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生物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7讲 细胞呼吸 .doc

上传人:荣*** 文档编号:2565562 上传时间:2020-04-2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生物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7讲 细胞呼吸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生物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7讲 细胞呼吸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生物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7讲 细胞呼吸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生物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7讲 细胞呼吸 .doc(2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7讲细胞呼吸知识内容考试要求知识内容考试要求1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的概念和过程b3.细胞呼吸在实践中的应用b2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的异同b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的过程1细胞呼吸(1)概念:细胞内进行的将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或小分子有机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2)分类2需氧呼吸(1)含义: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把糖类等有机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2)过程(3)总反应式:C6H12O66O26CO26H2O能量。(4)实质:葡萄糖中的碳氧化成二氧化碳,其中的氢被氧化成水。3厌氧呼吸(1)概念: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将糖分子分解成酒精、二氧化碳或乳酸,同时释放能量

2、的过程。(2)场所:细胞溶胶。(3)反应过程乳酸发酵a代表生物:乳酸菌。b反应式C6H12O62ADP2Pi2CH3CHOHCOOH2ATP。乙醇发酵a代表生物:酵母菌。b反应式C6H12O62ADP2Pi2C2H5OH2CO22ATP。(1)需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只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2)需氧呼吸第二、三阶段都能产生大量ATP()(3)需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4)细胞内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的反应,只发生在有氧时()(5)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6)厌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7)厌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

3、必修1 P73图313改编)真核细胞需氧呼吸的基本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阶段A发生在细胞溶胶中,产物只有丙酮酸和ATPB阶段B产生的物质中的氧原子均来自丙酮酸分子C阶段C产生的物质中的氧原子均来自氧气,产生ATP最多D阶段C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中,仅特殊分子携带的氢和氧分子结合生成水解析:选C。阶段A表示需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溶胶中,产物除了丙酮酸和ATP外,还有H,A项错误;阶段B产生的物质是二氧化碳,其中的氧原子来自丙酮酸和水分子,B项错误;阶段C(需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的物质是H2O,其中的氧原子均来自氧气,该过程产生的ATP最多,C项正确;阶段C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中,除

4、氢和氧分子结合生成水外,还合成大量的ATP,D项错误。 考法1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的概念和过程(1)过程图解(2)过程分析需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的NADH用于第三阶段与O2结合生成水;厌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的NADH用于第二阶段将丙酮酸还原为C2H5OH和CO2或乳酸。需氧呼吸中H2O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且生成的H2O中的氧全部来自O2。不同生物厌氧呼吸的产物不同,是由于催化反应的酶不同。需氧呼吸中氧元素的来源和去路(3)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的比较项目需氧呼吸厌氧呼吸区别场所第一阶段在细胞溶胶,第二、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细胞溶胶条件需要氧气、多种酶、适宜温度不需要氧气,需要多种酶、适宜温度物质变化

5、生成CO2和H2O生成乳酸或酒精和CO2释放能量释放大量能量,产生大量ATP释放少量能量,产生少量ATP特点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有机物氧化分解不彻底联系其实质均为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合成ATP;反应的第一阶段相同;需氧呼吸是在厌氧呼吸的基础上进化而来对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认识的6个常见误区(1)需氧呼吸三个阶段都能产生能量(大量能量在第三阶段产生),但绝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掉,仅有一小部分能量转移到ATP中;厌氧呼吸仅在第一阶段合成ATP,第二阶段不合成ATP。(2)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但有些原核生物仍可进行需氧呼吸,如蓝细菌、硝化细菌等,原因是细胞中具有与需氧呼吸有关的酶,场所是质膜和细胞溶

6、胶。(3)需氧呼吸一定需要O2的参与。虽然需氧呼吸第二阶段(柠檬酸循环)并没有O2的直接参与,但没有O2的环境,丙酮酸无法进入线粒体,因此线粒体中进行的需氧呼吸第二和第三阶段都和O2有着间接或直接的关联。(4)厌氧呼吸为不彻底的氧化分解,因此只释放少量的能量,其余能量储存在酒精或乳酸中。(5)真核生物并非都能进行需氧呼吸,如蛔虫、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只能进行厌氧呼吸。(6)无论是需氧呼吸还是厌氧呼吸均没有H的积累。 题组冲关1(2019浙江1月学考)真核生物厌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过程中有ATP的生成B乙过程需要乳酸脱氢酶参与C丙过程可发生在人体肌肉细

