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生物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7讲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doc

上传人:荣*** 文档编号:2557122 上传时间:2020-04-2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生物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7讲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生物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7讲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生物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7讲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生物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7讲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doc(1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7讲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知识内容考试要求知识内容考试要求1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成分a4.生物放大b2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及实例b5.营养级a3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b6.生态金字塔b食物链和生物放大1生态系统概述(1)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环境所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系统。(2)结构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非生物成分(无机物、有机物、气候、能源)和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3)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1)食物链含义:在生态系统各生物之间,通过一系列的取食和被取食关系,不断传递着生产者所固定能量的单方向营养关系。类

2、型:捕食食物链和腐食食物链,陆地生态系统常以腐食食物链为主,海洋生态系统则以捕食食物链为主。作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2)生物放大含义:化学杀虫剂和各种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逐级积累和浓缩,在生物体内高度富集,导致危害的现象。途径:食物链。实例:DDT的污染。 (1)河流中所有生物和无机环境共同组成河流生态系统()(2)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3)生产者都是自养生物,但未必都是植物;消费者营异养生活,但未必都是动物()(4)所有的细菌都是分解者()(5)在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食物网可使每种生物都限定在一条食物链的固定位置上()(6)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能量流

3、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是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必修3 P100图61改编)某池塘的食物网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池塘的各种生物通过相互作用形成_。(2)浮游植物同化的能量,除了一部分流向下一营养级外,还可以流向生态系统的_成分中。(3)水质中轻微重金属通过食物链的作用,在鲈鱼体内高度积累的现象称为_。若污染严重,大量生物死亡将会引发_调节。解析:(1)各种生物共同组成生物群落。该食物网中最长食物链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双翅目幼虫太阳鱼鲈鱼。(2)生物的同化量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一部分随残枝败叶流向分解者,一部分流向下一营养级,还有一部分未被利用。(3)污染导致大量生物死亡

4、,生物死亡又会导致更严重的污染,这是正反馈调节。答案:(1)生物群落(2)分解者(3)生物放大正反馈 考法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辨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的两大组成是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生态系统的7种基本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无机物、有机物、气候、能源。(2)生物成分项目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营养方式自养异养异养主要生物绿色植物动物腐生动物、细菌和真菌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利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分解有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生态系统成分的几个误区(1)植物生产者:菟丝子属于植物,营寄生生活,是消费者。(2)动物消费者:秃鹫、

5、蚯蚓、原生动物等以动植物残体为食的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3)细菌分解者:硝化细菌和光合细菌是自养型,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 题组冲关1(2020浙江省七彩阳光联考)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植食性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B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C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D一类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解析:选C。动物不都是消费者,少数动物是分解者,如蚯蚓,A错误;大部分细菌属于分解者,少数细菌如化能合成细菌,属于生产者,营寄生生活的细菌属于消费者,B错误;生产者属于自养生物,是

6、生态系统中的基石,是生态系统最基本的成分,C正确;一类生物可能属于生态系统中多种成分,例如细菌可以属于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D错误。2.(2020杭州检测)如图为一个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模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甲B乙只表示初级消费者C丙处于最高营养级D丁主要是微生物解析:选A。分析题图可知: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丁为大气中的CO2,则B、C、D错误;生产者中包括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和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如硝化细菌),A正确。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判断技巧(1)先根据双向箭头确定“非生物环境”和“生产者”,再判断两者中有“3”个指出箭头的D为

7、“生产者”,有“3”个指入箭头的C为“非生物环境”,最后根据DA、AB、DB,确定A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2)若问D、A、B具体是什么生物,则D主要为绿色植物,A主要为动物,B主要为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3)图示中D、A、B共同构成生物群落,食物链(网)中只包括D和A。 考法2根据提供的信息正确书写食物链(1)表格数据形式直接呈现(能量值)构建食物链(网)。如表是对某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营养级ABCDPg15.9870.71.9141.0所以根据能量多少和传递效率约为10%可以确定食物链为BD

8、AC。(2)表格数据形式间接呈现(重金属、DDT等浓度)构建食物链(网)。如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体内残留有机汞的情况如表:生物体ABCDE有机汞浓度(mgL1)0.0570.51680.39注意本表直接呈现的是某生物体的有机汞浓度,并非能量值。有机汞存在生物富集现象,即随着营养级的增加,汞浓度增加,两者在数值上呈正相关,所以从表中有机汞浓度的大小可推知该生物营养级的高低,从而判断各生物能量值的大小。其食物链(网)如图。(3)根据题干提供的各种图形信息构建食物链(网)。图1和图2都是以每个营养级中有机物多少为依据,图1中的食物链是丙甲乙丁;图2中的食物链是丙丁甲乙;图3表示的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图解

