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现象声现象透镜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H****o 文档编号:25702773 上传时间:2022-07-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8.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现象声现象透镜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光现象声现象透镜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现象声现象透镜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现象声现象透镜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光现象声现象透镜物态变化学问点总结声现象1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发声的物体叫声源。2、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气体、液体、固体都是传声的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人听到声音的条件:声源- 介质 -耳朵3、一般情形下气体中的声速小于液体和固体中的声速。4、回声的产生: 回声到达人耳与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时, 人能够把原声与回声区分开,就听到了回声,否就回声与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5、声音分为乐音和噪声。乐音有三个特点:音调、响度、音色。6、音调的高低是由发声体震惊的频率打算的,音调高听起来尖细, 音调低听起来就低沉。7、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动幅度越大

2、响度越大,震惊幅度越小响度越小。响度仍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近,感到的响度就越大。8、音色:也叫音质、音品,它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震惊方式等因素有关。人们通常通过辨别音色,来辨别不同的发声体。9、噪声的掌握:1在噪声的发源的减弱它,2)在传播途中隔离和吸取,3)阻挡噪声进入人耳。10、超声波:高于 20000Hz 的声波称为超声波。光现象1、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影子的形成。 日食和月食。 小孔成像8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c=310m/s 。 在水中约为真空中的3/4 ,玻璃为真空的2/3。5、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

3、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镜面反射与漫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6、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原理:光的反射现象。所成的是虚像。7、球面镜的利用:凸面镜:汽车观后镜凹面镜:太阳灶,手电筒的反光装置8、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 这种现象叫。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9、光的折射定律:光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线从空气中折射入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从介质中折射入

4、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10、光发生反射与折射时,都遵循光路可逆原理。11、色散:复色光被分解为单色光,而形成光谱的现象,称为色散。12、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13、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16、当白色光(日光等)照到物体上时,一部分被物体吸取,另一部分被物体反射,这就是反射光,我们看到的就是反射光,不反射任何光的物体的颜色就是黑色。常见的光学仪器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焦点,通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射出,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

5、焦点是虚焦点。2、凸透镜的确定方法( 1)手摸法:中间厚边缘薄的为凸透镜。( 2)聚焦法:用太阳光对着透镜照能得到细小亮斑的是凸透镜。( 3)放大法:看书上的字放大的是凸透镜。3、透镜的两个镜面所在球心的连线叫主轴,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焦距越短折光才能越强。4、放大镜的使用: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像同侧。使用时应使物体尽量远离透镜,但物距不得超过一倍焦距。5、幻灯机与投影仪:都是将较小的物体经凸透镜在屏幕上成放大的像,投影仪中平面镜的作用是转变光的传播方向,要使得到的像更大,应把幻灯机或投影仪远离屏幕并把影片与透镜的距离调近。6、照相机:较大的物体经凸透镜后成较小的像,景物离照相机越

6、远,拍到的像就越小要使拍到的像大些,应使照相机离物近些,同时将镜头与底片的距离调大些。简言之: 要使像大,减物距,增像距。要使像小,增物距,减像距。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7、放大镜、幻灯机、照相机是代表凸透镜成不同像的三种最基本的光学仪器。8、显微镜: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相当于幻灯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它是对物体的两次放大,物镜成放大实像,目镜成放大虚像。显微镜对物体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9、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可以由凸透镜组成,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先由物镜把远处的物体拉近成实像,再由目镜放大成虚像。我们看远处的物体通过望远镜使

7、视角变大了,所以能看得很清楚。10、晶状体和角膜的组合相当于凸透镜,它把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11、眼睛通过睫状体来转变晶状体的外形,看远处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看近处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才能变强,物体射来的光也会聚在视网膜上。12、近视的形成:(1)睫状体功能降低不能使晶状体变薄,晶状体折光才能大。( 2)眼球的前后方向上过长。这两种结果都能使像成在视网膜前方,形成近视。由于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用凹透镜制成眼镜矫正近视。13、远视:(与近视相反)用凸透镜矫正。14、眼镜的度数: 凹透镜的度数是负的,凸透镜的度数是正的。凸透镜越厚,

8、 焦距就小, 度数就越大。凹透镜中心越薄,焦距就小,度数就越大。度数=100/ff为焦距,单位: 米)15、巧记凸透镜成像的区分:物近像远像变大,一倍焦距分虚实, 二倍焦距分大小,实像总是倒立的。物态及其变化1、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气态、液态。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物态变化跟温度有关。3、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4、温度计的原理:是依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55、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1.01 10 Pa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 度,而把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100 度,把 0 度到 100 度之间分成 100 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

9、用符号表示。6、温度计的使用: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让温度计与被测物长时间充分接触,直到温度计液面稳固不再变化时再读数,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拿离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面相平,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测量液体时,玻璃泡不要遇到容器壁或容器底。7、体温计:量程一般为3542,分度值为 0.1 。8、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9、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固定熔点即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如:金属、食盐、明矾、石英、冰等非晶体:没有肯定的熔化温度变软、变稀变为液体。如:沥青、松香、玻璃10、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

10、气态的过程。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11、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12、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面的空气流通速度。13、物理降温: 在需要降温的物体表面,涂一些易挥发且无害的液体,通过液体蒸发吸热来达到降温的成效。14、沸腾:在肯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猛烈的汽化现象。15、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且能连续从外界吸热。16、沸腾的现象:从底部产生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液面破裂,放出气泡中的水蒸气。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 液面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气压越大沸点越高。高原的区一般锅里煮不熟鸡蛋,就是由于气压低,沸点低造成的。高压锅是利用增大液面气压,提高液体沸点的原理制成的。17、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18、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19、全部气体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气体液化放出热量。20、常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条件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它液化储存在钢瓶里的。21、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升华吸热。22、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凝华放热。像雪、霜等小冰晶都是凝华形成的。24、卫星外部整流罩涂有特别物质的作用:物质熔化和汽化都吸热,降低卫星温度爱护卫星。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