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专项规划项目施工组织计划(完成版).doc

举报
资源描述
\\ 重庆市茶园新区产业园一期工程 1#楼高支模专项 施工方案 、 编 制: 审 核: 四川九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18年8月 目 录 1 编制说明及依据 1 1.1 编制说明 1 1.2 编制依据 1 2 工程概况 1 2.1 建筑概况 2 2.2 高支模概况 2 3 施工计划及准备措施 2 3.1 施工进度计划 2 3.2 材料准备及要求 2 3.3 设备要求 3 3.4 技术准备 3 3.5 劳动力准备 3 4 施工工艺技术及检查验收 3 4.1 板高支模设计 3 4.2 梁高支模设计 5 4.3 脚手架搭设 5 4.4 支撑架构造要求 6 4.5 高支模验收 8 5 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9 5.1 拆模控制 9 5.2 质量保证措施 10 5.3 质量要求 10 5.4 安全架构 11 5.5 安全保证 12 5.6 检测、监测措施 13 5.7 应急措施 14 6 文明施工措施 19 7 计算书及相关附图 20 7.1 板计算书 20 7.2 梁计算书 27 7.3 附图 33 重庆市茶园新区产业园一期工程1#楼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1 编制说明及依据 1.1 编制说明 本方案主要针对 重庆市茶园新区产业园一期工程1#楼工程中结构层施工支模高度大于5米的地下室部分编制的专项方案。本方案主要包括模板的设计、搭设、监护、拆除等专项内容。 1.2 编制依据 1.2.1 本工程图纸及相关文件资料 序号 图纸及相关文件资料 1 重庆市茶园新区产业园一期工程1#宿舍楼 工程施工图纸 2 重庆市茶园新区产业园一期工程1#宿舍楼 施工组织设计 1.2.2 规范图集 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1) 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3) 3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2011) 4 《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11) 5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30-2008) 6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 59-2011) 7 《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 8 《建筑施工手册》 第五版 9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建质[2009]87号 10 《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建质[2009]254号 11 重庆市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8.1 重住建[2014]161号 1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 13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14 1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2 15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2 16 《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 164-2008 2 工程概况 2.1 建筑概况 本工程位于重庆市茶园新区产业园。本次高支模搭设位置位于1#宿舍楼地下室,宿舍楼为混凝土框架结构,桩基及以上,混凝土等级为C30,其中地下2层,地上22层,屋面为斜屋面构造,层高依次为地下室层5.7m、1层3.3m、2-22层3m、,建筑面积约27866.5㎡。0相当于黄海高层212.6m。 2.2 高支模概况 (1)高支模地下室轴到轴交轴到轴位置,高度为5.7m。板厚120mm。 (2)高支模范围内,最大梁截面尺寸为3501000、跨度10.9米,其余小梁为250550,计算时只需复核250750截面尺寸的梁。 3 施工计划及准备措施 3.1 施工进度计划 本工程将于2018年5月进行桩基工程验收,验收合格后即进行结构主体施工,预计11月完成主体结构,施工期间涉及到高支模的相关搭设、监测、保护、拆除等各项工作,高支模在地下室地坪垫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开始搭设,预计施工时间15天。 3.2 材料准备及要求 (1)、本工程,支模施工全部采用扣件式搭设支撑体系。支模的纵横杆、内外立杆等均选用Ф482.8钢管,模板采用15厚木模,背楞方木尺寸为80mm38mm,梁底顶撑为可调节顶托加钢管。