9、,D是生产者,A是消费者,B是分解者,C是无机环境,其中的食物链是DA。题组冲关3如图曲线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三个不同种群的生长繁衍情况。已知种群c是自养生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简单食物链可表示为cbaB种群b在第37年时间内个体数下降是由于a的增加和c的减少Cb和a的存在能加快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一定自然区域内,a、b、c三个种群中全部的生物构成生物群落解析:选D。根据三个种群的个体数量变化关系,能量流动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分析出该生态系统简单食物链可表示为cba,A正确;种群b在第37年时间内个体数下降是由于a捕食者数量的增加、c食物来源的减少,B正确;b和a这些消费者

10、的存在能加快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正确;一定自然区域内,全部的生物构成生物群落,D错误。4(2020杭州八校期中)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除上图所示外还有_。此食物网的最长食物链有_个营养级,其中顶位肉食动物是_。(2)鼠的数量变化直接取决于_,调查鼠的种群密度通常用_。答案:(1)分解者6猫头鹰(2)出生率和死亡率标志重捕法食物网、营养级和生态金字塔1食物网(1)含义: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的复杂营养关系。(2)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越强,反之,生态系统越容易发生波动和毁灭。2

11、营养级和生态金字塔(1)营养级含义: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上的全部生物的总和。划分标准特点:营养级的位置越高,归属于该营养级的生物种类、数量和能量就越少。(2)生态金字塔含义:各营养级之间的某种数量关系。类型:生物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能量金字塔绝不会倒置。(1)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2)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小于消费者得到的能量()(3)能量金字塔和生物量金字塔可以出现倒置现象()(必修3 P103图65改编)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营养级之间的关系连一连 考法1食物网中生物数量变化的分析与判断(1)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对其

12、他物种的影响第一营养级的生物(生产者)减少时,会连锁性地引发其后的各个营养级生物减少。这是因为生产者是其他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2)“天敌”一方减少,对被捕食者数量变化的影响一条食物链中处于“天敌”地位的生物数量减少,则被捕食者数量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3)复杂食物网中某种群数量变化引起的连锁反应分析以中间环节少的作为分析依据,考虑方向和顺序为:从高营养级依次到低营养级。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所以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需考虑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有多种食物来源时,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可通过多食其他食

13、物而维持其数量基本不变。题组冲关1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中共有6条食物链B该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构成生物群落C蝗虫和老鼠在不同食物链中都属于同一营养级D若老鼠全部死亡消失,对狼的影响比对猫头鹰显著解析:选C。食物链的起点是草,终点是不被其他营养级捕食的生物,则该食物链共有5条,故A项错误;食物网中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生物群落还应该包括分解者,故B项错误;蝗虫和老鼠都位于第二营养级,属于初级消费者,故C项正确;猫头鹰的食物来源只有老鼠,狼的食物来源有浣熊、鹿和老鼠,若老鼠全部死亡消失,对狼的影响比对猫头鹰小,故D项错误。2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

14、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解析:选D。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所以题图所示甲、乙、丙、丁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为:丙甲乙丁。当乙的数量增加时,因乙是以甲为食的,所以甲由于天敌增加,数量就会相应下降;由于甲是以丙为食,甲是丙的天敌,丙的天敌数量减少其数量就增加;又由于丁是以乙为食,乙的数量增加,导致丁因食物充足而数量增加。 考法

15、2营养级与生态金字塔(1)营养级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消费者所处营养级不固定,一般不会超过 5个营养级。消费者级别营养级级别1。(2)三种生态金字塔的比较 类型项目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形状象征含义能量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具有逐级递减的特性一般生物个体数目在食物链中随营养级升高而逐级递减生物量(现存生物有机物的总量)沿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每一阶含义食物链中每一营养级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每一营养级生物个体的数目每一营养级生物的总生物量易错点误认为能量金字塔中每一塔级只包含一种生物,或者认为能量金字塔中生物仅构成一条食物链点拨能量金字塔中每一塔级应代表一个营养级环节,由塔底到塔顶依次为生产者初级

