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浙江高考选考化学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3 1 第一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 .doc

上传人:荣*** 文档编号:2562984 上传时间:2020-04-2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版浙江高考选考化学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3 1 第一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1版浙江高考选考化学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3 1 第一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版浙江高考选考化学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3 1 第一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版浙江高考选考化学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3 1 第一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 .doc(2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考点分布知识内容考试要求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4月10月4月11月4月11月4月1月(1)钠、镁的物理性质及用途aT6T10(2)钠、镁的化学性质(跟非金属、酸、某些氧化物的反应)cT8T6T10T7、T14T6T11T8(3)钠、镁的生产原理bT8T8T9(4)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及检验方法cT28T29(5)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用途aT6T6T6T11(6)焰色反应aT9T27T28(7)有关化学方程式过量问题的计算bT29(8)过氧化钠的主要性质c钠、镁的性质及用途一、钠的性质、制取及用途1钠的物理性质颜色:银白色,有金属光泽;密度:(

2、H2O)(Na)(煤油);熔点:低于100 ;硬度:质地柔软,可以用小刀切割。2从钠原子的原子结构认识钠的化学性质还原性(1)与非金属单质(如O2、Cl2)的反应O2Cl2:2NaCl22NaCl(2)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与滴加酚酞的水反应的现象及解释(3)与酸反应离子方程式:2Na2H=2NaH2。3钠的制取及保存(1)制取:化学方程式为2NaCl2NaCl2。(2)保存:密封保存,通常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4钠的用途(1)制取Na2O2等化合物。(2)钠、钾合金(液态)可用于快中子反应堆做热交换剂。(3)用作电光源,制作高压钠灯。(4)冶炼某些金属金属钠具

3、有强的还原性,熔融状态下可以用于制取金属,如4NaTiCl44NaClTi。二、镁的存在、工业制法及性质1镁的存在自然界中的镁主要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地壳和海水中,海水中镁的总储量约为1.81015 t。2镁的工业制法3镁的性质(1)与N2、O2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MgN2Mg3N2、2MgO22MgO。(2)与非氧化性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Mg2H=Mg2H2。(3)与CO2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MgCO22MgOC,反应现象为镁在二氧化碳中剧烈燃烧,放出耀眼的白光,有黑色固体生成。题组一钠的性质及应用1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的金属单质是()ASiO2BBr2CNa2O DNa解析:选D。A项,SiO2

4、是非金属氧化物;B项,Br2是非金属单质;C项,Na2O是金属氧化物;D项,Na是金属单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故选D。2(2016浙江4月选考,T8)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取金属钠B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与反应条件有关C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D钠可以从四氯化钛中置换出钛答案:A题组二钠与水反应实验的拓展3向分别盛有100 mL水、100 mL 0.1 molL1盐酸、100 mL 0.1 molL1硫酸铜溶液的X、Y、Z三个烧杯中各投入 0.05 mol Na(假设反应后溶液体积均不变)。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均为2Na2

5、H2O=2Na2OHH2B三个烧杯中钠均在液面上剧烈反应,且X烧杯中反应最剧烈C三个烧杯反应后,生成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D三个烧杯反应后,生成的气体的质量一定相同解析:选D。钠与盐酸反应时先与H反应,离子方程式表示为2Na2H=2NaH2,与CuSO4溶液反应会生成沉淀,A错误;三个烧杯中,水中的氢离子浓度最小,反应最慢,B错误;X烧杯中生成的溶质为0.05 mol NaOH,Y烧杯中生成的溶质为0.01 mol NaCl和0.04 mol NaOH,Z烧杯中生成的溶质为0.01 mol Na2SO4和0.03 mol NaOH,故Z烧杯中生成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小,C错误;因向三个烧杯