7、胞中D甲过程为乙、丙过程提供还原剂解析:选C。甲过程为糖酵解,有ATP的生成;乙过程为产生乳酸的厌氧呼吸第二阶段,需要乳酸脱氢酶参与;人体肌肉细胞中不能进行产生乙醇和CO2的厌氧呼吸;甲过程为乙、丙过程提供还原氢。故C错误。2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溶胶中都能形成ATPB需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C厌氧呼吸能产生ATP,但没有H的生成过程D人体剧烈运动时,细胞呼吸产生CO2的量一定会大于消耗的O2的量解析:选A。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都在细胞溶胶中进行,且能产生少量的能量,因此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溶胶中都能形成ATP,A正确;需

8、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生成水,B错误;厌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与需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都有H的生成,第二阶段没有H的生成,C错误;人体厌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没有CO2,因此剧烈运动时人体肌肉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等于消耗的O2量,D错误。 考法2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1)判断呼吸方式三依据(2)通过实验判断欲确认某生物的呼吸类型,应设置两套呼吸装置,如图所示(以发芽种子为例):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实验现象结论装置一液滴装置二液滴不动不动只进行产乳酸的厌氧呼吸或种子已死亡不动右移只进行产生酒精的厌氧呼吸左移右移进行需氧呼吸和产生酒精的厌氧呼吸左移不动只进行需氧呼吸或进行需氧呼吸和产乳酸的厌

9、氧呼吸题组冲关3(2020浙江温州适应性测试)如图表示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和都是线粒体的组成部分B在和中都能产生大量的ATPC在和中所含酶的种类相同D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H解析:选D。图中分别是细胞溶胶、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甲为丙酮酸,乙为H。4(2020浙江台州模拟)为研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某生物小组制作了如图af所示装置,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A若a装置液滴不移动,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仅进行厌氧呼吸B若a装置液滴左移,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仅进行需氧呼吸C连接ecd,给装置通空气,d中石灰水变混浊

10、,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需氧呼吸Df放置一段时间后,连接fd,d中石灰水变混浊,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厌氧呼吸解析:选B。若a装置液滴左移,因呼吸作用产生的CO2被NaOH吸收,说明酵母菌进行需氧呼吸吸收了O2,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厌氧呼吸产生了CO2,B错误。 考法3细胞呼吸的相关计算(1)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产生的CO2摩尔数厌氧呼吸需氧呼吸13。(2)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需要的氧气和产生的CO2摩尔数需氧呼吸需要的氧气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产生的CO2之和34。(3)产生等量的CO2时消耗的葡萄糖摩尔数厌氧呼吸需氧呼吸31。题组冲关5(2020浙江丽水质检)某实验室用两种方式进行酵母菌发酵葡萄糖生产乙醇

11、。甲发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发酵罐中没有氧气,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过程中每小时测定一次两发酵罐中氧气和乙醇的物质的量,记录数据并绘成下面的坐标图。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实验结束时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之比为85B甲发酵罐实验结果表明在有氧气存在时酵母菌无法进行厌氧呼吸C甲、乙两发酵罐分别在第4小时和第5小时无氧呼吸速率最快D该实验证明向葡萄糖溶液中通入大量的氧气可以提高乙醇的产量解析:选A。由题图可知,发酵罐中消耗的氧气是6 mmol,产生的二氧化碳也是6 mmol,产生的乙醇是18 mmol,产生的二氧化碳也是18 mmol,甲发酵罐产生的二氧化碳是61824 mm