16、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每一塔级所包含的生物可为多个物种,如初级消费者环节中可包含所有植食性动物(如图示金字塔中乙内所有植食性动物),故能量金字塔中各环节可形成复杂的食物网,而不是只形成一条食物链。 题组冲关3如图是某一个湖的能量金字塔,下列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B甲、乙、丙、丁之间可以形成一条甲到丁的食物链C甲、乙、丙、丁的大小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D甲、乙、丙、丁的大小变化体现了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解析:选B。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是将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绘制成的图,由于能量逐级递减,所以甲、乙、丙、丁的大小分别表示不同的

17、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甲、乙、丙、丁每一层都有多种生物,因此,此金字塔所示生物间含有复杂的食物网,而不是简单的一条食物链,B错误。4下列与生物放大及生态金字塔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杀虫剂与有害物质可沿食物链逐级积累和浓缩,从而在生物体内高度富集,造成生物放大B若以杀虫剂与有害物质浓度大小衡量各营养级之间的数量关系,则所构成的金字塔形状应为正立的C就数量金字塔而言,某些状况下可能呈现倒金字塔形D就能量而言,天然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绝不会是倒置的答案:B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B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C动物都是消费者D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解析:

18、选B。细菌中的硝化细菌等自养型细菌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A错误;自养型生物一定是生产者,生产者也一定是自养型生物,B正确;动物中蚯蚓、蜣螂属于分解者,C错误;异养型生物有的是消费者,有的是分解者,D错误。2(2017浙江11月选考)下列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食物网中的植食动物属于不同的营养级 B陆地生态系统中通常以捕食食物链为主 C捕食食物链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D难降解的有害物质会沿着食物链转移和富集答案:D3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泥巴”。某同学据此设计了一个水池生态系统。下列属于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是()A小鱼吃的小虾B吃小鱼的大鱼

19、C泥巴中的藻类 D泥巴中的大肠杆菌解析:选C。生产者处于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泥巴中的藻类是生产者;根据题意,小虾是初级消费者,小鱼是次级消费者,大鱼是三级消费者,泥巴中的大肠杆菌属于分解者。4用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数量构建的金字塔分别称为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在某一栎林中 ,第一营养级生物为栎树,第二营养级生物为昆虫,第三营养级生物为蛙、蜥蜴和鸟,第四营养级生物为蛇。该栎林数量金字塔的示意图是()解析:选B。在数量金字塔中昆虫的数量远远大于栎树的数量,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小于昆虫的数量,第四营养级的数量小于第三营养级的数量,故选B。5如图表示一个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有关分析

20、错误的是()A细菌既可作为分解者,又可作为消费者的食物B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食草虫、线虫、海螺C若大米草死亡,将导致细菌数量增加,沼蟹数量亦增加D若喷洒只杀灭食草虫的杀虫剂,则蜘蛛数量将减少解析:选B。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可以作为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图示中的细菌可以作为消费者线虫的食物;食物链的营养级一般以捕食链划分,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食草虫、线虫和海螺都是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沼蟹、蜘蛛;若大米草死亡,则导致细菌数量增加,以细菌为食物的线虫数量增加,沼蟹数量亦增加;若喷洒只杀灭食草虫的杀虫剂,则蜘蛛的食物减少,引起蜘蛛数量减少。6(2019浙江4月选考)药物A由于某种原因随着污水进入

21、并影响湖泊生态系统。该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在食鱼鸟类体内检测到较高浓度的药物A,该药物会使鸟类产生不良反应,这种现象属于_。生物残体、粪便等主要在湖泊的_层被分解者分解。(2)若含药物A的污水大量流入该湖泊,使某些藻类种群大暴发,造成水体的_现象,会导致鱼类大量死亡,并可能由于_作用使该生态系统远离稳态。(3)若药物A只是抑制某种雌鱼的生殖能力,导致出生率降低,则该鱼类种群的_将下降,最终导致种群密度下降。(4)若对该湖泊进行污水处理使其净化,则水体中鱼类种群数量将以_增长方式恢复。答案:(1)生物放大底泥(2)富营养化正反馈(3)自然增长率(4)逻辑斯谛(或“S”形)1

22、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生活着鱼、虾、浮游动物、藻类等生物,其中属于生产者的是()A鱼B虾C浮游动物 D藻类解析:选D。藻类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鱼、虾和浮游动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2(2020杭州检测)下列各项中,正确表示一条捕食食物链的是()A草兔狼细菌B阳光草兔狼C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D昆虫蛇鹰解析:选C。捕食食物链起始营养级必须是活的植物,终点是最高营养级,并且分解者(细菌、真菌)不参与捕食食物链的组成。3(2020浙江温州八校高三期末)下列有关食物链和食物网说法正确的是()A捕食食物链中,生产者不一定最多B在食物链中营养级级别越高的生物,个体内能量越少C沿着食物链方向,动物个体越来越大