6、中加入钠的物质的量相同且钠全部反应完,故生成H2的量相同,D正确。(1)钠与水、酸反应的实质都是与H的反应。(2)金属钠与可溶性盐溶液反应的思维模板4(2020黄岩选考模拟)有人设计出一种在隔绝空气条件下让钠与FeSO4溶液反应的方法以验证反应实质。实验时,往100 mL大试管中先加40 mL煤油,取3粒米粒大小的金属钠放入大试管后塞上橡皮塞,通过长颈漏斗加入FeSO4溶液使煤油的液面至胶塞,并夹紧弹簧夹(如图)。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1)如何从试剂瓶中取用金属钠:_;剩余的Na_(填“能”或“不能”)放回原试剂瓶。(2)装置中液面的变化:大试管内_;长颈漏斗内_。(3)写出钠与硫酸亚铁溶

7、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1)用镊子从试剂瓶中取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上的煤油,用小刀在玻璃片上切成米粒大小能(2)液面下降液面上升(3)2NaFeSO42H2O=Fe(OH)2Na2SO4H2金属钠与溶液反应的现象分析(1)共性:因为钠与不同的溶液反应均属于剧烈的置换反应,故有共同的现象产生:浮:钠浮在液面上;熔:钠熔化成光亮的小球;游:在液面上不停地游动直至反应完;响:反应中不停地发出“嘶嘶”的响声。(2)差异性:与酸及强酸弱碱盐溶液反应时,由于溶液中H浓度较大,反应比与水剧烈,最后钠可能在液面上燃烧;与盐溶液反应时,还可能会生成沉淀(难溶碱)、气体(NH3)等。 题组三镁的性质

8、5(2020台州质量检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属镁在空气中较易被氧化,生成的氧化膜对金属镁有保护作用B去除表面氧化膜的金属镁,能在空气中点燃,产生耀眼的白光C将镁粉加到水中加热煮沸冷却后,滴加酚酞,会变红色D氮气很稳定,即使高温加热,去除表面氧化膜的镁条也不能在氮气中燃烧解析:选D。镁条表面的氧化膜对镁有保护作用,A正确;镁条在空气中可点燃,B正确;镁粉在加热条件下可与水缓慢反应生成Mg(OH)2沉淀物,但Mg(OH)2不是绝对不溶,微量Mg(OH)2 溶解在水中,使溶液呈碱性,C正确;去除表面氧化膜的镁条可以在高温下与氮气反应,D错误。6物质的量为0.1 mol的镁条在只含有CO2和O

9、2混合气体的容器中燃烧(产物不含碳酸镁),反应后容器内固体物质的质量不可能为()A3.2 g B4.0 gC4.2 g D4.6 g解析:选D。镁条在CO2和O2中燃烧,实质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镁做还原剂,CO2和O2做氧化剂。容器中CO2和O2的量是未知的,反应后容器内固体物质的质量为未反应的镁的质量、生成的碳的质量及生成的MgO的质量。当气体中无O2,Mg完全与CO2反应时,反应后固体物质的质量最大,2MgCO22MgOC01 mol 0.1 mol 0.05 molm(固体)0.1 mol40 gmol10.05 mol12 gmol14.6 g;当金属镁没有反应,则容器内固体物质的质

10、量最少,0.1 mol24 gmol12.4 g;由于容器中含有CO2和O2的混合气体,且镁条也参加了反应,因此反应后固体物质的量为2.4 gm(固体)4.6 g,故选D。 (1)镁在空气中燃烧可能发生下列化学反应:2MgO22MgO;3MgN2Mg3N2;2MgCO22MgOC。(2)冶炼金属镁是电解熔融的MgCl2而不是电解熔融的MgO,其原因是MgO的熔点高达2 800 ,远远高于MgCl2的熔点,使之熔化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 钠的重要化合物一、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比较物质氧化钠(Na2O)过氧化钠(Na2O2)色态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类别离子化合物,碱性氧化物离子化合物,过氧化物电子式氧元

11、素的价态21生成条件常温加热或点燃热稳定性不稳定(2Na2OO22Na2O2)稳定与水反应的方程式Na2OH2O=2NaOH2Na2O22H2O=4NaOHO2与CO2反应的方程式Na2OCO2=Na2CO32Na2O22CO2=2Na2CO3O2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Na2O2HCl=2NaClH2O2Na2O24HCl=4NaCl2H2OO2用途强氧化剂、漂白剂、供氧剂(1)金属钠在空气中无论生成单一的Na2O或Na2O2,还是生成二者的混合物,1 mol Na只能转移1 mol 电子。(2)过氧化钠的阴离子为O,故Na2O2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有强

