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上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共30张PPT).ppt

上传人:qwe****56 文档编号:25584111 上传时间:2022-07-12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3.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上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共30张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人教版七上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共30张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上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共30张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上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共30张PPT).ppt(3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地球和地球仪课标要地球和地球仪课标要求求1、用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用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描述地球的大小。3、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4、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经度与纬度的划分。5、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 鼓的不规则鼓的不规则球体。球体。你能提出几个证据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2、?1、麦哲伦船队环球旅行的成功。2、海边看船,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说明海面是曲面的。3、月食时从月亮上看到地球影子的一部分是圆弧形的。 4、站得高看得远,说明大地也是曲面的。平均半径:平均半径:63716371千米千米赤道周长约:赤道周长约:4 4万千米万千米地球表面积:地球表面积:5.15.1亿平方千米亿平方千米赤道半径赤道半径63786378千米千米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大小在地球仪表面,赤道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在地球仪表面,赤道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1 1、形状:、形状:2 2、长度:、长度:3 3、指示方向:、指示方向:1 1、度数范围:、度数范围:2 2、表示:、表示:圆

3、圆不相等不相等东西东西0 0(赤道)(赤道)9090(极点)(极点)北纬北纬N N ,南纬,南纬S S0 0纬线(赤道)纬线(赤道)东东西西东东西西东东西西东东西西0 0 30N60N90N30S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3030N N(S S),), 6060N N(S S)23.5S23.5N66.5N低低 纬纬高高 纬纬中中 纬纬纬度:纬度:纬线:纬线:南北半球分界线:南北半球分界线:重要纬线:重要纬线:6060 s s9090 s s赤道赤道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北极圈低中高纬的划分:低中高纬的划分:度数度数变化规律变化规律内容内容项目项目纬纬

4、 线线经经 线线定定 义义形形 状状长长 度度指示方向指示方向度数范围度数范围表表 示示半球划分半球划分重要重要经纬线经纬线在地球仪表面,在地球仪表面,赤道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赤道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圆圆 圈圈不相等(赤道最长,两极最短)不相等(赤道最长,两极最短)东东 西西 方方 向向 0 09090 S S或或 N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0 0纬线(赤道)纬线(赤道)23.523.5 N N(S S)()(南北回归线)南北回归线)66.566.5 N N(S S)()(南北极圈)南北极圈)由赤道向两极递增由赤道向两极递增在地球仪表面,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

5、的弧线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半圆半圆相等相等南北南北0 0180180东经东经E E,西经,西经W W2020W W和和160160E E组成的经线圈组成的经线圈北北北北北北北北南南南南南南南南南南180180 3030 E E3030 WW6060 E E6060 WW9090 E E9090 WW120120 E E120120 WW150150 E E150150 WW0 0本本 初初 子子 午午 线线东东西西2020 WW160160 E E0 0(本初子午线)(本初子午线), 180, 180, 2020W, 160W, 160E E1 1、形状:、形状:2 2、长度:、长度

6、:3 3、指示方向:、指示方向:1 1、度数范围:、度数范围:2 2、表示:、表示:经度:经度:东西半球分界线:东西半球分界线:重要经线:重要经线:经线:经线:度数度数变化规律变化规律内容内容项目项目纬纬 线线经经 线线定定 义义形形 状状长度长度指示方向指示方向度数范围度数范围表表 示示半球划分半球划分重要重要经纬线经纬线在地球仪表面,在地球仪表面,赤道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赤道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圆圆 圈圈不相等(赤道最长,两极最短)不相等(赤道最长,两极最短)东东 西西 方方 向向 0 09090 S S或或 N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0 0纬线(赤道)纬线(赤道)23.

7、523.5 N N(S S)()(南北回归线)南北回归线)66.566.5 N N(S S)()(南北极圈)南北极圈)由赤道向两极递增由赤道向两极递增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半半 圆圆相等相等南南 北北 方方 向向0 0180180E E 或或W2020 WW和和160160 E E组成的经线圈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0 0经线(本初子午线)经线(本初子午线)1801802020W,160W,160E E0经线向西向东各为180,数值越来越大并在180经线重合。 E 写出写出A、B两点的地理坐标:两点的地理

8、坐标: A: B: . A点在点在B点的点的 方向;方向; B点在点在C点的点的 方向。方向。 A点在点在 半球(南、北);半球(南、北); B点在点在 半球(东、西)半球(东、西) C点在点在 纬度(高、中、低)纬度(高、中、低) 在地球五带中的在地球五带中的 带带。A、C两点中有太阳直射的两点中有太阳直射的 是是 点。点。 EWNNN东经东经西经西经20W,23.5N20E,60N西南西南中中北北东东北温北温西北西北A经纬网的判读经纬网的判读小结考点:小结考点:1、读经纬度。(最关键,不能错。)、读经纬度。(最关键,不能错。)2、判断、判断东西半球东西半球、南北半球南北半球。3、判断、判断

9、低、中、高纬低、中、高纬,判断,判断五带五带。4、判断某点在另一点的什么方向。、判断某点在另一点的什么方向。0 横纬横纬竖经竖经北纬南纬023.5N20w(北纬就是北半球)(北纬就是北半球)(南纬就是南半球)(南纬就是南半球)00 如何判定南北半球?如何判定南北半球?赤道赤道北北纬纬北半球北半球南南纬纬南半球南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20W 和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组成的经线圈如何判定东西半球?如何判定东西半球?20W 0:东东半球半球 160E 180:西西半球半球其余,其余,西西经为经为西西半球,半球,东东经为经为东东半球。

