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教师用书:第十五单元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docx

上传人:荣*** 文档编号:2556701 上传时间:2020-04-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教师用书:第十五单元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教师用书:第十五单元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教师用书:第十五单元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教师用书:第十五单元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五单元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考点1荒漠化练好题考点自测 2020湖南长沙一中一测暗管排碱技术的基本原理遵循“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水盐运动规律,它的应用实现了“旱可灌、涝能排、土壤盐分可调、地下水位可控”的目标。暗管排碱工程的实施首先要对盐碱地进行土壤钻孔调查,以掌握土层构造、渗透性、地下水位等,其次设计暗管埋设的方向、间距、选择管径和埋深。暗管埋藏于1.52 m深的位置,寿命可达50年甚至更久。表土下渗减弱会影响排碱。下图为暗管排碱原理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1.暗管排碱的主要缺点是() A.阻碍农业机械化B.表层土壤损失大C.管理维护费用高D.暗管设计要求高2.大规模铺设暗管的地区()A

2、.地下水位抬升明显B.暗管排列整齐划一C.深耕提升排碱效果D.表土变干,蒸发减少3.最适宜开展暗管排碱的地区及土壤是()A.南方地区水稻土B.华北平原沙质土C.高原山区沼泽土D.东北平原黑土2015山东文综卷,56,8分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45题。4.“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A.自然植被改善B.风力侵蚀减弱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5.“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C.在绿洲区

3、禁止开采地下水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6.2020安徽名校联考,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研究风沙流,对防治流沙扩张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某地区沙漠化严重,某科考队研究该地区的风沙流时发现:随着粒径的增大,沙粒运动方式依次为悬移、跃移和蠕移(图甲);沙粒绝大部分在距沙床面10 cm的高度内移动,移动沙粒的粒径及沙粒移动高度与风速呈正相关;输沙量与风速、下垫面密切相关(图乙)。该地区在机械固沙(用稻草扎设草方格沙障)的基础上配合生物固沙(在草方格中种草),这种方式对防治流沙扩张效果显著,距沙床面10 cm的高度内输沙量趋近于0。(1)简述风速从16 m/s增至20 m/s时,该地区戈壁风沙

4、流发生的变化。(6分)(2)判断风速在1620 m/s时,该地区戈壁010 cm高度内沙粒最主要的运动方式,并说明理由。(6分)(3)分析防治流沙扩张时种草比种树效果好的原因。(6分)(4)该地区采用机械与生物固沙后输沙量锐减,简析其原因。(4分) 考点2水土流失 练好题考点自测2018海南地理卷,1617,6分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完成78题。7.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固定表土减少径流沉积泥沙降

5、低风速A.B.C.D.8.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A.洪水期持续放水 B.枯水期持续放水C.洪水期集中放水 D.枯水期集中放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水土流失日益加剧。城市水土流失是指在城市化进程中人为活动引发的新的水土流失。武汉市地处湖北省东南部,从空间格局看,由内到外其大致分为四个圈层:内圈为主城区(居民地建筑),第二圈层是都市发展区(居民地建筑与旱地交织分布,为主要的城市建设区),第三圈层是农业生产区(武汉市的菜篮子和粮食生产区),第四圈层为丘陵低山林地区(武汉市主要的林地)。下图为20062016年武汉市水土流

6、失面积统计图。据此完成910题。9.武汉市的水土流失() A.强度以中度和强烈为主B.都市发展区最严重C.与经济发展呈正相关D.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10.武汉市的水土流失可能导致()A.内圈道路泥沙淤积严重B.第二圈层城市建设受阻C.第三圈层农业环境恶化D.第四圈层林地转为耕地11.(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黑土(广义的黑土也包括黑钙土),多分布于温带半湿润地区。东北黑土区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是我国重要的玉米、水稻等商品粮供应地,粮食商品率居全国前列。东北黑土区在大面积垦殖过程中,产生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使肥沃的黑土地变得又“薄”又“黄”。材料二下图为我国黑土、黑钙土主要分