12、氧化性、漂白性,遇到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时,先使试纸变蓝,后使其褪色。二、碳酸钠与碳酸氢钠1性质(不特别注明的填化学方程式)2转化Na2CO3NaHCO33鉴别方法(1)利用热稳定性不同固体(2)利用和酸反应生成气体的速率不同(相同条件下) (3)利用阴离子的不同溶液(4)利用溶液的酸碱性不同溶液题组一过氧化钠的性质及应用1(2020金华东阳二中模拟)关于过氧化钠和氧化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2O2比Na2O性质稳定,放置在空气中不会变质B同物质的量的两种物质与足量的CO2反应,消耗气体的质量比为11C同物质的量的两种物质溶于等量且足量的水中,生成碱的质量分数相等DNa2O是白色固体,N

13、a2O2为淡黄色固体解析:选A。Na2O2与Na2O均易吸收空气中CO2和H2O而变质,A错;二者最终均生成Na2CO3,B正确;Na2O2比Na2O多的那部分O元素以O2形式放出,故生成NaOH的质量分数相等,C正确。2将O2、CH4、Na2O2放入密闭容器中,在150 条件下用电火花引燃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此时容器中的压强为零,由此得出原混合物中O2、CH4、Na2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1B226C126 D无法确定解析:选C。由题意可知,三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后压强为零,说明最终剩余固体为Na2CO3和NaOH。根据“凡是分子组成符合(CO)n(H2)m形式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

14、与足量Na2O2反应,固体Na2O2增加的质量等于该混合物的质量”的规律可知,要使O2和CH4的组成符合(CO)n(H2)m的形式,则必须有n(O2)n(CH4)12。假设有1 mol O2、2 mol CH4与n mol Na2O2反应:2CH4O2Na2O2 Na2CO3NaOH,然后由氢原子守恒确定NaOH的物质的量为8 mol,由碳原子守恒确定Na2CO3的物质的量为2 mol,最后求出Na2O2的物质的量为6 mol,即可得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4O26Na2O2=2Na2CO38NaOH,C项正确。3(2020衢州高一测试)一定量碳酸氢钠与过氧化钠的混合物在密闭体系中充分加热后

15、,排出气体,测出固体残留物中有两种成分,则该固体组成中一定含有()ANaHCO3、Na2CO3 BNaOH、Na2CO3CNa2O2、Na2CO3 DNa2O2、NaOH解析:选B。NaHCO3受热易分解为Na2CO3,故A、D两项错误;Na2O2与NaHCO3分解产生的CO2、H2O反应,一定有Na2CO3生成,也会有NaOH生成,但不会是Na2O2、Na2CO3的组合,B项正确、C项错误。4.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下列实验装置,验证“二氧化碳与水接触时才能和过氧化钠反应”。(1)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_(填“大于”或“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2)装置

16、中的试剂是_(填字母)。a稀盐酸 b稀硫酸c小苏打 d石灰石(3)实验时,应先打开弹簧夹_(填“K1”或“K2”),观察到预期现象后,关闭它,再打开另一个弹簧夹。实验过程中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a口,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始终不复燃。为观察到最终木条复燃,甲建议在后安装一个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目的是_;乙认为即使采纳甲的建议且最终观察到木条复燃,也不能证明CO2参与了反应,原因是_。解析:(1)此反应是放热反应。(2)依据实验目的,装置是制取CO2装置,因为盐酸易挥发出HCl,所以应选择稀硫酸,H2SO4与CaCO3生成微溶的CaSO4,故应选择小苏打。(3)先通干燥的CO2,再通湿润的CO2进行对比

