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疑难知识点06难点突破综合卷(一) .docx

上传人:荣*** 文档编号:2555044 上传时间:2020-04-1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25.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疑难知识点06难点突破综合卷(一)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0年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疑难知识点06难点突破综合卷(一)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疑难知识点06难点突破综合卷(一)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疑难知识点06难点突破综合卷(一) .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难点突破综合卷一一、单选题1在研究金属化学性质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证明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将铜和银分别放入稀盐酸中B研究金属是否都能与盐酸反应将镁、锌、铜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C证明铜的活动性比银强将铜放入硝酸银溶液中D比较锌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将锌和铜分别放入稀硫酸中【答案】A【解析】A、铜和银都排在氢的后面,都不能与盐酸反应,所以不能证明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故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镁和锌都能与盐酸反应,铜放入稀盐酸中,不反应,能研究金属是否都能与盐酸反应,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将铜放入硝酸银溶液中,生成银和硝酸铜,可证明铜的活

2、动性比银强,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将锌和铜分别放入稀硫酸中,锌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铜不能,可以比较锌和铜的金属活动性,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配置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固体溶质的溶解度C饱和溶液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D融雪剂的原理是利用某些物质水溶液的凝固点低于0【答案】D【解析】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混合物,故A错;B、搅拌只能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不能改变溶解度,改变温度,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发生变化,故B错;C、在同一温度,同一溶质,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3、,故C错;D、水中加入一种溶质后,所得溶液的凝固点降低,所以融雪剂的原理是利用某些物质水溶液的凝固点低于0,故D正确故选D3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中,利用中和反应的是A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废水中含有的硫酸B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C用熟石灰与硫酸铜溶液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D用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答案】A【解析】解:A、氢氧化钙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是酸与碱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A与题意相符;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属于氧化物,与盐酸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B与题意不符;C、熟石灰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钙,不是酸与碱的反

4、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C与题意不符;D、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不是酸与碱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D与题意不符。故选A。4实验室发现一瓶标签脱落的固体试剂,小明同学分别取少量的该固体进行了下列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判断,该固体最可能是()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检测水中加入该固体前后的pH 固体不溶解,液体pH几乎没变化 检测盐酸中加入固体前后溶液的pH 固体溶解,无气体放出,溶液pH增大 固体灼烧状态下,通入纯净CO 固体质量减轻,尾气中只检测到CO与CO2A金属单质B金属氧化物C碱D盐【答案】B【解析】A、金属单质不能被一氧化碳还原,故选项错误;B、金属氧化物既可以不溶于水

5、,也可以与盐酸反应,还可以被一氧化碳还原符合实验的现象,故选项正确;C、碱也不能与一氧化碳反应,故选项错误;D、一氧化碳与盐也不反应,故选项错误5要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A加入水B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C加入饱和硝酸钾溶液D升高溶液温度,保持溶液质量不变【答案】B【解析】A选项,加入水,溶剂质量增大,溶质质量不变,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依然是不饱和溶液,B选项,加入少量的硝酸钾晶体,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变大,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选项,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与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混合后依然是不饱和溶液。D选项,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升高温度,硝酸钾溶液依然是不饱和

6、溶液,故选B。6一定温度下的某饱和溶液,下列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一定是浓溶液B加热后它一定变成不饱和溶液C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一定仍是饱和溶液D它不能再溶解其他溶质【答案】C【解析】A选项,饱和溶液与浓溶液无关。B选项,未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加热后该物质不一定变成不饱和溶液。例如: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加热后依然是饱和溶液。C选项,一定温度下,溶液有晶体析出,剩余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选项,饱和溶液可以溶解其他不同的物质。故选C。7相同质量相同形状的铁和锌,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表示锌与盐酸的反应B铁可能与盐酸

7、恰好完全反应,而锌有剩余C两个反应消耗金属的质量不相等D所得溶液的质量相等【答案】C【解析】A、乙图像的斜率小,说明乙产生的氢气速率慢,乙的金属活泼性差,乙表示铁与盐酸的反应;故选项错误;B、甲、乙产生氢气质量相等时,每65粉锌能产生2份氢气,每56份铁能产生2份氢气,消耗锌的质量大,消耗铁的质量小,铁可能有剩余,而锌没有;故选项错误;C、甲、乙产生氢气质量相等,消耗锌的质量大,消耗铁的质量小;故选项正确;D、每65粉锌能产生2份氢气,每56份铁能产生2份氢气,锌参加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大;故选选项错误;故选:C。8如表是一些物质的pH,对于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较宜食用的物质是()选项ABC

