判性和民主性等特征,又称为“批判现实主义”,杰出代表有库尔贝、米勒和杜米埃。 17、 巴比松画派 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的重要画派。19世纪30--70年代,以卢梭未收的一批画家聚集在巴黎近郊枫丹白露森林的巴比松村,专门从事风景画创作,被成为巴比松画派,他们注重户外写生,力求真实地描绘自然景物,在技法上加强了绘画表现自然光线和空气的效果。 18、 拉斐尔前派 19世纪40年代,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的一批学生,为了反对当时美术学院的陈腐画风,提出要以拉斐尔以前的早期文艺复兴艺术为榜样,真实地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忠实于自然,发挥艺术的社会道德作用,为此他们组织了拉斐尔前派兄弟会。拉斐尔前派具有象征主义和唯美主义内涵,代表画家有罗塞蒂、米莱斯和亨特。 19、 法国印象主义 19世纪下半叶在法国兴起后遍及欧美各地的美术流派,因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而得名。其特点:追究瞬间的视觉印象,以自然景象和当代日常生活的片段入画,注重偶然和率真的效果。主张根据画家自己眼睛的观察和直接感受来表现明亮、微妙的色彩变化,其中特别注重对外光的表现,提倡户外写生。一反过去宗教神话等主题内容和陈陈相因的会和色调,使绘画语言自身的表现力得到充分发挥。 20、 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产生于法国的艺术思潮和艺术运动,象征主义美术是强调主观化倾向的美术,但其“艺术的根本目的是使主观事物客观化”,强调的是一种超现实的主观主义倾向,并用写实的象征的手法表达这种个性化理念,一般具有主观的、想象的、神秘主义的面貌的综合性、象征性手法。象征主义在法国的代表人物是沙凡那、莫罗等 21、 后印象主义 广义的指继承印象主义并加以变革的各个不同流派,狭义的指塞尚、高更、凡高等人的创作方法。他们接受印象主义用色方法又加以革新,不满足于印象主义对自然的客观描绘,而强调主观感受的再创造,一般不表现光,而注重色彩的对比关系、体积感及装饰性等,对立体主义、野兽主义和表现主义影响很大。代表作有塞尚 《玩牌者》 高更 《黄色基督》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和 凡高 《向日葵》 《星夜》 《夜间咖啡馆》 22、 新印象主义 继印象主义之后,在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出现的美术流派和美术思潮。新印象主义认为印象派作画过于感性和直觉,主张以光学科学的原理和理性分析来知道艺术实践,“制造有秩序的合理的美”,并给转瞬即逝的光和色以永恒的形式。该派作画多采用色彩分割理论和点菜的笔触形式,因此新印象主义又称“点彩派”“分色主义”或“分割主义”。代表:修拉《大碗岛上的星期日下午》、西涅克《早餐》。 23、 野兽主义 1905年巴黎的秋季沙龙上,以马蒂斯为首的一群年轻艺术家站出来自己的油画作品,因这类作品表现的物体形体与色彩被变形、被夸张,并显示出一种与传统美术相歧的表现力,被人们称为“野兽”,“野兽主义”由此得名。他们抛弃西方传统艺术中体积、明暗等造型手法,用纯色和自由的轮廓线造型,保持画面的平面感和装饰性,创造强烈的画面效果,充分显示出追求情感表达的表现主义倾向。代表:马蒂斯《舞蹈》、德兰、《埃斯塔克风景》、弗拉芒克《红树》 24、 表现主义 主要是指德国表现主义,表现主义涉及文艺各个领域,作为艺术思潮在欧洲各国均有所反应,主要活动基地在德国有“桥社”和“青骑士”两个组织。表现主义画家反对机械模仿客观现实,主张表现自我感受和主观意象,表现“精神的美”和“传达内在的信息”,常以夸张的形体和色彩发泄作者内心的激烈情感。德国表现主义既延续了北欧传统,又激发了20世纪的各种类型的表现主义因素。 25、 立体主义 1908年以毕加索为代表的一群青年画家在法国推出的美术流派。