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地理精准大一轮复习新高考地区专用课后限时集训: 26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doc

上传人:荣*** 文档编号:2556245 上传时间:2020-04-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考地理精准大一轮复习新高考地区专用课后限时集训: 26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高考地理精准大一轮复习新高考地区专用课后限时集训: 26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高考地理精准大一轮复习新高考地区专用课后限时集训: 26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高考地理精准大一轮复习新高考地区专用课后限时集训: 26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应学生用书第349页)一、选择题(2019湖北八校模拟)甲、乙两城市间的直线距离为590 km,连接甲、乙两城市的交通线路有三条。 图a为甲、乙两城市三条交通线路沿线海拔随距离变化图,图b为影响交通运价的因素及关联图。据此完成13题。图a图b1线路M、N、P对应的交通运输方式最可能的是()A公路、高铁、高速公路B公路、航空、河运C高铁、高速公路、省道 D航空、高铁、村村通2线路M沿线海拔变化最小,距离最短。下列关于线路M所对应的运输方式的说法最恰当的是 ()A运价最低 B沿线多桥梁和隧道C沿线停靠站点最多 D终点在乙城外32 km3结合图b中的四图,下列说法符合、特点的是

2、()A看图,运距、重量和运输方式相同,棉花的运价大于铁锭B看图,线路P上的运价大于线路MC看图,重量相同的活鱼和杏仁运价相等D看图,其他条件相同,黄金单位重量运费小于铁锭1C2.B3.A第1题,线路M长度为622 km,海拔几乎没有变化,且海拔较低(78 m),M对应的交通方式最可能是高铁,不是航空。线路N在地势变化大的地方略有起伏,路线整体较平稳,代表的交通方式最可能是高速公路。线路P沿线海拔变化较大,道路建设受地形影响大,公路等级较低,可能是省道或村道。第2题,首先依据上题确定线路M为高铁。高铁的速度较快,为了保证安全性,高铁线路一般较为平直,桥梁、隧道较多。第3题,据图,在其他条件相同的

3、条件下,棉花的密度小于铁锭,故运费贵。据图,运距越长,运价越高,但P为省道运费低,M为高铁运费高。据图,活鱼在水中才可以存活,故运费更贵。据图,其他条件相同,黄金价格高,运费高于铁锭。 成兰铁路2011年2月开工建设,2012年12月后一度停工,2013年10月正式复工,预计2020年竣工。届时,兰州至成都由原来的15小时减少到4小时。据此完成46题。4成兰铁路一度停工,最可能是因为()A线路长、造价高B沿线人口稀少C桥隧多、技术难度大D生态环境脆弱、地质条件复杂5成兰铁路部分桥梁将建为公路、铁路两用桥,这样可以()加强民族团结节约工程投资少占土地资源减少大气污染A B C D6成兰铁路通车后

4、,会()A促进成都与兰州间的大宗货物交换B结束成都与兰州之间无铁路的历史C使兰州地区的人口大量流入成都地区D加强关中地区与成渝地区的交流合作4D5.B6.A第4题,成兰铁路途经地区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对铁路建设影响较大。第5题,成兰铁路建设公路、铁路两用桥,可以减少桥梁建设的数量,节约工程投资及少占土地资源,公路、铁路两用桥对加强民族团结和减少大气污染没有影响。第6题,成兰铁路通车后,会促进成都与兰州间的大宗货物交换,A对。成兰铁路修建以前,成都与兰州之间可以经陇海宝成线进行联系,B错。该铁路建设不会导致兰州地区人口大量流入成都,C错。成兰铁路不经过关中地区,D错。郑州多举措发展“通道

5、网络”的现代物流枢纽,其米字形高铁网已初具雏形。据此完成78题。7郑州成为物流枢纽的原因是其()A位于华北腹地,地形平坦B农业发达,可外调的物资丰富C是重要的铁路枢纽,交通便利D人口密集,能源丰富8建设物流枢纽对郑州的意义是()提升城市等级扩大城市服务范围,打造区域核心城市促进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带动工农业发展,促进自然资源的开发A BC D7C8.B第7题,郑州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其米字形高铁网已初具雏形;郑州凭借便利的交通,成为物流枢纽。第8题,城市的等级并不能因为物流枢纽的建设而提高,错误;物流枢纽的建设,可以扩大郑州的服务范围,使其成为区域核心城市,正确;物流枢纽建设带来的物流

6、、资金流,对城市经济的发展有较强的带动作用,正确;郑州自然资源较为匮乏,物流枢纽的建设并不能促进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错误。(2019河北百校联盟质检)下图示意某岛国城市、铁路与河流分布,该国中北部地区是其重要的甘蔗种植和蔗糖工业基地。读图,完成911题。9该国铁路发展较晚,推测该国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状况 B河流状况C耕地资源 D城市分布10该国甲乙丙段铁路以货运为主,运输的货物主要是()A咖啡 B蔗糖C水稻 D香蕉11该国铁路未沿着海岸地带选线的主要原因是海岸带()A沼泽湿地广布 B地质构造复杂C耕地面积较广 D高山、峡谷众多9D10.B11.A第9题,读图可知,该岛国为古巴