12、ol,乙发酵罐产生的乙醇是15 mmol,产生的二氧化碳也是15 mmol,则实验结束时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之比为241585,A正确;分析题图可知,甲发酵罐从第二小时开始有乙醇产生,即进行厌氧呼吸,此时有氧气存在,也进行需氧呼吸,B错误;分析题图可知,乙发酵罐在第5小时发酵罐内乙醇的增加速度缓慢,无氧呼吸的速度缓慢,C错误;分析题图可知,适当提高氧气可以使酵母菌数量迅速增加而提高乙醇的产量,若通入氧气过多,酵母菌只进行需氧呼吸不产生乙醇,D错误。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在实践中的应用1内部因素(1)遗传特性:如水生植物细胞呼吸大于旱生植物。(2)器官种类:如生殖器官细胞呼吸大于营养器

13、官。(3)生长时期:如植物在幼苗期、开花期细胞呼吸升高,成熟期下降。2外部因素(1)温度曲线分析:最适温度时,细胞呼吸最强;超过最适温度呼吸酶活性降低,甚至变性失活,呼吸受抑制;低于最适温度酶活性下降,呼吸受抑制。应用:温室栽培中增大昼夜温差(降低夜间温度),以减少夜间呼吸消耗有机物。贮存水果时,适当降低温度(不可低于零度),从而延长保存时间。(2)O2浓度对需氧呼吸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随着O2浓度增加,需氧呼吸强度也增加,但由于呼吸酶活性和呼吸作用底物浓度的限制,O2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需氧呼吸强度不再增加。对厌氧呼吸的影响:随着O2浓度的增加,厌氧呼吸受到的抑制作用加强。(3)CO2浓度

14、CO2是需氧呼吸和产酒精厌氧呼吸的产物,当CO2浓度过高时会抑制细胞呼吸。(4)含水量对细胞呼吸的影响曲线分析:在一定范围内,细胞呼吸速率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快,随含水量的减少而减慢。当含水过多时,呼吸速率减慢,甚至死亡。应用(1)同一叶片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其细胞呼吸速率有差异()(2)严格的无氧环境有利于水果保鲜是因为此条件下细胞呼吸分解有机物最少()(3)粮食种子适宜在零上低温、低氧和中等湿度的环境中储藏()(4)温室大棚中,可以通过夜间适当降温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5)皮肤破损较深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6)剧烈运动时,氧气供应不足,肌肉细胞主要进行厌氧呼吸产生乳酸

15、()(必修1 P84填空题T1改编)细胞呼吸是细胞能量的根本来源,细胞呼吸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图是温度与氧气浓度对植物叶片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图中细胞呼吸速率可用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表示B从甲图可知细胞呼吸最旺盛时的温度是B点对应的温度C温度对曲线代表的呼吸类型影响较大,对曲线影响较小D分析图甲、乙可知,水果贮存需要低温和低氧的条件解析:选C。图中细胞呼吸速率可用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表示,A正确;分析题甲图可知,B点细胞呼吸的相对速率最高,该点对应的温度是细胞呼吸的最适宜温度,B正确;从图中看不出温度对哪类呼吸类型影响较大,C错误;分析甲、乙两图可知,在低温和低氧的条件下,

16、细胞呼吸的相对速率都较低,所以水果贮存需要低温和低氧的条件,D正确。 考法1细胞呼吸曲线的识别技巧(1)图中点的含义(ABBC)Q点:只进行厌氧呼吸;P点及其以后:只进行需氧呼吸;C点:需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等于厌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的1/3;R点:释放的CO2量最少,此条件最有利于蔬菜的储存;B点:需氧呼吸吸收的O2量(或释放的CO2量)等于厌氧呼吸释放的CO2量。(2)图中线的含义两种呼吸方式同时存在的区段是QRP;QR区段CO2生成量急剧减少的原因是随着O2浓度增加,厌氧呼吸受到抑制;T点之前引起曲线发生变化的因素是O2浓度,T点之后限制因素为温度等外在因素和酶等内在因素。区域OQP的面

