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地理导航大一轮复习精练:第六章 第1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doc

上传人:荣*** 文档编号:2555250 上传时间:2020-04-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版高考地理导航大一轮复习精练:第六章 第1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1版高考地理导航大一轮复习精练:第六章 第1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版高考地理导航大一轮复习精练:第六章 第1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版高考地理导航大一轮复习精练:第六章 第1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doc(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章人口的变化第1讲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测控导航考点题号人口增长1、2、3、4、8、12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问题5、6、7、11、12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9、10一、选择题(2019山东泰安二模)人口机会窗口期又称人口红利,是指当人口负担系数小于或等于50%的时期。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下图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机会窗口期示意图(含预测)。读图,回答12题:1.我国人口机会窗口期后非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新出生人口不断增加B.人口死亡率

2、不断降低C.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D.人口年龄结构的时间变化2.随着人口机会窗口期过去()A.劳动密集型产业消失B.就业压力增大C.高科技产业必然快速发展D.部分高耗能产业淘汰解析:1.D2.D第1题,据图分析可知,我国人口机会窗口期后非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变化表现为不断增大,这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新出生人口数量长期处于低值有关,AC错误;与随着时间变化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有关。非劳动年龄人口的增加主要是老年人口持续增加,B错误,D正确。故选D。第2题,据图分析可知,人口机会窗口期过去后劳动适龄人口比重降低,就业压力可能减小,B错误;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经济发展用工成本升高减少,但不会消失,A错误;随着人口

3、机会窗口期过去,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状况会改变,部分高耗能产业会被淘汰,高科技产业是否会快速发展取决于资金、科技投入,不会是人口机会窗口期过去的必然结果,C错误,D正确。(2019河北衡水中学联考)19822010年期间,北京市虽然一直采取各种措施控制人口增加,但全市户籍人口依然从1982年的917.8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1 257.8万人,年均增长率为1.17%。甲图示意该时期北京户籍人口自然增长人数,乙图示意该时期北京户籍人口机械增长人数。读图,回答34题:3.19822010年期间,北京市户籍人口的增长特点是()A.人口增长缓慢B.机械增长人数一直高于自然增长人数C.机械增长与自然增长

4、变化趋势同步D.自然增长人数整体呈下降趋势4.引起北京户籍人口20002005年机械增长快速的原因可能是()A.北京城市建设劳务工人增多B.高校密集,大学扩招在校人口增多C.城市建设发展从事服务业的人口增多D.乡村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人口增多解析:3.D4.B第3题,19822010年期间,北京市户籍人口的增长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特点是人口增长较快,A错。机械增长人数在1992年前,低于自然增长人数,B错。机械增长与自然增长变化趋势不同步,C错。根据甲图曲线,自然增长人数整体呈下降趋势,D对。第4题,引起北京户籍人口20002005年机械增长快速的原因可能是北京高校密集,大学扩招在校人口增多

5、,B对。北京严格控制城市规模,城市建设劳务工人增加少,A错。城市建设属于第二产业,服务业属于第三产业,C错。乡村城市化进程加快,不会导致大城市人口增多,D错。(2019湖北武汉调研)随着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与变化 ,我国的人口出生状况也随之发生着变化 。2016年和2017 年我国人口出生率分别为 12. 95 、12.43,下表示意该期间我国部分地区常住人口出生率情况。据此回答56题:省份2016年常住人口出生率()2017年常住人口出生率()2017年常住人口出生率与上年比较()山东17.8917.54-0.35广西13.8215.141.32青海14.7014.42-0.28广东11.85

6、13.681.83湖北12.0412.600.56重庆11.7711.18-0.59上海9.008.10-0.90辽宁6.606.49-0.115.有关该期间我国人口出生率的说法 ,正确的是()A.辽宁省位于经济发达区 ,生育意愿低B.山东省城市化进程减慢 ,生育意愿高C.广东省外来人口生育意愿高的群体多D.我国人口政策导致整体生育意愿降低6.推测上海市在常住人口出生率下降的情况下,人口总数上升的直接原因是()A.生活医疗水平高B.人口迁移C.死亡率持续下降D.经济发达解析:5.C6.B第5题,辽宁省并不位于经济发达区,其人口增长缓慢并人口外流;山东省城市化进程较快;广东省外来人口生育意愿高的