7、布区图。(1)归纳图示区域黑土形成的自然条件。(4分)(2)分析东北黑土区在垦殖过程中,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原因。(4分)(3)针对我国黑土地不断退化的问题,请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4分) 考点3森林的开发与保护 练好题考点自测2020四川遂宁诊断速生桉,原产于澳大利亚的热带雨林区,生长迅速,有很高的药用、经济价值。但速生桉蒸腾作用强烈,素有地下“抽水机”之称。速生桉对土壤的养分消耗极大,其根系和腐烂的枯枝落叶会释放抑制其他植物生长的物质。大规模单一种植速生桉的土地,除了桉树,往往寸草不生。据此完成1214题。 12.从气候条件看,最适合引种速生桉的是()A.湖南B.云南C.福建D.四川13.大片

8、的速生桉林下难以生长其他植被的原因是()局部气候恶化土壤贫瘠有害物质多水分不足A. B.C. D.14.在广西百色、河池等有高大山地的地区,速生桉仅限种植在海拔300米以下的区域,其原因最可能是()A.保护水源地B.防止生物入侵C.吸烟除尘D.调节气候15.2020湖南衡阳八中摸底,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红树林主要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或河流入海口,有“海岸卫士”的美誉,生态价值巨大。海湾和河流入海口处的冲积盐土或含盐沙壤土,适于红树林生长。红树林往往从枝干上长出众多树根,盘根错节,扎入泥滩里。图1所示区域沿海有大面积的红树林分布,近年来被严重破坏。图2为红树林景观图片。(1

9、)分析图示区域沿海适宜红树林生长的自然条件。(4分)(2)分析红树林根系形态形成的原因。(6分)(3)简述红树林巨大的生态价值。(8分)(4)简述当地为保护红树林可以采取的措施。(6分) 考点4湿地的开发与保护练好题考点自测2019天津文综卷,2,4分天津滨海新区发挥临海优势,采取多种举措,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16.政府有关部门在沿海滩涂上放置人工礁石,引种盐生植物(见上图),其目的主要是() A.保护海岸,净化海水 B.恢复生态,美化环境C.增加湿地,吸引鸟类 D.开发滩涂,海水养殖2019东北三省四市一模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目前这里人均耕地面积相当于全国平

10、均水平的5倍。三江平原原始湿地众多,生态系统类型复杂多样,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下图中的N区域示意三江平原原始湿地分布。据此完成1718题。17.三江平原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的最重要的资源是()A.土地资源B.草场资源C.淡水资源D.生物资源18.开垦三江平原时,需要重点改造的自然条件是()A.水分 B.热量 C.微生物 D.地形19.2020福建泉州五校第一次联考,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大沼泽地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半岛南部地区,每年610月,奥基乔比湖水溢出,通过沼泽缓慢注入海洋。18世纪前,该沼泽地区常住人口不足3.5万,当时的人们仅在出露水面的小块高地上耕作。20世纪初,该沼泽地

11、区种植了4 000公顷的甘蔗,为了种植甘蔗,当地抽取沼泽水,并切断湖泊与沼泽地的联系。甘蔗生长喜光热,需水量大却怕涝。下图示意美国佛罗里达半岛南部地区。(1)说明18世纪前该沼泽地区种植业仅出现在小块高地的原因。(4分)(2)分析该沼泽地区种植甘蔗的有利热量条件。(4分)(3)分析该沼泽地区在大量种植甘蔗后水质变差的原因。(6分)考法1 森林的保护与生态效益12018全国卷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表。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1)

12、(3)题。降水序号降水历时/天降水量/mm汾川河洪峰情况1253.0无明显洪峰2480.3无明显洪峰35100.1无明显洪峰4273.2无明显洪峰5290.7洪峰流量346 m3/s6254.4洪峰流量1 750 m3/s(1)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A.减小降水变率B.减少河水含沙量C.增加降水量D.加大河流径流量(2)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的原因是此次降水历时长强度大下渗少植被截流少A.B.C.D.(3)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A.河床B.沟谷C.裸露坡面D.植被覆盖坡面综合思维植被与河流水文特征(水位、含沙量)的关系。人地协调观通过不同时段的植被覆盖率对河流洪