17、积表示厌氧呼吸产生的CO2量,所以可画出厌氧呼吸产生的CO2量随O2浓度变化的曲线为QBE。题组冲关1(2018浙江11月选考)温度对某植物细胞呼吸速率影响的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段,温度升高促进了线粒体内的糖酵解过程Bbc段,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发生热变性的速率加快Cb点时,氧与葡萄糖中的碳结合生成的二氧化碳最多Dc点时,细胞呼吸产生的绝大部分能量贮存在ATP中解析:选B。糖酵解发生在细胞溶胶中,故A错误;bc段,斜率的绝对值不断增大,可知细胞呼吸变弱的速率加快,由此推断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发生热变性的速率加快,故B正确;在呼吸作用过程中,电子传递链中氧与氢离子结合生成水,而二氧

18、化碳是柠檬酸循环中生成的,柠檬酸循环中没有氧的参与,故C错误;呼吸作用产生的绝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小部分贮存在ATP中,故D错误。2如图为每10粒水稻种子在成熟过程中干物质和呼吸速率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种子干物质快速积累时期,呼吸作用旺盛B种子成熟后期呼吸速率下降C种子成熟后期脱落酸含量较高,呼吸速率下降D种子呼吸速率下降有利于干物质合成解析:选D。从题图可以看出,种子干物质快速积累的时期是开花后的1030天,从呼吸速率曲线可以判断该时期种子的呼吸速率较高,故A项分析正确。种子成熟后期干物质量达到最大值,呼吸速率下降,故B项分析正确。脱落酸主要分布在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

19、织中,所以在种子成熟后期脱落酸含量较高。从题图可以看出,在种子成熟后期呼吸速率也下降,故C项分析正确。从题图可以看出,种子成熟后期干物质量几乎不再增加,可见种子呼吸速率的下降不利于干物质合成,故D项分析不正确。 考法2细胞呼吸的应用理解(1)细胞呼吸的应用举例与原因分析应用举例原因分析去除作物变黄的叶片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以提高作物产量无土栽培通入空气,中耕松土增加氧气的含量,加强根部的需氧呼吸,保证能量供应,促进矿质元素的吸收零上低温、低氧、适宜湿度用于蔬果保鲜降低氧气浓度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消耗,采用低氧(5%)保存,此时需氧呼吸较弱,而厌氧呼吸又受到抑制;低温使呼吸酶活性下降,减少有机物

20、消耗在大棚蔬菜的栽培过程中,夜间适当降温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粮油种子的贮藏,必须降低含水量,使种子处于风干状态使细胞呼吸降至最低,以减少有机物消耗。如果种子含水量过高,细胞呼吸加强,使贮藏的种子堆中温度上升,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种子的细胞呼吸,使种子的品质变坏提倡慢跑运动肌细胞不会因为缺氧而导致厌氧呼吸皮肤破损较深或被生锈铁钉扎伤,要打破伤风针破伤风杆菌是厌氧型细菌,在皮肤深部缺氧的情况下容易大量繁殖包扎伤口时用松软的“创可贴”透气性好,能抑制厌氧病菌的繁殖(2)储存蔬菜和水果与储存种子的条件不同蔬菜和水果应储存在“零上低温、湿度适中、低氧”的条件下。种子应储存在“

21、零上低温、干燥、低氧”条件下。题组冲关3(2017浙江11月选考)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面团“发起”是酵母菌产生CO2所致 B干燥和无氧的环境有利于蔬菜的长期保鲜 C利用乳酸细菌制作酸奶过程中需密闭隔绝空气 D黑暗条件下绿豆萌发成豆芽的过程中有机物总量不断减少解析:选B。低氧、湿度适中、零上低温的环境有利于蔬菜的长期保鲜。1(2016浙江4月选考)细胞呼吸中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B不产生CO2C必须在有O2条件下进行 D形成大量ATP解析:选B。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叫做糖酵解,场所为细胞溶胶,A错误;葡萄糖分解产生

