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使用.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25602685 上传时间:2022-07-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使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使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使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使用.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语文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设计审核课时1时间一次批改班级姓名小组自评二次批改【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并熟练背诵2、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所蕴含的意境,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学习重点】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所蕴含的意境。【学习难点】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所蕴含的意境,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自主预习案】1、查字典,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然后读读写写。 沧海( ) 碣石( ) 澹澹( ) 竦峙( ) 萧瑟( )2、速读诗歌,完成下列题目。 、观沧海作者_东汉末年的_、_、_。 与其子_ 、_并称“建安三曹”。 、次北固山下的作者_,_朝人,选自_ 。 3、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观沧海是一首抒情诗,诗人采

2、用_ 的手法,勾画出_的雄伟景象,抒发了_的豪迈情怀。 、次北固山下中描绘了_、_、_的江南早春景色,境界壮阔,情景交融,既抒发了诗人旅途中的_情怀,又写出诗人放眼山川的宽阔胸怀。 学习过程: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今天我们将要接触古代四首诗歌,它们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诗人们登山望海、驾舟扬帆,赏花观鸟,咏春悲秋,无不用凝练生动的语言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幅图画,唤起我们心底的美好情怀。二、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1、观沧海写景句子从“”到“”共十句,其中,前六句写的是 景,后四句写的是 景。这首诗借 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已的 融合在一起,诗人以 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 和 的

3、表现。诗中洋溢着激情。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2、次北固山下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三面临长江,与金山、焦山合称京口三山。“次”的意思是:。次北固山下,就是的意思。在冬尽春来的时候,诗人沿江东行途中泊舟在北固山下。在长江的孤舟上,太阳初升,诗人面对江南的青山绿水,感受时光流驶,心中不禁涌起 的思想感情。全诗融写景、抒情于一体,和谐优美,妙趣横生,堪称千古名篇。(二)研读课文1、研读观沧海,品评探究,领会诗的意境美。(1)“”开篇点题,交待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2)“”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作者描绘的景物有哪些

4、?其中哪些是动景,哪些是静景?(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渲染了大海怎样的气势?(4)哪些语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2、研读次北固山下,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美。(1)文中的千古名句是:(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两句诗的意思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的是什么美景?这一联诗最耐人寻味,到底蕴含着怎样的哲理呢?三、当堂检测读观沧海,完成后面问题:1、这首观沧海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作者 ,是 时期著名的 家, 家、诗人。他的诗以 见称。2、是非分明,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 )“临”字统领全

5、篇,以下十句,都是写海上的景象。(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全景式地描绘了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 )这首诗前八句是实写,后六句是虚写。( )“水何澹澹”是描写无风时海面水波动荡的样子,“洪波涌起”是描写有风时大海波涛汹涌的壮阔气势。( )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情,借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3、观沧海中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的句子是:语文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设计审核课时2时间一次批改班级姓名小组自评二次批改【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并熟练背诵2、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所蕴含的意境,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6、。【学习重点】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所蕴含的意境。【学习难点】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所蕴含的意境,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自主预习案】速读诗歌,完成下列题目。1、钱塘湖春行作者_ 字_号_,_朝著名_,_主张_。2、天净沙秋思是一首_,“天净沙”是_ ,“秋思”是_,作者_。理解课文内容填空。1、钱塘湖春行写的是西湖的早春景象。诗人通过对_、_、_ 、等极有早春的特征的动植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早春西湖的_之情。 2、天净沙秋思这首散曲在写法上运用了_的写法,仅用28字描写了枯藤、老树、昏鸦、_、_ 、_、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景物。为我们描绘了一幅_图,表达了游子漂泊他乡的_思想感情。(二)研读课文

7、1、研读钱塘湖春行(1)从诗中找出表现初春的词语?(2)首联从大处落笔,写诗人行经 和 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 ”,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 ”,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这就勾出了西湖早春的轮廓,这是总写。中间两联是分写。颔联写 ,从 觉和 觉角度,描写了早春生机勃勃的景象。颈联写 ,着重表现诗人的主观感受。通过“ ”和“ ”来表现早春的景象。尾联直抒胸臆,“ ”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 ”,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2、研读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仅五句28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 图”。这幅图画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由精心选取的几组能代

8、表萧秋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 图,渲染了 的气氛;另一部分是骑着瘦马、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的剪影。两部分相互映衬,形象地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给人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感受。尾句:“ ”点明主旨。三、当堂检测品读天净沙秋思,回答问题。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曲的曲牌名是_ ,曲名是_。 2、曲的第一句用了三个_词,写了三种景物, 即_ 。 3、前三句写出了秋郊黄昏的_、_。 4、“小桥流水人家”的情景与“断肠人”的愁情是否一致?请你作一点分析,谈谈你的理解。钱塘湖春行1、本诗选自_,作者_是_代大诗人,字_,晚年又叫_。2、钱

9、塘湖春行以_为线索,描写了西湖_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_的感情。第_句和第_句是颔联,_联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3、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写诗人行径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B三四两句从莺、燕的动态中,把春天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C五六两句写骑马游春的人们,包括诗人自己。以人们的感受写西湖的春景。D结尾两句详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荫里,更是美不胜收。4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

10、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二)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1、诗中的“神龟”、“螣蛇”、“老骥”、“烈士”用的都是比喻吗?_2、“盈缩之期,不但在天。”你能说出它们的含意吗?_3、本诗与观沧海都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作品,试仿照观沧海

11、给本诗拟一个三字标题“ ”。4、试比较本诗与观沧海在思想内容、表现形式上的主要相同点和不同点。一、【自主预习案】1、曹操 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曹植、曹丕王湾 唐朝人白居易 乐天 香山居士 唐 诗人、散文家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小令 曲牌名 题目 马致远2、借景抒情 大海吞吐日月 渴望建功立业青山绿水、风正帆悬、旭日东升 思乡早莺 新燕 乱花 浅草 喜爱 寓情于景 小桥、流水、人家 深秋晚景 孤寂愁苦三、研读品经典(一)1”日月之行若出其里” 2、最后两句是乐章结尾时的套话,与正文内容无直接关系 3、观 实 虚 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雄伟抱负(二)1、水势盛大 海日 2、顺利。 从“

1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两句诗中可以看出。 3、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 4、从江苏镇江寄回洛阳(三)1、西湖 沙堤或断桥堤 2、几处草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不是 从“浅草才能没马蹄”可知诗人是骑马游览的。 4、早春。表现诗人喜悦的心情。(四)1、天净沙 秋思 2、名 枯藤、老树、昏鸦 3、苍凉 幽静 4、一致。秀美的农村美景更引起诗人的思乡之情。 (二)1、“烈士”指有抱负有才干的人,不属比喻 2、此句说明人的寿命的长短,并不全由天定,这就突出了人的自身努力的作用。 3、龟虽寿。(古诗的题目有时从首句中取字) 4、思想内容:相同点:都表现了乐观进取的精神。 不同点:本诗突出了不服老、不信天、奋发有为的雄心壮志。观沧海突出作者志在统一,渴望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表现形式:相同点:都是用四言十四句,结尾相同,格式相同。 不同点:本诗借物抒怀;观沧海借景抒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