13、峰和含沙量影响的差异,以此提升人们认识保护植被,植树造林的重要性,从而规范人类活动,深刻领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地协调发展的实施途径。(1)(2)(3)(1)B(2)B(3)D答题反思第(3)题设问新颖,同时难度也偏大。因为第6次降水,无论是历时、强度,还是降水量都不大,偏偏含沙量极大,因而其含沙量可从洪峰的角度去分析。由于洪峰流量过高,植被覆盖坡面被侵蚀,含沙量增加。该题中C项的“裸露坡面”迷惑性最大,其实结合表中信息分析可知,前几次降水河流的含沙量都较小,说明“裸露坡面”较少。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对教材中基本规律、原理的内涵,要深入理解,不妨尝试将同一规律或原理放到几种不同的情境中去应用、分

14、析。1.2018海南地理卷,21,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下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1)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8分)(2)分析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结果。(8分)(3)说明“小老头树”现象对于生态建设的启示。(4分)2.2016全

15、国卷,36(3),6分(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如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你是否赞同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考法2 通过动物栖息地的变化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22016全国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

16、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下图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3)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综合思维人类活动与大熊猫栖息地变化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对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相互制约关系的综合分析。人地协调观通过人类活动对大熊猫栖息地(地理环境)的影响,加深学生理解人地协调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1)(2)(3)(1)20世纪70年代(1976年),栖息地连成一片;20世纪

17、80年代后期(1987年),栖息地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2000年),栖息地面积有所增加,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2)大规模采伐森林(对植被破坏大),导致栖息地缩小;修建道路(国道、省道以及林区采伐道路),导致栖息地碎片化;人类干扰活动大幅减少(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108国道秦岭隧道通车等),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促进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与扩展。(3)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在经过野生动物栖息地时,建设野生动物穿越道路的生态廊道;修建道路时尽量减少对周边植被的破坏,修复因道路施工遭破坏的植被。思维拓展白头叶猴独产于中国广西西

18、南部左江以南和明江以北喀斯特石山、土山镶嵌的狭小地带,喀斯特地貌(低峰丛洼地峰丛谷地)的石山且有洞穴和石灰岩季雨林植被分布的区域是白头叶猴的栖息地。近半个世纪以来,当地人口急剧增加,周边居民不断在峰丛洼地和谷地开垦土地,每年对薪柴的需求量也远远大于该地区植物的生长量,加之野生动物保护意识淡薄,乱捕滥杀白头叶猴现象时有发生,白头叶猴正面临着生存危机。下图示意白头叶猴栖息地分布:问题1:描述该地区白头叶猴栖息地的空间分布特征。试答:提示:从图中分析白头叶猴栖息地得整体和主要分布特征。问题2:简析该地区白头叶猴栖息地空间分布变化的原因。试答:提示:主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方面进行分析。问题3:简述协

19、调当地居民生产生活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试答:提示:试题主要考查协调人类生产与保护动物的措施,可从推广新能源、在石山地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恢复生物多样性、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和加大执法力度、合理规划交通线路等方面考虑。思维构建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判断与解决措施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阿拉山口位于阿拉套山和玛依力山之间的狭谷地带,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常年盛行西北风,冬季风力强劲,其东南侧的艾比湖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是干旱区荒漠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艾比湖上游地区因开荒而大量截引河水,导致入湖水量大幅减少,湖泊面积急剧萎缩。20世纪40年代,艾比

20、湖面积有1 200 km2,20世纪80年代湖面只有约500 km2。湖面缩小后,水盐运动发生变化,盐尘暴活动频繁,对该地区乃至新疆北部造成了严重影响。(1)简述艾比湖附近盐土区的分布特点。(2)分析艾比湖周边地区土地盐渍化加剧的主要原因。(3)指出土地盐渍化对周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1)(2)(3)(1)地区分布不均,集中在该区域西北部和东南部。(2)人类活动强度加大,引水增多,入湖径流减少,水位下降,湖盆裸露,盐分结晶残留;风力强劲,蒸发旺盛;人类不合理的灌溉方式。(3)沙尘暴频发,荒漠化加剧;土壤盐分含量增加,土地生产力下降;水体盐度升高,生物多样性减少;盐尘吸入,影响人体健康。1.2