17、。答案:(1)2Na2O22CO2=2Na2CO3O2大于(2)bc(3)K2除去未充分反应的CO2水与Na2O2反应生成氧气Na2O2结构和强氧化性的常考点(1)Na2O2的电子式为是个原子团。(2)Na2O2与H2O、CO2的反应都是Na2O2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反应中H2O、CO2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3)在研究Na2O2与其他溶液反应时,要注意Na2O2的强氧化性和其溶液的强碱性。熟记Na2O2表现强氧化性的5个实例:Na2O2与SO2的反应:Na2O2SO2=Na2SO4。Na2O2与FeCl2溶液的反应:能将Fe2氧化成Fe3,得到Fe(OH)3沉淀。Na2O2与氢硫酸的

18、反应:能将H2S氧化成单质硫。Na2O2与Na2SO3溶液的反应:能将SO氧化成SO。Na2O2与品红溶液的反应:能使品红溶液褪色。题组二Na2CO3、NaHCO3的性质5(2018浙江11月选考,T5)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是()A碳酸氢钠 B氯化钠C氯化钾 D氢氧化钠解析:选A。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治疗胃酸过多就是用盐或碱反应掉胃中过多的盐酸。碳酸氢钠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对人体无害的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钠的碱性太强,与盐酸反应剧烈,且具有强腐蚀性,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一般选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6如图是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的部分装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a通

19、入CO2,然后b通入NH3,c中放碱石灰Bb通入NH3,然后a通入CO2,c中放碱石灰Ca通入NH3,然后b通入CO2,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Db通入CO2,然后a通入NH3,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解析:选C。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是向饱和的NaCl溶液中先通入NH3,然后通入CO2,利用生成的碳酸氢钠溶解度小而析出。由于NH3在水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先通NH3,且溶液呈碱性易吸收CO2,但为了防倒吸,所以a通入NH3,然后b通入CO2,考虑NH3的尾气处理所以选择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即C选项正确。7(2020杭州高一质检)有关NaHCO3和Na2CO3的性质,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等质量的NaHCO3

20、和Na2CO3与足量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Na2CO3产生的CO2体积小B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盐与同浓度盐酸完全反应,所消耗盐酸的体积Na2CO3是NaHCO3的两倍C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与盐酸完全反应,前者消耗盐酸较多D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CO2一样多答案:C8将0.4 g NaOH和1.06 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 molL1稀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解析:选C。滴加盐酸先发生反应OHH=H2O,再发生反应COH=HCO,最后发生反应:HCOH=CO2H2O;因n(O

21、H)n(CO)0.01 mol,故加入0.02 mol HCl后开始有气体生成,故C正确。用数形结合思想理解Na2CO3、NaHCO3与盐酸的反应(1)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第一步:CO转化为HCO,无气体产生;第二步:HCO与H反应产生CO2。消耗HCl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的关系如图1所示。(2)向NaH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HCl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3)向NaOH、Na2CO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HCl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的关系如图3所示(设NaOH、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其他比例时的图像略)。(4)向Na2CO3、

22、NaHCO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HCl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的关系如图4所示(设Na2CO3、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其他比例时的图像略)。 题组三Na2CO3和NaHCO3含量的测定9(2016浙江10月选考,T29)为确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样品的组成,称取四份该样品溶于水后分别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盐酸30.0 mL,充分反应,产生CO2的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不考虑CO2在水中的溶解)如下表:实验序号盐酸体积(mL)30.030.030.030.0样品质量(g)2.963.705.186.66CO2体积(mL)672840896672(1)样品中物

23、质的量之比n(Na2CO3)n(NaHCO3)_。(2)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HCl)_。答案:(1)21(或2)(2)2.50 molL110(2016浙江4月选考,T28)为测定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可通过加热分解得到的CO2质量进行计算。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请回答:(1)仪器a的名称是_。(2)装置B中冰水的作用是_。(3)该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存在缺陷,有关该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中,下列因素可能使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高的是_。A样品分解不完全B装置B、C之间缺少CO2的干燥装置C产生CO2气体的速率太快,没有被碱石灰完全吸收D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通入过量的空