7、群体多;生育意愿与经济发达程度、生育观念、文化因素、人口政策等均有关,选C。第6题,上海市在常住人口出生率下降的情况下,人口总数上升的直接原因是外来人口的迁入,即人口迁移原因造成。生活医疗水平高、死亡率持续下降都不是人数上升的原因,经济发达吸引外来人口的迁入,但不是人数上升的直接原因,选B。(2019湘赣十四校联考)下图为中国出生人数及出生率图,图中出生率曲线因人为原因缺失了一段。据此回答78题:7.关于图中甲、乙两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点出生人口数和出生率相同,人口政策不同B.两点出生人口数相同,影响人口增长的政策不相同C.两点出生人口数和影响人口增长的政策都相同D.两点人口出生率相同

8、,影响人口增长的政策不一样8.根据乙以后时间段出生人口数量的变化,下列推测最可能的是()A.该时期育龄人口数量变化大,导致人口出生数变化B.因为出生人口明显增长过快,国家调控人口政策改变,出生人口数量再回归正常C.现行人口政策效果不明显,需要更宽松的人口政策刺激人口增长D.受人口迁移的影响,出生人口出现明显变化解析:7.B8.C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两点出生的人口数是相同的,但是出生率无法判断,并且甲、乙两点人口政策是不相同的。正确答案选B。第8题,该时期人口的出生数目下降和育龄数目的变化无关,主要是人们的生育意愿发生了改变。由图中可以看出出生人口的数目明显下降,而不是增多,选项B错误。

9、2015年之后,国家全面放开了二孩政策,但是出生人口数在2016年不增反降,这说明需要更加宽松的人口政策来促进人口的增长,刺激人口的出生。该地区人口出生的变化和人口迁移关系不大,正确答案选C。 A、B、D错误。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结合下表,回答911题:地区年生物量/万吨可承载人口/万人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东北地区105 10023 000229长江中下游地区88 60022 000395青海、西藏10 0001 00049.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A.科技水平B.自然资源C.开放程度D.消费水平10.下列关于青藏地区人口容量的说

10、法,正确的是()地域广大,资源丰富,人口容量大地处内陆,气候湿热,人口容量小生态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可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增大环境人口容量A.B.C.D.11.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劳动人口一直维持低增长甚至向负增长转变的原因是()A.出生率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B.劳动人口大量迁往东北地区C.少年儿童人口数量大幅增长D.劳动年龄人口的死亡率升高解析:9.B10.B11.A第9题,根据表格分析,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青海、西藏这三个地区的年生物总量分别是105 100万吨、88 600万吨、10 000万吨,它们的可承载人口分别是23 000万人、22 000万人、

11、1 000万人,因此影响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自然资源,故B正确。第10题,表格信息显示青海、西藏地区可承载人口与最大可能人口密度都较小,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恶劣,环境脆弱;发挥当地太阳能资源的优势可以有效地增大人口容量,正确。第11题,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出生率较低,从而导致劳动人口一直维持低增长甚至向负增长转变,故选A。二、非选择题12.(2019上海虹口模拟)世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正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老年人口密度是衡量人口老龄化空间差异的重要指标。我国国内人口迁移对人口老龄化空间差异有影响。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10年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人口跨省级行政区

12、迁入与迁出状况地区项目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人口数(万人)比重(%)人口数(万人)比重(%)人口数(万人)比重(%)迁入6 99281.45546.51 04112.1迁出1 61418.84 21649.12 75732.1(1)解释何为老年人口。(2)根据上图图例中的 5 种类型(“无数据”除外),定性说明2000至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密度空间格局的变化,再用简单的话概括2010年中国老年人口密度空间格局。(3)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空间差异有何影响?解析:第(1)题,结合所学可知,老年人口通常指年龄65岁及以上的人口。第(2)题,通过两图对比可知,20

13、00至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密度空间格局的变化表现为:2000至2010年中国老年人口密度 01 人/km2 类省级行政区数量无变化,125 人/km2类省级行政区数量减少,2550 人/km2类省级行政区数量增加,50100 人/km2类省级行政区数量增加,100 人/km2类省级行政区数量增加。2010年中国老年人口密度空间格局是:大体上东部高,西部低。第(3)题,全面二孩政策推行时间不久,其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空间差异的影响短时间不能确定,可能加大(缩小或保持)我国东西部人口老龄化空间差异状况。答案:(1)老年人口通常指年龄65岁及以上的人口。(2)2000至2010年中国老年人口密度 01 人/km2类省级行政区数量无变化,125人/km2类省级行政区数量减少,2550人/km2类省级行政区数量增加,50100人/km2类省级行政区数量增加,100人/km2类省级行政区数量增加。概括:2010年中国老年人口密度大体上东部高,西部低。(3)可能加大(缩小或保持)我国东西部人口老龄化空间差异状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高中题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