23、D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就越容易发生波动解析:选A。捕食食物链中,生产者含有的能量最多,但数量不一定最多,A正确;在食物链中营养级级别越高的生物,其种群含有的能量越少,但是其个体含有的能量不一定少,B错误;沿着食物链方向,动物个体不一定越来越大,如树的体积比虫大得多,C错误;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越高,越不容易发生波动,D错误。4林木覆盖度高的草原上,无刺的合欢树分布较多;林木覆盖度低的草原上,有刺的合欢树分布较多。羚羊相对更喜爱取食无刺合欢树的叶片。在林木覆盖度低的草原上,羚羊能够更早地发现并躲避野狗等掠食动物的伏击。据此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合欢树、羚羊和野狗构成

24、一条食物链B有刺有利于合欢树抵御羚羊的取食C林木覆盖度高的草原羚羊相对较多D野狗捕食羚羊影响了有刺基因的频率解析:选C。合欢树、羚羊和野狗构成一条食物链,即合欢树羚羊野狗,A正确;羚羊相对更喜爱取食无刺合欢树的叶片,故有刺有利于合欢树抵御羚羊的取食,B正确;在林木覆盖度低的草原上,羚羊能够更早地发现并躲避野狗等掠食动物的伏击,因此林木覆盖度低的草原羚羊相对较多,C错误;由上述分析可知,野狗捕食羚羊,使有刺基因的频率下降,D正确。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都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B动物都是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为初级消费者C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

25、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阳光、水分、空气、细菌等解析:选C。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但不一定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如硝化细菌可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动物并不都是消费者,如腐食性的动物(蚯蚓等)属于分解者;细菌不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6(2020浙江黄岩选考模拟)如图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解析:选A。首先分析出鲈鱼以鱼a、鱼b两种小型土著鱼为食,且鲈鱼与土著鱼属于不同种生物;再依据食物链的

26、营养环节由后向前分析土著鱼、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的总量变化。鲈鱼以土著鱼为食,处在土著鱼的下一个营养级,由于能量每流经一个营养级都要消耗一部分,因此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A项正确;土著鱼和鲈鱼为捕食关系,B项错误;依据食物链的营养环节由后向前分析土著鱼、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的总量变化:鲈鱼引入会导致土著鱼总量先减少后增加,间接导致浮游动物总量先增加后减少,而浮游植物总量的变化则为先减少后增加,C、D两项错误。7有关下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图中只有2条食物链细菌与狐之间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细菌占有第二、三、四、五4个营养级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草固定太阳能开始的A BC D解析:

27、选B。捕食食物链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细菌不参与食物链的组成,不占有营养级,所以图中共有2条食物链,正确、错误。细菌能够分解狐的排遗物以及狐的遗体,二者不构成捕食关系和竞争关系;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草)固定的太阳能,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正是从此开始的,所以错误、正确。8(2020浙江金华期末)若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共有五个种群构成食物链(网),其能量调查如表所示:种群甲乙丙丁戊能量(107 kJm2)2.5013.3011.800.28250.00根据表格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A甲一定是初级消费者B5种生物形成的食物链是戊乙丙甲丁C戊是生产者,丁是最高营养级D乙和丙是互利共生关

28、系解析:选C。根据生态系统能量逐级递减的特点,由于丙与乙的能量之比远远大于20%,因此二者为同一营养级。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为,甲为次级消费者,戊是生产者,丁是最高营养级,乙和丙是竞争关系。9右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和是实现物质循环的关键生态成分B该图所示的食物网只有1条食物链:CE1表示的能量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能量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解析:选C。图中代表生产者,则E1表示的能量主要为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C正确;、和都代表消费者,实现物质循环的关键生态系统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A错误;每一

29、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可能有很多,该图所示的食物网可能由很多条食物链组成,B错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能量不能循环利用,D错误。10(2020浙江省实验中学质检)在美国西海岸的一个基岩质海岸的潮间带栖息着藤壶、贻贝、帽贝和石鳖等几种动物,这些动物被海星所捕食。科学家将海星从实验小区中移除一段时间后,调查小区中被捕食物种的数量由15种迅速下降到8种,同时发现藤壶和贻贝种群数量明显增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小区中藤壶、贻贝、帽贝和石鳖等动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B海星可以位于第三营养级C海星移除后,小区物种数量下降的原因是被捕食者之间竞争加剧D实验结果说明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物种多样

