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达标检测知能提升:第15讲 人口的迁移 .doc

上传人:荣*** 文档编号:2554307 上传时间:2020-04-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达标检测知能提升:第15讲 人口的迁移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达标检测知能提升:第15讲 人口的迁移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达标检测知能提升:第15讲 人口的迁移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达标检测知能提升:第15讲 人口的迁移 .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选择题(2020漳州质检)读19862011年我国珠三角地区某市外来暂住人口变化统计图,回答13题。1图示外来暂住人口数量及占常住人口比重增加最快的时期是()A19911992年B19971998年C20002001年 D20042005年2外来暂住人口数量增加对该市的有利影响是()A缓解城市交通压力B增加城市经济活动C促进第一、二、三产业均衡发展D缓解大气污染状况320082009年该市外来暂住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A工资水平下降 B就业机会增加C经济水平降低 D产业结构调整解析:第1题,图中两条曲线斜率在20002001年间最大,说明该时间段外来暂住人口数量及占常住人口

2、比重增加最快。第2题,外来暂住人口多数为就业而来,则主要是劳动力人口,会增加城市劳动力,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从而激发城市经济活力。但会加大城市交通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加剧大气污染。城市外来暂住人口主要从事第二、三产业,不会促进第一、二、三产业的均衡发展。第3题,图示20082009年外来暂住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急剧下降,说明有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离开该市。这可能是该市产业结构调整,使适合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的产(企)业减少或外迁,从而导致原来在此类产(企)业就业人员失业而离开该市。答案:1.C2.B3.D(2020河南名校联考)下图示意“一带一路”沿线能源型高收入经济体人口规模与人口结构。读图回答46

3、题。注:老少比是指老年人口数与少年儿童人口数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计算公式:老少比(65周岁人口数014周岁人口数)100%。4人口结构最年轻的国家是()A卡塔尔 B阿联酋C科威特 D沙特阿拉伯5除文莱外,其他国家外籍人口占比较高,大量的外籍人口会使所在国()A就业困难 B文化多元化C城市化受阻 D人口容量变大6从长远来看,为促进图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有效的途径是()A扩大能源输出量 B提高能源加工深度C提高能源价格 D积极开展多种经营解析:第4题,依据图中信息,科威特老少比的数值最小,说明该国014周岁人口比重最大,人口结构最年轻。第5题,外籍人口来自不同的种族和民族,大量的外籍人口涌

4、入,会促进民族、种族的融合和文化的交流,使文化呈现多元化,B正确。能源型高收入经济体主要以资源开采为主,对劳动力需求量大,就业岗位多,A错误;外籍人口增加会促进城市化,C错误;人口迁入不会改变其资源、科技等因素,不会使人口容量增大,D错误。第6题,能源型高收入经济体主要收入来源是能源输出,产业结构单一,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应依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色,积极开展多种经营,D正确。扩大能源输出量,可进一步提高经济收入,但因资源有限,具有不可持续性,A错误;提高能源加工深度,可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岗位,增加技术含量,从而提高经济收入,但从长远看,单一经济模式有很大的局限性,B错误;提高能源价格虽然能增加经

5、济收入,但能源价格受全球市场调节,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C错误。答案:4.C5.B6.D(2020株洲模拟)据统计,安徽省多年人口净流出数量居全国第一,下图示意近年来安徽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动情况。据此回答79题。720042010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总量小 B自然增长率低C人口大量流出 D死亡率高8与河南省相比,安徽省多年净流出人口多的主导因素是()A经济发展水平 B人口基数C地理位置 D文化教育9与2010年后安徽省常住人口增加有因果关系的是()A产业转移 B人口老龄化C逆城市化 D土地流转解析:第7题,解答本题时要注意时间段是20042010年,在这一时间内影响国内人口迁

6、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安徽省经济较为落后,外出务工人员多,是我国人口的主要迁出区之一,人口的大量流出,使安徽省常住人口减少。选C。第8题,解答本题要利用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河南、安徽两省人口流出的推力是两省处于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来说较为落后;拉力因素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经济发达,吸引中西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劳动力流入。在人口流动过程中,从人口的流出地到人口的流入地之间的距离及交通是阻力因素。对于河南、安徽两省来说,均为人口净流出地区,但安徽省多年净流出人口数量居全国第一,主要原因是安徽省距离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近,促进了其人口的外

7、流。选C。第9题,解答本题要从产业结构调整引起劳动力空间分配变化的角度分析。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大量劳动力导向型工业迁往中西部地区,使中西部地区就业机会增多,因此安徽本省就业机会增多,外出人口回流,常住人口增加。选A。答案:7.C8.C9.A下图为某省份2000年和2016年省外流入人口各年龄段的性别比情况曲线图。据此回答1011题。10关于该省省外流入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A2016年性别比最大的年龄段是4044岁B从2000年到2016年流入的男性劳动人口比重下降C从2000年到2016年少年儿童的性别比有降低的趋势D从2000年到2016年迁入人口性别比不平衡加剧1