8、D物质番茄葡萄牛奶玉米粥pH4.04.43.54.56.36.66.88.0【答案】D【解析】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等于7,溶液呈中性。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较宜食用的物质是玉米粥。选D9在已调平的托盘天平两边的等质量烧杯中各倒入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再向两烧杯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铝和镁,反应完毕后,若天平失去平衡,则下列情况可能的是:铝、镁均有剩余;铝、镁均耗尽;镁耗尽,而铝有剩余A仅 B C D【答案】D【解析】两种金属剩余,表明酸完全反应,等量的酸会生成等量的氢气,天平仍然平衡;两种金属耗尽,根据

9、化学方程式计算可知,等量的铝和镁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为:铝镁,天平不平衡;镁耗尽铝有剩余分两种情况:当镁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二者生成的氢气一样多,天平保持平衡;当镁过量硫酸有剩余时,铝产生的氢气多,天平不平衡。根据题意可知天平失去平衡,所以可能的情况是。故选D。10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物质杂质除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ANaOH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BKNO3溶液AgNO3溶液先加入过量KCl溶液,再过滤CKCl固体K2CO3固体加入少量MnO2加热DFeSO4溶液CuSO4溶液先加过量Fe粉,再过滤【答案】D【解析】A、Na2CO

10、3和NaOH溶液均能与适量的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AgNO3溶液能与过量KCl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钾(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KClO3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锰,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过量Fe粉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选D。11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

11、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滤液中最多含有两种溶质B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可能含有Fe(NO3)2C滤渣里一定含有Fe和Ag,可能含有ZnD若反应后所得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Fe和Ag,一定没有Zn【答案】D【解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铁银,锌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铁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锌能与硝酸亚铁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铁,因此:A.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有铁,而硝酸银完全反应,则滤液中最多含有两种溶质,正确;B.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可能含有Fe(

12、NO3)2,正确;C.根据以上分析,滤渣中一定含有银、铁,可能含有锌,正确;D.若反应后所得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Fe和Ag,可能含有Zn,错误。12根据事物的某些相似性类推其他的相似性,并预测类似的可能性,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与实际相符的是()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都是氧化物;酸雨的pH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氢氧化钠溶液中有OH-,能与酸反应,所以氢氧化钙溶液中也有OH-,也一定能与酸反应;碳酸盐与酸反应会产生气体,所以与酸反应产生气体一定是碳酸盐ABC只有D【答案】C【解析】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

13、一定都是氧化物;此说法错误,例如氢氧化钠(NaOH)中含有氧元素,但不是氧化物;酸雨的pH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此说法错误,因为酸雨的pH值小于5.6;氢氧化钠溶液中有OH-,能与酸反应,所以氢氧化钙溶液中也有OH-,也一定能与酸反应;此说法正确;碳酸盐与酸反应会产生气体,所以与酸反应产生气体一定是碳酸盐;此说法错误,因为镁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但镁不是碳酸盐;故选:C。13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其中除了碳酸钠以外,还可能含有硝酸钡、硫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步骤:取少量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断搅拌,固体部分溶解。步骤:接着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断

14、搅拌,此时固体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无气泡冒出BBC段对应溶液pH逐渐变大CC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硝酸钠、硝酸钡D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氢氧化钠【答案】C【解析】A、AB段对应的反应是碳酸钡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水和二氧化碳,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冒出,故A错误;B、BC段是不断加入硝酸固体不再减少,硝酸没有反应,酸性增强,对应溶液pH逐渐变小,故B错误;C、碳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和硝酸钠,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AB段对应的反应是碳酸钡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

15、钡、水和二氧化碳,B点以后随着硝酸不断加入,反应不再继续,硝酸剩余,所以C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硝酸钠、硝酸钡,故C正确;D、碳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和硝酸钠,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AB段对应的反应是碳酸钡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可能含有氢氧化钠,故D错误。故选C。14X、Y、Z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 )AY中含有少量X,用海水晒盐的原理提纯YB时,X、Y的饱和溶液降温到,析出晶体较多的是XCt2时,X与Y的溶解度相等D时,三种物质饱和溶液升

16、温到,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是【答案】B【解析】A、Y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Y中含有少量X,用海水晒盐的原理提纯Y,故正确;B、t3时,X、Y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析出晶体的质量不能确定,故错误;Ct2时,X与Y的溶解度相等,故正确;Dt1时,Y物质的溶解度最大,X、Z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升高温度,X、Y物质的溶解度增大,Z物质的溶解度减小,应该按照t2时的溶解度计算,所以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是YXZ,故正确。故选:B。15以粗盐(含杂质Na2SO4、MgCl2、CaCl2、泥沙)为原料制备精盐,为除去Na2SO4、MgC

