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导学案.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25657329 上传时间:2022-07-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说》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马说》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说》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说》导学案.doc(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武鸣县城镇中学八年级(下)马说导学案班 级: 小 组: 姓 名: 知识链接:韩愈(768-824),字退之,南阳(现在河南南阳)人,唐代著名文学家。因其祖籍在昌黎,世称韩昌黎。著有昌黎先生集。他多次被贬官降职,很受压抑。在文学上,他反对六朝以来华而不实的骈偶文风,主张复古,即在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再创新发展,他与柳宗元同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同是,他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散文尤为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写作背景简介: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尽管如

2、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文学常识补充: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记述事物,但都是用来阐述作者对各种文体的见解和看法的。马说即说马、论马、谈马的意思。如我们学过的爱莲说。【学习目标】1领会、掌握文章词、句、段的含义,读懂文章。2理解作者托物寓意,以马喻人。3注意在现实社会中既重视老师、伯乐的作用,又不坐等伯乐发现自己。一、预习1走近作者韩愈,字,朝著名文学家,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自谓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作品都收在 里。马说是其

3、 中的第四篇。2读准字音:祗( ) 骈( ) 槽枥( ) 一食( )或尽粟一石( ) 邪( ) 食( )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 )也 才美不外见( ) 食( )之不能尽其材 3翻译下列加点的词语。(方法:根据课文下注释,结合工具书。) 故虽有名马( )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 骈死于槽枥之间( ) 一食或尽粟一石( )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 安求其能千里也( ) 策之不以其道( ) 执策而临之(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整体感知,读文释义(1)两人一组,一人译一人听。(2)边听边挑错,边听边找疑难,边听边记录问题。(3)译完后组内交流,解决问题。5.在书上归纳本文的文言现象,包括通假

4、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二、合作探究 1本文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揭露,也是作者本人不幸遭遇的真实写照。请同学们阅读思考,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千里马的处境是怎样的? 千里马都受到了哪些不公正的待遇? 食马者的愚蠢无知都表现在哪些方面? 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那么“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分别比喻什么?这是什么写法? 3文章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哪句话揭示了中心?1 测评: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策之不以其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3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收获平台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