24、气解析:(3)利用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来计算碳酸氢钠的质量,然后再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及质量分数。样品分解不完全,属于碳酸氢钠的质量比真实量要少,故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高;若产生CO2气体的速率太快,没有被碱石灰完全吸收,导致碳酸氢钠的质量比真实量要少,导致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高。故答案选AC。答案:(1)干燥管(2)冷凝反应生成的水(3)AC11称取Na2CO3和NaOH固体混合物5.32 g,溶于水后加入60 mL 1.0 molL1的Ba(OH)2溶液充分反应,经过滤、洗涤、干燥,称得沉淀3.94 g。为将滤液处理至中性后达标排放,需加入2.0 molL1稀硫酸

25、V mL。请计算:(1)混合物中n(Na2CO3)n(NaOH)_。(2)稀硫酸的体积V_mL。答案:(1)14(2)50差量法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妙用(1)差量法的应用原理差量法是指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量发生的变化,找出“理论差量”。这种差量可以是质量、物质的量、气态物质的体积和压强、反应过程中的热量等。用差量法解题是先把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跟实际差量列成比例,然后求解。例如:2C(s)O2(g)=2CO(g)24 gm(固)24 g2 mol 1 mol2 mol n1 mol 22.4 L44.8 L V(气)22.4 L(标况)(2)使用差量法的注意事项所选用差值要与有

26、关物质的数值成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有关物质的物理量及其单位都要正确地使用,即“上下一致,左右相当”。 碱金属元素焰色反应1碱金属的一般性与特殊性(1)一般性相似性递变性(由LiCs)原子结构最外层均为1个电子电子层数逐渐增多,核电荷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元素性质都具有较强的金属性,最高正价均为1价金属性逐渐增强单质性质物理性质(除Cs外)都呈银白色,密度较小,熔、沸点较低密度逐渐增大(钾反常),熔、沸点逐渐降低化学性质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还原性逐渐增强;与O2反应越来越剧烈,产物越来越复杂 (2)特殊性碱金属的密度一般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但钾的密度比钠的小。碱金属一般都保存在煤油中,但

27、由于锂的密度小于煤油的密度而将锂保存在石蜡中。碱金属跟氢气反应生成的碱金属氢化物都是离子化合物,其中氢以H形式存在,显1价,碱金属氢化物是强还原剂。2焰色反应(1)概念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出特殊的颜色,其属于物理变化,属于元素的性质。(2)操作铂丝无色待测物观察火焰颜色铂丝无色(3)常见元素的焰色钠元素黄色;钾元素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钙元素砖红色。题组一碱金属元素性质规律的应用1(2020浙江91联盟联考)有关碱金属的叙述正确的是()A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密度逐渐增大B碱金属单质的金属性很强,均易与氯气、氧气、氮气等发生反应C碳酸铯加热时

28、不能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氧化铯D无水硫酸铯的化学式为Cs2SO4,它不易溶于水解析:选C。钾的密度小于钠的密度,这是碱金属单质密度随核电荷数增加依次增大的一个例外;碱金属中除锂外,均不与氮气直接反应;Cs与Na同为碱金属元素,性质相似,由Na2SO4易溶于水,可得出Cs2SO4也易溶于水;由Na2CO3加热不分解,可得出Cs2CO3加热也不分解。2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K在Na的前面,K与Na在性质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下面是根据Na的性质对K的性质的预测,其中不正确的是()AK在空气中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BK可以与乙醇发生反应生成氢气CK与水的反应不如Na与水的反应剧烈DK也可放在煤油中保存解析:选

29、C。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K在Na的前面,K比Na活泼,故K在空气中可以被氧气氧化,A项正确;Na与乙醇能够反应放出氢气,K也能与乙醇反应放出氢气,B项正确;K与水的反应比Na与水的反应剧烈,C项错误;Na、K均可放在煤油中保存,D项正确。题组二焰色反应3下列有关焰色反应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钾的火焰颜色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先将铂丝灼烧到与原来火焰的颜色相同,再蘸取被检验的物质每次实验后,要将铂丝用盐酸洗净实验时最好选择本身颜色较浅的火焰没有铂丝时,也可以用光洁无锈的铁丝代替A仅有不正确B仅有不正确C仅有不正确 D全对解析:选D。由于焰色反应是通过观察火焰颜色来检验离子是否存在的方法

