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知识学习】高级中学生物必修二全部资料.doc

举报
资源描述
.\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一、学习目标 ⑴ 知识方面 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⑶ 能力方面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1.学习重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2.学习难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假说—演绎法。 三、学习方法 讨论法、 演示法、实验法 四、学习课时 2 五、学习过程 学习内容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习意图 第1课时 章引言。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仔会打洞”这体现了一种什么现象? 大家请看章引言,有何感想? 生答:遗传现象。 联系日常生活激发生兴趣。 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一)的引言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 学生阅读“问题探讨”,思考讨论回答。 〖提示〗1.粉色。因为按照融合遗传的观点,双亲遗传物质在子代体内混合,子代呈现双亲的中介性状,即红色和白色的混合色──粉色。 2.此问题是开放性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身边的生物遗传现象,学生通过对遗传实例的分析,辨析融合遗传观点是否正确。有些学生可能举出的实例是多个遗传因子控制生物性状的现象(如人体的高度等),从而产生诸多疑惑,教师对此可以不做过多的解释。只要引导学生能认真思索,积极探讨,投入学习状态即可。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 孟德尔的初步介绍 设疑:在140多年前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揭示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为什么能揭示这一科学奥秘?组织学生交流对孟德尔的初步了解。 讲述:结合学生的汇报,主要对孟德尔做以下简介。 ①孟德尔自幼酷爱自然科学,通过对自然科学和数学的学习,孟德尔具有了杂交可使生物产生变异的进化思想,以及应用数学方法分析遗传学问题的意识。 ②在实践中孟德尔选用豌豆、玉米、山柳菊等植物,连续进行了多年的杂交实验研究,其中最成功的是豌豆实验。 ③当时科学界开展对多种动植物的杂交实验,孟德尔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创新研究方法,如从单一性状入手观察分析遗传结果;用前人从未在生物学研究领域用过的数学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敢于挑战传统的观点,提出了颗粒遗传的思想等。 初步了解孟德尔在遗传实验研究中方法的创新、思维方式的创新、敢于冲破原有观念的精神。 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成功的原因 设疑: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思考讨论、回答。 讲述:结合挂图、课件和学生的回答,讲述豌豆的结构特点: ①豌豆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纯种; ②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套袋(防止其他花粉的干扰)—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获得真正的杂种; ③具有稳定遗传的、易于区分的性状,如豌豆茎的高度有悬殊的差异,通过观察很容易区分,进行数据统计。 讲述:结合上述内容,引导学生给出性状、相对性状、自交、杂交、正交和反交等概念。 培养学生阅读收集信息的能力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 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怎样设计的? 〖讲述〗利用挂图让学生比思考边讲解。 纯种高茎豌豆 纯种矮茎豌豆 (♀或 ♂ ) ( ♂或 ♀ ) F1: 高茎豌豆 自交 F2: 高茎豌豆 :矮茎豌豆 787 :277 3 : 1 给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的概念。 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偶然的吗? 结合图解,分析总结,得出答案。 讲解:孟德尔8年一共做了很多种性状,其中非常有成就的是7对相对性状,(课件展示他做的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发现显性和隐性不是偶然的,它带有相当的必然性,另外它还带有普遍性,而且F2代还带有特定的比例,大致都在3:1左右。 师生共同解决问题,为学生阐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做铺垫。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结合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图解,引导学生分析:孟德尔是如何解释子一代只出现显性性状的?为什么子二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3∶1? 教师结合图1-5讲解孟德尔的解释 P: DD dd 1.遗传因子是 独立存在的. 互不融合 2.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 F1配子 :D d 3.F1在形成配子的时候成对的遗传因 子要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 F1: Dd Dd 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F2配子:D d D d F2: DD Dd Dd dd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D : Dd : dd 1: 2: 1 引出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概念 假如雌雄配子的结合不是随机组合的能出现F23∶1的结果吗? 