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第四单元.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25610330 上传时间:2022-07-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上第四单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七上第四单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上第四单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上第四单元.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8课三国鼎立讲学稿课型:新授 时间:2011.11.28 主备:刘萍 审核:文综组 姓名 学习目标:1、了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背景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有关知识点。2、了解三国鼎立的形势图;了解三国鼎立后的各国经济发展的情况学习重点: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学习过程:(教师寄语:相信自己,永不言败)一、自主学习:1、官渡之战: 年, 和 在官渡决战,曹军以少胜多,大败袁军。此后 上统一了北方。2、赤壁之战: 年, 、 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曹操,他们用 办法,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回北方,不敢轻易南下。意义:赤壁之战为 的局面奠定了基础。 3、杜甫的“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讲得是 凭借才智,争得了三国

2、鼎立的局面,建立了盖世功业。他创造的八阵图,成就了千古英明。4、刘备到 三请诸葛亮出山,辅助其成就大业。同去的还有关羽、张飞。 这个故事是 。5、三国鼎立的形成:填准确 国名、时间、人物、都城6、吴国船队曾到达 ,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 7、古襄阳曾是三国时期的兵家必争之地,因此留下大量的历史古迹。请列举两处襄阳地区三国时期的名胜古迹 、 。8、请列举两处襄阳地区三国时期的成语典故 、 。二、合作探究:归纳所学的以少胜多的战役?2)曹操统一北方的有力因素有哪些?三、巩固训练1、东汉末年,河南、河北诸侯割据混战,其中占据河南一带的军阀是 A、袁绍 B、曹操 C、刘备 D、孙权2、奠定曹操统

3、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 A、赤壁之战 B、官渡之战 C、巨鹿之战 D、淝谁之战3、杜甫有诗“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是对谁的评价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诸葛亮4、三国初期统治者的共同特点是积极恢复和发展经济 重视农耕 奖励农耕 重视海外贸易 A、 B、 C、 D、5、三国建立的顺序是 A、蜀 吴 魏 B、吴 蜀 魏 C、魏 蜀 吴 D、魏 吴 蜀6、某小组同学在学习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时展开讨论,总结出两次战争的一些共同点:都是三国鼎立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战役 都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都与曹操有关 都为三国鼎立局面的最终形成奠定基础 战争中都设计采用火攻 都是正义的一方获胜。其中分析不

4、正确的观点是 A、 B、 C、 D、7、材料一:“曹操率大军南下,想消灭孙权、刘备统一天下,孙、刘联军利用曹军不习水战、连锁战舰的弱点,用火攻打败曹军。” 材料二:引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这是描述的中国历史上哪次著名战役? 2)孙刘胜曹操败的原因有那些?你从他们的胜败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启示:骄兵必败;团结就是力量;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要更详细的了解这次战役的情况,应从哪里去查询或查找资料?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讲学稿课型:新授 时间:2011.11.28 主备:刘萍 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1、掌握西晋的建立、灭亡以及淝水之战的有关知识点;2、掌握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学习重点:淝水之

5、战;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学习过程:(教师寄语:相信自己,永不言败)一、自主学习:1、_ 年_ 建立西晋,都城:_ _,_ 年,西晋灭吴,统一南北。2、东汉、魏、晋时期内迁的“五胡”: 、 、 、 、 。 3、_年内迁的_攻入长安,西晋灭亡。4、 年, 在 重建晋朝,历史上称为 。5、淝水之战_世纪后期_族建立的_统一黄河流域。 _年,苻坚率前秦攻打东晋,东晋抵抗,双方在_大战,前秦失败,这又是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6、与这次战役有关的成语典故:_ 、_ 、 7、淝水之战之后, _年_称刘裕称帝,国号“_”,东晋结束,8、此后南方经历了_;_;_;_四个朝代,总称“_”。9、江南地区的开发:背景:

6、三国以前,江南的许多地区非常落后。原因:优越的自然条件;北人南迁给江南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 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3)表现: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江南地区以种植水稻为主,稻田里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4)影响:为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二、合作探究:1、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史上的哪几次战争相似?这些战争双方所取得的经验、教训,对现代战争是否有借鉴意义?为什么?2、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作用。三 巩固训练:1、西晋灭亡后

7、,曾统一黄河流域的是A、刘裕 B、苻坚 C、王猛 D、司马炎2、历史上汉人常把少数民族称为“夷人”或“胡人”。灭亡西晋的一支“胡人”是A、氐 B、羌 C、鲜卑 D、匈奴3、淝水之战中,前秦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A、苻坚轻敌 B、军心不齐 C、骄傲自大 D、指挥不当4、有关淝水之战的说法,正确的是A、淝水之战是汉族政权与匈奴政权间的战争 B、东晋政权实力强盛,因此大败前秦。 C、经过淝水之战,前秦迅速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 D、前秦统治者顺应统一南北的民意,率各族人民进攻东晋。5、江南经济得以迅速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战乱较少 C、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D、南

8、方自然条件优越6、东汉末年以后一直到两晋,大量的北方人南迁到江南地区,其主要原因是A、北方长期战乱 B、北方人口太多 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D、北方自然环境恶化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讲学稿课型:新授 时间:2011.12.8 主备:刘萍 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学习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学习过程:(教师寄语:相信自己,永不言败)一、自主学习: 1、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的 族,建立了 政权,定都 (今 ),439年,统一了 流域。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 已成为趋势。2、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 迁到 。迁都以后,进一步实行改革,主