立体主义否定传统绘画中的定点透视,试探以懂点透视多方向去观察和表现物体,将一个对象分界成多个视角的几何切面,然后再加以主观的并置、重叠、组合,从而彻底摒弃了无题的自然现象,《亚威农少女》是开山之作。 26、 未来主义 1909年在意大利出现的一个广泛的文艺运动,包括文学、音乐、美术、喜剧等各个领域。他们讴歌现代工业所展现的速度与力量之美,叫嚷“摒弃一切博物馆、图书馆和科学院”,以绝对彻底的方式否定过去。在形式技巧上,未来主义画家利用立体主义分解物体的方法表现运动的场面和感觉,热衷于描绘一系列重叠、连续的形体。 27、 至上主义 至上主义是指20世纪15至20年代出现于俄国画坛的纯几何抽象主义。它的创始人马列维奇解释至上主义就是在绘画中纯粹的感觉和感情至高无上的意思。至上主义摒弃描绘具体客观物象,使用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案或单纯的黑、白作为新象征符号,传达心中超越自然事物的纯粹感觉。 28、 构成主义 构成主义是俄国艺术家对现代艺术的一大贡献。构成最初仅用拼贴形式。俄国艺术家塔特林在莫斯科运用不同材料作为悬挂的浮雕构成物,形式是抽象的。塔特林设计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第三国际纪念碑》模型。 29、 风格派 风格派是1917年在荷兰出现的几何抽象主义画派。该派拒绝使用任何具象元素,主张用纯粹几何形的抽象来表现纯粹的精神。蒙德里安是该派的创始人和中心人物,其典型风格是以黑色直线分割色块构成方格状画面,他将这种风格称为新造型主义。代表作是《红黄蓝的构图》。风格派和蒙德里安的独特创造对西方抽象主义和建筑设计艺术均有很大影响。 30、 达达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产生于瑞士,随后流行于整个欧美的艺术运动。他贬低传统价值,嘲弄一切陈规教条。提倡无理想的生活和无理想的文艺,否定理性,吹捧虚无主义,扬言艺术奖摒弃一切传统的审美观与法则,要创造出一种用无意义的符号代替形象语言的新艺术。达达主义艺术家在创作中广泛运用现成品和拼贴的手法,作品新奇大胆,极富叛逆性。杜尚是达达主义最具影响力人物。代表作有《泉》、《下楼梯裸女2号》。 31、 超现实主义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广为传播的文艺活动。以佛洛依德的潜意识理论为指导思想,,从儿童、精神病患者、梦境汲取灵感,常将一些毫不相干的食物硬凑在一起,组合成各种奇怪的意象,造成荒诞的心理幻境。代表:西班牙的达利、米罗,比利时的马格利特等。 32、 抽象表现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产生于美国纽约的艺术思潮,又称行动绘画或纽约画派。他强调作者行动的自由性和无目的性,把创作行为本身提高到重要位置。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大多反对以往绘画的完整性和技巧性,反对“形象”和“形式”,推崇即兴式的创作与技巧的自由发挥。以波洛克为代表。 33、 后现代主义 20世纪50年代以来,欧美(主要在美国)继现代主义之后出现的前卫美术思潮及流派,统称“后现代主义美术”。最早出现在建筑领域,后来逐渐扩展到美术等其他领域。现代主义中心在巴黎,后现代主义美术中心转移到纽约。特点:从现代主义美术极端的自我性转向相对的客观性;作品从现代主义的个体制作转向大量生产,从对工业、机械社会的反感到与工业机械的结合;认为少数人所理解的精英艺术转向主张艺术的平民化,广泛运用 大众传播媒介,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 34、 波普艺术 20世纪60年代流行于英美的艺术活动,代表了对抽象表现主义一类非具象艺术的反叛,以干净、硬边的精确画法为特征。波普艺术家用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材料和媒介来制造大众所能理解的形象,以使艺术和工业机械文明相结合,并利用大众传播工具加以普及。他说一种消费文明的艺术,以安迪沃霍尔为代表。 