所有材料必须具备相应合格证书,并按规范要求进行现场验收,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杆件材质要求:扣件式脚手架及扣件式钢管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92)或GB/T3092中的Q235A级普通钢管的规定。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纹分层和硬弯,两端面切斜的偏差<1.7mm;壁厚允许偏差-0.35 mm,外径允许偏差<-0.5 mm,且必须涂防锈漆进行防锈处理,钢管内外两面的锈蚀深度之和不得>0.50 mm。对于新管还同时必须具备产品质量合格证和钢管材质检验报告。钢管上严禁打孔。 3.3 设备要求 木工圆锯、手提电锯、打眼电钻、线坠、靠尺板、方尺、水平尺、撬棍等各种设备机具均准备到位,正式使用前试用调整,并及时保养维修。 3.4 技术准备 施工前结合编制的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提供高支模施工技术保障;明确项目工程、质量、安全、物质等各部门施工管理人员任务与责任。同时组织人员认真熟悉方案,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并做好施工前三级安全教育,搞好上岗人员的培训工作。 3.5 劳动力准备 做好施工人员进场的安全、质量、防火、文明施工等教育工作,进行岗前培训,对关键技术工种必须持证上岗,按规定进行三级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包括:施工进度计划;各项安全、技术、质量保证措施;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要求;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等。必要时进行现场示范,同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遵纪守法教育。 4 施工工艺技术及检查验收 4.1 板高支模设计 复合多层板(15mm厚)、木方次楞(38mm80mm~@250),满堂脚手架钢管横向间距或排距为0.9m,纵向间距为0.9m,步距1.5m,顶部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大于250mm,距底层楼面200mm高设一道扫地杆,在模板支架的四周、中间纵横间距每4m设置连续的垂直剪刀撑,水平剪刀撑设置位置在扫地层、支架系统中间层、支架系统最上层设置连续的水平剪刀撑,剪刀撑的宽度控制在4步6跨范围内,剪刀撑斜杆与楼层面夹角为45~60。 高支模下部结构支撑系统,在高支模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前不拆除,高支模满堂架体必须与周围结构的满堂架体做相应的连接,每隔4跨,高支模架体横杆需与周围满堂架立杆连接,至少保证3跨,以保证整体的稳定性要求。中间楼层洞口边需设置拦腰杆及兜网防止坠落。 4.2 梁高支模设计 本工程梁高支模均采用Φ482.8mm钢管搭设,本工程在此次高支模范围内,最大梁截面为3501000mm,支撑体系与高支模板相连的满堂脚手架。梁下立杆或水平杆与板水平杆连接,确保支撑体系的整体稳定性。 模板面板采用15mm厚复合多层板,梁两侧立杆间距0.9m,立杆沿梁跨度方向立杆间距为0.9m,步距1.5m;梁底38mm80mm木方均匀布置,共设置4条。梁侧模主楞采用38mm*80mm方木@400,梁侧次愣采用Φ482.8mm双钢管,采用Φ12对拉螺杆支撑,纵向间距0.9设置梁侧面的斜向支撑,斜撑可采用模板,顶住与板相连的上口模板。梁底增设一根立杆,以增强竖向承载力。 梁支撑系统设置示意图 4.3 脚手架搭设 放线→放置立杆同时设置扫地杆以稳定架体→自角部起依次向两边竖立底立杆,底端与纵向扫地杆扣接固定后、装设横向扫地杆也与立杆固定,每边竖起3~4根立杆后,随即装设第一步纵向平杆和横向平杆、校正立杆垂直和平杆水平使其符合要求后,形成构架的起始段→按上述要求依次向前搭设,并随搭设进度设置剪刀撑。 4.4 支撑架构造要求 4.4.1 架体 (1)必须设置纵横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用扣件固定于不高于地面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相应方式。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出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 (2)立杆一般不允许搭接,确实要搭接应采用直插对接,接头处采用直接扣件连接固定。且接头位置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各接头中心至柱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3)钢管立杆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架高的1/300,且控制在50mm以内。 (4)每根立柱底部应设置底座及垫板,垫板厚度不得小于50mm。 4.4.2 剪刀撑 满堂架外侧满布竖向连续式剪刀撑,内部每4跨设置竖向剪刀撑,并分别在底部、中部及顶部设施水平剪刀撑。剪刀撑夹角在45-60之间。竖向按4步6跨设置,水平向按4-6跨设置。 4.4.3 其它要求: (1)整体性:梁立杆纵向水平拉杆两端可用钢管与已浇注的钢筋混凝土柱顶紧或抱箍扣接;横向水平拉杆可伸进次梁、板底支撑立杆并与其水平拉杆扣接。如图: 柱抱箍设置示意图 (2)施工顺序:高支模区域应先浇筑墙或柱体等竖向结构混凝土,待墙柱施工至梁底10cm处,再施工梁、板结构的模板、钢筋、混凝土工程。 (3)泵送管道不能依附于满堂脚手架上,只能依附柱身另搭设支撑架。 (4)顶托支座位置必须采用两根钢管并排传递承载的方式。顶托支撑插入长度应以保证顶托支撑稳定及不发生偏移为原则,一般以伸出长度不超过总长的1/3为宜。 (5)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扫地杆遇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据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拉杆。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无处可顶时,应在水平拉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 (6)当支架立柱高度超过5m时,应在立柱周围外侧和中间有结构柱的部位,按水平间距6-9m、竖向间距2-3m与建筑结构设置一个固节点。 (7)支撑体系利用已浇筑的墙柱通过刚性连接,拉紧顶牢,确保支撑体系稳定。如图所示: 柱与满堂架连接大样 4.5 高支模验收 (1)高支模搭设前应先按方案图进行放线,做出样板单元,经监理等相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搭设。 (2)高支模安装完毕后,必须先由班组、项目部自检,再通知公司相关主管部门检查合格后,并报监理单位、质监站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验收时填写相应验收表格,如下所示: 项目名称 重庆市茶园新区产业园一期宿舍楼 所属单位 高支模 情况 部位 宿舍楼地下室 高度 5.7m 最大总荷载 50KN 跨度 7.857.2m 最大线荷载 5KN/m 高支模 方案情况 编制人 编制时间 2018年8月 审核人 审核时间 批准人 批准时间 周转料具材质 钢 管 扣件式脚手架482.8mm规格 扣 件 符合规范要求 其他料具 顶托 砼浇筑 安 排 开盘时间 收盘时间 浇筑方式 支撑架 验收情况 立杆间距 900mm 步距 1500mm 梁底增设立杆排数 2道 扣件 拧紧力矩 45N.m 立杆顶部 自由高度 250mm 可调顶托外伸长度 20cm~ 水 平 剪刀撑 已按方案及规范要求设置 竖向 剪刀撑 已按方案及规范要求设置 立杆接长 方式 已按方案及规范要求设置 水平 安全网 已按方案及规范要求设置 基础及垫板 已按方案及规范要求设置 扫地杆 已按方案及规范要求设置 验收结论 验收人 签章 主管工长 安全主管 项目技术 负责人 项目 生产经理 项目经理 验收 时间 监理单位意见 总监理工程师签章 (3)高支模拆除前,必须向监理单位申请拆模报告,监理单位签字同意后方可拆模。 5 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5.1 拆模控制 5.1.1 拆模时间 模板拆除均要以同条件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报告为依据,填写拆模申请单,由专业工长和项目技术负责人签字后报送监理审批方可生效执行。 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表面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 底模:构件跨度大于8m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方可拆除。构件跨度小于8m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方可拆除。 5.1.2 拆模顺序 模板拆除顺序与安装顺序相反,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先拆纵墙模板后拆横墙模板,先拆外墙模板,再拆内墙模板。 5.1.3 拆模施工 (1)梁板拆除:先将支撑上可调支托松下,使龙骨与模板分离,并让龙骨降至水平拉杆上,接着拆下全部边接模板的附件,再用铁钎撬动模板,使模板降下由龙骨支撑,拿下模板和龙骨。 (2)梁、柱模在确保表面不受损坏时方可进行拆除。先拆除斜撑,再拆除模板和对拉螺栓及附件,再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之与砼分离。 (3)拆下的模板及时清理粘结物,涂刷脱模剂,并分类堆放整齐,拆下的构配件及时集中统一管理,并做相应的防护处理。 (4) 拆除模板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的地方,拆除跨度较大的梁下支顶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向两端拆除。 5.1.4 管理措施 (1)楼面顶架、模板安装前,应对班组进行全面的技术安全交底,对安装方法、搭设安装顺序、技术标准、质量安全要求等做好详细的技术交底工作。 (2)在支顶安装过程中,应设置防倾覆的临时措施,待其安装完毕且核正无误后才予以固定。 5.2 质量保证措施 (1)模板存放场地要平整夯实。模板平放时,要有木方垫架。立放时,模板触地处要垫木方,以此保证模板不扭曲不变形。不可乱堆放或在已组拼的模板上堆放分散模板和配件。 (2)工作面己安装完毕的墙、柱模板,不准在吊运其他模板时碰撞,不准在预拼装模板就位前作为临时依靠,以防止模板变形或产生垂直偏差。工作面己安装完毕的平面模板,不可做临时堆料和作业平台,以保证支架的稳定,防止平面模板标高和平整产生偏差。 (3)墙体模板拆除时先拆除斜撑,再卸掉水平背楞,最后使模板与砼脱离,不得用力过猛,特别是阴阳角及洞口模板。以免模板变形。 (4)楼板模板拆除时先拆除水平拉杆,然后拆除立杆。梁模板拆除时先拆除侧模,再拆底模,拆除时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受损坏。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必须满足要求。 (5)方木堆放应整齐,按规格码放,下面垫上旧方木,下雨天要用塑料布盖上。由于胶合模板受潮膨胀,所以堆放地面要干燥,铺垫方木,下雨时,要及时覆盖,防止受潮。 (6)涂刷脱模剂应在木工作业场地进行,严禁在模板安装完毕后涂刷,防止污染钢筋。 (7)为保证结构位置断面准确,梁身平直,支模前应在砼表面弹出柱、梁构件边线控制线,故安装时带通线安装,放好支撑块。 (8)为防止保护层的过大或过小,应垫好保护层垫块。为保证结构物件位置细部尺寸,平整度符合要求,模板支完后应根据校核线进行检查校核。 (9)浇筑前应有专人护模,检查各扣件的坚固情况及剪力撑、山形卡等。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消险隐患。 (10)模拆除后,立即包上护角,并进行养护。 5.3 质量要求 模板要求内平面平整,接缝严密,防止漏浆,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详见下表: 表 1 模板工程安装允许偏差表 分项项目 轴线位移 截面尺寸 标高 垂直度 平整度 相邻模板高低差 工艺标准允许偏差 5 mm 5 mm 5 mm 4 mm 3 mm/2m 1mm 模板安装、预埋件及预留孔施工允许偏差见《模板安装、预埋件、预留孔允许偏差表》示。 5.4 安全架构 5.4.1 安全管理体系 根据项目组织机构成立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对安全生产实施统一领导,对保证安全生产的重大技术措施等问题进行决策。定期组织检查评比,制定奖罚制度,切实落实执行安全文明施工细则及奖罚制度。 项目设安全总监一名、专职安全员壹名,各专业及生产班组按人数的多少设兼职安全员。各安全员在施工现场跟踪检查,发现安全隐患由兼职安全员向专职安全员报告,重大问题还须向项目生产经理汇报,并立即下达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项目安全员进行监督复查安全隐患的整改情况。 5.4.2 安全管理成员 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成员组成: 委员会主任: 全面负责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统筹安排项目安全工作。 委员会副主任: 负责现场安全管理,对项目应急预案进行相应深化工作,并明确各委员岗位职责。 委员:其他项目部管理人员以及施工班组长。 负责现场安全生产过程监控,组织将应急预案反复向全体员工进行交底,并做好书面记录;对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组织应急小组按应急预案实施抢救工作。 安全人员职称证、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特种作业资格证及其他相关证书见附件。 5.5 安全保证 5.5.1 金属扣件架搭设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1)梁、板下脚手架沿梁方向两边设置剪刀撑,靠近地面的地方设置扫地杆,水平连接杆和剪刀撑的钢管类型同脚手架钢管。 (2)搭设前应严格进行钢管的筛选,凡严重锈蚀、薄壁。严重弯曲及裂变的杆件不宜采用。 (3)严重锈蚀、变形,螺栓螺纹已损坏的扣件不宜采用。 (4)建筑金属的拉杆,不宜采用铅丝攀拉,必须使用埋件形式的钢性材料。 (5)所有扣件紧固力矩,应达到4~5kgm。 (6)同一立面的小横杆,应对等交错设置,同时立杆上下对直。 (7)斜杆接长,不宜采用对接扣件。应采用叠交方式,二只回转扣件接长,搭接距离视二只扣件间隔不少于0.4m。 