9、要的措施包括:在朝廷中必须使用 ,禁用 ;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 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 姓氏,把皇族由姓 改为姓 ;鼓励 ;采用 ;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 , ,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目的:作用:促进了 。 认识: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我们要维护民族团结。北方民族大融合 东魏 北齐 北朝 北魏 西魏 北周二、达标测评(我达标我快乐)1、439年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 A曹魏 B西晋 C前秦 D.北魏2、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都到 ( ) A长安 B洛阳 C许 D.殷3、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改革是 (

10、) A商鞅变法 B管仲改革 C李悝变法 D. 北魏孝文帝改革 4、孝文帝改革主要是向哪个民族学习? ( ) A氐族 B鲜卑 C汉族 D. 匈奴 5、下列不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是 ( )A在朝廷中禁用鲜卑语 B将鲜卑贵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C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D. .禁止学习汉族的礼法鲜卑姓汉姓拓跋元贺赖贺邱穆陵穆6、下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 B北魏采用汉族政治制度C北魏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D. 孝文帝迁都洛阳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

11、氏”。 资治通鉴材料二 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语音不听仍旧,若有古味,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请回答:材料中的魏主和帝都是指谁?它属于哪一个少数民族? 两则材料中的诏令分别促成了哪两项改革?他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为了“名正言顺”,相关的改革措施还有哪些? “帝”改革前后的名字有何变化?他所指的“北语”、“正音”分别指的是什么?(5)这次改革,对该少数民族和中华民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8、书中“动脑筋”?第21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讲学稿课型:新授 时间:2011.12.8 主备:刘萍 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记住祖冲之、圆周率;齐民要术、贾

12、思勰;郦道元和水经注;了解“书圣”王羲之、画家顾恺之以及石窟艺术的一些基础知识。学习重点:祖冲之和圆周率、王羲之与兰亭序、顾恺之与洛神赋图 女史箴图学习过程:(教师寄语:相信自己,永不言败)一、自主学习,课前复习巩固人物朝代称谓主要著作科技成就祖冲之贾思勰郦道元2. 东汉末年, 逐渐成为一种艺术。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 ,草书和 也逐渐流行。3、“书圣”是指,他的代表作是。有“ ”的美誉。4.东晋著名的画家是,他的代表作有 和 。5.山西大同的石窟和河南洛阳的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开凿目的:宣传佛教。二、课堂巩固训练:1、魏晋南北朝文化的特点是 ( ) A、辉煌灿烂 B、达到鼎

13、盛 C、承上启下 D、无所成就2、按照下列人物的组合,祖冲之主要应属于哪一组 ( ) A、孔子、荀子 B、张衡、华佗 C、管仲、商鞅 D、屈原、贾谊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客观因素包括 ( ) 北方各族人民的融合 江南经济的开发 佛教的盛行 统治者的高度重视 A、 B、 C、 D、4、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句话:“湿耕泽锄,不如归去。”意思是说在太潮湿的地方耕作,肯定会劳而无功。这句话反映了贾思勰主张 ( )A、因地种植 B、适时耕作 C、注重兴修水利 D、讲究耕作方法5、我国历史上的北朝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哪个王朝 ( ) A、前秦 B、西魏 C、北齐 D、北魏6、要想

14、了解我国古代将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矿藏、风光等情况,就要阅读 ( ) A、肘后备急方 B、论衡 C、三国志 D、缀术7、下列有关贾思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发明了播种用的耧车 B、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 C、提倡改革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 D、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祖冲之在数学、天文学、机械制造等方面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B、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对后世影响巨大 C、郦道元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 D、上述三人均生活于南北朝时期9. 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是在 ( ) A.三国时期 B.东汉末年 C.南北朝时期 D.两晋时期2下列关于

15、石窟艺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体现了田园诗意境 B.包含外来艺术特色 C.不限于雕刻艺术 D.是佛教盛行的结果 3传说故事“书成换白鹅”来源于 ( ) A.顾恺之的绘画 B.王羲之的书法C.陶渊明的诗歌 D.班固的汉赋 4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开凿于 ( ) A.北魏B.东魏 C.西魏D.北齐 5.下列关于我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成就;表述错误的是 ( )A.兰亭序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B.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C.顾恺之的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D.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是这一时期著名的石窟雕刻艺术宝库。6.被人们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艺术是 ( ) A.陶潜的诗 B.顾恺之的绘画 C.王羲之的书法 D. 曹操的诗7. 女史箴图是谁的作品? ( ) A.吴道子 B.顾恺之 C.张择端 D. 齐白石8.位于今天河南洛阳的著名石窟是 ( ) A.云冈石窟 B.龙门石窟 C.莫高窟 D. 乐山石窟9. 云冈石窟位于哪个城市? ( ) A.西安 B.洛阳 C.南京 D. 大同10.下列艺术品问世时间距离诸葛亮生活的年代最远的是 ( ) A. 兰亭序 B. 洛神赋图 C. 女史箴图 D.龙门石窟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