〖提示〗因为满足孟德尔实验条件之一是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等,即任何一个雄配子(或雌配子)与任何一个雌配子(或雄配子)的结合机会相等,这样才能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给予学生发散思维、启动已有知识的空间。使学生理解孟德尔的科学研究方法和解释 第2课时 实验 针对上节课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见解。 设疑:孟德尔在不知道遗传因子是什么的情况下,用抽象的遗传因子来分析杂交实验结果。提出了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配子中单个出现的假说,是超越自己时代的一种非凡的设想。生物体在进行有性生殖时,遗传因子分离,配子随机组合真能出现3∶1的性状分离现象吗?让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体验孟德尔的假说。 指导学生阅读实验的目的要求,明确相关的问题。 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明确实验要求。 1.两个小桶代表什么?两个小桶中的D小球和d小球代表什么? 1.两个小桶分别代表生物体的精巢和卵巢;D小球和d小球分别代表含有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的配子。 2.为什么每个小桶内的d小球和D小球数目都是10个? 2.每个小桶内的d小球和D小球数目都是10个,确保雌、雄配子数目相等。 3.分别从两个小桶内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的含义是什么? 3.分别从两个小桶内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的含义是: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4.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摇匀,按步骤(3)重复做50~100次的含义是什么? 4.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摇匀,按步骤(3)重复做50~100次,是为了确保观察样本数目足够多。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准备实验材料用具。巡回检查、指导学生做实验。 4人一组,进行实验记录,统计结果。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组织学生汇报,统计全班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将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与全班总的实验结果作比较,比较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思考:为什么全班的实验结果与预期的结果更接近?如果孟德尔在研究遗传实验时,只统计10株豌豆杂交结果,他还能正确解释性状分离现象吗? 与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相比,全班实验的总结果更接近预期的结果,即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Dd∶dd=1∶2∶1,彩球代表的显性与隐性类型的数值比为3∶1。因为实验个体数量越大,越接近统计规律。 如果孟德尔当时只统计10株豌豆杂交的结果,则很难正确地解释性状分离现象,因为实验统计的样本数目足够多,是孟德尔能够正确分析实验结果的前提条件之一。当对10株豌豆的个体做统计时,会出现较大的误差。 激发探究心理,明确模拟实验的目的。 理解遗传因子分离与配子随机组合的意义。 理解模拟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 培养学生的实验记录能力、合作能力。 体验用数学统计方法分析实验结果的必要性。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的验证 设疑:孟德尔假说合理地解释了豌豆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但是作为一种正确的假说,仅能解释已有的实验结果是不够的,还应该能预测另一些实验结果。孟德尔是如何实现这一目的的呢? 讲述:孟德尔的测交实验,给出测交概念,指导学生通过绘制遗传图解,预测测交实验的结果。巡视检查学生习作的情况。 通过课件或板图,展示规范的测交遗传图解,对学生出现的错误给予及时的纠正。 杂交子一代 隐性纯合子 高茎 矮茎 测交 Dd dd 配子 D d d 测交后代 Dd dd 高茎 矮茎 1 : 1 遗传图解2 一对相对性状测交实验图解 展示孟德尔的测交实验结果,即用子一代高茎豌豆(Dd)与矮茎豌豆(dd)测交,在得到的64株后代中,30株是高茎,34株是矮茎,两种性状之比接近1∶1。 设疑: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与预测结果是否相同,这一结果说明了什么?孟德尔设计测交试验的巧妙之处是什么? 介绍假说—演绎法。 使学生在习作中巩固绘制遗传图解的基本方法 体验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创新之处。 四、分离定律 依据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引导学生归纳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技能训练 〖提示〗将获得的紫色花连续几代自交,即将每次自交后代的紫色花选育再进行自交,直至自交后代不再出现白色花为止。 拓展思维 【一展身手】 1.两只杂合黑豚鼠交配,后代出现白豚鼠的原因最可能是什么?若杂合黑豚鼠一胎生出4只豚鼠,则出现3黑1白的可能性为 A.减数分裂时,基因重组;100% B.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的分离;27/256 C.受精作用时,基因重组;3∶1 D.基因突变;3∶1 2.已知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子一代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若再将F1黑斑蛇之间交配,F2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 B.