10、半球。 东西半球判断东西半球判断20W160E东半球东半球西半球西半球0180东半球西半球低、中、高纬度的划分低、中、高纬度的划分(1 1)在下图每条纬线的左侧空格中填上纬度,右侧空格中填上名称并在图中)在下图每条纬线的左侧空格中填上纬度,右侧空格中填上名称并在图中填出五带的位置。书填出五带的位置。书P70P70图图4-224-22(2)将地球上的五带、气候特征和地理现象用直线连接起来。)将地球上的五带、气候特征和地理现象用直线连接起来。 热热 带带 四季变化明显四季变化明显 有太阳直射现象有太阳直射现象 南、北温带南、北温带 终终 年年 炎炎 热热 有极昼、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 南、北寒

11、带南、北寒带 终终 年年 寒寒 冷冷 无极昼、极夜也无太阳直射现象无极昼、极夜也无太阳直射现象(3)在七大洲中,热带范围最广的是)在七大洲中,热带范围最广的是 洲洲.学校位于学校位于 带带.非非北温北温热带热带北温带北温带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北寒带南寒带南寒带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南回归线赤道赤道北极圈北极圈南极圈南极圈23.5N23.5s066.5N66.5s90s90N在图中标注出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度数(3)在地球上的五带中,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哪一个带?欧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哪一个带?七大洲中绝大部分位于南寒带的是哪一个洲?答: 。(4)厦门属于哪一个温度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吗?答: 。

12、热带北温带南极洲北温带四季分明 无第二部分地图第二部分地图课标要求:1、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2、知道常用的野外定向的方法3、会量算距离、比较比例尺的大小4、记住常用的图例符号5、会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40千米千米0比例尺比例尺方向方向图例图例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 方方经纬网定向法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经线指示 方向,纬线指示方向,纬线指示 方向方向一般定向法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右东”一、方向一、方向N北北南北南北东西东西方向的常用定向法方向的常用定向法(适

13、用于无指向标无经纬网的地图)(适用于无指向标无经纬网的地图)(适用于有指向标的地图)(适用于有指向标的地图)(适用于有经纬网的地图)(适用于有经纬网的地图)比 例 尺公式:比例尺= 表示形式大小比较:分母愈大,比例尺愈 比例尺大小与内容详略的关系: 比例尺越大,所画范围越 通常内容越 比例尺越小,所画范围越 通常内容越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数字式数字式文字式文字式线段式线段式小小小小详细详细大大简略简略 1100000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千米02千米二、比例尺二、比例尺(大尺小范内详)(会量算)练一练:练一练:学校学校科技园区科技园区农业实验区农业实验区火车站火车站学校在火车站

14、的学校在火车站的 方方 西西NNABA A点位于点位于B B点的点的什么方向?什么方向?A点位于点位于B点的点的西北方西北方经纬网定向经纬网定向1、 在某地图上量得在某地图上量得A、B两地的距离是两地的距离是3.5厘米,而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厘米,而两地的实际距离是7千米,千米,那么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那么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A、120000 B、图上、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千米 C、二十万分之一、二十万分之一 B2、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为、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为10厘米,在一幅厘米,在一幅一千五百万分之一的地图上,这两地之间的一千五百万分之一的地图上,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应

15、是实际距离应是( ) A10千米千米 B1500千米千米 C150千米千米 D1500米米 B比例尺的量算 1、地图的图幅大小相等、地图的图幅大小相等, 比例尺最大的地图是比例尺最大的地图是 A中国地图中国地图 B福建省地图福建省地图 C厦门市地图厦门市地图 D世界地图世界地图 2、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五十万分之一五十万分之一 B1 1500000 C1 3500000 D三百万分之一三百万分之一 VV比例尺大小的比较中国地图北京及其附近地区表示范围大小地理事物详略比例尺大小较大较大较详较详较略较略较小较小较大较大较小较小比例尺内容的比较 我想去鼓浪屿游玩,鼓浪屿

16、离我家较远,怎样乘车,选择什么样的地图比较合适 ( ) A.世界地形图 B.中国政区图 C.福建省旅游地图 D.厦门旅游交通地图V选择合适的地图 描述高度的两个概念描述高度的两个概念-海拔海拔与与相对高度相对高度图中甲的海拔是多少?乙的海拔是多少?甲乙的相对高度是多少?1500米500米1000米计算: 等高线分层设色图的判读绿色表示平原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蓝色表示海洋不同深浅的黄色表示高原、丘陵、山地不同深浅的黄色表示高原、丘陵、山地褐色表示高山褐色表示高山100100100100100100200200200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100200200300300200山顶山顶山山 脊脊

17、鞍部鞍部山山 谷谷100200200200200200200100100300300200山顶:山的最高部分鞍部:两座山峰之间的凹陷部分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2、判断山体不同部分的名称、判断山体不同部分的名称1、画等高线图、画等高线图陡崖:等高线重叠的地方3、等高线的稀疏与坡度的关系、等高线的稀疏与坡度的关系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缓的地方,等高线 稀疏。稀疏。4、等高距、等高距等高距:等高线与等高线之等高距:等高线与等高线之间的距离。间的距离。判读下图:判读下图:(1 1)写出以下山体部分的名称:)写出以下山体部分的名称: A A;B B; C C; D D; E E。(2 2)B B点的海拔在点的海拔在 之间。之间。(3 3)图中的山坡)图中的山坡M M和和N N哪一个哪一个, , 较陡?较陡? 原因是原因是山顶山顶山谷山谷山脊山脊陡崖陡崖400-500米NN处等高线较密处等高线较密 鞍部鞍部 ABCDEM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