21、019山东省日照市校际联考,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很久之前,库布齐是一片丰茂的草原。目前库布齐成为我国有名的沙漠区。20世纪50年代库布齐沙漠每年向黄河推进数十米,入河泥沙1.6亿吨。20世纪90年代,库布齐地区开始实施沙棘生态建设工程,采用“农户+基地+龙头企业”的林沙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沙棘产业,实现了生态生计兼顾、治沙致富共赢。沙棘喜光,抗严寒、风沙,耐干旱和高温,根系发达,对土壤适应性强。沙棘果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沙棘叶富含蛋白质。下图示意库布齐沙漠位置及区域降水分布。(1)分析库布齐沙漠的形成原因。(8分)(2)说明库布齐沙漠对黄河的影响。(4分)(3)分析沙

22、棘成为库布齐沙漠治理首选树种的原因。(6分)(4)说明“库布齐模式”对我国一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启示。(6分)方法 湿地问题的分析方法42015安徽文综卷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下图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巴音布鲁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盆地内河流蜿蜒,流向区外。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4.7 。巴音布鲁克湿地内有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天鹅。湿地周围草场广阔,是传统的畜牧业区。20世纪中后期,出现过牧现象。同时,每年都有大量的畜群进入自然保护区,严重干扰了天鹅的生存与繁殖。(1)描述图示区域河流干流流向。(2)简析巴音布鲁克湿地的形成条件。

23、(3)请你对巴音布鲁克天鹅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建议。(1)(自源头)由东向西流经小尤尔都斯盆地,至巴音布鲁克附近向南流入大尤尔都斯盆地,然后再向东南流出本区。(2)该地区有较多的积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河流众多;盆地内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地下冻土发育,阻滞水分下渗。(3)合理放牧,防止草场退化,恢复天然植被,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保护湿地,严禁人类活动对天鹅栖息地的干扰和破坏;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答题反思解答本题时要注意仔细分析材料信息的深层含义,如分析湿地形成条件时,大多数同学根据“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4.7 ”可知当地气温低

24、,蒸发弱,但是不能认识到“年平均气温-4.7 ”的深层含义是当地常年气温较低,迁移青藏高原与三江平原湿地的成因可知,该地有冻土发育,地表水不易下渗。2.2020河南八市重点高中联考,2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山西平陆三湾黄河湿地河湾较多,浅水漫滩,背风向阳,气候温和,植被丰富,湿地总面积有6 000余公顷。大天鹅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每年12月下旬到次年2月,近万只大天鹅在该湿地玩闹嬉戏(如图)。为了能给大天鹅提供足够的越冬食物,当地群众在湿地里种植了一些黄豆。此外,为确保冬季大天鹅有充足的食物来源,平陆县政府还储备十几吨玉米和白菜,供这些“西伯利亚来客”越冬食用。(1)说明三湾黄河湿地对当

25、地自然环境的影响。(6分)(2)大天鹅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推测大天鹅数量减少的原因。(6分)(3)分析三湾黄河湿地成为大天鹅越冬地的原因。(6分)(4)为了实现三湾黄河湿地的可持续发展,请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1.D据材料描述,暗管铺设前需要先进行大量调查,然后设计施工,为达到排碱效果,对暗管设计要求高;暗管埋于地下1.52 m处,机械化耕种不会影响到此深度;暗管排碱与表层土壤流失关系不大;寿命长达50年甚至更久,说明其管理维护难度不大,维护成本不会很高。2.C表土下渗减弱会影响排碱,深耕有利于增加表层土壤渗透性,提升排碱效果;由图可知,排水暗管将下渗的含盐水排出,地下水位下降;暗管铺设需要

26、根据土层构造、渗透性、地下水位设计,并非整齐划一;暗管排碱技术改变土壤盐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灌溉条件,节约水资源,并不会导致表土变干。3.B华北地区土地盐碱化严重,沙质土空隙大,易下渗,最有利于开展暗管排碱。4.C由题干材料可知,“生态裂谷”交错带属于生态环境脆弱区。“生态裂谷”是因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形成的。绿洲区地下水位下降,附近交错带的地下水会流向绿洲区。在“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生态环境恶化,自然植被会退化,风力侵蚀作用增加,固定沙丘会转化为流动沙丘。5.D森林消耗水量大,故不宜在荒漠区植树造林;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发展灌溉农业容易出现荒漠化等生态问题;绿洲区降水稀少

