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第一节人口分布课后篇巩固提升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

上传人:荣*** 文档编号:2559317 上传时间:2020-04-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32.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第一节人口分布课后篇巩固提升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第一节人口分布课后篇巩固提升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第一节人口分布课后篇巩固提升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第一节人口分布课后篇巩固提升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节人口分布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密切关系。据此完成12题。1.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其主要原因是()A.地形复杂B.气候湿热C.资源匮乏D.地处内陆2.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原因是()气候适宜文化单一地势平坦水力资源丰富A.B.C.D.解析第1题,亚马孙河流域为热带雨林气候,动植物资源、水资源等十分丰富,但是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生存、居住。第2题,巴西高原东部处于热带,但由于地形平坦,加之地势高,气候凉爽,适宜人类生产和生活,因而开发较早,形成人口密集区。答案1.B2.D读世界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陆地面积和人口占

2、洲总面积及总人口的比例图,完成34题。3.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洲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A.大洋洲B.南美洲C.亚洲D.欧洲4.图示信息显示,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是()A.集中于地势低平地区B.集中于中、低纬度地区C.集中于沿海地区D.集中于交通便利地区解析第3题,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有亚洲、非洲和南美洲。这三个大洲中人口占洲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南美洲。第4题,从全球来看,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距海岸200千米以内的沿海地区。答案3.B4.C下图是非洲某地区人口分布与海拔相关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图中

3、所示地区人口所占百分比最多的海拔为()A.0500米B.500米左右C.5001 000米D.2 000米以上地区6.该海拔区域人口比重大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矿产丰富B.交通便利C.宗教圣地D.气候适宜解析第5题,图中所示地区人口所占百分比最大值约40%,对照纵轴可知对应的海拔为5001000米。第6题,图示地区在低海拔处人口分布少可能是因为该地区位于热带。热带地区终年气温高,海拔高处气候相对凉爽,因此人口比重大的原因可能是气候适宜。答案5.C6.D7.读图表资料,完成下列各题。环境温度(单位:)对人体的影响生命障碍不利高温高温舒适低温不利低温冷金属粘皮4929242131810-20(1

4、)图1、图2和表中表示的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和。(2)由表可知,世界人口最集中的温度带是。(3)图2人口集中分布在海拔0200米的原因是。(4)(多选)除上述自然因素外,影响人口增长和分布的人文因素主要有。A.经济状况B.交通条件C.历史文化D.政策法规解析第(1)题,图1反映河流(水源)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图2反映地形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表格资料反映气温(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第(2)题,表格资料反映,舒适温度为213,属于温带或亚热带地区。第(3)题,海拔0200米为平原,由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利于农业生产;平原地区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利于聚落建设等。第(4)题,影响人口增长

5、和分布的人文因素主要包括经济状况、交通条件、历史文化、政策法规等。答案(1)水源地形气候(2)温带(或亚热带)(3)地形平坦,利于农耕;交通便利;房屋建筑成本低(4)ABCD能力提升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12题。1.图中A、B、C、D四地,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它们在分布上的共同特点是()A.都在中纬度B.都濒临海洋C.都是平原D.年降水量都在1 000毫米以上2.图中人口稠密地区人口较多的原因主要是()A.种植业历史悠久B.矿产资源丰富C.现代工业起步早D.经济发展条件好解析第1题,由图可以看出,四地都位于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属于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带。第2题,题图中人口稠密

6、地区的共同特点: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工农业生产发达,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答案1.B2.D著名学者帮奇等曾用人类大陆图揭示世界人口分布问题,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人类密集区称为人类大陆。下图是人类大陆图的局部图。读图,完成34题。3.图中甲、乙两地区呈带状分布,造成两地呈带状分布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甲处沿一条河谷分布B.甲处带状分布受降水影响C.乙处沿铁路线分布D.乙处受山脉限制4.四地在图中都不位于人类大陆地区,其原因相同的是()A.B.C.D.解析第3题,由图示可看出,这是非洲的陆地轮廓,甲处位于北非西北部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降水较