中国美术史 1、 史前美术 仰韶文化:河南、陕西、-青海、甘肃 马家窑文化:半山(甘肃)、马厂(青海) 黑陶:龙山文化 玉器:良渚文化 二、先秦美术 青铜器铸造工艺:陶范翻铸 蜡模法 代表器物:司母茂鼎、四羊方尊、西周大鼎、后母茂鼎 三、秦汉美术 汉代雕塑:霍去病墓石雕 马踏飞燕 西汉绘画: 《龙凤仕女图》 “T”形帛画 画像石:“郭巨祠”、“武梁祠”、“武开明祠”、“武荣祠” 四、魏晋南北朝美术 第一位画家 曹不兴 第一位雕塑家 戴逵 六朝三杰:东晋顾恺之、南朝宋陆探微、南朝梁张僧繇 陆得其骨、张得其肉、顾得其神:陆探微、张僧繇、顾恺之 宗炳: 《山水画序》 王微《叙画》 北朝画家:杨子华、曹仲达(曹衣出水) 王羲之:《兰亭序》 顾恺之:《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洛神赋图》 谢赫: 《古画品录》(第一部完整的绘画理论著作) 六法论:一气韵生动 二骨法用笔 三应物象形 四随类赋彩 五经营位置 六传移模写 佛教石窟艺术: 云冈石窟(山西大同) 龙门石窟(河南洛阳) 敦煌莫高窟 麦积石窟(甘肃天水) 五隋唐五代 书法:颜真卿 《颜家庙碑》 《多宝塔感应碑》 张旭 《古诗四帖》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吴带当风) 王维: 《袁安卧雪图》 阎立本:《步辇图》 《历代帝王图卷》 展子虔:《游春图》 大小李将军:李昭道 《明皇幸蜀图》 李思训 《江帆楼阁图》 青山绿水派:展子虔 大小李将军 张萱: 《虢国夫人游春图》 《捣练图》 周昉: 《簪花仕女图》 鞍马画:曹霸 韩干 花鸟画 边鸾 薛稷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西蜀江南艺术 周文矩 《重屏会棋图》 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 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荆浩:《匡庐图》   关仝:《关山行旅图》 董源:《夏山图卷》、《潇湘图卷》 巨然:《层岩丛树图》、《秋山问道图》 黄家富贵,徐熙野逸:黄筌 《写生珍禽图》 徐熙 六、宋辽金美术 翰林图画院:无名氏《群鱼戏藻图》、《出水芙蓉图》 崔白《双喜图》 徽宗赵佶 《芙蓉锦鸡图》《瑞鹤图》《腊梅双禽图》 马远 马麟花鸟画 马远《梅石溪鸟图》 马麟《层叠冰绡图》 张泽瑞:《清明上河图》 李唐:《万壑松风图》 《清溪渔隐图》 《采薇图》 刘松年:《四景山水图》 《罗汉图》 山水画:唐到元风格变化 唐 二李一变 五代 荆、关、董、巨一变 北宋 李成范宽 南宋 李唐 刘松年 马远 夏圭 元末 黄公望 王蒙 李成: 《茂林远岫图》 范宽: 《溪山行旅图》 燕文贵:《溪山楼观图》 徐道宁:《渔父图》 郭熙:《早春图》《关山春雪图》《窠石平远图》《林泉高致》“高深平”三远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江山秋色图》 米氏父子:米芾 米友仁 《潇湘奇观图》 《云山得益图》 南宋四家:李唐 刘松年 马远 夏圭 马远:《十二水图》 《踏歌图》 夏圭:《溪山清远图》 宋四家: 苏轼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七、元代美术 钱选:《浮玉山居图》 赵孟頫:《鹊华秋色图》 《秋郊饮马图》 《水村图》 高克恭:《云横秀岭图》 王渊: 《竹桃锦鸡图》 元四家:黄公望 吴镇 倪瓒 王蒙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吴镇: 《渔父图》 《嘉禾八景图》 王蒙: 《夏日山居图》 《青卞隐居图》 倪瓒: 《渔庄球霏图》 《六君子图》 八、明代美术 浙派: 戴进 《雪景山水图》 吴伟 《江山渔乐图》 院体: 吕纪 《梅茶雏雀图》 林良 《灌木集禽图》 江夏派: 张路 蒋嵩《秋溪放艇图》 郭诩《人物草虫杂册》 蓝瑛《红树青山图》 吴门画派:王履 《华山图册》 周臣 《春泉小隐图》 《沧浪濯足图》 吴门四家: 沈周 