5.5.2 模板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1)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带,并应系牢。安全带应高挂低用。 (2)经医生检查认为不适宜高空作业的人员,不得进行高空作业。 (3)工作前应先检查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板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挂在身上,钉子必须放在工具袋内,以免掉落伤人,工作时要思想集中,防止钉子扎脚和空中滑落。 (4)安装与拆除模板,应搭脚手架,并设防护栏杆,防止上下在同一垂直面操作。 (5)高空,复杂结构模板的安装与拆除,事先应有切实的安全措施。 (6)二人抬运模板时要互相配合,协同工作。传递模板、工具应用运输工具或绳子系牢后升降,不得乱抛。高空拆模时,应有专人指挥。并在下面标出工作区,用绳子和红白旗加以围栏,暂停人员过往。 (7)模板支架在施工中,严禁集中超负荷堆放钢筋、混凝土、机械设备及其他材料,防止物体坠落及支撑体系坍塌。 (8)支模过程中,如需中途停歇,应将支撑、搭头、柱头板等钉牢。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支撑等运走或妥善堆放,防止因踏空、扶空而坠落。 (9)模板上有预留洞者,应在安装后将洞口盖好,混凝土板上的顶留洞,应在模板拆除后即将洞口盖好。 (10)拆除模板一般用长撬棒,人不许站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上,在拆除楼板模板时,要注意整块模板掉下,更要注意,拆模人员要站在门窗洞口外拉支撑,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落伤人。 (11)高空作业要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台,上、下要使用梯子,不许站立在墙上工作;不准站在大梁底模上行走。操作人员严禁穿硬底鞋及高跟鞋作业。 (12)装拆模板时,作业人员要站立在安全地点进行操作,防上上下在同一垂直面工作;操作人员要主动避让吊物,增强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的安全意识。 (13)拆模必须一次性拆清,不得留下无撑模板。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堆放整齐。 5.6 检测、监测措施 班组日常进行安全检查,项目部每周进行安全检查,分公司每月进行安全检查,所有安全检查记录必须形成书面材料。 5.6.1 高支模日常检查,巡查重点部位: 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支撑、剪刀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 2)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 3)连接扣件是否松动。 4)架体是否有不均匀的沉降、垂直度。 5)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现象。 6)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7)支架与杆件是否有变形的现象。 5.6.2 监测点布设 每隔10~15m间距各布设1个监测剖面。每个监测剖面应布置不少于2个支架水平位移和变形监测点、3个支架沉降观测点。监测仪器精度应满足现场监测要求,并设变形监测报警值。 5.6.3 监测频率: 在浇筑砼过程中应实施实时监测,一般监测频率不宜超过20~30分钟一次;在砼初凝前后及砼终凝前后也应实施实时监测。监测时间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监测时间应控制在高支模使用时间至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85%以上。 5.7 应急措施 在高支模区域内施工极可能发生高空坠落、模板坍塌、物体打击等重大伤亡事故。本预案针对梁板高支模施工可能发生的高空坠落、模板坍塌、物体打击触电、火灾等紧急情况的应急准备和响应。 火警:119 公安:110 医疗:120 交通:122 5.7.1 应急救援机构 项目部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副组长由技术负责人担任,成员由项目部各部门主管领导及安全员等人员组成,公司本部设置相应的应急救援指挥部。 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名单为: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5.7.2 应急救援机构职责 (1)负责制定事故预防工作相关部门人员的应急救援工作职责。 (2)负责突发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各类应急救援实施的准备工作,统一对人员,材料物资等资源的调配。 (3)进行有针对性的应急救援应变演习,有计划区分任务,明确责任。 (4)当发生紧急情况时,立即报告公司相关主管部门并及时采取救援工作,尽快控制险情蔓延,必要时,报告当地部门,取得政府部门的帮助。 5.7.3 应急救援工作程序 (1)当事故发生时小组成员立即向组长汇报,由组长立即上报公司,必要时,汇报当地有关部门,以取得政府部门的帮助。 (2)由应急救援小组组织项目部全体员工投入事故应急救援抢险工作中,尽快控制险情蔓延,并配合、协助事故的处理调查工作。 (3)事故发生时,组长不在现场时,由在现场的其他组员作为临时负责人指挥安排。 (4)事故发生时,应急救援小组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抢救受害人是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快速、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送伤员降低伤亡率,减少事故的损失。 (5)事故发生后迅速控制危险源,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监测、测定事故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做好现场清洁,消除危害后果。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人员伤亡情况,协助上级部门对事故调查 (6)项目部指定专人负责事故的收集、统计、审核和上报工作,并严格遵守事故报告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7)规划应急线路,确定医院位置,便于事故发生后及时送治。(本工程主要选择附近的丰都县第一人民医院距工地距离在3km以内) 5.7.4 应急救援装备 应急救援装备包括值班电话、报警电话、无线对讲机、灭火器材、消防专用水管、消防水池、防毒面具、应急药箱、担架、抽水机及切割机等。 5.7.5 应急救缓药品 (1)外用药品:双氧水、雷佛奴尔水、红药水、碘酒、消毒的棉签、药棉、纱布、胶布、绷带、创可贴、跌打万花油、眼药水、眼膏、磺胺结晶、烫火膏、清凉油、急救包。 (2)服药品:人丹、十滴水、保济丸或藿香正气水、一般退烧药品。 5.7.6 应急救援措施 5.7.6.1 物体打击急救措施 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1)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脱离危险现场,以免再发生损伤。 2)在移动昏迷的颅脑损伤伤员时,应保持头、颈、胸在一直线上,不能任意旋曲。若伴颈椎骨折,更应避免头颈的摆动,以防引起颈部血管神经及脊髓的附加损伤。 3)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受伤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0,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4)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人,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 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5)防止伤口污染。在现场,相对清洁的伤口,可用浸有双氧水的敷料包扎; 污染较重的伤口,可简单清除伤口表面异物,剪除伤口周围的毛发,但切勿拔出创口内的毛发及异物、凝血块或碎骨片等,再用浸有双氧水或抗生素的敷料覆盖包扎创口。 6)在运送伤员到医院就医时,昏迷伤员应侧卧位或仰卧偏头,以防止呕吐后误吸。对烦燥不安者可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予以手足约束,以防伤及开放伤口。脊柱有骨折者应用硬板担架运送,勿使脊柱扭曲,以防途中颠簸使脊柱骨折或脱位加重,造成或加重脊髓损伤。 5.7.6.2 高空坠落急救措施 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1)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去除伤员身上的用具和口袋中的硬物。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о,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在搬运和转送过程中,颈部和躯干不能前屈或扭转,而应使脊柱伸直,绝对禁止一个抬肩一个抬腿的搬法,以免发生或加重截瘫。 2)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人,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 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3)颌面部伤员首先应保持呼吸道畅通,摘除义齿,清除移位的组织碎片、血凝块、口腔分泌物等,同时松解伤员的颈、胸部钮扣。