22、丙酮酸和还原氢,无CO2产生,B正确;糖酵解反应不需要O2,C错误;糖酵解过程并未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故只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D错误。2下列关于人体肌肉细胞厌氧呼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第一阶段进行糖酵解B第二阶段丙酮酸被还原为乳酸C两个阶段都在细胞溶胶中进行D乳酸被运至肾脏再生成葡萄糖解析:选D。厌氧呼吸第一阶段和需氧呼吸一样,都是糖酵解阶段,A正确。人体细胞厌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丙酮酸被NADH还原生成乳酸,B正确。厌氧呼吸的两个阶段都发生在细胞溶胶中,C正确。人体肌肉细胞可以靠厌氧呼吸维持短时间的活动,所产生的乳酸会被运至肝脏再生成葡萄糖,D错误。3(2020浙江1月选考)酵

23、母菌细胞呼吸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为相关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释放的能量大多贮存在有机物中B进行的场所是细胞溶胶和线粒体C发生时,CO2释放量大于O2吸收量D发酵液中的酵母菌在低氧环境下能进行和答案:D4(2018浙江4月选考)以酵母菌和葡萄糖为材料进行“乙醇发酵实验”,装置图如下。下列关于该实验过程与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A将温水化开的酵母菌悬液加入盛有葡萄糖液的甲试管后需振荡混匀B在甲试管内的混合液表面需滴加一薄层液体石蜡以制造富氧环境C乙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推知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了CO2D拔掉装有酵母菌与葡萄糖混合液的甲试管塞子后可闻到酒精的气味解析:选B。温水可活化酵母

24、菌,酵母菌加入后需振荡混匀,A正确;甲试管内混合液表面滴加的一层石蜡是为了制造无氧环境,B错误;乙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CO2的产生,C正确;酵母菌厌氧呼吸后会产生酒精,酒精有一定的挥发性,D正确。5.(2020金华模拟)长期浸水会导致树根变黑腐烂。树根从开始浸水到变黑腐烂的过程中,细胞呼吸速率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阶段根细胞的需氧呼吸速率下降B阶段根细胞的厌氧呼吸速率上升C阶段曲线下降的主要原因与阶段不同D细胞在a点的厌氧呼吸强度大于b点解析:选D。长期浸水过程中,氧气逐渐消耗减少,阶段根细胞的需氧呼吸速率下降,阶段根细胞的厌氧呼吸速率上升,A、B正确;阶段曲线下

25、降的主要原因是厌氧呼吸产物酒精积累损伤细胞,与阶段原因不同,C正确;细胞在a点的厌氧呼吸强度小于b点,D错误。6图1是真核生物细胞呼吸的主要物质变化示意图,表示其中的过程。图2、3分别表示O2浓度、温度对植物组织CO2释放速率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呼吸是细胞内进行的将糖类等_氧化分解成无机物或者小分子有机物,并且_的过程。(2)图1中,在细胞溶胶中进行的过程是_(填标号),在线粒体中进行的过程是_(填标号)。图2中O2浓度为a、b时,厌氧呼吸较强的是_(填“a”或“b”)。(3)人体肌肉细胞厌氧呼吸的终产物是_(用图1中物质名称回答)。肌肉细胞进行厌氧呼吸是一种克服_的应急措施。(

26、4)根据图2和图3可知,在蔬菜保鲜储藏中,应采取_和_的措施。解析:(1)细胞呼吸是细胞内进行的将糖类等有机物氧化分解成无机物或者小分子有机物,并且释放能量的过程。(2)图1中,在细胞溶胶中进行的过程是糖酵解、厌氧呼吸第二阶段,丙酮酸的氧化过程在线粒体中进行;图2中O2浓度为a、b时,厌氧呼吸较强的是a,因为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需氧呼吸逐渐增强,厌氧呼吸逐渐被抑制。(3)人体肌肉细胞进行产生乳酸的厌氧呼吸;肌肉细胞进行厌氧呼吸是一种克服机体暂时缺氧的应急措施。(4)在蔬菜保鲜储藏中,应采取适当降低氧气浓度和温度的措施来降低细胞呼吸强度。答案:(1)有机物释放能量(2)a(3)乳酸暂时缺氧(4)