《吴江图》 《林隐山图卷》 文征明 《江南春图》 唐寅 《秋风纨扇图》 仇英 《仙山楼阁图》 青藤白阳: 白阳 陈淳 《荷石图》 《瓶莲图》 青藤 徐渭 《榴实图》 明末四大家: 米万钟 邢侗 张瑞图 董其昌 波臣派: 曾鲸 南陈北崔: 崔子忠 《长白仙踪图》 《伏生授经图》 陈洪绶 九、清代美术 清初四王:王时敏 王鉴 王翚 王原祁 正统派(清六家):“四王吴恽” 吴历 恽格(常州派)《锦石秋花图》 清初四僧:弘仁 《黄海松石图》 髡残 《苍茅凌天图》 朱耸(八大山人)《荷石水禽图》 石涛 《墨荷图》 黄山画派:梅清 石涛 梅庚 戴本孝 新安派: 汪之瑞 孙逸 查士标 弘仁 扬州八怪:金农 李方膺 《潇湘风竹图》 高凤翰 《雪鸿亭长》 黄慎 《渔翁渔妇图》 李鱓 高翔 郑燮 《兰竹石图》 罗聘 《鬼趣图》 海上画派 赵之谦 张熊 仁熊 三任 任熊 任颐 任薰 虚谷 《梅花金鱼图》 吴昌硕 名词解释 1、 曹衣出水,吴带当风(去年) 指两种风格相对的衣服褶纹表现程式。相传唐代吴道子画人物,笔势圆转,衣服飘举,获得“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视觉效果;而北齐曹仲达画佛像,笔法稠密重叠,衣服紧窄,犹如刚从水中出来一样。这一风格特征吸取了印度造像的特点,同事融入中原画风,是佛教艺术在最初传入的几个世纪里中外交融的艺术风格的体现。后人因称为“吴带当风、曹衣出水”,不仅存在绘画艺术中,也同样存在雕塑艺术中。 2、 《古画品录》 《古画品录》是南齐谢赫的著作。它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部完整的绘画理论著作。《古画品录》首先提出绘画的目的是:“成教化,助人伦,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其中最著名的是“六法论”,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模写。 3、 “六法论” “六法论”是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关于绘画的观点,“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模写。” 气韵生动是指绘画要表现出所画对象的精神状态与性格特征。骨法用笔和书法关系极为密切,表明中国画的基本特征离不开笔法的变化。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是关于造型中形、色、构图问题的理论。传移模写是学习绘画理论的方法。 4、 历代名画记(去年) 中国第一部体例完备、史论结合、内容宏富的绘画通史著作。作者张彦远为晚唐时期重要的书法家和书画理论家。全书分为三部分:绘画史发展的评述及理论认识;绘画的有关资料、著录以及鉴识、收藏;画家传记及作品。书中阐明了绘画的公用;对谢赫六法做了进一步的阐发;在绘画品评方面,他列出自然、神、妙、精、谨细的等级。 5、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唐朝画家张璪提出,强调艺术创作既要以大自然为师,又要经过艺术家内心的感受和孕育。外师造化指画家从客观事物汲取创作原料,忠实于他所描绘的对象,进而对他所表现的物象作分析研究、评价,在头脑中加工改造,即为中得心源。外师造化要与中得心源相结合,才可创造出好的作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了通过摹写客观物象来传达人的主观性情,对绘画主客关系作了深刻的概括。 6、 黄家富贵,徐熙野逸(徐黄异体) 形容五代时期花鸟画画家黄筌、徐熙的不同风格。他们因为不同的生活环境、思想情怀及不同笔墨技巧,形成了面貌迥异的风格:黄筌为西蜀宫廷画家,所画多为宫廷中的奇禽名花,以极细的线条勾勒配以柔丽的赋色情态生动逼真,具有精谨艳丽的富贵气象。徐熙出身南唐士大夫名族,终身不仕,过着放打闲适的生活。常游于田野园圃,取材多为民间汀花野竹。徐熙注重落墨,用笔不拘泥于精勾细描,而是信笔抒写,略加色彩,画面清新雅致,野趣盎然。 