27、,主要依靠地表水和地下水发展农业和生活,禁止开采地下水不符合实际;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有利于促进绿洲区生态环境改善和区域可持续发展。6.【解析】(1)随风速的变化,该地区戈壁风沙流发生的变化可从输沙量、沙粒粒径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2)由图乙可知,风速在1620 m/s时,010 cm高度内多为粒径较大的沙粒,不易悬移;01 cm高度内输沙量较小,而该高度范围内沙粒以蠕移运动为主,故010 cm高度内蠕移比重较低。结合图甲,风速1620 m/s时,该地区戈壁010 cm高度内沙粒最主要的运动方式为跃移。(3)种草比种树耗水少,不易造成地下水位下降。草类易成活,维护成本低。且由材料可知,沙粒集

28、中在距沙床面010 cm高度内移动,草的高度足以防风阻沙。(4)从防风固沙角度综合分析。防风主要是以沙障和植被覆盖地表,增大地表粗糙度,使近地面风力因摩擦力作用而减弱;固沙主要从植被根系增加土壤湿度、加大起沙阻力等角度进行分析。【答案】(1)输沙总量增加,沙粒粒径变大;(2分)02 cm高度内输沙量减小,210 cm高度内输沙量增加;(2分)最大输沙量出现的高度上移。(2分)(2)跃移。(2分)理由:戈壁以风力侵蚀和搬运为主,多为粒径较大的沙粒,不易悬移;(2分)01 cm高度内输沙量较小,蠕移比重较低。(2分)(3)风沙集中在距沙床面010 cm高度内,草的高度足以防风阻沙;(2分)草生长的

29、耗水量较小,成活率较高,维护成本低,且不易造成地下水位下降。(4分)(4)沙障和植被覆盖地表,增大地表粗糙度,使近地面风力减弱;(2分)根系固沙,土壤湿度增加,起沙阻力增大。(2分)7.A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而植被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作用,故A正确。8.D将水库下游河床淤积的泥沙冲走需要河流具有较大的侵蚀和搬运能力,而河流的搬运能力与河流的流量和流速呈正相关。河流在洪水期不需水库放水即可完成河床清淤,洪水期集中放水还会加重下游的洪涝,故排除A、C;河流在枯水期流量和流速较小,侵蚀、搬运能力弱,此时集中放水,可以加大对下游河床的冲刷,但是持续放水需要的时间较长,单位时间内所放

30、水量也不能过大,会影响下游河床的清淤效果,故D正确,B错误。 9.B读图可知,武汉市的水土流失强度以轻度和中度为主,A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四个圈层中第二圈层为主要的城市建设区,地表破坏最严重,最容易出现水土流失问题,B正确;内圈经济发展水平最高,但是由于内圈地面硬化较好,反而水土流失不会特别严重,C错误;图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武汉市的水土流失面积呈下降趋势,但无法判断是否为逐年下降,D错误。10.C内圈由于下垫面裸露土地较少,水土流失较轻,不会出现道路泥沙淤积现象,A错误;水土流失不会阻碍城市建设,B错误;由于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农业环境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恶化,C正确;第四圈层多为林地,以保护

31、为主,不大可能转为耕地,D错误。11.【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黑土的形成与当地的气候条件息息相关。(2)东北地区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从该地降水季节分配特点、垦殖前后植被覆盖率的变化等方面分析。(3)提出的防治措施要针对黑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不合理垦殖)。【答案】(1)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草木繁茂,秋冬季节,大量植物残体进入土壤;冬季气候寒冷,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机质分解缓慢,有机质累积多。(4分)(2)垦殖易破坏植被,降低植被覆盖率;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雨集中、强度大,冲刷作用强。(4分)(3)加强土壤培肥,增施有机肥,推行秸秆还田;加强对坡面和沟壑的治理,大力植树种

32、草。(4分)12.B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速生桉原产于澳大利亚的热带雨林区,选项中云南的西双版纳气候湿热,雨量充沛,适合种植速生桉,因此最适合引种速生桉的是云南,B对。13.D速生桉素有地下“抽水机”之称,因此会造成土壤水分不足;其对土壤的养分消耗极大,因此会造成土壤贫瘠;其根系和腐烂的枯枝落叶会释放抑制其他植物生长的物质,因此会导致除桉树外,寸草不生,正确,选D。14.A速生桉素有地下“抽水机”之称,其根系和腐烂的枯枝落叶会释放抑制其他植物生长的物质,速生桉若种植在高大山地的高海拔地区,会使发源于这些山区的河流水量和水质受到影响,A对;速生桉原产于澳大利亚的热带雨林区,引种速生桉已经是生物入侵了,

