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达标检测:第28讲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doc

上传人:荣*** 文档编号:2559547 上传时间:2020-04-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达标检测:第28讲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达标检测:第28讲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达标检测:第28讲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达标检测:第28讲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下列环境问题主要由自然原因引起的是()A地方病B土壤次生盐碱化C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D公害病答案:A2(2020绍兴高三选考适应性考试)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规模的日益扩大,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最主要的原因是()A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B科技的进步C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关系的不协调D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答案:C3“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能直接缓解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酸雨C全球气候变暖D生物多样性减少答案:C(2020金丽衢十二校联考)读图,回答45题。4该图反映的环境问题属于()A环境污染B生态破坏C自然资源衰竭D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5按环境要素分类

2、,该环境问题属于()A大气污染 B水污染C土壤污染 D生物污染解析:第4题,据图可知该环境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属于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第5题,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而导致的气温升高,属于大气污染。答案:4.D5.A“宇宙飞船经济”要求人类按照生态学原理建造一个自给自足的、不产生污染的经济或生产体系,它将是一种封闭的经济体系,其内部具有极完善的物质循环和更新的性能。据此回答67题。6“宇宙飞船经济”体现了()A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 B人定胜天思想C人地对抗性思想 D和谐论思想7在该人地关系思想的影响下会使()A人类崇拜自然,地理环境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B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向

3、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C地理环境恶化,人类社会发展停滞D人地关系和谐,地理环境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解析:第6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宇宙飞船经济”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协调发展,实现物质循环利用,并不产生污染,因此为和谐论思想。第7题,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社会活动会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答案:6.D7.D(2020湖州质检)下图为人地关系的三种不同观点,读图回答810题。8下列有关观点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也就是自然环境决定论B产生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时代C特别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D认为人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9下列有关观点二的说法,正确的是()A诞生于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的现代B以通过农业生产破

4、坏自然环境为其主要影响C以通过工业活动造成环境污染为其主要影响D后果是造成人地关系的全面不协调10下列做法或说法不符合观点三思想的是()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B退耕还林,退耕还牧C竭泽而渔,焚薮而田D植树造林,修建水库解析:第8题,读图,观点一指人类社会从环境中索取资源,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环境只是影响人类,而人类不会影响环境,这是人类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时形成的自然环境决定论,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没有主观能动性。第9题,观点二指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得资源,然后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人类不断地开发环境,这是在工农业时期形成的,造成人地关系的全面不协调。第10题,根据观点三示意图,人类社会从

5、环境获取资源,也会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人类社会作用于环境,同时环境反作用于人类社会,体现了人地协调发展。“斩伐养长,不失其时”“退耕还林,退耕还牧”“植树造林,修建水库”这些都符合人地关系协调发展。而“竭泽而渔,焚薮而田”会使人地关系不协调。答案:8.C9.D10.C读下图,回答1112题。11图中箭头()A表示秸秆、沼渣和沼液供给养殖业B表示粮食、蔬菜和棉花等供给农户C表示果品、肉和蛋等供给食品加工D表示饲料、花卉和油料等供给市场12该图所示的农业属于()A原始农业 B自给农业C粗放农业 D混合农业解析:第11题,种植业为农户提供农产品(如粮食、蔬菜、瓜果、棉花等),故B正确。第12题,从农副

6、产品循环利用示意图中看出,该农业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属于混合农业。答案:11.B12.D(2017年4月浙江选考)近年来,我国山西、内蒙古等能源输出地逐步用电力输出代替煤炭输出。沿海输入地鼓励用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完成1314题。13用电力代替煤炭输出会()减少我国温室气体排放 促进输出地经济增长增加我国交通运输压力 增加输出地环境压力A BC D14输入地鼓励居民用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主要目的是()A改善大气环境 B缓解交通拥堵C减轻噪声污染 D减少交通事故解析:第13题,山西、内蒙古等地将能源输出由煤炭为主转为火电为主,对于输入地而言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但不会减少全国的温室气体总排

7、放量,故错;电力输出采用高压输电线路,不占用交通运输线,利于减轻输出地和输入地的交通运输压力,故错;煤炭转化为火电,延长了产业链,利于促进输出地经济增长,但火电会加剧输出地的大气污染和水资源等压力,故正确。第14题,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减少汽油和柴油的燃油消耗,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的污染,利于改善大气环境。答案:13.C14.A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市1月空气PM10、PM2.5浓度变化趋势图。读图,完成1516题。15图中该市1月空气质量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生活燃煤 B产业转移C天气状况 D城市化进程16下列措施中,对提高我国北方地区空气质量合理的是()提倡戴口罩出行 禁止私家车出行推广

8、新能源汽车 安装工厂除尘设施A BC D解析:第15题,北方地区整个冬季都会使用生活燃煤,不会存在月内的差别,A项错误;产业转移和城市化进程不会使空气质量在一个月内有起有落,B、D两项错误;当大风天或雨雪天,空气质量较好,但无风天,空气流动性差的时候,空气污染会加重,C项正确。第16题,推广新能源汽车,安装工厂除尘设施,能够减少空气中污染物质的排放,从而提高空气质量,正确。答案:15.C16.C下图中甲、乙为我国某地两种不同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读图,回答1718题。17两种生产模式()A模式甲产品附加值更高B模式乙农产品种类更多C模式甲受市场影响更大D模式乙生产规模更大18图中两种生产模式均可

9、 ()实现第一、二、三产业有机结合体现可持续发展中的公平性原则带来经济、生态、社会综合效益实现物质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A BC D解析:第17题,读图可知,模式甲的农业产业链短,以初级产品为主,农产品商品率低,受市场影响小,产品附加值低;模式乙的产业链长,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产品附加值高。第18题,模式乙实现了第一、二产业的有机结合;甲、乙两模式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中的可持续性原则;可带来经济、生态、社会综合效益;实现了物质循环利用,减少了废弃物。答案:17.D18.D19(2020宁波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有关资料表明,全球约有30%的土地因人类活动产生退化,每年流失土壤201亿吨

10、。全世界每年运输中遗散到海洋中的石油高达1 000多万吨,重金属数百万吨,还有很多种垃圾。全球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约有230亿吨,较20世纪初期增加了25%;与此同时,空气中的颗粒物质、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污染物也在不断大量增加。全世界的森林面积以每年约1 700万公顷的速度在消失,平均每天有140种生物灭绝。(1)分析说明图中字母反映的环境问题。A_,B_,C_。(2)我国和世界土地荒漠化面积日益扩大,其自然原因是_;人为原因是_。(3)我国北方春季常出现沙尘暴天气,其主要原因是_和_;为改变这种局面,我国正在采取的措施是_。(4)世界和我国均有大面积地区形成酸雨,其主要原因有(多选)()A工业排放废气B汽车排放尾气C建筑工地扬尘 D家庭炉灶(5)当前世界森林面积正在不断减少,减少速度最快的森林类型是_,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有_。答案:(1)荒漠化酸雨森林破坏(2)沙漠边缘地区气候干旱,外力作用强烈过度放牧与垦殖,植被遭到严重破坏(3)过度放牧过度垦殖大力植树造林,尽快完成“三北”防护林营造工程(4)ABD(5)热带雨林CO2增加,气候变暖,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高中题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