若舌已后坠或口腔内异物无法清除时,可用12号粗针穿刺环甲膜,维持呼吸,尽可能早作气管切开。 4)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5)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动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片等。 6)复合伤要求平仰卧位,保持呼吸道畅通,解开衣领扣。 7)周围血管伤,压迫伤部以上动脉干至骨骼。直接在伤口上放置厚敷料,绷带加压包扎以不出血和不影响肢体血循环为宜,常有效。当上述方法无效时可慎用止血带,原则上尽量缩短使用时间,一般以不超过1h为宜,做好标记,注明上止血带时间。 ①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是:创伤局部妥善包扎,但对疑颅底骨折和脑脊液漏患者切忌作填塞,以免导致颅内感染。 a.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 b.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做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 c.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以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垫。每隔25-40min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min。 ②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5.7.6.3 坍塌事故急救措施 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应急抢救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实施,指挥现场抢险队伍,迅速组建、调集抢险及救护队伍。 2)发现事故预兆后,立即停止作业,迅速组织人员撤离作业场所。应急救援组应根据情况迅速制定有效的抢救、抢险措施后,以最快的速度实施抢险。同时要密切监测事故周围建筑、道路、地下水等的发展情况,以便根据情况调整和实施新的抢救措施,并迅速疏散影响范围内的所有人员。 3)分析事故坍塌的影响范围,迅速组织疏散无关人员撤离事故现场,并组织人员建立警戒区域,不让无关人员进入事故影响范围。 4)当发生坍塌事故后,最早发现者或目击者应立即大声呼救,并根据情况可立即采取正确方法施救,向项目部有关人员报告或报警。 5)项目部应急小组应迅速判断事故发展状态和现场情况,采取正确方法施救,判断清楚被掩埋人员位置后,立即组织人员全力挖掘。 6)在救护过程中要防止二次坍塌伤人,扩大伤害范围,必要时要先对危险的地方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7)急救人员按照有关救护知识,立即抢救出来的伤员,在等待医生救治或送往医院抢救过程中,不要停止和放弃施救,如采用人工呼吸,清洗包扎或输氧急救等。 8)当现场不具备抢救条件时,应立即向社会求救。 5.7.6.4 触电事故急救措施 1)当事故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首先要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并应防止触电者二次触电或抢救者触电。 2)隔离电源方法: ①断开电源开头; ②使用绝缘物(如干燥的竹枝、木枝)隔离或挑开电源或带电体; ③用导电体使电源接地或短路,迫使漏电保护器和短路保护器跳闸而断开电路。 3)抢救方法: ①口对口、口对鼻人工呼吸法:(停止呼吸者) A、使触电者头部尽量后仰,鼻孔朝天。解开领口和衣服,仰卧在比较坚实(如木板、干燥的泥地等)的地方。 B、一只手捏紧鼻孔,另一只手掰开嘴巴(如果掰不开嘴巴,可用口对鼻人工呼吸法贴鼻吹气)。 C、深吸气后,紧贴嘴巴或鼻孔吹气,一般吹二秒,放松三秒。 D、救护人换气时放松触电者的嘴和鼻,让其自然呼吸。 ②胸外心脏挤压法(心脏跳动停止者) A、解开触电者的衣服,让其仰卧在地上或硬板上。 B、救护人员骑跪在其腰部两侧,两手相送,手掌根部放在心口稍高一点的地方,即放在胸骨下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处。 C、掌根用力垂直向下挤压,压出心脏里面的血液。对成人应压陷3-4cm,以每分钟挤压60次为宜 D、挤压后,掌根迅速全部放松,让其胸部自动复原,血又充满心脏,放松时掌根不必完全离开胸膛。 ③如果触电者心脏停止跳动和呼吸都停止了,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挤压法要同时交替进行。 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法要坚持不断,切不可轻率中止。如果触电者身上出现身体僵冷或尸斑,经医生作出无法救治的诊断后方可停止抢救。 5.7.6.5 火灾事故急救措施 1)事故发生后,最早发现者应迅速向事故现场负责人报告,并迅速切断事故现场的电源。 