27、适当降低O2浓度适当降低温度1(2020绍兴模拟)如图表示细胞内葡萄糖分解的反应式。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C6H12O62CH3COCOOH4H能量 (葡萄糖) (丙酮酸)A只发生在细胞有氧时 B只发生在细胞缺氧时C只发生在线粒体内 D只发生在细胞溶胶内解析:选D。题干反应式可表示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两者都发生在细胞溶胶内,故D项正确。2下列关于人体需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电子传递链产生的ATP最多B柠檬酸循环中O2与H结合生成水C与糖酵解有关的酶分布在线粒体的嵴上D丙酮酸在细胞溶胶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答案:A3(2020嘉兴期末检测)处理酵母菌获得细胞溶胶和线粒体,再

28、用超声波将线粒体破碎,线粒体内膜可自然卷成小膜泡,原来内膜的内侧面位于膜泡的外表面。下列4支试管在适宜温度下不能产生CO2的是()A葡萄糖细胞溶胶 B丙酮酸细胞溶胶C葡萄糖小膜泡 D丙酮酸线粒体基质解析:选C。酵母菌在细胞溶胶中可以利用葡萄糖进行厌氧呼吸产生CO2;酵母菌在细胞溶胶中可以利用丙酮酸进行厌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CO2;小膜泡虽然是由线粒体内膜反卷而成,可以进行需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但是不能利用葡萄糖进行需氧呼吸产生CO2;酵母菌可以利用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需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反应,产生CO2。4若将n粒玉米种子置于黑暗中使其萌发,得到n株黄化苗。那么,与萌发前的这n粒干种子相比,

29、这些黄化苗的有机物总量和呼吸强度表现为()A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增强B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增强C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减弱D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减弱解析:选A。种子在黑暗中萌发得到黄化苗,该过程中细胞代谢增强,即呼吸强度增强,由于整个过程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细胞呼吸需要消耗有机物,所以有机物总量减少,A正确,B、C、D错误。5(2020浙江杭州模拟)甲、乙两图都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呼吸底物为糖类)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的CO2释放量对应于乙图中的A点B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的CO2释放量对应于乙图中的CD段C甲图的a、b、

30、c、d中c对应的氧浓度最适合贮藏植物器官D甲图中氧浓度为d时没有乙醇产生解析:选B。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细胞只释放CO2 不吸收O2,说明细胞只进行厌氧呼吸,对应乙图中的A点;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CO2 的释放量远远大于O2的吸收量,说明细胞既进行需氧呼吸又进行厌氧呼吸,且厌氧呼吸强度大,应在乙图中的AC段之间;贮藏植物应选择CO2 产生量最少即细胞呼吸最弱时,对应甲图中的c浓度;氧浓度为d时,CO2 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相等,细胞只进行需氧呼吸,因此没有乙醇产生。6(2020浙江省三地市联考)下图表示厌氧呼吸的不同途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发生于细胞溶胶,过程发生于线粒体B过程无ATP

31、产生,过程有ATP产生C氧气的存在可抑制过程D人体细胞中可发生过程解析:选C。过程均发生于细胞溶胶,A错误;厌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才产生ATP,B错误;氧气存在会抑制过程,C正确;人体细胞的厌氧呼吸只产乳酸,D错误。7细胞呼吸是生物体重要的代谢活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需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CO2中的O来自消耗的O2B需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进入线粒体分解成丙酮酸C厌氧呼吸过程中,糖酵解产生的还原性氢最终无剩余D人在100 m跑步时,产生CO2的场所有线粒体和细胞溶胶解析:选C。需氧呼吸过程中,CO2是在第二阶段产生的,O2是在第三阶段消耗的,A错误;需氧呼吸过程中,糖酵解发生在细胞溶胶中,

32、B错误;厌氧呼吸第一阶段糖酵解,产生丙酮酸和还原性氢,第二阶段丙酮酸和还原性氢反应,生成乳酸或乙醇和CO2,还原性氢全部参加反应,无剩余,C正确;人体只有需氧呼吸才会产生CO2,生成CO2的场所只有线粒体,D错误。8(2020大武口区校级月考)金鱼别号“金鳞仙子”,它有一种独特的生存本领,能在严重缺氧的恶劣环境中生存几天,这是因为金鱼在长期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分解葡萄糖,产生乙醇”的奇异代谢过程,而这些乙醇对于金鱼机体没有什么害处,反而能加速循环。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金鱼具有与这种代谢过程相关的酶B金鱼细胞中产生乙醇的场所是细胞溶胶C金鱼体内产生乙醇时伴有大量 A