蛇的黄斑为显性性状 C.F1黑斑蛇的基因型与亲代黑斑蛇的不同 D.F2中黑斑蛇的基因型与F1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 3.将具有1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逐代自交3次,在F3代中纯合体比例为 A.1/8 B.7/8 C.7/16 D.9/16 4.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有一个正常男孩和一个患某种遗传病的女孩。如果该男孩与一个母亲为该病患者的正常女子结婚,生了一个正常的儿子,问这个儿子携带致病基因的几率A.11/18 B.5/9 C.4/9 D.3/5 5.有甲、乙、丙、丁、戊5只猫。其中甲乙丙都是短毛猫,丁和戊是长毛猫,甲乙为雌猫,其余是雄猫。甲和戊的后代全是短毛猫,乙和丁的后代,长毛和短毛小猫均有,欲测定丙猫的基因型,最好选择 A.甲猫 B.乙猫 C.丁猫 D.戊猫 6.牛的黑色(B)对红色(b)是显性。良种场现有两栏牛,A栏全为黑色,B栏既有黑色又有红色。A、B栏牛是亲子代关系,来场参观的生物兴趣小组同学,有的说B栏是A栏的亲代,有的说B栏是A栏的子代。请你根据所学生物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B为A的杂交后代,则A栏中牛的基因型为______,B为______。 (2)若A为B的杂交后代,则B栏中牛的基因型为______,A为______。 (3)若B为A栏的亲代,B栏中牛除具有相对性状(黑、红)外,还应具备的两个条件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答案:1-5 B A B D B 6 (1)Bb Bb、bb (2)BB和bb Bb (3) 黑、红个体全为纯合子 黑、红种牛为双亲的一方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一、学习目标 ⑴ 知识方面 1.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 2.说出基因型、表现型和等位基因的含义。 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⑶ 能力方面 1、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及杂交试验分析图解 2、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试验及其图解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1.学习重点 (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阐明自由组合定律。 (2)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2.学习难点 (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三、学习方法 归纳法、讨论法、师生互动法及讲授法等 四、学习课时2 五、学习过程 学习内容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习意图 引言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 〖提示〗可以通过水稻杂交育种等实例,使学生自然地认识到任何生物都不止表现一种性状,后代表现的特征可以是两个亲本性状组合的结果。进一步地思考讨论,双亲的性状是遵循什么规律进行组合、传递给后代的?在育种实践中人类如何获得所需的性状组合? 引起思考注意,引入新课。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问〗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影响其他相对性状? 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是怎样设计的? 〖讲述〗教师以挂图和学生的回答讲述: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一)实验现象 1、杂交P:黄色、圆粒 X 绿色、皱粒 (种子) (种子) (植株) (植株) F1: (受精卵) 黄色、圆粒 (种子、100%) 2、F1自交:黄色、圆粒(种子时的F1) (即:黄、圆 X 黄、圆) 同植株卵子 精子 F2: 种子 黄色圆粒 、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 315 108 102 32 ( ≈ 9 : 3 : 3 : 1 ) (二)数据分析 1、分析每对性状的F2: ①粒色:黄/绿 = 315+101 / 108+32 ≈ 3:1 ②粒形:圆/皱 =315+108 / 101+32 ≈ 3:1 2、结论:1)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仍遵循分离定律; 2)两对相对性状遗传时,遗传因子互不干扰。 以旧学新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1、杂交:纯黄、圆 X 绿、皱 P基因型(YYRR) (yyrr) 配子: YR yr F1: YyRr (黄色圆粒——种子) 2、F1自交 植株 F1配子:♀YR yR Yr yr (每对遗传因 ♂ 1/4 1/4 1/4 1/4 子彼此分离, YR 不同对的遗传 yR 因子可以自由 Yr 组合) Yr F2: YR(1/4) yR(1/4) Yr(1/4) yr(1/4) YR (1/4 YYRR YyRR YYRr YyRr yR 1/4 YyRR yyRR YyRr yyRr Yr 1/4 YYRr YyRr YYrr Yyrr yr 1/4 YyRr yyRr Yyrr yyrr F2基因型则有: 至少有一Y一R黄圆 (前显后显) (9/16): Y_R_: YYRR (1/16) YyRR (2/16) YYRr (2/16) YyRr (4/16) 二yy有R: yyR(前隐后显)绿圆 _:(3/16) yyRR (1/16) yyRr (2/16) 有Y两rr: Y_rr(前显后隐)黄皱: (3/16) YYrr (1/16) Yyrr (2/16) 两yy两rr: yy rr(前隐后隐)绿皱: (1/16) yyrr (1/16) 〖提示〗从数学角度看,(3∶1)2的展开式为9∶3∶3∶1,即9∶3∶3∶1的比例可以表示为两个3∶1的乘积。对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如果对每一对性状进行单独的分析,如单纯考虑圆和皱或黄和绿一对相对性状遗传时,其性状的数量比是圆粒∶皱粒=(315+108)∶(101+32)=3∶1;黄色∶绿色=(315+101)∶(108+32)=3∶1。