7、。古巴铁路主要分布在古巴岛的中部,基本上没有沿着沿海平原地带选线,其原因主要是古巴沿海地带多低地平原,湿地面积广,城市密度小;而中部地势高,城镇聚落多,因此,该国早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城市分布。第10题,由材料可知,古巴中北部地区是古巴重要的甘蔗种植和蔗糖工业基地,因此甲乙丙段为蔗糖专用铁路。第11题,读图可知,古巴岛位于热带,降水丰富,尤其是东北部海岸地带,地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沿海地区由于地势低平,湿地广布,城市密度小,交通运营量较小;而内陆地区地势较高,气候凉爽,人口稠密,城市较多,工农业较发达,交通运营量较大。因此,古巴铁路线基本位于岛屿内陆地区而未沿着海岸带分布。二、非选择题

8、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尼日利亚人口超过1亿,经济以农矿业为主。2014年11月20日,尼日利亚与我国正式签署了沿海铁路项目商务合同。该项目总金额达119.7亿美元,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至当时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下图示意尼日利亚铁路的分布。(1)归纳尼日利亚现有铁路路网特点及作用。(2)指出尼日利亚拟建沿海铁路的布局特点。(3)简述尼日利亚沿海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针对此气候特点,我国相关人员在建设该铁路时,为保障身体安康,需要防范的问题。(4)指出因尼日利亚沿海铁路项目而可能获益的我国主要工业部门。解析第(1)题,尼日利亚现有铁路路网的特点,可从铁路线

9、数量、密度和联系的地区等方面据图归纳;文字材料指出尼日利亚经济以农矿业为主,工业落后,说明铁路路网的作用主要是方便农矿产品的出口和商品的进口。此外,尼日利亚人口过亿,铁路线也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第(2)题,读图不难看出拟建沿海铁路基本呈东西走向横贯沿海地区。第(3)题,尼日利亚沿海地区纬度较低,终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铁路建设人员应针对气候湿热、雨林中蚊虫野兽多、环境恶劣等特点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第(4)题,因尼日利亚沿海铁路项目而可能获益的我国主要工业部门,应当围绕与铁路建设相关的工业部门分析。答案(1)路网特点:线路较少(密度较低);连接内陆和沿海港口。作用:方便农矿产品出口和进口商

10、品的运输。(2)横贯沿海地区(或几乎与海岸线平行);连接东、西两条(通向内陆地区的纵向)铁路,构成铁路网。(3)气候特点:(纬度低,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需要防范的问题:中暑;晒伤;食物中毒;毒虫叮咬;野生动物侵袭;疫病;瘴气等。(4)钢铁、机械、机车制造、电子通信、管线、建材等与铁路建设和列车制造有关的部门。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阿尔卑斯山地貌复杂,地势险峻,将广袤山区与苏黎世、米兰、都灵等文化、经济中心相隔离。最初圣哥达地区交通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每年大约有120万辆重型卡车从圣哥达山区乡村呼啸而过,对当地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瑞士决定兴建世界最长最深的铁路隧道圣哥达隧道。隧

11、道施工人员前后累计有数千人,耗资超过100亿美元,整个工程共挖掘出巨量的土石。2016年6月1日隧道正式通车。图a图b圣哥达隧道剖面图(1)简述“最初”公路运输成为圣哥达地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原因。(2)说出大量重型卡车呼啸而过对圣哥达山区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3)分析促使瑞士决定耗费巨资兴建圣哥达隧道的原因。(4)提出合理的措施处理隧道工程挖出的大量土石。解析第(1)题,解答本题时,需要注意两个关键的地方,首先是“最初”这个信息,需要考生结合所在时期特征去考虑;其次考虑公路这个关键信息,找出公路运输相对于其他运输方式的优点即可。第(2)题,交通运输对环境的破坏,主要考虑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12、两个方面。注意本题所给关键词“大量”“重型”“呼啸而过”等,进而可以得出该地公路运输具有运输总量大和卡车吨位大、速度快等特征。由此可以分析其造成的环境破坏。第(3)题,本题考查交通建设的原因,一般是社会经济因素为主导,即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方式、运能等有了新的需要,或者说原有的交通运输方式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第(4)题,对于各类经济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其处理方式一般考虑“3R”原则,即减量化、再使用和再循环,对于土石来说,主要考虑再使用方向,可以考虑作为建筑材料等使用。答案(1)运输方式的原因:圣哥达地区位于山区,地表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修建交通线路对技术和资金要求高;公路建设成本低,技术要求低,适应性强;“最初”社会经济、技术条件比较落后。(2)破坏道路;造成噪声污染;汽车尾气造成大气污染,危害当地珍稀动植物;容易造成交通拥堵。(3)阿尔卑斯山将瑞士北部与南部地区隔开,交通需求量大;原有交通方式不能满足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求;充足的资金和技术为隧道建设提供了保障。(4)措施:作为混凝土、水泥生产的原料,用于隧道建设;用于铺填铁道、填湖造岛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高中题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