33、B错;种植在海拔300米以下的区域,并不能起到明显的吸烟除尘的作用,在城市种植才能起到明显的吸烟除尘的作用,C错;并不是种植在海拔300米以下的区域才能调节气候,种植在其他海拔区域也能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D错。15.【解析】(1)由材料可知红树林主要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图示地区为北部湾沿岸,是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优越;图示地区海岸线曲折,多海湾和河流入海口,泥沙沉积形成深厚的含盐土壤,适宜红树林生长。(2)沿海多风,为了扎根立足,红树林发达的根系扎入深厚松软的泥滩起到了较好的抗风作用,且能抵御海浪侵袭。沿海海潮涨落频繁,红树林发达的根系大部分裸露在外,涨潮时可以有效进行呼

34、吸。(3)红树林能起到森林的生态作用,如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又因位于湿地地区,能产生湿地的生态效益,如减缓水流、促进泥沙淤积、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其位于海岸线上,还能起到防风固岸等作用。(4)保护措施可以从减少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方面入手,一般包括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等。【答案】(1)位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优越;多海湾和河口,形成深厚的含盐土壤,适宜红树林生长。(4分)(2)发达的根系是红树林对海滩淤泥环境的有效适应,这种根系可减小大风危害,抵御海浪侵袭,成为增强植物体支持力量的辅助,同时,当被淹没在水中时,发达根系可以帮助植物体进行气体交换。(6分)(3)调节局部气

35、候;减缓水流,促进泥沙淤积,巩固堤岸;抵御海浪侵蚀,保护海岸;净化空气和海水;保护生物多样性。(任答4点得8分)(4)建立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加强管理,禁止砍伐红树林;加强科研,探索红树林栽培技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任答3点得6分)16.A海水涨落潮的过程中,位于滩涂上的人工礁石和盐生植物能降低潮流速度,减轻海流侵蚀、促进泥沙沉积,A正确。人工礁石并不能恢复生态,B错误。滩涂本身就是湿地,放置人工礁石后湿地面积并没有增加,C错误。滩涂上海水涨落变化大,若不采取围垦措施就难以发展养殖业,D错误。17.A依据文字信息可知,三江平原土地资源广阔,A对;依据三江平原的自然条件,可判断这

36、里适宜发展种植业,草场资源不是种植业发展的重要资源,B错;淡水资源是三江平原为农业发展提供的资源之一,但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当地水资源并不缺乏,C错;三江平原提供的生物资源,与当地农业的发展关系不大,D错。18.A三江平原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不利于作物根系的发育,需重点改造,A对;当地纬度较高,发展农业生产的热量条件也是制约因素,但在目前的科技条件下该条件难以大范围改造,B错;微生物数量庞大,在自然界分布极为广泛,只有发展以微生物为主体的微生物农业(白色农业)时,才会对微生物条件有更高的要求,C错;该地地形以平原为主,不需要重点改造,D错。19.【解析】(1)18世纪前,该沼泽地区人口稀少,农

37、产品需求量小;高地处因地势较高,雨季不易被淹没,故种植业仅出现在小块高地。(2)甘蔗喜欢高温多雨环境。该沼泽地区纬度较低,光热充足;受湖泊调节,冷季不易遭受冷害。(3)种植甘蔗需要大量的水源,大量引水灌溉导致沼泽补给水源减少,水体自净能力下降;种植甘蔗施用农药与化肥,造成水体污染,最终沼泽水质变差。【答案】(1)地势较高,雨季不易被淹没,方便耕作;人口稀少,农产品需求量小。(4分)(2)纬度较低,热量充足;受奥基乔比湖及沼泽的调节,冷季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不易遭受冷害。(4分)(3)甘蔗生长过程耗水量大,导致沼泽水量减少,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农药与化肥的大量使用,造成水体污染严重。(6分)1