7、 南宋四家 南宋四家是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以此四人为代表的院体山水画家。画家以清奇峭拔的形象、简括的笔墨章法和截景式构图塑造了空灵雅秀的江南山水,开创了南宋山水画艺术的新风格。李唐—《万壑松风图》;刘松年—《四景山水图》;马远—《踏歌图》;夏圭—《溪山清远图卷》。 8、 马一角夏半边 是指南宋四家,马远,夏圭的绘画风格。马远、夏圭的山水画出于大胆剪裁,突破全景程式而画边角之景,因而被称为“马一角、夏半边”。这种“边角之景”描绘山之一角水之一涯的局部,画面上流出大幅空白以突出景观,通过虚实的对比来表现空蒙的空间及浓郁的诗意。 9、 宋四家 是指北宋书法家中的代表人物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人书法皆属“尚意”一派,但又各自成法。苏轼是“宋四家”之首,其用笔多取侧势,其代表作是《黄州寒食诗帖》。黄庭坚擅长草书,是宋代唯一的草书大家。米芾更多属于传统“尚法”一派,擅长临摹,其行书成就最高。蔡襄楷书、行书、草书皆能,书法风格和平,讲究结构,运笔严谨。 10、 元四家 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他们生活在元末社会动乱之际,生活中都有不得意的遭遇。他们山水重于笔墨,讲究风格,他们在作品中通过山水书法一定理想,并题跋诗文加以阐述,诗书画的结合达到统一和谐,在笔墨方面各有独特创造。他们在艺术功能上标榜写胸中意气、自娱,而不趋附社会审美爱好但情调多流于伤感、淡泊和孤寂,反映了时代动乱中无可奈何的情绪。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吴镇—《渔夫图》;倪瓒—《渔庄秋霁图》;王蒙—《青卞隐居图》。 11、 浙派 明初活跃在浙江地区的绘画流派,艺术上师承南宋院体风格,代表画家戴进、吴伟。二人曾为宫廷画家。到明代中期以后浙派画家由于一味追求恣肆、狂放,流于草率,逐渐失去了画坛主流地位,而被新兴的“吴门画派”所取代。代表人物有戴进的《雪景山水图》,吴伟的《江山渔乐图》。 12、 吴门画派 明中期以后以苏州为中心形成的一个绘画流派。这一派兴于沈周,成于文征明。沈周与文征明,是吴派文人画最突出的代表,他们的绘画创作以山水为主,无论是清丽的青绿,还是沉雅、文秀的水墨,大多描写江南风光和文人园林。他们以诗书画三位一体抒写情怀,山水画以水墨及水墨淡着色引人注意,都有粗细两种面目,沈周以粗笔为主,文征明以细笔作品为多。 13、 青藤白阳 在“吴门画派”兴复文人画的风潮影响下明代中期的绘画变得更有生气,在技法上也有许多突破,表现于花鸟画创作上,水墨写意的大家应运而生,他们就是号白阳山人的陈淳以及号青藤的徐渭,世称“青藤白阳”。明代水墨大写意花鸟画的代表画家徐渭、陈淳,被后人誉为“青藤白阳”。徐渭的水墨大写意,用笔狂放,墨法变化多端,出神入化,自成一家。陈淳山水师法宋元,萧疏苍秀。与山水画相比,陈淳花鸟画的成就更高,他的没骨写意花鸟画,深具特色。 14、 松江画派 作为吴门画派的延续,以董其昌为其领袖的松江派,掀起了一场声势颇为壮大的文化运动,把文人画的创作推向高峰。当时松江出现了三个画派,即华亭派,苏松派和云间派。因其活动都在松江,故合称为松江派。这些画家在董其昌鼓吹山水画南北宗学说的影响下,突现南宗风貌,取法王维、荆浩,关同,董源,巨然等画家,尤其推崇黄公望,排斥浙派剑拔弩张的作风以温润含蓄的笔墨见长。 15、 南陈北崔 指的是明末画家陈洪绶和崔子忠,二人均擅长人物画。在人物画创作中,南陈北崔融合了晋唐五代传统与民间艺术,在浙派与吴派之外,独树一帜。他们多道释人物,造型夸张变形,绕有装饰意趣,笔法遒劲,称得上是人物画史的变形主义。陈洪绶所画人物,面容奇古,形体伟岸,衣纹排叠遒劲,出神入化,代表作是《归去来兮辞图》。崔子忠所画人物,描绘精细,气息古朴,代表作有《云中玉女图》。 16、 清四王 清初画坛的正统派,指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和王翚思维山水画家。他们信奉董其昌的艺术主张,致力于摹古或在摹古中求变化,崇拜元四家,力图集古人大成。