33、TP生成D金鱼细胞中CO2与乙醇不一定同时产生解析:选C。厌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还是乙醇和CO2是由催化厌氧呼吸的酶的种类决定的,酶是由基因控制合成的,A正确;金鱼厌氧呼吸过程产生乙醇,反应的场所是细胞溶胶,B正确;金鱼体内产生乙醇时伴有少量的ATP生成,C错误;由于金鱼厌氧呼吸过程CO2与乙醇同时产生,进行需氧呼吸时也会产生CO2,但不产生乙醇,D正确。9细胞呼吸原理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表中有关措施与目的对应正确的是()选项应用措施目的A贮藏种子晒干降低有机物含量,降低细胞呼吸B酵母菌酿酒密封加快酵母菌繁殖,有利于酒精发酵C水果保鲜低温降低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呼吸D水稻生长定期排水提高酶的活性

34、,促进需氧呼吸答案:C10如图是需氧呼吸过程的示意图,表示反应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中的大部分能量在阶段释放B阶段所需的酶均分布于线粒体基质C阶段的电子传递需要酶的参与D阶段为阶段顺利进行直接供能解析:选C。图中属于糖酵解过程,释放少量能量,A错误;阶段是柠檬酸循环,所需的酶分布于线粒体基质和嵴上,B错误;阶段的电子传递需要多种酶的参与,C正确;均产生ATP,供多种生命活动所需,D错误。11下图表示酵母菌以葡萄糖为底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点为酵母菌需氧呼吸最弱点BAC段酵母菌可以产生乙醇CAC段表示酵母菌仅进行厌氧呼吸D阴影部分面积表示酵母菌厌氧呼吸产生

35、的CO2 量解析:选C。A点时,O2浓度为0,此时只进行厌氧呼吸,需氧呼吸为0,需氧呼吸最弱,A正确;AC段中,CO2 释放量大于O2吸收量,说明酵母菌同时进行厌氧呼吸和需氧呼吸,酵母菌的厌氧呼吸能产生乙醇,B正确,C错误;分析题图可知,CO2的释放量代表细胞的总呼吸,O2吸收量代表需氧呼吸,细胞总呼吸减去需氧呼吸即为厌氧呼吸,即图中的阴影部分,D正确。12如图表示大气温度及氧气浓度对非绿色植物组织内产生CO2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从图甲可知细胞呼吸最旺盛时所处的温度为B点所对应的温度B图甲曲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影响与细胞呼吸有关酶的活性C图乙中DE段需氧呼吸逐渐减弱,EF段需

36、氧呼吸逐渐增强D和D、F点相比,图乙中E点对应的氧气浓度更有利于储藏水果和蔬菜解析:选C。从图甲可知,B点时,细胞呼吸最旺盛,A正确;图甲曲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影响与细胞呼吸有关酶的活性,B正确;由D到E,氧气增加,厌氧呼吸受到抑制,需氧呼吸加强,由E到F,随着氧气的增加,植物的需氧呼吸加强,C错误;贮藏水果和蔬菜应该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故图乙中E点对应的氧气浓度更有利于贮藏水果和蔬菜,D正确。13(2020台州临海期中)如图是马铃薯细胞呼吸的主要物质变化示意图,AE表示其中的过程。F是该生物呼吸产物。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方框代表的物质、物质F分别为_、_。(2)图中在细胞溶胶中进行