30、性解析:选A。生物群落是一定时间内,一定区域的全部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而A项所给的只是一部分动物,A错误;海星以藤壶、贻贝、帽贝和石鳖等几种动物为食,可以是第三营养级,B正确;海星移除后,“小区中被捕食物种的数量由15种迅速下降到8种,同时发现藤壶和贻贝种群数量明显增加”,说明被捕食者之间竞争加剧,而藤壶和贻贝在竞争中获胜,C正确;海星移除后,“小区中被捕食物种的数量由15种迅速下降到8种”,说明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D正确。11(2020浙江杭州质检)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兔、鼠、鼬和鹰构成的食物网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兔与人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B若

31、除去鼬,则草原上鹰的数量会增加C大量捕杀鼬会导致鼠种内斗争增强D植物中的能量能通过5条食物链传递给鹰解析:选D。人捕食兔,兔与人都捕食植物,故兔与人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A正确;若去除鼬,鹰缺乏竞争者,数量会增多,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增加,B正确;大量捕杀鼬时,鼠的数量会增多,种内斗争会增加,C正确;由植物到鹰的食物链共有4条,分别是植物兔鹰;植物兔鼬鹰;植物鼠鼬鹰;植物鼠鹰,D错误。12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共有6条食物链,其中鹰为最高营养级B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交错连接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占有不同的营养级C若由于某种原因鼠全部灭亡,

32、则该生态系统中鹰种群的最大容纳量会降低D该图中只体现生态系统的两种成分,未体现的成分是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解析:选A。该图共8条食物链,鹰为最高营养级;当由于某种原因鼠全部灭亡时,鹰的营养级整体会提高,故其数量会降低。13(2020浙江温岭选考模拟)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生活着草、昆虫、兔、鸟、鼠、鹰和狐等生物,这些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如图所示。请回答:(1)该生态系统中生物所需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2)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_和物质移动的通道,该食物网中有_条捕食食物链。(3)从生态系统成分分析,图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有_; 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分析,昆虫处于第_营养级。解析:(1)该自然生态

33、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2)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移动的通道,该食物网中有5条捕食食物链。(3)图中食物网中草属于生产者,鹰、狐、鸟都属于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昆虫属于第二营养级。答案:(1)太阳能(2)能量流动5(3)草鸟、鹰和狐二14(2017浙江4月选考)某湿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食物网中,藻类固定的能量可通过_条食物链传递给绿鹭。绿鹭分别处于第_个营养级。(2)若蚊子幼虫被大量杀灭,短期内水蚤的数量会_,但对划蝽的影响并不大,这是由于该食物网较复杂,生态系统的_功能较强。(3)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鲶鱼粪便中的能量_(填“能

34、”或“不能”)直接被水蚤利用。在该食物网中,体形较大的鲶鱼的数量比水蚤的少,其原因是_。答案:(1)8四、五和六(2)下降自我调节(3)不能鲶鱼所处的营养级比水蚤的高,获得的能量较少15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_。写出该食物网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_。(2)黑鸢在最长的食物链中处于第_个营养级。从能量流动角度看,处于食物链顶位的黑鸢种群数量最少、能量也最少,原因是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且_。(3)为控制农田鼠害提供依据,可用_法调查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4)若施用某农药控制三化螟的数量,会导致该农药在黑鸢体内积累并对其造成危害。这种现象称为 _。

35、解析:(1)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水稻,消费者有黑线姬鼠、八哥、三化螟、乌梢蛇、黑斑蛙和黑鸢,共有5条食物链,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水稻黑线姬鼠黑鸢。(2)最长的食物链是水稻三化螟八哥乌梢蛇黑鸢、水稻三化螟黑斑蛙乌梢蛇黑鸢,黑鸢处于第五个营养级。食物链顶位的黑鸢之所以种群数量最少、能量也最少,原因是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且传递效率约10%。(3)黑线姬鼠活动能力较强、活动范围较大,调查其种群密度应用标志重捕法。(4)化学杀虫剂和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逐级积累和浓缩,在生物体内高度富集,导致危害的现象称为生物放大。答案:(1)水稻水稻黑线姬鼠黑鸢(2)五传递效率约10%(逐级递减)(3)标志重捕(4)生物放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