2)事故现场负责人接到报告后,一边组织现场人员扑救,尽力控制火势漫延,疏散人员,爆炸事故应迅速朝压力容器喷水,并转移临近的易燃易爆物品到安全地方;一边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报警,同时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 3)发生火灾时,如有人员被火围困,要立即组织力量抢救,应坚持救人第一,救人重于救火的原则,救人是火场上的首要任务。 ①火场寻人方法:主要有大声呼唤和深入内部寻找两种。进入火场救人,要选择最近、最安全的通道,如通道被堵塞可迅速破拆门窗或墙壁;遇有火场烟雾较浓、视线不清时,可以爬行前进,并采取呼喊、查看、细听、触摸等方法寻找被困人员。深入火场寻人,要注意在出入口通道、走廊、门窗边、床上床下、墙角、橱柜、桌下等容易掩蔽的地方发现人员。救人时应注意安全,进入火场要带手电和绳子。火场烟雾弥漫,没有防毒面具,可用湿毛巾捂嘴,防止中毒。可用棉被、毯子浸水后盖在身上,防止灼伤。 ②火场救人方法:应根据火势对人的威胁程度和被救者的状态来确定。对神志清醒的人员,可指定通道,引导他们自行脱离险区;对在烟雾中迷失方向的人员,可指派专人护送出险区;对伤残人员或不能行走的老人、儿童,要把他们背、抱或抬出火场。当抢救的正常通道被隔断时,应利用安全绳、梯等将人救出。 4)火场疏散物资是减少火灾损失,控制火势,防止蔓延的有效方法。首先要及时疏散受火灾威胁的易燃易爆物品及压缩气体钢瓶等,对不能移动的上述物品,要集中一部分水枪均匀地冷却其外壁,降低其温度;其次要疏散重要文件、资料和贵重设备及物品等,并把疏散出来的物资集中存放到安全地点,指定专人看管,防止丢失,被窃或坏人乘机破坏。人员、物质疏散后应在指定地点集中清点,并查明有关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报告。 6 文明施工措施 文明施工管理目标:达到公司管理目标要求,及验收要求。 现场模板加工垃圾及时清理,并存放进指定垃圾站,做到工完场清。 夜间现场停止模板加工和其他模板作业。 整个模板堆放场地与施工现场要达到整齐有序、干净无污染、低噪声、低扬尘、低能耗的整体效果。 施工现场严禁吸烟,注意木工棚内防火。 模板加工场必须配置干粉灭火器。 7 计算书及相关附图 7.1 板计算书 依据规范: 《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16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1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4-2008 计算参数: 钢管强度为205.0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1.00。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5.5.0m, 立杆的纵距 b=0.90m,立杆的横距 l=0.90m,立杆的步距 h=1.50m。 面板厚度15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2。 木方3880mm,间距250mm, 木方剪切强度1.3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9000.0N/mm2。 梁顶托采用钢管φ482.8mm。 模板自重0.20kN/m2,混凝土钢筋自重25.10kN/m3。 施工活荷载考虑为3.50kN/m2。 图1 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2.8。 钢管惯性矩计算采用 I=π(D4-d4)/64,抵抗距计算采用 W=π(D4-d4)/32D。 一、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静荷载标准值 q1 = 25.1000.1200.900+0.2000.900=2.891kN/m 活荷载标准值 q2 = (1.000+2.500)0.900=3.150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截面抵抗矩 W = bh2/6 = 90.001.801.80/6 = 48.60cm3; 截面惯性矩 I = bh3/12 = 90.001.801.801.80/12 = 43.74cm4; 式中:b为板截面宽度,h为板截面高度。 (1)抗弯强度计算 f = M / W < [f] 其中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 ——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 ——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5.00N/mm2; M = 0.100ql2 其中 q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施工组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