37、的过程是_(填字母),在线粒体中进行的过程是_(填字母)。(3)图中B过程是马铃薯的_进行厌氧呼吸的过程,其他部分厌氧呼吸的产物是_。(4)高等植物根尖细胞厌氧呼吸的终产物是_(用图中字母回答)。根尖细胞进行厌氧呼吸是一种克服_的应急措施。解析:(1)据图示分析可知,图中方框代表的物质表示丙酮酸,物质F表示酒精。(2)图中在细胞溶胶中进行的过程是A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的第一阶段、B产生乳酸的厌氧呼吸、E产生酒精和CO2的厌氧呼吸。在线粒体中进行的过程是C需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和D需氧呼吸的第三阶段。(3)图中B产生乳酸的厌氧呼吸是马铃薯的块茎进行厌氧呼吸的过程,其他部分厌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CO2。

38、(4)高等植物根尖细胞厌氧呼吸的终产物是F酒精和CO2。根尖细胞进行厌氧呼吸是一种克服暂时缺氧的应急措施。答案:(1)丙酮酸酒精(2)ABECD(3)块茎酒精和CO2(4)F和CO2暂时缺氧14下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生成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图中曲线QR区段CO2生成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2)_点的生物学含义是厌氧呼吸消失点,由纵轴、CO2生成量和O2吸收量共同围成的面积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是_。(3)在原图中绘出厌氧呼吸产生的CO2随氧气浓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4)若图中的AB段与BC段的距离等长,说明此时需氧呼吸释放的CO2与厌氧呼吸释放

39、的CO2相比_(填“一样多”“更多”或“更少”),需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是厌氧呼吸的_倍。(5)在长途运输新鲜蔬菜时,常常向塑料袋中充入氮气,目的是_。你认为氧浓度调节到_点的对应浓度时,更有利于蔬菜的运输,试说明理由:_。解析:本题的关键是搞懂几个点的含义:Q点只进行厌氧呼吸,P点之后(含P点)只进行需氧呼吸,R点释放的CO2总量最少,有利于种子、果蔬的储藏。答案:(1)氧气浓度增加,厌氧呼吸受抑制(2)P氧浓度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厌氧呼吸生成的CO2总量(3)所绘曲线应能表现下降趋势,并经过Q、B以及P点在X轴上的投影点。如图(虚线)所示: (4)一样多1/3(5)降低呼吸强度,减少有机物的

40、消耗R此时需氧呼吸强度较低,同时又抑制了厌氧呼吸,蔬菜中的有机物消耗最少15(2020台州模拟)甲、乙、丙三图都表示细胞呼吸强度与O2浓度的关系(呼吸底物为葡萄糖)。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所示细胞的呼吸方式最可能是_,若呼吸强度不能用CO2释放量表示,原因是_。(2)图乙中B点的CO2量来自_(填细胞结构),当O2浓度达到M点以后,CO2释放量不再继续增加的内因是_。(3)图丙中YZZX41,则需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占总消耗的_;图中厌氧呼吸强度降为0时,其对应的O2浓度为_。(4)图丙中细胞呼吸对有机物中能量的利用率最低的点对应的O2浓度是_。解析:(1)图甲细胞呼吸速率与氧气浓度无

41、关,判断图甲为厌氧呼吸;若呼吸强度不能用CO2的释放量表示,说明进行的是不产生CO2的厌氧呼吸,即厌氧呼吸的产物为乳酸。(2)图乙中B点O2浓度为0,此时的CO2来自厌氧呼吸,厌氧呼吸的场所为细胞溶胶;当O2浓度达到M点以后,CO2释放量不再继续增加的内因是需氧呼吸酶的数量有限。(3)图丙中YZ为厌氧呼吸释放的CO2量,假设为4a,根据厌氧呼吸反应式计算可得,厌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为2a;ZX为需氧呼吸释放的CO2量,为a,根据需氧呼吸反应式计算可得,需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为a/6;因此需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占总消耗量的1/13。图中厌氧呼吸强度降为0时,其对应的O2浓度为I。(4)厌氧呼吸过程中有机物中的能量利用率低,因此能量利用率最低点对应的氧浓度为0。答案:(1)厌氧呼吸该生物厌氧呼吸不产生CO2(2)细胞溶胶需氧呼吸酶的数量有限(3)1/13I(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