30、,所以实验时所用火焰和所用金属丝在灼烧时都不应该有很明显的颜色,否则将无法观察到被检验离子的真实焰色反应情况;观察钾的火焰颜色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目的是滤去黄光,避免钠的干扰。4检验钠离子和钾离子的主要方法为焰色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某溶液的焰色反应呈浅紫色,则该溶液一定含有钾盐B并不是所有的金属元素都存在焰色反应,如铂丝和干净的铁丝的焰色反应为无色C进行焰色反应时,用稀盐酸洗涤并灼烧铂丝至无色,然后再进行实验D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时,样品中含有钠元素,还可能含有钾元素解析:选A。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某溶液的焰色反应呈浅紫色,则该溶液一定含有钾元素,但不一定含有钾盐,也可

31、能为氢氧化钾等,A项错误;由于铂丝和干净的铁丝的焰色反应为无色,所以通常用铂丝或干净的铁丝蘸取试剂来做焰色反应,B项正确;用稀盐酸洗涤可以使得铂丝表面的杂质生成氯化物,再灼烧时容易挥发,C项正确;黄光能遮掩紫色的光,所以火焰呈黄色时,样品中含有钠元素,还可能含有钾元素,D项正确。课后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2020嘉兴月考)将一小粒金属钠投入盛有无水乙醇的小烧杯中,以下描述合理的是()A无明显现象B烧杯内溶液颜色逐渐变红C金属钠浮于液面上,四处游动D金属钠沉入烧杯底部,并产生气泡解析:选D。钠的密度大于乙醇。2镁合金在高铁、汽车、自行车、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建筑装饰、手持工具、医疗康复器械等领域

32、应用前景好、潜力大。关于镁及其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镁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3周期第A族BMg(OH)2可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CMgO是一种耐高温材料D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MgCl2制备金属Mg答案:B3(2016浙江4月选考,T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氯气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B镁可用于制造信号弹和焰火C氢氧化铁胶体能用于净水D二氧化硫不可用于漂白纸浆答案:D4(2020金丽衢十二校联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球上99%的溴蕴藏在大海中,故溴被称为“海洋元素”B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射程远,故常用于道路与广场的照明C碳酸氢钠可与盐酸反应,故可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D利用光线在硅晶体内的全反

33、射现象,可以制备光导纤维解析:选D。硅可用于制备半导体材料,不能制备光导纤维,D项错误。5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不正确的是()A滴有酚酞的NaHCO3溶液呈浅红色,微热后红色加深,是因为NaHCO3分解生成了Na2CO3B钠保存在煤油中,是因为煤油不与钠发生反应,钠比煤油密度大,煤油可以使钠隔绝空气和水蒸气C用洁净的玻璃管向包有Na2O2的脱脂棉吹气,脱脂棉燃烧,说明CO2、H2O与Na2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D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产物是Na2CO3,原因是钠与氧气生成的Na2O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解析:选A。A项,对NaHCO3溶液微热,HCO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碱性增强。6(2018浙江4月选

34、考,T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纯碱可用于去除物品表面的油污B二氧化碳可用作镁燃烧的灭火剂C植物秸秆可用于制造酒精D氢氧化铁胶体可用作净水剂答案:B7(2020浙江1月选考,T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u(NH3)4SO4可通过CuSO4溶液与过量氨水作用得到B铁锈的主要成分可表示为Fe2O3nH2OC钙单质可以从TiCl4中置换出TiD可用H2还原MgO制备单质Mg答案:D8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热稳定性:NaHCO3Na2CO3B与同浓度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NaHCO3Na2CO3C相同温度时,在水中的溶解性:NaHCO3Na2CO3D等物质的量浓