即每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了分离定律。这无疑说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可以表示为它们各自遗传结果的乘积,即9∶3∶3∶1来自于(3∶1)2。 学会棋盘法和分离法 (第2课时) 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 1、亲本:(F1种子)黄圆 X 绿皱 设计: (YyRr) (yyrr) 植株 配子 YR yR Yr yr yr (1/4) (1/4)(1/4) (1/4) 100% YyRr yyRr Yyrr yyrr 1/4 1/4 1/4 1/4 黄圆、 绿圆、 黄皱 绿皱 1 1 1 1 测交后代实际:31 27 26 26(F1作母本) 24 22 25 26(F1作父本) 结论:测交有4种(1:1:1:1)的后代,说明F1产生4种(1:1:1:1)的配子,细胞二对遗传因子进行自由组合。 学及时用,巩固所学知识 四、自由组合定律 〖板书〗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共同总结,印象深刻。 五、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成功的原因: 〖提示〗1.豌豆适于作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有:(1)具有稳定的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2)豌豆严格自花受粉,在自然状态下可以获得纯种,纯种杂交获得杂合子;(3)花比较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孟德尔正是因为选用了豌豆做杂交实验,才能有效地从单一性状到多对性状研究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才能对遗传实验结果进行量化统计,所以科学地选择实验材料是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之一。 2.如果孟德尔只是研究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很难从数学统计中发现遗传规律,因为如果研究n对相对性状,将会有2n个性状组合,这是很难统计的,也很难从数学统计中发现问题,揭示生物的遗传规律。这也是前人在遗传杂交实验中留下的经验与教训,孟德尔恰恰借鉴了前人的遗传研究经验,改变实验方法,从简单到复杂地进行观察、统计、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发现问题、提出假说、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3.很难。因为通过统计,孟德尔发现了生物性状的遗传在数量上呈现一定数学比例,这引发他揭示其实质的兴趣。同时这也使孟德尔意识到数学概率,也适用于生物遗传的研究,从而将数学的方法引入对遗传实验结果的处理和分析。 4.作为一种正确的假说,不仅能解释已有的实验结果,还应该能够预测另一些实验结果。可参考教科书对“假说—演绎法”的解释。 5.(1)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对科学的热爱。孟德尔在维也纳大学进修学习时,通过对自然科学的学习,使他具有生物类型是可变的,可以通过杂交产生新的生物类型等进化思想。同时孟德尔还学习数学,使他受到“数学方法可以应用于各门自然科学之中”的思想影响,产生应用数学方法解决遗传学问题的想法,使孟德尔成为第一个认识到概率原理能用于预测遗传杂交实验结果的科学家。 (2)严谨的科学态度。从观察遗传现象出发,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验证假设的研究方法。 (3)勤于实践。进行了8年的研究,统计分析。 (4)敢于向传统挑战。提出了“颗粒性遗传”的思想。 总结: 1、选材准确——自花传粉中闭花传粉的自然纯种豌豆; ①人工传粉杂交后可避免外来花粉干扰,结果可靠 ②豌豆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高-矮;圆粒-皱粒;) 2、研究方法恰当——先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遗传研究,后多对相对-,设计测交实验进行验证; 3、利用统计学进行分析; 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和合作精神;也让他们体会孟德尔的成功原因。 六、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1、基因——控制生物体性状的基本单位---。 2、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高度(高茎、矮茎) 3、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的基因组成。 如DD、Dd——高茎 dd————矮茎 4、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D——d) 〖提示〗性状表现=遗传因子组成+环境条件 学生踏实掌握概念,理解概念间的关系 七、分离规律实验现象与遗传题解题 1、高 X 矮——高 亲本杂交(AA X aa); 2、F1高X F1矮——高3:矮1 亲本杂合子自交(Aa X Aa); 3、F1高 X 矮——高1:矮1 亲本测交(Aa X aa ) 培养学生的备考意识 【一展身手】 ( )1.基因型分别为ddEeFF和DdEeff的2种豌豆杂交,在3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2个亲本的个体数占全部子代的 A.1/4 B.3/8 C.5/8 D.3/4 ( )2.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A.4和9 B.4和27 C.8和27 D.32和81 ( )3.已知一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周围虽生长有其他基因的玉米植株,但其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 )4.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的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3∶1∶1。“个体X”的基因型为 A.BbCc B.Bbcc C.bbCc D.bbcc ( )5.