着重笔墨,却较少观察自然,在以临古为主的艺术实践中发展了干笔渴墨层层积染的艺术表现力。 17、 正统派 是指画坛上被奉为正宗的画派,它不仅见重于朝廷,而左右了清初百余年的画风。他们主要是指当时最有名的六个画家: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 吴历 恽格,又简称为“四王吴挥”或“清六家”。他们并非一个画派,彼此有宗派的差派,但都强调临古,特别是推崇元人的笔墨,能以熟练的技巧,发展出各自的风格面貌。 18、 清初四僧 指清初画坛上四位僧人:八大山人、石涛、髡残和弘仁。他们是有很强的反清意识的遗民画家,绘画带有深挚的感情色彩和强烈的个性化特征。四僧所继承的传统仍属文人画传统。他们十分重视感受生活,观察自然和独抒性灵,以主客观结合、“尚意”又有新手法突破旧程式,他们的画风对后来的“扬州八怪”以及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画家有较大影响。 19、 扬州八怪 清代中后期活跃在扬州地区的一批画家,又叫扬州画派。有郑燮、李鱓、李方膺、金农、黄慎等人。他们发展了重视生活感受、强烈书法性灵的阔笔写意画,尤其是写意花鸟画,冲击了当时流行的恽寿平正统花鸟画风,被称之为“怪”。画家在一定程度上挣脱了朝廷提倡的正宗保守艺术的羁绊,或多或少的摆脱了贵逸平和的“士气”与“书卷气”。代表作有 李方膺 《潇湘风竹图》,高凤翰《雪鸿亭长》,黄慎《渔翁渔妇图》。 20、 八大山人 清初“四僧”之一,名朱耷。其绘画以极具个性的奇简冷逸的风格,强烈的书法了遗民之情,达到了水墨大写意花鸟画的空前水平。常画傲然屹立的荷花、白眼瞪天的怪鸟怪鱼,孤寂高傲,构思奇特,充分表达了他愤世嫉俗的个性特征。代表作有《荷石水禽图》 。 21、 海上画派 海上画派,清末民初在上海兴起。海派把诗书画印一体的文人画传统与民间美术传统结合起来,将明清大写意水墨画技艺、金石艺术中刚健雄强的审美特色、强烈鲜艳的色彩融汇贯通,描写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形成雅俗共赏的新风貌。海派分为两个时期,前期有张熊、朱熊和“三任”任熊、任薰、仁颐为高峰,晚期以吴昌硕为代表 22、 绘画南北宗 明末董其昌提出的绘画理论。他以豆角禅宗分南北二宗为喻,推出了山水画的“南北宗论”,认为唐以后的山水画分水墨和青绿两种风格流派。强调前者是文人画的正宗,后者则是利家(指职业画家)画的代表,进而“崇南抑北”,标榜文人画。虽然他对画史的概括并不完全符合历史实际,但提倡的美学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讲文人水墨推向高峰的同时,也限制了中国绘画的多样性发展和创造。 23、 传神论 顾恺之的传神论是人物画创作实践的理论总结。所谓形神,当时都是针对画人物而提出的,主张看人不能只看 其骨相与言论,还必须观其内在的神,而神常是不可言传的。 24、 三远 山水画传统的观察和创作方法,山水画的三种取景法即高远、深远、平远,通过这三种方式表现的分别是高度、前后纵深和远景,是中国画特有的透视法。由北宋郭熙在其山水画论《林泉高致》中提出,“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飘飘渺渺。” 25、 竹林七贤 魏晋时期,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聚在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竹林”既非地名,也非真有什么“竹林”。竹林七贤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26、 书画同源 一是指中国文字与绘画在起源上有想通之处;二是指书法与绘画在表现形式方面,尤其是在笔墨运用上具有共同的规律。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第一次从理论上阐述了书书画同源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