35、度溶液的pH:NaHCO3Na2CO3解析:选B。与同浓度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Na2CO3NaHCO3。9海水中含有的MgCl2是Mg的重要来源之一,从海水中提取镁,可按如下步骤进行:将贝壳制成石灰乳;在引入的海水中加入石灰乳,沉降、过滤、洗涤沉淀物;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结晶、过滤、干燥产物;将产物熔融后电解。关于提取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此法的优点之一是原料来源丰富B进行步的目的是从海水中提取MgCl2C第步会产生氯气D以上过程中涉及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解析:选D。原料来源丰富是此法的优点之一,A正确;步的目的是从海水中提取MgCl2以便用于第步的电解,B正确;电解熔融Mg

36、Cl2生成镁和氯气,C正确;此过程中无置换反应,D不正确。10为确定试样xNa2CO3yNaHCO3的组成,某同学将质量为a g的试样加水溶解后,所得试样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注:NaHCO3溶液pH约为8.3,饱和H2CO3溶液pH约为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pH8.3时,溶液中只存在Na、H、HCO、Cl、OHB溶液pH由8.3变成4.0过程中,发生反应:CO2H=CO2H2OC若V22V1,则xyD试样中,NaHCO3的质量分数100%答案:C二、非选择题11(2020浙江名校联考)将2.30 g金属钠投入50 mL水中,反应完全后加水稀释至100 mL得到NaOH溶液。取出15.0

37、 mL NaOH溶液,缓缓通入224 mL CO2,完全反应后得到Na2CO3和NaHCO3的混合溶液。(气体体积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1)100 mL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molL1。(2)混合溶液中c(CO)c(HCO)_。解析:(1)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则生成的n(NaOH)n(Na)0.1 mol,故100 mL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2)15.0 mL 1 molL1的NaOH溶液中n(NaOH)0.015 mol,缓缓通入0.01 mol的CO2,设完全反应后生成的Na2CO3的物质的量为x mol,NaH

38、CO3的物质的量为y mol,根据碳元素守恒和钠元素守恒,则有:xy0.01,2xy0.015,解得:xy0.005,故混合溶液中c(CO)c(HCO)11。答案:(1)1(2)1112(2020嘉兴高三质检)镁是海水中含量较多的金属,镁、镁合金及镁的化合物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用途非常广泛。(1)工业上可用电解熔融的无水氯化镁获得镁。其中氯化镁脱水是关键工艺之一,一种正在试验的氯化镁晶体脱水的方法是先将MgCl26H2O转化为MgCl2NH4ClnNH3(铵镁复盐),然后在700 脱氨得到无水氯化镁,脱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储氢材料Mg(AlH4)2在110200 的反应为Mg(Al

39、H4)2MgH22Al3H2,每生成27 g A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3)工业上用MgC2O42H2O热分解制超细MgO,其热分解曲线如下图。图中隔绝空气条件下B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1)MgCl2NH4ClnNH3MgCl2(n1)NH3HCl(2)3 mol(3)MgC2O4MgOCOCO213现有一定量含有Na2O杂质的Na2O2试样,用下图的实验装置测定Na2O2试样的纯度。(可供选用的反应物只有CaCO3固体、6 molL1盐酸、6 molL1硫酸和蒸馏水)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液体试剂选用_,理由是_。(2)装置B的作用是_,装置D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3

40、)若开始时测得样品的质量为2.0 g,反应结束后测得气体体积为224 mL(标准状况),则Na2O2试样的纯度为_。解析:(1)A是CO2的发生装置,应选盐酸,因CaSO4微溶于水,会覆盖在CaCO3表面致使反应停止。(2)B吸收A中逸出的HCl,避免干扰C中的反应;多余的CO2和H2O(g)在D中吸收,以免影响F的读数。(3)由2Na2O2O2 156 g 22.4 L x 224103L则x1.56 g,w(Na2O2)100%78%。答案:(1)6 molL1盐酸硫酸与CaCO3固体反应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会覆盖在CaCO3固体表面,使反应不能持续进行(2)除去气体中的HCl吸收装置C中反应剩余的CO2及H2O(g)(3)78%14(2020舟山选考模拟)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请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如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1)A是制取CO2的装置。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