某饲养场有纯种黑色短毛兔和纯种褐色长毛兔(独立遗传),它们的F2中有128只兔,其中能稳定遗传的黑色长毛兔理论上应有 A.0只 B.8只 C.24只 D.72只 ( )6.人类多指基因(T)对正常(t)是显性,白化基因(a)对正常(A)是隐性,都在常染色体上,而且是独立遗传。一个家庭中父亲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且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只有一种病和有两种病的机率分别是 A.1/2,1/8 B.3/4,1/4 C.1/4,1/4 D.1/4,1/8 ( )7.鸡的毛腿F对光腿f是显性。豌豆冠对单冠e是显性。现有一只公鸡甲与两只母鸡乙和丙,这三只鸡都是毛腿豌豆冠,用甲与乙、丙分别进行杂交,它们产生的后代性状表现如下: (1)甲乙→毛腿豌豆冠,光腿豌豆冠 (2)甲丙→毛腿豌豆冠,毛腿单冠 公鸡甲的基因型是________ 。 A.FFEE B.FFEe C.FfEe D.FfEE 8.甲品种小麦抗锈病高秆,乙品种不抗锈病矮秆。已知抗病(T)对不抗病(t)为显性,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用甲、乙两品种杂交的方法在后代选育抗病矮秆的新品种。请问: (1)F2有多少种表现型和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2中最合乎理想的基因型是什么?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最合乎理想的基因型在F2中所占的比率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C 5. 答案:B 6.答案:A 7.解析:本题可用化整为零法。由题干中给出甲、乙、丙的性状都是毛腿豌豆冠,可知公鸡甲的基因型为:F E ,又从一对相对性状分析,毛腿毛腿→光腿,豌豆冠豌豆冠→单冠,推出甲的基因型一定是“双杂答案:C 8. 答案:(1)4种、9种(2)ddTT,因为具有这种基因型的小麦是矮秆抗病的小麦,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3)1/16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 一、学习目标 1.简述减数分裂的概念(发生范围、实质和结果)。 2.阐明精子形成的大致过程。 3. 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特征。 4.区分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5.学会有关识图知识。例如:同源染色体的识别,细胞分裂图的识别。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学习重点: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的形成过程。 学习难点:1.区分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三、学习方法 归纳法、讨论法、师生互动法及讲授法等 四、学习课时2 五、导学过程 知识点 观察与思考 归纳与总结 减 数 分 裂 阅读问题探讨和第一段,思考并完成右面问题 讨论1:配子的染色体与体细胞的染色体有什么区别? 减数分裂范围:进行_______________ 的生物 细胞:原始生殖细胞_______________   过程:染色体复制________,细胞连续分裂_________ 结果: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原始生殖细胞的_________ 精子的形成过程 阅读教材,并观察图2—2,完成右面问题(假设亲本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请在括号内注明每一时期的的染色体数) 理解精子产生的场所、精原细胞染色体数目的特点、同源染色体概念、什么叫联会、四分体、姐妹染色单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等概念 1、 场所:人和哺乳动物的 2、 过程:精原细胞(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 ( ) 3、以4条染色体为例画出以下几个时期的细胞分裂模拟图 ①精原细胞      ②联会         ③四分体      ④减I中期 ⑤减I后期     ⑥减II中期 ⑦减II后期 ⑧精子细胞 卵 细 胞 的 形 成 阅读教材,并观察图2—5,完成右面问题 1、 场所:人和哺乳动物的 2、 过程:卵原细胞__________ 第一极体 _ 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 思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 比较 精子形成过程 卵细胞形成过程 发生场所 子细胞 细胞质分裂方式 生殖细胞是否变形 相同点 2、例题领悟: 例1、下图次级卵母细胞继续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平均分配的示意图是( )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卵原细胞和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量变化过程的掌握和理解程度。题中图A是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处于后期的初级卵母细胞图,判断依据是每个四分体中的同源染色体已彼此分开,开始分别移向细胞两极,但细胞质的分配是不平均的;图B是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卵母细胞图,判断依据是着丝点已分裂,染色单体彼此分裂,这种特点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有丝分裂后期,二是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但该图中已不存在同源染色体,所以只有第二种可能性;图C是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精母细胞图,判断依据是同源染色体已彼此分裂,正在移向细胞两极,但细胞质的分配是平均的;图D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图,第二种可能是卵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第一极体的分裂后期图。 