8、1与2000年相比,2016年该省省外流入的中年人口性别比变化明显,其影响因素最可能是()A生态改善 B交通运输C工程建设 D家庭婚姻解析:第10题,图示曲线示意省外流入人口各年龄段的性别比,从图上可以看出2016年劳动人口性别比较2000年低,说明流入的男性劳动人口比重下降,B对;2016年性别比最大的年龄段是5054岁,A错;20002016年少年儿童的性别比有上升的趋势,C错;20002016年迁入人口性别比趋于平衡,D错。第11题,结合选项分析,工程建设、交通运输以男性劳动力为主,B、C错;生态与性别比无相关性,A错;该省流入大量男性劳动力后,家庭婚姻成为女性大量流入的主因,D对。答案

9、:10.B11.D二、非选择题12(2020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下表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回流的劳动力、仍在外就业劳动力和未曾外出就业劳动力基本情况统计表(注:劳动力数量为调查样本数)。项目总计回流的劳动力仍在外就业劳动力未曾外出就业劳动力劳动力数量(人)10 6512 8334 1683 650平均年龄(岁)152927.219.347.010.6304540.647.339.636.7466032.233.413.452.7婚姻状况(%)未婚、离异或丧偶18.810.732.49.5已婚81.289.367.690.5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25.424.316.336.

10、9初高中或职高57.461.860.151.1大专及以上17.213.923.612.0人力资本提升状况(%)接受过农业培训16.819.513.019.0接受过非农培训27.628.233.620.1个人年收入(元)17 06814 98322 85211 562有父母在农村(%)41.844.048.832.0有配偶在农村(%)37.647.312.059.5有孩子在农村(%)18.741.67.425.0(1)读表,比较回流的劳动力与仍在外就业劳动力之间的不同。(2)从社会经济因素角度分析劳动力回流的主要原因。(3)简述劳动力回流对乡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解析:(1)回流迁移的劳

11、动力与仍在外就业劳动力之间基本状况的差异,结合表中数据,从平均年龄、婚姻状况和已婚比例、总体受教育程度、有孩子在农村的比例等方面进行比较。(2)通过读表可知,回流的劳动力个人年收入较低,劳动力素质较低,从事体力劳动的比例高,就业难度较大;还有乡土情感、回乡自主创业等因素的影响。(3)劳动力回流对乡村地区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可以借助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经济的影响来分析。答案:(1)回流的劳动力中,已婚的比例较高;回流的劳动力中,有配偶或孩子在农村的比例明显高于仍在外就业劳动力;回流劳动力的平均年龄较大;回流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较低。(2)个人年收入较少;接受非农培训的比例较低,就业难度较大。(3)满

12、足乡村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促进乡村地区经济结构多样化;回流的劳动力可带回乡村地区急需的资本、技术、管理经验、创新理念等,有利于促进乡村地区经济发展;提高乡村地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等等。13(2019山东高三专题练习)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年)率先在全国提出实施公共服务人口迁移策略,即促进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由欠发达地区向珠江三角洲地区迁移,以减轻欠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财政负担,从而缩小城乡间、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下表是广东省等全国前5位人口流入大省及其人口流出地排序表。全国前5位人口流入省流出地第1位第2位第3位第4位第5位广东湖南四

13、川广西江西湖北江苏安徽四川浙江河南贵州浙江江西安徽四川贵州湖北M省黑龙江吉林河南安徽江苏四川重庆广东云南浙江新疆(1)指出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年)的实施带来的影响。(2)M省流入的人口受历史渊源影响明显,M省最有可能是哪里?(3)我国人口大规模跨省流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简述我国人口大规模跨省(市、区)流动对人口迁出地区的影响。解析:(1)由材料可知,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年)是人口迁移的策略,是为了促进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由欠发达地区向珠江三角洲地区迁移,以减轻欠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财政负担,从而缩小城乡间、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

14、距。(2)读图可知,M省的流动人口主要来自黑龙江、吉林、河南、安徽及江苏等省,一部分属于邻近省区,而来自东北的主要为过去闯关东人口回流,所以应为山东省。(3)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是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4)大规模跨省流动对人口迁出地区的影响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分析。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流出地经济收入,加强与外界的交流等属于有利影响。而大规模人口迁移,会造成劳动力与人才的大量流失,产生社会问题,如留守儿童教育与老年人赡养问题等。答案:(1)促进劳动力向珠江三角洲的合理流动,有利于合理配置服务设施和缩减城乡、地区之间差距;加剧城市交通拥挤、居住紧张等问题。(2)山东省。(3)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4)有利方面: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流出地经济收入,加强与外界的交流等。不利方面:造成劳动力与人才的大量流失,产生社会问题,如留守儿童教育与老年人赡养问题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高中题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