7、多,自然条件优于南侧的热带沙漠气候区;乙地位于尼罗河沿岸,受水源影响,人口呈带状分布。第4题,图中两地均为热带沙漠气候,自然条件恶劣,人口密度小;地位于刚果盆地,为湿热的热带雨林气候,人口稀少;地位于大西洋,不在非洲大陆。答案3.B4.C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唐古拉山脉,向南流至云南省南腊河口出境,改称湄公河,在越南胡志明市以南注入太平洋。读该流域人口密度、人口数量与高程的分布图(图1)及澜沧江流域居民点分布比例与坡向关系图(图2),完成57题。图1图25.澜沧江湄公河流域()A.人口密度随高程变化并不明显B.0400米人口分布随高程迅速增加C.5 000米以上可能有大片无人区D.流

8、域人口分布的态势是南疏北密6.与人口密度分布关系最密切的是()A.太阳辐射能B.土地利用方式C.水能资源D.年降水量7.由澜沧江流域居民点分布与坡向的关系可知()A.与村相比乡镇选择更趋向采光好的方向B.坡向对居民点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降水时间C.居民点在坡向的选择上与山体走向无关D.乡镇级居民点分布比例最小的方向是正北解析第5题,读图1可知,0400米人口分布随高度迅速下降;人口密度在高程15003500米先上升后降低,变化明显;5000米以上人口总数很少,人口密度接近0,说明有大片无人区;由图2可知,该流域人口分布南密北疏。故选C项。第6题,湄公河下游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以水稻种植业为主,

9、人口密集;澜沧江上游地区山高谷深,地表崎岖,以林牧业为主,人口稀少,所以土地生产力较大的地区,人口较密集。因此与人口密度分布关系最密切的是土地利用方式。故选B项。第7题,读图2可知,在向阳方位(东南、正南)乡镇级居民点较村级多,说明乡镇对坡向的选择较乡村更趋向采光好的方向。坡向对居民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采光时间上,较长时间的采光对农业生产和生活有利。澜沧江流域山体走向多为西北东南向,居民点分布在偏东、偏南坡的比例较大,分布在偏西、偏北坡的比例较小,说明居民点在坡向的选择上与山体走向有关。由图可知,乡镇级居民点分布比例最小的方向是西北方。故选A项。答案5.C6.B7.A某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口持续增长

10、。下图示意该地区25人/平方千米等人口密度线的变化。据此完成89题。8.对该地区人口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A.西北多东南少B.南多北少C.东北多西南少D.均匀分布9.若A地人口密度高于周边地区,其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A.水源充足B.资源开发C.交通便利D.地势高峻解析第8题,图中25人/平方千米等人口密度线呈东北西南走向,说明人口分布的差异表现为西北东南方向的差异。题干信息“人口持续增长”,说明1990年25人/平方千米等人口密度线经过的地方到2010年人口已超过25人/平方千米,故该地区人口西北多东南少。故选A项。第9题,据上题分析,2010年25人/平方千米等人口密度线东南部人口密度小

11、于25人/平方千米,若A地区人口密度高于周边地区,说明人类生产、生活条件更优越,水源充足、资源开发、交通便利皆有可能,而地势高峻对人类生存不利,人口密度应低于周边地区。故选D项。答案8.A9.D10.某岛屿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降水致使植物生长十分茂盛。岛屿东西两侧降水有明显的差异,人类活动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下图为该岛屿相关信息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比较该岛东西两侧降水的差异,并从该岛屿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两个方面分析原因。(2)描述该岛屿人口分布特征,并简要分析原因。解析第(1)题,根据经纬度位置,该岛屿位于40S至60S之间,位于南半球的西风带内,从盛行风及山地的影响来分析其降水情况。第(2)题,读图,根据城市符号判断,人口主要在东部,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河流下游分布,沿交通线分布。进而从影响人口分布因素角度进行分析即可。答案(1)西侧降水大于东侧。该岛屿位于40S至60S之间(或中纬度地带),常年受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控制。该岛屿以山地为主(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或地势西高东低),岛屿西侧为西风迎风坡,气流抬升,降水多;东侧为西风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2)分布特征:沿海分布;沿河流下游分布;沿交通线(铁路线)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原因:沿海地区,对外交通便利;地势较低平,利于城市、交通建设和发展经济;河流下游,水资源充足(且取水成本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高中题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