答案 B 例2、一个含有Aa、Bb、Cc三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这四个精子的染色体组成可能是 ( ) A.BbC Bbc AaC Aac B.ABc ABC aBC ABC C.ABc abC ABc abC D.ABC abc aBC Abc 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前者决定了次级精(卵)母细胞、极体以及配子中不可能有同源染色体;后者使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但本题中只有一个精原细胞,在4个配子最终只能存在两种组合(见下图)。 AaBb Cc ABc abC ABc ABc abC abC 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着丝点分裂 着丝点分裂 答案:C 一展身手 1.在进行减数分裂实验过程时,确认同源染色体的主要依据是 ( ) A. 1条染色体复制而成的2条染色体 B.能联会的2条染色体 C.1条来自父方,1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D.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染色体 2.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是指 ( ) A.配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个染色单体   B.细胞中有四个配对染色体 C.体细胞中每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个染色单体 D.细胞中有四对染色体 A a B B 3.右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关于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 B.含同源染色体2对、DNA分子4个、染色单体0个 C.正在进行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每个子细胞含一个染色体组,仅1个具有生殖功能 4.人体内某一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其内有44条常染色体和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此细胞不可能是( ) ①初级精母细胞 ②次级卵母细胞 ③初级卵母细胞 ④次级精母细胞 ⑤卵细胞 ⑥精细胞 A.①⑤⑥ B. ②③④ C.①④⑥ D.②③⑤ 5.在果蝇细胞中,由G、C、U三种碱基构成的核苷酸共有X种,其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是细胞周期的Y期,DNA分子复制出的2个分子彼此分离发生在Z期,则X、Y、Z分别是( ) A.5;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后期 B.6;分裂前期;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后期 C.5;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后期 D.3;分裂后期;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后期 6、如果发现一个动物细胞中出现了染色体两两配对的情况,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此细胞的染色体上具有染色单体 B.这种组织可能来自肝脏 C.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与母细胞保持一致 D.此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是体细胞的一倍 7.右图是某生物细胞处于分裂过程中某时期染色体图,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有4条染色体,4个四分体 B.该生物精巢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有4、8、16条可能性 C.若①号染色体上有基因R,则②号染色体的对应位点上必定是r D.若①号和③染色体上分别有基因A和B,则理论上该生物可能形成基因型为AB、ab、Ab、aB的四种配子 8.人的同源染色体有23对。假设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形成精细胞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一极,则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正常精子细胞和异常精子细胞的比例是多少?同时在精巢中精原细胞增殖的方式是 ( ) A.1:1,有丝分裂 B.1:3,有丝分裂 C.1:3,减数分裂 D.1:1,减数分裂 9.下图中甲—丁为某动物(染色体数=2n)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C.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第一阶段 D.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10.(1999年广东高考)右图为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的示意图。 (1)此细胞处于________分裂时期,此时有四分体_______个。 (2)可以和1号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的是________染色体。 (3)此细胞全部染色体中有DNA分子_________个。 (4)在此细胞分裂后的一个子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______对。 子细胞染色体的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998年上海高考)右图为一种二倍体高等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示意图。请回答: (1)该细胞所处分裂期为______________,它的名称为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 (2)该生物的体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