17、l2、CaCl2并得到中性的食盐溶液,下列所加试剂和操作:加过量的Na2CO3溶液,过滤,加过量的NaOH溶液,加适量的稀HCl,加过量的BaCl2溶液。能达到目的的顺序是( )ABCD【答案】A【解析】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欲除去溶液中的MgCl2、CaCl2、Na2SO4,则用氢氧化钠除掉氯化镁,用氯化钡除掉硫酸钠,用碳酸钠除掉氯化钙与多余的氯化钡,将沉淀滤掉,用稀盐酸除去滤液中多余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所以能达到目的顺序应选:。故选A。二、填空题16人们常说的“五金”是指:金、银、铜、铁、锡。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

18、使在高温下也不与_反应。(2)黄铜片(铜锌合金)和铜片相互刻画,在铜片上留下刻痕,说明黄铜片的硬度比铜片的硬度_(填“大” 或“小”)。(3)铁制容器不能用来盛放农药波尔多液(主要成分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4)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经之一,写出一种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_ 。【答案】氧气 大 Fe+CuSO4Cu+FeSO4 刷漆等 【解析】(1)“真金不怕火炼”说明了金的性质很不活泼,金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2)黄铜片(铜锌合金)和铜片相互刻画,在铜片上留下刻痕,说明黄铜片的硬度比铜片的硬度大;(3)铁制容器不能用来盛放农药波尔多液(主要

19、成分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钙),原因是铁的活动性大于铜,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是:Fe+CuSO4Cu+FeSO4;(4)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刷漆、涂油等。17废旧手机电路板中有Fe、Cu、Ag、Ni 等金属,下图是某工厂将废旧手机电路板先进行预处理得到的金属板,再进行回收金属的大致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I:金属Ni(镍)可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镍(NiSO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操作名称是_,实验室中进行该操作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和玻璃棒。(2)过程II:发生了铁与硫酸镍(NiSO4) 的置换反应,综上判断:Ni、Fe与H相比较的活动性顺序应为_

20、,(用“”连接)。(3)过程:发生了反应2Cu+O2+_H2SO4_CuSO4+_(_);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的主要目的是_。(4)相比于直接焚烧废旧电路板回收金属,该回收过程的主要优点是_(写两点)【答案】Ni+H2SO4=NiSO4+H2 过滤 漏斗 FeNiH 2 2 2 H2O 将Cu完全置换出来 保护环境、节约金属资源(合理即可)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可知,镍和稀硫酸就反应生成硫酸镍和可燃性气体,则该气体可能是氢气,即镍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镍和氢气。实验流程中,经过操作,固体和液体分离开,则操作是过滤。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需要烧杯、漏斗、玻璃棒三种玻璃仪器。故

21、答案为:Ni+H2SO4=NiSO4+H2、过滤、漏斗;(2)过程II中,滤液和铁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镍。这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铁在金属镍的前面。而且两种金属都在氢元素的前面。故答案为:FeNiH;(3)过程III中,需要配平该反应方程式。反应前有2个铜原子,则反应后,硫酸铜应该配2,从而分析出有2个硫原子,则硫酸前面应该配2。反应前后相差出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最后的物质应该是水,化学计量数为2。即该化学方程式为:2Cu+O2+2H2SO42CuSO4+2H2O。在该反应中,应该加入过量的铁,其目的是为了能够将硫酸铜中的铜完全置换出来。故答案为:2、2、2、H2O、将C

22、u完全置换出来;(4)相较于直接焚烧金属,该过程的主要优点是可以保护环境,节约金属资源。故答案为:保护环境、节约金属资源。18“嫦娥飞天”“中国高铁”等“中国制造”,展现了“中国智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嫦娥四号”探测器悬梯等关键部件采用铝合金而不采用纯铝,原因是_。(2)“复兴号”动车高速运行离不开铁轨。建造铁轨需要大量钢铁,钢铁属于_(填“合成材料”“复合材料”或“金属材料”)。(3)建造铁轨所需要的钢铁通常用还原铁矿石制得,如上图,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中,a处看到的现象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装置中存在明显

23、不足,改进的方法是_。【答案】铝合金比纯铝硬度大(答案合理即得分) 金属材料 红棕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粉末(或有黑色物质生成)(答案合理即得分) 在尾装置导管口系一个气球(或将尾气点燃;在导管口放一个燃着的酒精灯;将尾气点燃再利用等)(答案合理即得分)。 【解析】 (1) 合金的硬度大,熔点低,耐腐蚀;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大,由于纯铝硬度较小,在使用中易变形,因此使用硬度较大的铝合金,故“嫦娥四号”探测器悬梯等关键部件采用铝合金而不采用纯铝,原因是铝合金比纯铝硬度大。(2) 金属材料是指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导电、传热等性质的材料,钢铁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3)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加热生成