38、.【解析】(1)由材料可知,“小老头树”分布于年降水量低于400毫米的地区,且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再结合该区域风大(主要是冬春季节)的特征分析即可。(2)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从植被生长不良的角度切入即可。(3)可从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发展的角度作答。【答案】(1)降水量少(低于400毫米),地下水位低,树木生长所需水分不足。(3分)地表1米以下存在干土层,影响树木根系发育和下扎。(3分)风大,易动摇树木根系。(2分)(2)树木生长不良(形成“小老头树”)。(2分)树木(“小老头树”)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不利于当地自然植被的恢复)。(3分

39、)树木(“小老头树”)会蒸腾更多水分,树木根系吸水会使地下土层更干,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3分)(3)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应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2分)在生态脆弱地区,应减少人工干预。(2分)2.【解析】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先表明自己的态度,再说明理由。理由可从该区域发展旅游观光业的有利条件(赞同)和不利条件(不赞同)及发展旅游观光业给该地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赞同)和不利影响(不赞同)等方面回答。【答案】赞同。理由:热带雨林旅游资源独特,具有全球吸引力;旅游开发与运营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增加当地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6分,只表明观点不得分)或不赞同。理由:对热带雨林

40、环境造成破坏,产生污染;给当地居民生活、文化等带来冲击;来自自然的威胁(疾病、野生动物袭击等)较大。(6分,只表明观点不得分)1.【解析】(1)库布齐沙漠的形成原因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自然原因主要体现在气候干旱、风力强劲、沙源丰富等方面。人为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不当,植被破坏严重。(2)由材料可知,20世纪50年代库布齐沙漠每年向黄河推进数十米,入河泥沙1.6亿吨。因此库布齐沙漠对黄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泥沙入河,使得泥沙淤积、河床抬升,堵塞河道。(3)沙棘成为库布齐沙漠治理首选树种的原因应从沙棘的生长习性和特点进行分析。(4)“库布齐模式”对我国一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启示可以从

41、政策、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应加大政策扶持,增加资金和科技投入;发展特色农业,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农民收入;同时要治理环境,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答案】(1)位于西北内陆,年降水量在400 mm以下,气候干旱;靠近冬季风源地,冬春季节风力强劲;土壤贫瘠,松散物多,沙源丰富;人口增长,人类活动不当,植被破坏严重。(8分)(2)大量泥沙进入黄河,使得泥沙淤积、河床抬升,堵塞河道。(4分)(3)沙棘环境适应性强,易于存活,适合在干旱地区栽种;沙棘根系发达,能够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沙棘的果实、叶子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6分)(4)加大政策扶持,增加资金和科技

42、投入;治理环境,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计;吸引相关企业落户,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帮助农民致富。(任答3点得6分)2.【解析】(1)结合湿地的作用可知,三湾黄河湿地可为生物提供生存空间,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当地提供水源,调节大气成分,影响局部小气候,减轻洪涝灾害,降解污染等。(2)大天鹅数量减少有人为原因,也有自然原因。人为原因主要是人类大规模开发湿地,导致湿地环境遭到破坏,大天鹅栖息地面积缩小;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使大天鹅的食物被污染或减少;人类捕猎也对其影响很大。自然原因主要是遭受天敌的威胁;全球气候变化导致

43、其栖息环境发生变化。(3)根据材料可知,三湾黄河湿地面积大,大天鹅生存空间大;背风向阳,气候温和,适宜越冬;湿地内植被丰富;大天鹅食物来源充足;政府储备投放食物,保证大天鹅安全越冬。(4)三湾黄河湿地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可以从建设湿地生态休闲空间、公众参与、协调管理等角度思考。【答案】(1)可为当地提供水源,补充地下水;调节局部小气候;滞纳洪水,减轻洪涝灾害;降解污染;为多种生物提供生存空间,保护生物多样性。(任答3点得6分)(2)湿地环境的破坏,使其栖息地范围缩小;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使其食物减少;人类捕猎;遭受天敌的威胁;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任答3点得6分)(3)三湾黄河湿地面积大,大天鹅生存空间大;背风向阳,气候温和,适宜越冬;湿地内植被丰富,人工种植黄豆,大天鹅食物来源充足;政府储备投放食物,保证大天鹅安全越冬。(任答3点得6分)(4)建设湿地生态休闲空间,发挥生态与休憩功能;利用湿地美景,适度发展生态旅游业;加强保护湿地和大天鹅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参与度;进行协调管理,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任答3点得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高中题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