24、铁和二氧化碳,故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中,a处看到的现象是红棕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粉末(或有黑色物质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装置中存在明显不足,改进的方法是在尾装置导管口系一个气球(或将尾气点燃;在导管口放一个燃着的酒精灯;将尾气点燃再利用等)。三、科学探究题19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提出猜想)猜想:全部是NaOH;猜想:全部是Na2CO3;猜想:_。(实验和推断)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至全部溶解无色溶液向溶液中滴加适量物质X的溶液现象A再向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

25、液现象B (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X溶液是_,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若X是Ca(OH)2溶液,现象A为有白色沉淀生成,现象B为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则白色沉淀为_(填化学式),该实验_(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原因是_。(3)若猜想成立,则X是_溶液。(反思应用)(4)保存NaOH溶液的方法是_。【答案】NaOH和Na2CO3 稀盐酸 Na2CO3+2HCl=2NaCl+H2O+CO2 CaCO3 不能 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钠 CaCl2 密封 【解析】 提出猜想猜想: NaOH和Na2CO3。实验和推断(1)若现

26、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X溶液是稀盐酸,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2HCl=2NaCl+H2O+CO2。(2)若X是Ca(OH)2溶液,现象A为有白色沉淀生成,现象B为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则白色沉淀为CaCO3,该实验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原因是氢氧化钙中引入氢氧根离子,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钠。(3)若猜想成立,则X是CaCl2溶液,检验并除去碳酸钠。反思应用(4)保存NaOH溶液的方法是密封。四、科普阅读题20阅读下列科普短文:酒精学名乙醇,化学式为 C2H5OH,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能与水

27、以任意比互溶。按生产的方法来分,可分为发酵法酒精和合成法酒精两大类。从基本用途上分有食用酒精、医用酒精、工业酒精、无水酒精、乙醇汽油等。食用酒精又称发酵性蒸馏酒,主要是利用谷物类、糖类作为原料经过蒸煮、糖化、发酵等处理后用于食品工业使用。其风味特色分为色、香、味、体四个部分,也就是指蒸馏酒中醛、酸、酯、醇这四大主要杂质的含量。医用酒精是用淀粉类植物经糖化再发酵经蒸馏制成,相当于制酒的过程,但蒸馏温度比酒低,蒸馏次数比酒多,酒精度高,制成品出量高,含酒精以外的醚、醛成分比酒多,不能饮用,但可接触人体医用。一般使用95%的酒精用于器械消毒;7075%的酒精用于杀菌等。工业酒精是提炼石油或煤焦油裂化

28、过程中的化工产品,主要成份是乙醇(约96%),但含有很多致毒致癌成分,例如甲醇(CH3OH)。人摄入甲醇量超过10克就能造成双目失明,饮入量大会造成死亡。工业酒精可用于印刷、电子、五金、香料、化工合成、医药合成等方面。无水酒精是纯度较高的乙醇水溶液,99.5%的叫无水酒精。无水酒精不是纯净物,可以经过脱水处理得到100%乙醇,叫做绝对酒精。燃料用无水酒精,社会需求量巨大,已成为各国能源的主要补充。乙醇汽油是一种由粮食及各种植物纤维加工成的燃料乙醇(一般是指体积浓度达到99.5%以上的无水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新型替代能源。按照我国的国家标准,乙醇汽油是用90%的普通汽油与10%的

29、燃料乙醇调和而成,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还可促进农业的生产。乙醇的性质除燃烧外,还能被高锰酸钾等氧化。交警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就是利用乙醇与黄色的酸化的三氧化铬(CrO3)发生以下反应:CrO3+3C2H5OH+3H2SO4=Cr2(SO4)3+3CH3CHO+6H2O。生成物硫酸铬是蓝绿色的,这一颜色变化明显,可据此检测酒精蒸气。根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1)酒精属于 物(填“有机物”或“无机物”)。(2)工业酒精饮用后,引起中毒的物质是 。(填序号)ACH3CH2OHBCH3OHCCH3CHODC2H6O(3)食用酒精是使用粮食和酵母菌

30、在发酵罐里经过发酵后,得到乙醇的水溶液。该过程需要经过哪些操作 。(4)“酒精检测仪”检测酒精蒸气原理是CrO3+3C2H5OH+3H2SO4=Cr2(SO4)3+3CH3CHO+6H2O ,其中Cr2(SO4)3的Cr元素化合价 。(5)乙醇汽油的优点是 。【答案】(1)有机物 (2)B (3)蒸煮、发酵、糖化、蒸馏 (4)+3(5)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解析】(1)酒精中含有C元素属于有机物;(2)工业酒精饮用后,引起中毒的物质是甲醇,故填:B; (3)使用粮食和酵母菌在发酵罐里发酵后得到乙醇的水溶液,需要经过蒸煮、发酵、糖化以及蒸馏, (4)设Cr2(SO4)3的Cr元素化合价为x,则有:2x+(-2)3=0,x=+3;故填:+3;(5)使用乙醇汽油能节约石油资源,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